第5章 托姜尚之名而撰《六韬》
在舜执掌天下的时候,他手下有个姜姓首领有功于社稷,有功于百姓,舜就将吕这块地方赏赐给他,故称之为吕氏。
吕氏家族一度十分兴旺,后来家道中落,到商周之际,吕氏家族传到了吕尚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宰牛卖肉,后来,又到孟津从事卖酒生意。
姜尚虽然贫寒,但人穷志坚,他胸怀大志,有着远大的抱负。他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这一天,还真让他等到了。
当时,殷商国君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因此人心安定,国势日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周国的仁政吸引了天下的百姓慢慢都聚往西部,四边诸侯也望风依附。一直寻找机会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这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一个是寻觅良主的不世之材,一个是希望材为我所用的不世之主。二人谈得十分投机。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
太师 古代官名。太亦作大。西周设置,为辅弼国君之臣。秦朝曾废止。汉朝时又复置。后历代王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的职权。
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
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
核心意思是,要想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十分高兴,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姜尚这位贤能之士有了用武之地。
西伯姬昌大力招贤纳士被商纣王知道后,他怀疑西伯姬昌意欲图谋不轨,夺取他的天下。他下令召姬昌进宫,将他拘捕在都城的监狱里。姜尚和散宜生等姬昌手下的谋臣给纣王送去了绝色美女和奇珍异宝。
好色并且贪财的纣王见色欣喜,他下令将姬昌从监狱放出。文王归国后,与姜尚暗地里谋划如何讨伐无道的纣王,倾覆商朝政权。姜尚积极制订出许多攻打商纣王的方案。
姜尚建议西伯姬昌一方面在国内发展生产,打下灭商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对外表面上顺从殷商的管理,以麻痹纣王,暗中实行争取邻国、逐步拉拢、瓦解殷商王朝的盟邦,剪除羽翼,削弱和孤立殷商王朝的势力。
在姜尚的积极谋划下,归附西伯姬昌的诸侯国和部落越来越多,逐步占领了大部分殷商王朝的属地,最后出现了“天下三分,其二归周”的局面,为最后消灭纣王,取代殷商,创造了条件。
周武王(约前1087年~前1043年),姬姓,名发,周文王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在位期间,于公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
西伯姬昌死后,武王姬发继位,他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周朝逐渐羽翼丰满,国势日隆。
约公元前1059年,周武王决定检验自己的威望和号召力,试探振臂一呼,是否有四方响应的效果。于是周军在姜尚统帅下,浩浩荡荡开到孟津,周武王在孟津举行“孟津之誓”,发表了声讨殷纣王的檄文。
令武王欣喜的是,声讨檄文一发表,八百诸侯热烈响应,纷纷派兵会诸此地,显示了武王的声威。当时许多诸侯都说,商纣王可以讨伐了,但是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尚不成熟,殷商王朝的统治虽已陷入内外交困、岌岌可危的境地,但其内部尚无明显的土崩瓦解之状,如果兴师伐纣,必然会遭到顽强抵抗。于是,决定班师而回。
殷商王朝日益腐败,纣王日夜欢歌不休,商朝百姓苦不堪言,他们纷纷逃离商朝,武王和姜尚见讨伐商纣的时机终于到来,遂组成以姜尚为统帅的讨伐商纣的各路兵马。
牧野 古地名,其地在今河南新乡北部,牧野之称是相对殷都朝歌而言。朝歌城周边地区,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著名的牧野之战宣告了商王朝的灭亡和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左右,讨伐大军在进军到距商朝都城朝歌七十里的牧野举行誓师大会,历数商纣王的许多罪状,指挥军队准备和商纣王决战。这时候商纣王停止歌舞宴乐,和大臣们商议对策。
国师 我国历代封建帝王对于佛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僧所给予的称号。我国高僧获得国师称号的,一般以北齐时代法常为始。亦是对一些德才兼备受人尊敬的人的称呼。
这时,纣王的军队主力还在其他地区,一时也调不回来,只好将大批的奴隶和俘虏来的东南夷武装起来,凑了17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建立在营丘。姜尚在齐国政局稳定后,开始政治制度改革。他顺应当地的习俗,简便周朝的繁文缛节。大力发展商业。让百姓享受渔盐之利。于是天下人来齐国的很多,齐国成为当时的富国之一。
姜尚有着丰富的兵学思想和实战经验,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战国末期,有人托姜尚之名编撰了兵书《六韬》,基本上反映了姜尚的军事实践活动和他的韬略思想。
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指出:“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意思是,后世谈论兵法谋略都源自姜尚这里,由此可以看出,姜尚为我国谋略家的开山鼻祖。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六韬》六卷,故称之为《六韬》。其中《文韬》12篇,主要讲述了要想取天下,必须收揽人心,收揽人心,在于爱民,施行“仁政”等内容。
《武韬》5篇,讲述了用武力和非武力手段取得国家政权的韬略,强调了破坏敌方施展的谋略为上,而后才动用武力征伐敌国。
《龙韬》3篇,主要论述了军队的统御和指挥问题,包括统帅部的组织机构、选将立帅的标准、通讯、出兵作战的原则、预报敌情、如何预见胜负及耕战结合等问题。
《虎韬》12篇,主要论述了兵器、辅助器材及各种战术问题。
《豹韬》8篇,主要论述了在各种地形上的作战方法,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置办法。
《六韬》10篇,主要论述了军队的教练、士兵的挑选以及各兵种的作战特点和协同作战的韬略。
《六韬》继承了以往兵家的优秀思想,又兼采诸子之长,所以思想内容很丰富,涉及战争观、军队建设、战略战术等有关军事的许多方面,其中又以战略和战术的论述最为精彩,另外,它的权谋家思想也很突出。
它从政治克敌的高度,阐述了不战而胜的思想,它强调争取人心;主张政治攻心,瓦解敌人,还主张文武并重,谋略为先。它继承了《孙子兵法》的战争观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提出了“上战无与战”的主张,要求战争指导者能够掌握兵不血刃而能获得全胜的战争指导艺术。
在治军方面,《六韬》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和《吴子》的基本思想,主张任用勇、智、仁、信、忠兼备的将帅,统领军纪严明、号令一致、训练有素的军队。
《六韬》受到后世兵家的重视,很多军事家、政治家和统军人物都非常看重它,都精心研读过它。《六韬》在国外也颇受重视。
《六韬》曾被译成西夏文,在少数民族中流传。它不仅文武齐备,在政治和军事理论方面往往发前人所未发,而且保存了丰富的古代军事史料,如编制、兵器和通讯方式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
阅读链接
姜尚是个有心人,他打听到周文王西伯姬昌正在广招贤人能士,又打听到周文王打猎必定要经过一个叫渭水的地方。姜尚事先来到渭水边,以直钓垂钩。一连多天,姜尚都这样在渭水边垂钓,静候周文王这个大鱼上钩。机会终于来了。
这天,周文王外出打猎,看见在渭水的支流磻溪边上有一位钓鱼的老人。老人须发斑白,看去有七八十岁了。奇怪的是他一边钓鱼,一边嘴里不断地唠叨:“快上钩呀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再一看,老人钓鱼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不是弯的,上面也没有钓饵。文王看了很纳闷,就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攀谈的结果让他大喜过望,他发现自己找到了自己一直想寻找的文武双全的治世之才,遂恳请姜尚出山帮助他建功立业,姜尚自然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