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达摩东来汉地开禅宗
在我国南朝梁武帝时,印度禅宗第二十八祖师菩提达摩为了传播佛法,带领一行人远涉重洋,在海上颠簸三年之后,终于到达了我国南海。
菩提达摩,又称菩提达磨,意译为觉法,原名叫菩提多罗,成年之后依照习俗更名为达摩多罗,简称达摩。据说他是南天竺香至王的第三子,属刹帝利种姓,也有说属婆罗门种姓,还有的说是波斯人。
达摩自小就聪明过人,因为香至王对佛法十分虔诚,因此从小达摩就能够遍览佛经,而且在交谈中会有精辟的见解。
在达摩成长的过程之中,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尊者游历天竺国时,一路弘扬佛法教化众生。达摩被般若多尊者普度众生的理想,以及丰富的佛学智慧所吸引,就拜在般若多尊者的门下,成为禅宗的门徒。
达摩出家后,发愿要将当时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统一起来,使佛法在印度振兴起来。有一天,他向师父般若多尊者求教:“我得了佛法以后,该往哪一国去做佛事呢?听您的指示。”
般若多尊者说:“你应该去震旦。”然后又说,“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震旦指的就是中国。
达摩遵照师尊的嘱咐,准备好行李,驾起一叶扁舟,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用了三年时间,历尽艰难曲折,来到了广州。
梁朝 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公元502年,梁王萧衍正式在建康称帝,史称梁武帝,国号定为大梁。他即位以后厉行俭约,令南梁前期国势颇盛。然而,武帝过于信奉佛教,曾三次出家为僧,又大建佛寺及翻译佛经,令佛教大盛,可是佛事太过损害经济,令梁朝国势开始衰弱。
那个时候,南方正处于梁武帝萧衍执政时期,梁武帝是个笃信佛教的皇帝。在他执政的48年内,国内平静无战事,长江流域进入经济文化的发展时期,佛教也因此达到鼎盛。
据统计,梁朝的佛寺多达2846座,僧尼有82万余人。佛经翻译、佛教诗文、绘画、造像,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后来唐代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描写南朝佛教中心京都建康佛寺之盛时这样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实际上当时的建康建有佛寺500所。
达摩来到广州以后不久,广州刺史萧昂备设东道主的礼仪,欢迎达摩,并且上表奏禀梁武帝。
梁武帝原本笃信佛教,听到这件事,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京都金陵,为其接风洗尘,以宾客之礼相待。
在席间,梁武帝问达摩:“朕继位以来,营造佛寺,译写经书,度人出家不知多少,有什么功德?”
达摩说:“并没有功德。”
刺史 亦称州牧。我国古代官职名。汉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于是产生了刺史这一官职。“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汉时分全国为13州,各置郡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梁武帝大惑不解,问道:“为什么没有功德?”
达摩说:“这些只是世间的福德,因为福德与功德不同,外修诸善事的只是福德,倘若不能自己内证得自性即是无功德。”
梁武帝又问:“那怎样才是真功德呢?怎样才能修行成佛?”
达摩说:“洁净圆满的得道者才算是有功德。功德原本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的事上求。功德是要靠内心修炼,明心见性,方成正果。心若背觉合尘即是众生,心若背尘合觉即是佛,从而达到精神永驻、万劫不变的最高境界。”
达摩见梁武帝还没有明白,又进一步解释说:“一句话,心即是佛,佛在心中。功德是要靠内心修炼,明心见性,方成正果。”
梁武帝(464年~549年),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江苏丹阳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梁武帝在位时间长达48年,在位时曾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梁武帝似乎还没有明白,于是又问:“得道高僧至高无上的真理圣谛,什么是圣谛第一义?”
达摩说:“境本非境,界也无界,世界本是空廓无相,也无圣道存在的境界。”
梁武帝茫然不知所云,又问:“既然无圣,那么现在与朕说话的人是谁?”
在达摩的眼中,空无一物,哪有什么皇帝。因此,达摩答道:“不知道。”
这是充满禅机智慧的回答,意思是说,我本非我,你也非你,世界本来便是空寂、圆融、清静、妙密的无相。
梁武帝缺乏悟性,没有领悟到达摩的话中禅理。达摩自知无法度化这位皇帝,便告别回到驿馆。
几天后,达摩悄然走出城去,来到了长江边,渡江北上来到了北魏都城洛阳。在洛阳,达摩来到了永宁寺,在看到永定寺十分精美的宝塔后,叹为各国所无,由此合掌连日。之后,达摩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
这一天,达摩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他看这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传教的道场。
在少林寺,达摩广集僧徒,首传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
由于达摩经常长时间面壁修习禅定,共计9年,人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管他叫“壁观婆罗门”。
达摩在传教时,跟随他的弟子有很多,知名者说法不一,其中,道育、慧可、僧副、昙林、尼总持等是各种典籍中所同认的。
道育也叫慧育,原先叫道房,为人比较朴实,他受道的方式是采取心行,而不立言语文字。
慧可跟随达摩参禅悟道6年,后接受了达摩禅宗衣钵,成为禅宗代表性人物之一。
僧副,俗姓王,太原祁县人,精于禅定。受到达摩的教诲后,长期保持着生死随缘的生活,其思想与达摩是一致的。
昙林又称昙琳、法林。昙林曾编辑师尊菩提达摩的《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还撰写了序文。他博学善讲,在邺都常讲《胜鬘经》。
尼总持原本是山西怀州王屋山飞云岭人,姓冯名新萍,是个猎户的女儿。她与达摩的弟子道育关系匪浅。道育曾先后两次救过冯新萍的性命,于是冯新萍决定与道育一同出家。
道育把冯新萍带进了少林寺,同拜达摩为师。因冯新萍一贯学佛认真,严持戒律,达摩遂为其取法名为尼总持。
后来,道育同尼总持都被师尊达摩视为高足,他们精通禅学,是禅宗得道高僧,为后人所铭记。
阅读链接
据传说,达摩和梁武帝对话后,梁武帝深感懊悔,得知达摩离去的消息后,马上派人骑骡追赶。追到幕府山中段时,两边山峰突然闭合,一行人被夹在两峰之间。达摩正走到江边,看见有人赶来,就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化作一叶扁舟,飘然过江。在江北长芦寺停留后,又至定山如禅院驻锡,面壁修行。
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在明代时被做成石刻,后被考古工作者发现于定山寺遗址中。定山寺至今留有“达摩岩”、“宴坐石”、达摩画像碑等遗迹。定山寺成为禅宗重要丛林,被誉为“达摩第一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