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导读
莱辛(1729—1781),本名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生于劳西茨地区的卡门茨,他的父亲是一个牧师。
1746年莱辛到莱比锡大学学神学,同年创作处女作《年轻的学者》。1760年之前,他从事编辑和撰稿工作,主编过《柏林特许报》文学副刊等。
他创作了《萨拉•萨姆逊小姐》和翻译了《狄德罗先生的戏剧》,之后又完成著名悲剧《爱米丽雅•迦洛蒂》、《智者纳旦》,与《萨拉•萨姆逊小姐》构成莱辛的三大名剧。
莱辛的评论集是《新文学通讯》和《汉堡剧评》,前者有17封信,基本上包括了他戏剧理论的主要观点:创立与本民族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的民族文学和戏剧。后者是由104篇评论组成,也概括了他的理论观点,崇尚亚里士多德和莎士比亚而泛古典主义戏剧。
1781年,莱辛死于布伦瑞克。
莱辛并不专门从事寓言创作,但他的名字却与寓言这一文学体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先后共写了3卷散文寓言,共90篇,另有在莱比锡求学时写的十几首诗体寓言。
这些寓言中约有一半取材于古典寓言,另一半是自己创造的。
他的寓言里出现的大多是传统的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又具有一般的特征,作者不仅想通过这些动物形象娱乐于人,而且教育人。因此他的作品短小精悍,犀利尖锐。
作者生活的18世纪的欧洲正是启蒙运动发生和完成的时期。这是一场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普及文化,倡导民主、自由、平等为使命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的德国各方面都比较落后,经济上发展迟缓,政治上一盘散沙,资产阶级的力量极其薄弱。因此,德国的启蒙者们面临的任务就更加繁难和艰巨。
他们没有办法直接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所以他们充分考量了德国的实际状况,采取了从建立一种独立和统一的德意志民族文化入手的策略,以文化来唤醒民族意识,启发人民挣脱封建专制制度和教会制度对精神的束缚。
作者通过寓言的形式讽刺当时社会上丑恶的社会现象和教会统治,并且为民主和自由呐喊。
莱辛所写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
在一些故事中,通过描绘动物之间的事,读者自然而然会想到德国封建专制统治的暴虐、残忍、伪善和昏聩。另一些故事则是对于德国市侩阶层的狂妄、愚昧、驯顺和苟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同时,莱辛通过他的寓言还宣扬了他哲学上的宽容,并抨击了当时德国文坛的种种不良现象和恶习。
莱辛的寓言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政治意义,战斗气息和时代感十分强烈。
弗朗茨•梅林在谈到莱辛的寓言时写道:“这些寓言是‘小型火器里喷射出的连续不断的火舌’。”
托马斯•曼在论及莱辛的一段话中说道:“他锥刺愚蠢,仇视欺诈,鞭挞奴性和精神上的懒惰,并极其敬重地维护了思想上的自由。”我们不妨把这些话作为莱辛全部寓言的诠注。
本书中的寓言以篇幅短小而见长,最简洁的不过百字,然而在表达哲理上,它却是最自觉、最直接、最突出的。因为这一体裁的根本特征,就在于运用文学创作的手段,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展示智慧和道理。
本书中的寓言既有故事情节又有比喻性质,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借此喻彼、借远喻近。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托在具体通俗形象的故事里,尤其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本书较其他寓言要来得深刻、激烈和富有时代感,并且作者更注重故事的简练和智者的思想与发现。
莱辛的某些寓言题材虽然也是借用了伊索寓言,但他并不是简单的改写和复述,而是结合德国社会的现实予以翻新和改造。
他从寓言的精神上继承和把握了伊索寓言,而在题材和意蕴上,却清晰地展示了一种德国民族风格。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德国自从有了莱辛,才算有了真正属于自己民族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