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篇
1.考试那些事儿——如何轻松直面考试
“哎呀,为什么要去考试王国?我最怕考试了。”万里路哭哭啼啼。
“正是因为害怕,才要去寻找考试王国,才能寻得秘籍噢!”施大作家神秘一笑。
“这……这也太折磨人了吧!”万里路嘀咕,“从小到大,我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考不好挨父母说。”
“我保证,只要你这一路用心学习,考试成绩肯定大有长进!”施大作家郑重地说。
“嗯,我也希望是这样啊!”万里路的情绪总算平复了下来。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到底为什么要考试呢?”一向成绩优异的万卷书也不明白其中的奥秘。
“考试是对学习效果的检查和评估,能起反馈作用,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施大作家回答后,把头转向万里路:“你怕考试,到底都怕些什么呢?”
“您……您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万里路结结巴巴地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嘛!”
“我一提考试就紧张,总担心自己考不好会挨说。考试的时候,怕题目太难不会做,怕答题速度太慢来不及,怕答得不严谨被老师扣分。我最担心阅读和作文,这两个部分总是失分最多。”万里路竹筒倒豆子——全抖了出来。
“我完全理解你的担心。”施大作家笑着说,“不过,考试其实只是对日常学习效果的一次集中检测而已。日常准备充分了,再加上良好的心态,考试自然不在话下。”
“那该如何调整考试心态呢?”万卷书凑了过来。
“最重要的就是放松,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施大作家说,“给你们讲个古代的故事吧。听说有位先生会测字,两名赶考的秀才就找上门去,都想知道自己科举能不能考中。王秀才随口报了个‘串’字。测字先生满脸堆笑,赞不绝口:恭喜相公,定会连科及第,乡试如愿,会试成功。”
“什么是乡试,什么是会试啊?”万里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隔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的叫举人;会试,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贡院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的叫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明、清殿试后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这一甲三人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难怪古人这么看重科举考试。”万卷书不禁感慨。
“是的,”施大作家表示赞同,“接前面的故事。张秀才一看王秀才测出这喜人的结果,也给测字先生报了个‘串’字。没想到测字先生见了同样的‘串’字,脸色却晴转多云,说:相公非但中举无望,且有大病之灾。”
“结局如何?”万里路十分好奇。
施大作家喝了一口茶,说:“后来王秀才果然两试皆中,张秀才乡试便落第,急得大病了一场。为何测同一个字会有不同的结果?张秀才病愈后去请教测字先生。测字先生说:前一相公没用心想,随口报‘串’字。此字由两个‘中’组成,所以有两中之喜。而你是想了又想,有心报‘串’字。‘串’底加‘心’字便成了‘患’字,患得患失,最后患病。”
“面对考试,用心答题、不想胜负才是最好的心理状态啊!”万里路说。
“不仅是考试,比赛也是如此噢。”万卷书忽然想起读过的一个故事,“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五十米气步枪决赛现场,美国一位著名的气步枪射击运动员一路领先。最后一枪,他只需要正常得分便能拿到金牌。然而,他朝着错误的目标开了枪,子弹打到了旁边一位选手的标靶上,这一枪他一分也没有得到,最终错失金牌。”
“更离谱的是,在四年后的北京奥运会上,悲剧重演!他再一次在最后一枪前保持住了较大的领先优势,只需要一个业余级别的 6.7 分就能稳夺金牌。然而这一次,他的手指一滑,过早开枪,得了一个 4.4 分,又一次错失金牌。”施大作家补充道。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万里路惊讶极了。
“是啊,选手自己也解释不了,就说了四个字——莫名其妙。”施大作家笑了笑。
“我觉得这一定和心态有关。”万卷书猜测,“如果第一次失误是因为临近赛点而紧张错靶,第二次失误可能就是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可以这么理解吧。”施大作家表示认同,“心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简单地说就是‘越怕出事,越会出事’。”
“讲得太对了,如果老是担心考不好,心就静不下来,最后还真的考不好。如果把成绩抛到一边,专心做题,说不定就能正常发挥,甚至能超水平发挥哩!”万卷书深有同感。
“当然,这只是心态方面的修炼。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把学习基础打扎实了,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才是最关键的!”施大作家叮嘱道。
“那赶紧给我们讲讲考试有哪些技巧吧!”万里路显得迫不及待。
“好嘞,跟我走吧,现在就出发——”施大作家大手一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