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六君子事件”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帝国主义血腥统治下的庄河,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杀害爱国知识分子事件,人称“六君子事件”,代表人物是庄河中学校长宋良忱。
宋良忱,又名作模,字伯权,1883年生于庄河大孤山。他在奉天两级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金陵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家乡执教。1914年春接任庄河中学校长,实现了他多年矢志投身家乡教育事业的愿望。他治校严谨,提倡“尽责务”三字校训,号召学生不畏寒窗之苦,努力完成学业,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思想。他为培养人才,不惜重金到北京、上海等地聘请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来校任教,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庄河中学在当时名望极高,宋良忱在庄河教育界颇有名声,他的办学精神赢得群众的崇敬和欢迎。
宋良忱一向爱乡爱国。“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当局强令停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出版的教科书,一律改用伪满洲国的教材。宋良忱校长想方设法抵制日本的奴化教育,继续使用老教材,为此日伪当局将他调离中学,改任庄河教育局局长,最后为使他彻底离开教育界,调任他为庄河电话局局长。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反满抗日的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在北平的东北各界爱国人士杜重远、阎宝航、高崇民、车向忱等人,在张学良支持下,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车向忱受救国会的委托,扮成药房先生,于1931年年底来到安东(今丹东)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为成立抗日救国会安东分会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年,抗日救国会又派原安东林科学校校长李献廷来安东,联络教育界组织抗日救亡活动。
1933年春,安东教育界“有力同心者”在安东图书馆秘密成立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安东分会。
1935年年底,伪安东省教育厅厅长孙文敷向出席伪安东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学教师鉴定会议的13名代表提出,各县要立即组织以县教育局局长和农会会长为中心的抗日救国会。当时出席会议的庄河县代表是宋良忱和林贵家。
宋良忱、林贵家回县以后,便积极筹划成立抗日救国会分会的各项准备工作。1936年春,宋良忱召集以教育界为主的有关人士成立抗日救国会庄河分会。这个分会由700多人组成,以宋良忱为会长。
庄河分会的成员主要由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其他各界爱国人士组成,分会将中小学教师全部转入该会组织,把每人每年缴纳的教育会费全部转入救国会会费。该会建会之初曾号召会员捐款,捐款一部分支援安东分会,另一部分捐给东边道抗日义勇军。1932年抗日将领邓铁梅曾来庄河,同宋良忱有过接触,抗日救国会送给他一部分捐款。当年6月,抗日救国会第二次募捐,入会教师扣其当月工资补助款的5%,合计捐款7000多元,工商界会员捐款3000多元,宋良忱校长一人捐款300元,总计10580元。邓铁梅领取3500元,又支援杨靖宇的部队2500元。
1936年年底,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总司令杨靖宇手下的李相山派人潜入桓仁县城进行活动时被日伪警务机关逮捕,不久,救国会安东分会遭到破坏,以孙文敷为首的负责人全部遭到逮捕。
1937年元旦,庄河日本宪兵队以反满抗日的罪名逮捕宋良忱,五天以后又逮捕了杨维嶓、孙俊卿、姜雅亭、徐成章、林贵家、王道权、戚景龙、张彦果、王俊峰、于心泉、许三辰、孙孝先等人。此间,安东分会下属11个县的分会全遭破坏,一时间安东省教育界横遭大逮捕,许多学校关门停课,而且又殃及工商界,孙文敷等58人被杀,300余人被判刑,这便是轰动一时的“安东教育界大惨案”。
宋良忱在狱中发现庄河只逮捕13人,全是分会的领导人,他估计是分会领导名单被发现。于是他在狱中一再告诫难友,在审讯时只讲被捕13人以内的事情,绝对不许牵扯其他人或事,他们经受了种种惨无人道的精神折磨和肉体摧残,始终如一,坚贞不屈,再没有牵连出一个人。
2月3日,庄河警察署将他们转移到奉天陆军监狱。监狱判处宋良忱、杨维嶓、孙俊卿、姜雅亭、徐成章、孙孝先6人死刑。3月13日,他们被害于奉天南门外浑河边,时称庄河“六君子事件”,即“庄河教育界惨案”。
抗日救国会以募捐的形式,号召人民支援抗日队伍,同日本侵略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实在令人敬佩,可歌可泣。庄河爱国知识分子在敌人的重压下表现出的爱国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民族气节,将永远彪炳史册,光耀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