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古埃及密码
纵观历史,人类总想把自己的知识保密;因为知识就是力量,剥夺了别人的知识,便能使自己更强大;保住了自己的秘密,哪怕这个秘密其实啥也没有,就保住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拥有秘密知识的第一批人”几乎都是巫师;所以,最先研究信息加密的人是巫师,他们将“神的指示”加密成普通百姓完全不懂、却倍感神秘的咒语,然后以某种特别的顺序或特殊音节念出,或者以特殊的舞蹈或肢体语言演出,或者以神奇方式变出相关“魔药”,从而形成神秘的表现效果,最终达到自己的既定目标。最先研究信息解密的人,当然是巫师的继承者,他们从师傅那里掌握了相关秘密,然后,再一代代传给后人。最早研究密码破译的人,仍然是巫师,或者各门各派的巫师创始人;这些创始人,无论是依样画葫芦还是干脆自创一套巫术,反正,只要能达到有人愿意出资请他们消灾免祸就行了。幸好,如今巫师几乎绝迹,毕竟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巫术的竞争力早已荡然无存了。
除巫师外,还有另一批人也很早就拥有了自己的秘密知识,他们就是起源于古埃及并遍及世界各地的炼金术士。顾名思义,所谓炼金术就是试图将“贱金属”转变为“贵金属”,比如,将铜和锌制成合金,可以在外观和硬度上很接近黄金;或炼制长生不老的仙丹,或变出包治百病的万能神药等。由于炼金术的目标听起来实在太诱人,以至过去五千多年来,炼金术士在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文明)、古埃及、波斯、印度、中国、日本、朝鲜、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地都受到过高度重视,甚至被奉若神灵,或被视为具有超能力的魔法师;直至19世纪,炼金术士的许多玄幻目标,才最终被科学理论彻底否定。不过,炼金术还是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它不但促进了古代冶金工艺的发展,还催生了化学等现代学科,更发展出了一种典型的密码体系,即一套惊人的象形符号体系,把古希腊哲学思想、宗教隐喻和神秘主义等融入了其中。炼金术士正是基于这套神奇的密码,形成了自己的生态圈,在全球各地神秘地延续了数千年,甚至让牛顿这样的伟大科学家,也都为之着迷。
有文物可考的最早专用密码符号,是公元前1900年左右,纵向镌刻在古埃及贵族、克努霍特普二世墓壁上的若干罕见特殊符号,它们代替了普通的象形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替换密码例子。当时的贵族,为啥不用普通象形文字,而要用特殊的密码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呢?其原因就是,他们想借此来彰显自己的才能,展示某种荣耀,或标榜某种高贵身份等;正如许多著名科学家,要用自己发明的、最得意的数学公式作为墓志铭一样,看来密码专家历来就是“聪明人”的代名词呀。果然,经过后人的不懈努力,克努霍特普二世的墓志铭终于在保密了近4000年后,于1906年被考古学家布里斯特德初步破译了;又经过了近百年,直到1994年,该墓志铭的较完整破译版本才基本完成。原来,该墓志铭共有竖排的222列,全面赞颂了墓主的光辉一生,比如,其中第1至第3列说:“(墓主)克努霍特普二世,乃世袭贵族,地方州长,国王的朋友,神所宠爱的人,东部沙漠总管。(他是)正义的奈赫里之子,地方州长之女、正义的房屋主人巴克特所生。”幸好,该墓碑上的密码只是简单的替换密码,否则今人还真难完成其破译工作,更难知悉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地方贵族势力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虽不知考古学家们到底是如何破译该密码墓志铭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该破译过程相当漫长和艰辛。首先,至少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两位考古学家葛芮菲斯和塞斯就分别对该墓志铭进行了拓录和破译尝试。接着,另两位考古学家蒙泰特和布克,又分别对原文的破损处进行了填补和部分破译。后来,众多古埃及考古专家,比如克斯、詹姆斯、蒙泰特、伽丁内尔、弗兰克和莱德弗德等,先后加入了对该铭文的破译队伍。终于,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后,破译工作才总算宣告结束。
随着埃及文明的不断发展,密码编制者也互相攀比,做出了更复杂的替换密码;以至相应的密写越来越神秘,阅读者必须足够聪明,才能猜到相关墓志铭的含义。到了15世纪,埃及的密码研究已颇具规模,比如,早在1412年,埃及数学家加勒卡尚迪,就在其14卷的启蒙百科全书《盲者曙光》中(Subh al-a'sha或The Dawn for the Blind,遗憾的是此书没有中文版本),给出了同时使用替换和移位的密码,而且还首次使用了为每个明文字母进行多次替换的密码。该书中还给出了破译密码所需的字母频率表,以及不能在同一单词中同时出现的字母集合等;特别是,书中还将当时已知的密码,简捷地归纳为七大类:
(1)用一个字母替换另一个字母。
(2)把一个单词的字母逆序书写。
(3)交换相邻的字母。
(4)用数字代替字母,然后用阿拉伯数字写出密信。
(5)多重替换,比如,用两个字母代替一个明文字母。
(6)用一个字母代替某人的名字或某个单词。
(7)用一组月亮符号代替字母;或者按一定顺序,使用国家、树木、水果等名字,替换字母;或者按一定顺序,用小鸟或其他生物图案,代替字母;或者简单发明一种新的符号体系;等等。
当然,除较系统的密码知识外,《盲者曙光》还涵盖了地理、政治、自然史、动物学、矿物学、宇宙学和时间的度量等内容,广泛介绍了埃及和叙利亚的历史、国家的构成和行政机构、书法和藏书等知识,更收集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尤其从早期一直到作者所处时代的作品。此外,该套百科全书的自身结构也很好,虽然那时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书目总索引,但书中大量的各级标题等编码方式,仍使得该套巨著的查阅非常方便;而“编目索引”其实也是一种密码技巧,至今在间谍行业还常常使用。该书作者更是一个全才,他名叫艾哈迈德·加勒卡尚迪,大概于1355年出生在一个拥有阿拉伯部落血统的贵族之家。青年时,他在亚历山大港和开罗接受了古典教育;中年时,被任命为埃及“马穆鲁克苏丹巴尔库克法院”书记员,并在此工作了整整十年,取得了很好的业绩,比如,严谨分析了官员成功所必需的各项技能和知识等;退休后,直到1418年去世前,他都热心于著书立说,比如,前后花费了十年时间编撰《盲人曙光》,从而为人类留下了一部难得的里程碑式的经典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