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里的中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投刺与执贽

投刺和执贽是古代拜访时的两种习俗,多用于下级对上级和小辈对长辈的拜谒请见。

先说投刺。

按照古代社交往来的规则和礼俗上的要求,拜谒者在拜谒请见之前得先投刺。“刺”又叫名刺、寸楮(楮,木名,其叶似桑,皮可制桑皮纸,因以为纸的代称)。因为最早是用木片削制而成,所以叫刺。后来发明了纸张,就多用一方红纸来替代,所以后来又叫名帖、名片。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说:“古者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

分送飞帖(名片)

汉朝时已经发明了纸张,但仍沿用“刺”的说法。当时除了书写姓名外,还有书写官衔的。宋朝时名刺多以梅花笺纸制成,长三寸宽二寸,上写姓名和地址。平时即以此交友,和现在的名片大致相仿。逢年过节时,有时忙不过来,无法登门拜访,就送一张名刺,而且还不一定亲自送。周煇《清波杂志》说,宋元时新年贺节者多不亲往,“有一士人令人持马衔,每至一门,喊数声而留一刺字表到”。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了一个相当有趣的故事,说周密有一个表舅叫吴四丈,为人滑稽多智,有一年节日,他正愁无仆可派送名刺而在门前徘徊,刚好他朋友的仆人来送名刺,他就灵机一动,盛情款待那仆人,请他喝酒,暗中却偷梁换柱,换上了自己的名刺。那仆人毫无察觉,结果送的全是吴四丈的名刺。这个小故事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社交者看重名刺的心理状态。

明代投刺之风更盛。朝官缙绅的往来与民间拜年,无论相识与否,都是望门投刺的。文徵明有一首《拜年》诗写出了这种社会风气: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礼要到,不到不行,而且还不能过简,至于情之真假那就不管了。

到了清朝,拜客投刺之风又盛于明朝。当时的拜帖也叫飞帖,还时兴一种拜盒,将红色硬纸片制成的名刺放在一个锦盒中送给对方,以示隆重。由于这种投刺之风的盛行,许多人就在门上贴了个名为“门簿”的红纸袋,接收各处来的名刺,类似于现在的信箱。这种门簿当时又叫“接福”,也叫“代仆”。

次说执贽

执贽就是见面礼。古代拜谒时不能没有见面礼,但又有“不以珍奇为贽”的习俗。《礼记·礼器》:“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这是古人送礼的原则。

按周礼的规定,执贽应视对方身份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天子以鬯(chàng,一种以郁金香泡黑黍酿成的酒)为贽,诸侯以玉为贽,卿以小羊为贽,大夫以雁为贽,士以雉为贽,百姓多以匹(家鸭)为贽,妇女则多以水果和干果等为贽。如果是在野外或军中,那么马缨和箭矢等也可以为贽。(《礼记·曲礼下》)

总之,古人拜客不能没有礼物,只是这种称为贽的礼物,不同于现在拜客时的礼物:一是不能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随意选择以何物为贽,何人该以何物为贽是确定的,完全受礼制以及本人社会地位的约束而限定;二是贽其实并非馈赠的礼物,执贽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行为,除了表示社交礼貌外,主要的作用在表明身份。

按照礼仪和礼制的规定,客人来访之后,主人也要回拜,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有来无往,就是失礼。《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阳货想让孔子来见自己,孔子不愿意去见他。阳货就采取拜访送礼的办法逼孔子来见自己。孔子也巧妙地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既做到了不失礼,又避免了和阳货见面。

上古时回拜一般以异日为敬,后来回拜的时间可视情况而随意确定,方式上也有了不少变化,如富家就多以名刺投帖的方式来示意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