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粄,源自感恩的闽西小吃
粄,是客家特有的字。从文字来看,“米”字旁,表示食材是米或者淀粉,“反”通“饭”,表示食品。粄,就是客家人对米制美食的统称。在各地客家,粄的种类,可能有不下上百种,体现了发明者就地取材的创造力。
根据食材,有黄粄、艾粄、芋粄、笋粄、粟粄、甜粄、萝卜粄、苎叶粄、油麻粄、薯粉粄(木薯)、味酵粄、菜头粄、甜薯粄、乌豆粄、红豆粄、田艾粄(鼠曲草,又叫“黄花梦粄”)、糟嫲粄(酒糟)、虾公粄、菜丝粄、仙人粄、韭菜版、鸡矢藤粄等。根据形状,有粄干、粄仔、水粄、发粄、捆粄、圆粄、湖鳅粄(泥鳅形状)、红桃粄、老鼠粄、雀仔粄、卷春粄、鸡血粄、手指粄、算盘子粄等。根据故事或风俗,有加喜粄、忆子粄、人丁粄、珍珠粄等。根据工具,有碗粄、鼎圻粄、簸箕粄等。
这些形形色色的粄,有的带馅,有的不带馅。多数用米代替中原的面制成,做法却古老,如此南风北味,别具特色。取材主要是当地的植物,体现客家人对环境的适应。
簸箕粄就是一种美味又营养的粄。簸箕粄,又叫“卷筒米”“卷粄”或者“汤皮粄”,是闽西武平、长汀、上杭一带客家人的待客佳品。宁德寿宁一代,则叫米糕,也是当早餐用。簸箕粄的传统做法,取材天然,步步精细,也难怪它会有如此富有层次的美味口感。
第一步,将上等籼米用石磨磨出米浆。将米浆均匀摊在竹编的簸箕中,并炒好什锦馅料,香菇、四季豆、笋丁、瘦肉……
第二步,簸箕摊满米浆后,放到蒸锅中,猛火蒸熟,趁热剥下,摊平,并按一定配比放上馅料。
第三步,拈住米粄两边卷成长条,裹进馅料。卷好后,在上面浇上用酱油、葱花、芝麻、辣椒油等制成的调味汁。如此三步,大功告成。簸箕粄入口柔、软、鲜、香,且营养均衡。
簸箕粄的样子,有些像广式肠粉(又叫竹篮拉肠),或梅州丰顺的捆粄,但做法或味道不一样。广式肠粉是快餐,直接把米汤、海鲜、肉末、鸡蛋按顺序,在铜板或者铝板上摊开蒸熟,然后用铲子刮起即成,一般用鱼露调味。而簸箕粄则需用纯米皮,一张张裹上馅料卷成带,相对费工夫。丰顺捆粄比簸箕粄短,馅料有差异,更像是用米皮代替面皮做的春卷。
簸箕粄的做法,据说源自一个谢恩的故事。传说过去武平有位仁厚汉子,为答谢乡亲们在他外出时对家人的照顾,伐竹编篾,做成簸箕,并发明了这种美食。众乡亲品尝后纷纷称赞,传名为“簸箕粄”。之后龙岩客家人在逢年过节招待亲朋时,都会做簸箕粄,好客之俗寓于其中。如今,簸箕粄已经成为龙岩客家人寄托乡愁之物。
所谓乡愁,就是我们的味蕾留着年少时对故乡味道的深刻记忆,当身居异乡,这种记忆会浮泛起来。客家美食独有的风味使其无可替代,只有地道,才能消解记忆中的空缺。就像纪录片《风味人间》中说的:“有多少人远离故土定居他乡,就有多少人追根溯源寻找同族,食物也是如此;每一次当我们追问自己来自何方,也开启了对风味的寻根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