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学前六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人性本善:有爱心的孩子,才能拥有好性格

让善良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发芽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在孩子0~3岁的时候,家长都会教孩子要善良,要求孩子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尽量让着他人,这是正确的。

公园里,一位年轻的妈妈正带着女儿玩。女孩看起来3岁左右,手里拿着一个漂亮的小飞机,玩得不亦乐乎。旁边还有一对正在玩耍的父子,男孩看了女孩的飞机一会儿,跃跃欲试,想要自己动手玩。男孩走过去,说了自己的请求,结果被女孩拒绝了,男孩便直接动手去抢。

女孩把飞机藏在身后说:“这是我的飞机,你只能看,不能玩。”男孩眼看着就要哭了,男孩爸对女孩说:“你看小弟弟都哭了,让他玩玩你的玩具,好吗?”

女孩似乎感到很紧张,她不知所措地看了看妈妈,似乎也要哭了。但是,她依然倔强地说:“这是我的飞机,不是你的。”

女孩妈觉得有点尴尬,走到女儿的身边,想要劝说,但是看着女儿委屈的样子又不忍心,最后认真地对小男孩说:“小弟弟,这是姐姐的玩具,你想玩就要先征求她的同意。现在姐姐也要玩,你不能抢。”然后,她又对男孩的爸爸说了句“不好意思”,就带着女儿离开了。

不可否认,这位妈妈的表现是正确的。从小到大,大孩子都会被家长要求要听话懂事,要让着弟弟妹妹,要像孔融一样让梨给弟弟妹妹。只要弟弟妹妹哭了,家长就会责怪大孩子,觉得是大孩子没有让着弟弟妹妹或欺负了他们。其实在很多时候,是小孩子仗着家长的宠爱,抢夺哥哥姐姐的东西,家长的行为很容易对大孩子造成伤害。

其实,不管孩子多大,终究都是孩子,家长绝不能为了小孩子就随便伤害稍大点的孩子。孩子的玩具是他自己的,他拥有处理权,愿意给谁玩,不愿意给谁玩,都是他的自由,家长不能干涉。

如果孩子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给他人是开心的,才是真正的善良。如果是被迫的行为,家长就是在用善良的名义绑架孩子,这不仅不是真善,还可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怨恨。

善良的孩子,会受到爱怜;善良的人,会受到尊敬,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因此,从小就要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

1.让孩子接触小动物

0~3岁的孩子,很容易跟有生命的动物成为一家人,容易跟小狗等动物产生融洽的关系。孩子会抚摸它,会跟它对视,会跟它产生一种感觉,会喜欢上彼此。似乎动物懂孩子,孩子也懂它。他们会蹲在地上看一只鸡、会让妈妈买一只小鸭回家、会养一只小猫或小狗。雨后,孩子还可能在台阶上寻找爬行的蜗牛和蚂蚁。在跟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孩子会关心动物的一切,甚至自告奋勇地照顾小动物。小动物饿了,不用家长提醒就会喂食。小动物生病了、受伤了,他们会掉眼泪。

2.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感受生命

要想让孩子知道生命的世界,就要带着孩子去公园。在公园里,孩子不仅可以看到动物,而且还能发现草丛中飞出的蝴蝶。如果运气好,偶尔还会碰到一只缩成一团的刺猬;在路旁的石缝里,还会发现一群繁忙的蚂蚁……让孩子充分接触大自然,渐渐地,孩子就会对生命产生一种敬畏之心。

3.给孩子多读关爱的故事

要想让孩子变得善良,可以给孩子讲些关爱的故事。故事内容可以是,人与动物的互爱、关系中的温馨、成长中的支持等。受这些故事的熏陶,孩子就能在生活中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自己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继而受到感染。

培育、保护孩子的同情心

同情,不是居高临下的恩赐,不是装模作样的慈悲,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联结,是同情者与被同情者之间同等的情感流动。同情心是人的天性之一,要想让孩子做个有教养的人,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的同情心。

凡茜刚1岁半,虽然是个小女孩,但非常喜欢动手,似乎天生有一种攻击欲。凡茜喜欢撕扯家里养的花花草草,经常会将漂亮的植物撕得乱七八糟。她还喜欢家里养的小猫,经常会将猫毛一撮一撮地拽下来,拽得小猫直叫唤。跟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她还喜欢拿手打他们,甚至用嘴咬他们。

3岁之前,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有个阶段就会经常咬人和打人,其实是在发展他的口、齿和手的功能。但是,如果不进行正确引导,孩子就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变得缺乏同情心,养成自私、冷漠的性格。

同情心是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不仅能够使人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能形成集体凝聚力,看到他人遭遇不幸的时候,有同情心的人就会产生共鸣;当他人有了困难的时候,有同情心的人也会主动向他们提供帮助。

有同情心的孩子,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也会有一个好人缘。不管是对小动物有同情心,还是对植物有同情心,都是孩子同情心的表现。对于孩子的同情心,家长要多鼓励,不要对孩子的同情心进行打击和嘲笑。

俗话说三岁看大,只有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时,才能建立起初步的同情心。如果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多半会发展成一个小霸王,最终伤害的只能是他自己和家长。俄罗斯著名剧作家罗佐夫说过:“应当善于同情,而不是善于严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1.同情心发展阶段

同情心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情感反应。研究表明,其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因此也分为三种类型。

(1)感染型同情心。这种同情心产生于婴儿出生3个月左右。婴儿听到其他孩子哭时,会感到不安,继而产生同情,出现移情反应,并跟着哭闹。9个月时,看到其他孩子跌倒,他(她)也会因为同情而在妈妈的怀抱里寻找安慰,好像受伤的是他自己。这一阶段的婴儿自我意识还没有萌芽,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喜欢将他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

(2)简单抚慰型同情心。婴儿长到1~2岁时就已经能清楚地分辨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并具备减轻他人痛苦的本能。比如,15个月的婴儿看到其他婴儿哭,也会瘪着小嘴想哭,会拿出自己的玩具去安慰哭泣的孩子,或给哭泣的孩子擦眼泪,以此来表示他的同情心。但是,由于认知能力不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同情心混乱的状态。比如,哭闹的孩子被家长抱走,孩子失去了安慰的对象,为了表露自己的同情心,他们可能会抱着自己的玩具小熊哄哄。

(3)理解型同情心。3岁以后,随着语言的发展,孩子会更多地运用语言来表示自己的同情心。他们对痛苦的情绪也更加理解,会深入理解他人伤心的原因,并说出不同的安慰话。

2.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为了让孩子具有同情心,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始培养:

(1)让孩子进行角色置换。所谓角色置换就是,让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悲欢苦乐,如果他人遭受不幸,让孩子设想自己就是那个不幸者,体验不幸者的感受。例如,孩子把一个小朋友推倒在地,小朋友的额部起了个青疙瘩,大哭不止,这时就可以问孩子:“要是他人把你推倒,额上起个大疙瘩,你痛不痛?”孩子只要一想象,就能与受伤的小朋友互换位置,心理上或生理上就会感到疼痛,就会将他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从而改正错误。

(2)引导孩子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孩子关心和帮助他人。小朋友摔倒了,鼓励孩子把他(她)扶起来;伙伴的彩笔丢了,让孩子主动借笔给他(她);邻居奶奶提着满满一篮菜,让孩子上去搭把手;长辈生了病,让孩子热情地送水、递药。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家长要及时进行肯定与鼓励,如此,不仅可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还能让孩子体验到关心与助人的乐趣,进而增强同情心。

(3)引导孩子厌恶残忍、爱护弱小。有些孩子虽然年龄小,却很残暴,不是揉烂鲜花,就是折断树苗,要不虐待雏禽,残害小动物。这些都是严重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不仅要让孩子对残忍的事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反感,还要使孩子产生保护弱小的心理和习惯,即使是一棵小草、一只蚂蚁、一只伤残的小鸟,也应当珍惜爱护。

(4)培养孩子爱护物品和小动物的品德。调查表明,在日常生活中,爱护物品和小动物的孩子,多数都具有强烈的同情心;随意拆砸玩具、物品、摔打小动物的孩子,都缺乏同情心。所以,要想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就要让他们爱护物品和小动物,纠正孩子有意损坏物品、残酷对待小动物的行为。

(5)让孩子懂得分享。在食物和玩具方面,不要让孩子养成独食独占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与家长或朋友分享的道理。因此,家长要改变“孩子小应当吃大的、吃好的”观念,让孩子处于与人同等的位置,享用自己应得到的东西,不要优惠照顾;如果孩子喜欢贪占、个性自私,就要严加制止,使其改正。

培养孩子的爱心,不能忽视了感恩教育

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一位中国博士曾讲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中国学生到美国家庭交流,结果刚去不久,美国家庭就要求中国学生回去。中方感到很纳闷,孩子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为何要其回去?问其原因,美国家长说,孩子在他家生活了一周,我们为他提供了很多帮助,他却连一句“谢谢”都没说过。中国学生却告诉中方代表,他认为他们为他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应该的,在中国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都会为他做事,都不用说“谢谢”。

不可否认,该学生之所以会被要求返回,就是因为缺少感恩之心,认为他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感恩与孝道,一直被世人所赞扬。让孩子学会感恩,在感恩中成长,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有利。0~3岁的孩子处于发展性的以自我为中心阶段,会表现出小气、霸道等现象,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这一特征,抓住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记住:感恩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孩子幼小时期的感恩教育是后期进行感恩教育的基础。

1.重视榜样的力量

中央电视台曾出现过一个精典的孝亲广告:母亲给奶奶洗脚,孩子在门外偷看。晚上母亲下班回到家,年幼的孩子搬着洗脚盆进了房间,对劳累了一天的妈妈说:“妈妈,洗脚!”在孩子的眼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他们学习的目标,家长孝敬老人、懂得感恩,孩子就跟着孝敬老人、学会感恩。家长对感恩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2.为孩子营造感恩的机会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就要给孩子感恩的机会。孩子向家长说“谢谢”,家长却完全不在意,或当作没事一样,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感恩的机会,比如,孩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家长可以提供帮助,之后提醒孩子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3.利用具体情景教育孩子

一两次的口头教育,也许并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感恩,遇到具体场景或实例时,孩子就多了一次学习和体验的机会。比如,爷爷奶奶在家里做好饭菜,家长下班后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家长要对老人表示感谢,并让孩子主动去盛饭。这就是很好的实践教育。

4.不要让孩子吃“独食”

从小让孩子吃“独食”,会让他觉得自己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就很难在以后的生活中考虑他人的感受。孩子不懂得关爱他人、关爱家长,将来就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5.不要让孩子拥有得太容易

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要先思考一下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要坚决拒绝,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合理。不要对孩子想星星就给星星,想月亮就给月亮,应该让他自己去争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同时,家长也不要给孩子太多的承诺。家长总想给孩子最好的食物和衣物,总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一切都来得很容易,甚至认为这些都是自己本来就应该拥有的,于是也就不懂得珍惜了。

6.给孩子讲讲自己工作的艰辛

工作都不容易,可是即使在单位很累,回到家的家长也会给孩子一张笑脸。其实,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孩子也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引导孩子关心他人

一天,一家四口出去玩,买了一些水果和零食准备下午吃。

玩累之后,一家人坐在草地上,开始就餐。

爸爸掰了一块面包,问3岁的大宝:“这个给谁吃?”

大宝指着弟弟说:“给弟弟吃。”

爸爸掰了第二块面包,又一次问大宝:“这个给谁吃?”

大宝指着妈妈说:“给妈妈吃”。

爸爸掰了第三块面包,第三次问大宝:“这个给谁吃呢?”

大宝说:“这块是我的。”

爸爸提醒大宝说:“爸爸还没有吃哦。”

大宝立刻说:“那给爸爸吃。”

爸爸掰了第四块面包,问:“这个给谁吃呢?”

大宝说:“这个给我吃。”然后,才开开心心地吃起自己的面包。

大宝才三岁,已经懂得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先分享给弟弟和爸爸妈妈吃,确实是一个懂得关爱他人的好孩子。

有爱心且知道努力的孩子,才能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苦辣酸甜;懂得关爱的孩子,更招人喜爱。

孩子生下来,都会在大人的关爱下慢慢成长。他感受到爱,就会学习爱,就会学着如何去爱;感受到被爱,就会给予他人爱。在大人关爱他、理解他、答应他合理的要求的基础上,给他设些限制,也是爱的一部分,孩子也愿意接受。孩子不能只索取爱,还要付出爱,但是不要伤害他人。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一切以我为中心”的习惯,不知如何去关心他人,不会关心他人。对孩子将来的性格及人际关系的发展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孩子0~3岁的时候,就要教他们如何关心他人。

1.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

在孩子0~3岁阶段,家长一般都会教他们唱儿歌《我的好妈妈》,亲切感人。但重要的是,不仅要让孩子会唱歌,还要按照歌词讲的去做。看到孩子模仿他人来关心人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逐步感受这样做带来的快乐。同时,还要多给孩子讲这方面的故事,多教孩子一些儿歌。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孩子就会逐步建立道德意识和培养出道德情感,不仅会想到长辈,也会关心小伙伴。

2.给孩子提供为他人服务的机会

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高兴就满意,看到孩子伤心就不安,有些老人对第三代的爱胜过对自己的孩子的。其实,百依百顺反而容易让孩子对长辈不尊重、不爱护。对两三岁的孩子,长期溺爱,很容易产生不良后果。例如,每次分苹果,爷爷都婉言拒绝,并说“爷爷牙齿不好,囡囡自己吃”。反复几次之后,孩子就会不再想着爷爷,并补上一句“爷爷的牙齿坏了”。因此,家长不要只关心孩子,更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家长养大自己的不容易,懂得感恩长辈。

3.孩子的自私行为萌芽时,不能忽视

举个例子,为了让孩子们一起玩耍,小区的几个家庭结对子,平时只要有时间,大家就凑在一起玩。后来,一个家长建议,让孩子们拿出自己的玩具供大家一起玩。可是,多数孩子都不愿意拿出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即使带来了也是破旧的玩具,这样的孩子就有些自私了。发现孩子的自私行为,家长要重视,否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