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人比成功更重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因而优势不同鱼与熊猫——天赋不同

1.给鱼足够的水,给熊猫足够的竹子

爱因斯坦曾经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能力来评断一条鱼,它将一辈子相信自己是个笨蛋。”

所以,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教育才是最正确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孩子是鱼,那么给其足够的水;如果孩子是熊猫,给其竹子就好了,而不要反其道而行之。

什么是反其道而行之呢?比如,大人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你看人家谁长得多高,你看你那么爱挑食”“你看人家谁弹琴多自觉,你每次都要我催多少遍”“你看人家谁多爱阅读,你却总是惦记着玩耍”“你看谁画得多棒,让你学你还不学”……这些不经意的言论除了打击孩子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换个角度,如果孩子也说“妈妈,你为什么做的蛋糕不如小明妈妈做的好吃”“爸爸,你为什么不开豪车”,家长的心情又如何呢?

把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是一剂毒药,其背后的含义就是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他自己,有的孩子会画画儿,有的孩子则会做家务,各有优点,互不相同。有的孩子是鱼,有的孩子是熊猫,所以,不能用固定的眼光去看待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生命。家长有时候不由自主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世人的普适标准去要求孩子,根本没考虑过是不是适合他。如果孩子天生是左撇子,家长和老师会去纠正他,直到成功地将他变成右撇子。我们还喜欢拿其他孩子的长处去比较自家孩子的短处,时时提醒孩子哪些方面技不如人。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很残酷的打击,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起不到任何积极的作用。

朱熹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科学家发现:人成年之后,如同兴趣爱好一样,那些核心的个性特质也会相对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优势,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们应该去守护自己的孩子,观察和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特质,根据孩子的天性,帮助他们走一条适合的路。不会读书的孩子可能拥有艺术、音乐、运动、空间或者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但如果我们硬将他们塞到一条流水线上,按考试成绩的好坏去衡量他们合不合格、聪不聪明,那就是让孩子将自己的短板去跟别的孩子的长板去比拼。最后,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没有精进,反倒有可能丧失自信,觉得自己真的非常蠢,是一个失败者。

孩子就像那稚嫩的幼苗,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精心栽培。不同的幼苗所需要的生长条件是不同的,就像柳树需要生长在水旁,松树却可以生长在岩石中一样。每个孩子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水平也参差不齐。那么,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育就成为必要。

家长和老师不仅仅需要了解孩子,更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从而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给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支持和资源,而不是拿孩子的弱项去对比别人的长项,那样等于无情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注重个性发展,将合适之法给予合适之人。扬长避短,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自己领域的“爱因斯坦”“毕加索”。

不要强迫鱼去爬树,不要强迫猴子去下河捞鱼,如果孩子是鱼,教育者能做的就是尽量提供充足的水,这样就很好了,不逼迫、不打击,把自由还给孩子。

2.外部驱动与内部驱动

大部分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生怕孩子学不好或者不成才,于是动用各种手段,这些外在手段包括奖励,也包括惩罚,可以是语言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不可否认,多数情况下外部的这些驱动能够让一个孩子发愤上进,比如考得好家长会奖励,考不好会受到惩罚;在学校学习好可以被评优或评“三好学生”,学习不好会被老师打击批评;等等。这些外在驱动是有效了,但是建立在让孩子感到压力和焦虑的基础上,越往后期效用越低。与之相反的则是让孩子自己拥有“内部驱动力”,一个孩子只有具备了自我驱动,他才会自主自发地去学习和提升。

什么是内驱力呢?我们分享一个故事:

有个美国游泳队的职业选手,游泳非常好,而且还是一位名人。但是这个孩子在小时候游泳时,没有人会觉得他能成为奥运会游泳队的选手,原因是他的父母并不重视这件事。每次去训练的时候,别人家都是父母帮着背包,孩子在那儿游,父母在旁边一直看、加油、鼓励。只有这个孩子家里从来没人陪,每次都是他自己一个人背着包,然后默默地跳进去游,游来游去,默默无闻,没有人觉得他们家重视游泳这件事。结果这个孩子成了游泳冠军,并且代表美国参加国际游泳比赛。

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所有动力根本不是来自外部驱动,不是来自父母的荣光、学校的奖励,或者是来自外在的攀比。他就是自己要游泳,所以即使没有人陪伴,没有人给他喊加油,他也会在那儿不停地游、不停地游,最后游成游泳冠军。

中国台湾漫画大师蔡志忠也是这样,四岁多就知道自己一辈子就要和画画儿结缘,几十年来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却从来不觉得辛苦,感觉自己每天都处在喜悦的漫画创作中,有时根本无法停止手中的画笔。

所以,家长可以适当给予孩子一些外在驱动,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内在没有这种自我驱动和强烈的目标,也不好使。

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找到内驱力。拥有自我驱动力的人,会想方设法找到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与工具,进行自我学习、探索,或与人合作与创新。而没有这种强烈动机的人,即使拥有再多的资源、工具,都没有用。

想做好任何事情,都是先有心而感,心里有强烈的感觉与动机,便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与工具,去学习、摸索、实现。

那么,既然知道了自我驱动这么重要,如何让孩子拥有这种能力呢?

首先,让孩子放开了玩耍。孩子只有被允许在本该玩耍的年龄尽量释放自己,他才能体会到什么是掌控感。如果孩子每天变成固定的上学、放学、写作业、上辅导班、继续写作业……这样机械而单调的重复,会让孩子千方百计想着逃离这样的固定模式。所以就很容易陷入游戏中不能自拔,游戏上瘾的背后是孩子在游戏中找到了放松,找到了自我掌控感。不是孩子太爱玩游戏,而是孩子太少在外面有玩儿的机会。一个会玩儿的孩子,往往是一个爱学的孩子。这是建立孩子自我驱动的第一步。

其次,给孩子一个充满信任感的形象定位,有利于提升自我内驱力。不管孩子现在做不做得到,是不是做得很糟,如果你希望他表现更积极,就不要故意用反话刺激他,结果只会事与愿违。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一个“你可以做到”的积极形象定位,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真的做到了!如果父母长时间对孩子说“你能做到,你是优秀的人,你是会找到办法的人”,慢慢地,它就会变成事实!

最后,让孩子在他喜欢的事上用力。很多父母容易跟风,看到别的孩子学钢琴就赶紧报钢琴班,看到别的孩子学画画儿就赶紧报美术班,而不去觉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喜欢钢琴,有没有画画儿的天赋。孩子在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往往会有自我内驱力,反之,他会有挫败感。挫败的次数多了,他又如何培养起自主学习和自我驱动呢?

所以,当我们能够允许孩子拥有足够玩儿的时间,同时给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权,然后帮助孩子找到他擅长、喜欢的事情,这样孩子就容易慢慢建立起自我驱动力,从而慢慢成为一个拥有目标且不断努力的孩子。

3.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天使,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天赋,但是家长却总是看不出来孩子的闪光点在哪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无论性格活泼好动还是脾气暴躁不听管教,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付出足够的耐心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及信心。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在以后的成长中,这些无限的潜力慢慢变成一个人安身立命的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有它的用武之地,每一个拥有特殊能力的人都会因自己的能力而获得生存机会。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而任何一个人,都因为能为他人服务而获得生存机会。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能力,都会被人类所需求,都能使人靠这个能力去养活自己。

有语言天赋的孩子将来靠语言方面的能力养活自己,有艺术天赋的孩子将来靠艺术天赋养活自己。即使什么天赋都没有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或诚实善良,或勇敢大胆,这些都能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拥有精彩的人生,家长所需要做的只是教育和有一双发现他们闪光点的眼睛。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父亲郑洪升说的那样:对于孩子要多一双眼睛、少一只耳朵。意思是要有挖掘孩子闪光点的眼睛,关闭一些世俗对孩子的负面评价。

比如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所有的孩子都是校长和家长眼中的“差生”,一无是处。但新来的老师马修先生却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即使他在某一方面很糟糕,但依然有值得关注和鼓励的优点可供发掘。

正如这部电影中,孩子们在合唱中担任着不同的角色:中音、高音、低音。“天生我材必有用”,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价值,都有自己的人生定位。影片中的孩子们虽然顽劣,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的才能倾向,只要以他们的智能行为标准去评价,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是可以培养的。

孩子们由于个体差异,在兴趣爱好和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作为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关注这些差异,理解这种差异,最终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优势,闪闪发光。

每个孩子都与生俱来有着强大的自我能量和无限可能性,只是父母没有发掘或发现,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要具备这样一个认知,那就是他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他的上升空间是没有限制的。

每个孩子,都可以闪闪发光。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去引领孩子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帮助他接纳并找回自我,才能更加从容不迫地走向新的人生阶段。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有很多父母,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个蠢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有这样的心理,他们永远不会主动发现孩子身上闪光的地方。

4.父母当伯乐,孩子才是千里马

很多人都希望遇到贵人或伯乐,让自己能够尽情施展天赋与才能,那么,谁才是孩子的伯乐呢?当然是家长和老师,而且主要是家长。如果家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就很容易成为脱颖而出的千里马。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伯乐,能发现孩子长处的父母是称职的父母。

教育专家卢勤说过,人人都是天才,要让孩子的潜力发挥出来,父母就要帮助孩子去发现“我能行”“我哪点最行”“我哪一点会更行”“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要使孩子明白这些道理,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做工作。

在《教出孩子生存力》一书中,作者大前研一分享了他把孩子养成“自食其力的人”的经验。他认为培养孩子的生存力,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务,相较而言,学校往往不如父母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深远。在书中,他的两个儿子都曾辍学,在大家都觉得早早辍学没有出路的时候,大前研一作为家长开始了对孩子的正确教养。他的次子从小喜欢电玩,中学时热衷于程式设计,更把学校的功课撇在一旁,后来决定去美国留学,进了一所名校的电脑工程学系后,却说没东西可学而决定辍学。他的长子也一样,没有朝自己喜爱的化学之路前行,在大学时突然转换跑道,最终没有毕业。

虽然没有读完传统的学业,但两个孩子却也坚强地生存了下来。长子二十多岁时自行创业,经营一家网络顾问公司,有四五十名员工。次子则在一家提供游戏开发中介软件的技术公司任日本区总监,同时也另开公司,自己担任社长。

大前研一认为,父母只要有伯乐的眼光,不一定要局限于眼前的事物,尤其不要对孩子一丁点儿的表现就早早下结论。只要不走错路、不犯法,孩子即使走些冤枉路也没关系。家长能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他的路,并协助孩子把他的天赋发挥到极致。这样的孩子无论将来是赤手空拳还是白手起家,都能有自己的生存力。

因此,他希望告诉所有父母,就算孩子成绩不佳,也没必要担忧。需要担心的反而是那些十分适应现今教育制度的优等生,尤其是毕业于一流大学的学生。这些高才生一直误以为自己是优秀的人才,抱有“我在学校已经学得够多了”“我非常优秀”的心态,遇到挫折更容易受打击。加上他们生存力较弱,倒下之后往往一蹶不振。大前研一希望所有父母不要用刻板的价值观思考孩子的未来,而应该尊重孩子的天赋,进而磨炼出他们的生存力。用伯乐的心态和眼光去发现孩子,去帮助孩子,从而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并放大这个优势,这才是教育的最核心价值。

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每个孩子都是千里马,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伯乐,甚至有的父母会因为自己的浅薄而扼杀了未来的千里马。尤其是当父母认为只有系统学习课本知识才是正确的时,把孩子的天赋和才艺当成了不入流的、耽误时间的,那么往往会让原本可以闪闪发光的孩子变得黯然失色。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千里马的种子。在呵护萌生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去悉心发现他天才的一面;或许有些孩子从一开始就很绚烂,有些孩子可能要经过漫长的守候。

作为家长我们只需发现、坚持和积极引导,而不要干预和压制一粒种子天才的特性,相信这粒种子迟早会绽放异彩。

5.不批评也不表扬

近年来,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要及时地表扬孩子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价值感,从而塑造他们的行为。但是,随着人们对教育的认知提升,认为过度表扬孩子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表扬不当也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要追求一种既不批评也不表扬的教育方法。

我们都知道一个基本的原理,跟孩子成为朋友是最好的亲子关系。而成为朋友的前提要求是父母要有一颗平等心,从内心深处觉得与孩子是平等关系。批评很容易理解,就是用指责和要求给孩子压力。表扬难道不是吗?表扬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法,就像上级对下级一样。所以,无论是带着目的性的表扬还是不友好的批评,与孩子建立起的关系都不是平等的关系。一旦不是平等的关系,则很难有效地去指导孩子,孩子也很难对父母心悦诚服。

我们先说说批评孩子带来的坏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总是被父母用批评的方式来教育,父母总是训斥他甚至贬低他,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一定是自卑的,即使有一些人的内心足够强大,能够越挫越勇,但深埋于他心底的被自己最亲的父母、最信任的人的伤害永远存在。父母要记住,孩子是家庭一分子,父母是他最亲的人、最信任的人,如果他在最信任的人这里得不到认可、得不到鼓励,他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值得被爱,从而开始怀疑人生和整个世界。

那表扬的问题在哪儿呢?如果父母总是用表扬这一方式来驱动孩子去做一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可能导致如果得不到表扬孩子就不会去做。他把做事情的动力建立在表扬这个基础上,是外力的作用,而不是内在的驱动力。比如,一个孩子得不到好的物质的奖励,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得不到班级小红花,得不到好的排名,他就会很难受,就会自暴自弃,这就是表扬的害处。这些外在的东西让一个人产生了向好的动力,一旦没有“表扬”这个驱动力,就会觉得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甚至向着相反的方向行进,这就是表扬的害处。

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既不批评又不表扬呢?孩子做对了事情,父母不要表扬他,而是要谢谢他。

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做对的事表达出谢谢的时候,孩子立刻就能够知道,这件事他做对了,并且让他获得了价值感。比如,孩子在公共场合上没有大吵大闹,如果你对他说“你真棒,没有吵闹”,听起来很奇怪。这就好像表扬一个人没有随地乱扔垃圾一样,公共场合本来就不能大吵大闹,做到了也不需要表扬。这是一个做不到就是违反规则,做到了不需要表扬的事。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谢谢你,今天在公共场合没有打扰别人”,孩子就会收到一个正确的信息,认为自己做对了,孩子的价值感会大幅提升,同时让孩子明白,其他人做对的事,我们也应该对别人表示感谢。

父母对孩子说“谢谢你”,是把孩子视作横向关系、平等关系。当接收到一个人的感谢时,顿时会觉得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贡献的,是有价值的。当一个人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他才是一个强者。

批评带给孩子自卑,表扬带给孩子自傲,所以,真正好的教养方式是既不批评也不表扬,孩子做错了以后要引导,做对了以后要感谢,这就够了。批评不好,表扬也不对!不要批评,不要表扬,把孩子当作朋友一样。

人生的路很长,很多时候都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对,也许会有很多无辜的批评,也许成功后也不会拥有表扬。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平等地尊重孩子,适时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与孩子的心走得更近一些。毕竟,好的亲子关系,难道不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追求吗?

所以,从今天起,告诉自己,不表扬也不批评孩子,而要换一种思维和表达方式进行亲子教育。

6.积极反馈与暗示的力量

有句话是这样讲的: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就天天说他就是将来要成为的那个人的样子。你不断说孩子优秀,他就真的会变得优秀;反之,如果天天说孩子是笨蛋,他就真的变成了一个笨蛋。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积极反馈和暗示的力量。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个实验,到一个学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这个实验之所以这么神奇,不仅在于学生收到了积极的暗示,老师同样也收到了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了更高的期望,而且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则给老师以积极的反馈;这种反馈又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维持其原有期望,并对这些学生给予更多关照。如此循环往复,以至这些学生的智力、学业成绩以及社会行为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使期望成为现实。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积极反馈和暗示效应,对于一个人产生的神奇魔力。

这种魔力尤其体现在家庭教育中,当父母没有给孩子充分的信任时,孩子会默默接受这种暗示,认为自己笨、自己学习不行、不会照顾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于是,家长总觉得自己不能放手,说到底是对孩子没有信任。如果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认为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是懂事的孩子,也是自己能为自己做主的孩子,这样慢慢孩子就在父母这种积极反馈和暗示下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人。

所以,不是孩子天生如何,而是孩子后天受到了不同的暗示变成了不同的人。天才孩子的背后一定有同样充满智慧的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信任,一无是处的孩子同样背后一定有百般挑剔,总是给孩子负面反馈和消极暗示的父母。

所以,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在我们心灵深处,认为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往往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一句话叫“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实际上,不是“我”成了你,是“我”拥有了你赋予“我”的那种对“我”自己的这种认知。面对这样的一个深层次的逻辑和真理的发现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如何做才能够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敏感期获得正确的信息和认知,使得他们一生幸福、平安、成功、受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7.给孩子价值感与归宿感

“归宿感”和“价值感”是每个人终其一生在寻找的目标。归宿感就是有人爱,价值感就是感觉自己有价值,这两点构成一个人的全部。有句话说“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所以,每个孩子的归宿感和价值感都来自原生家庭和童年体验。

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决定一生的幸福。

所以,我们作为父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原生家庭是给孩子成功的根基,是让孩子能够找到归宿感和价值感的地方。

孩子在家里寻找归宿感和价值感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需要与父母建立亲密的连接关系孩子很多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是在寻找归宿感和价值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孩子希望妈妈多陪伴自己,多和自己玩耍,这个时候如果妈妈能够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放下手里的工作或家务,跟孩子玩耍几分钟,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黏人,会在需求满足之后允许妈妈继续干家务而不再无理取闹。他只是确认一下妈妈是不是爱他。如果孩子向妈妈发出请求后妈妈以正在忙为理由拒绝了孩子的请求,甚至把他推给爸爸,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够被重视,就会出现更加黏人的现象,越是妈妈不想帮忙,他越想去缠着妈妈。孩子内心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父母(尤其是妈妈)建立连接的归宿感。当孩子要求父母做一件事的时候,就等于是发出了寻求连接的信号,如果父母能够积极回应,孩子的内心就会觉得:我是有所归属的;反过来,如果父母表现出一副被打扰的样子,说“你自己玩儿不行吗?”“我现在很忙,等会儿再说。”“你就不能找你爸爸吗?”孩子从这些话中得到的信息是拒绝,由此他会感到沮丧和低价值感。为了继续与父母产生连接,他就会变本加厉地打扰、捣乱来吸引爸妈的注意力。

如果父母知道了这点,平时就要有所改变,当孩子来“烦”你的时候,你要不怕烦地去回应他,如此收到的效果可能正好是他不再“烦”你。当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及时回应,反而能够表现出懂事的一面。

第二,孩子希望自己拥有一些掌控力。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希望独立地去做某件事。对于孩子来说,比如什么时候练琴、什么时候写作业、什么时候上床睡觉,孩子的内心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认为自己能做到。所以,当父母催促写作业、催促练琴、催促上床睡觉的时候,孩子会认为自己不行,时间一长,这些本该孩子自己来负责的事情慢慢都变成了父母的。当孩子不认为自己是有能力时,他们会和大人顶嘴、争吵,以求得在家里得到一些掌控力,证明自己是强大的。所以,父母不能把孩子自己的事揽过来,要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起责任。可能家长要问了,如果不催促孩子就不去完成,那怎么办?这其实还是在最初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自我鼓励,也没有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当他不想做作业的时候,就让他不做,老师给予他惩罚以后,他就会认为作业是自己必须要完成的;当他不想弹琴的时候,要从深层原因去挖掘,看看孩子是不感兴趣还是没有在其中找到乐趣;当孩子不能按时上床的时候,要从家庭所有成员入手,是单他自己不能早早睡觉还是家里本身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

所以,给予孩子一定的自我掌控权,孩子就能体会到他在这个家里的归宿感和价值感。

第三,孩子希望自己在家里被认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重要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出很多勇气和能力。在现在常见的二胎家庭中,有了二宝以后家长就把重心放在了老二身上,而忽略了老大,那么老大的内心就会产生强烈波动,他会觉得自己不重要,所以就会发脾气、跟父母对着干。其实这是孩子觉得自己不被认可、不重要时,他内心的无力感导致的愤怒,想用反击、报复的方式来证明父母的不公正、不公平,也是孩子渴望得到认可的心理动向。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够赋予孩子一些职责,让孩子帮忙,孩子会觉得自己重要。比如,当妈妈照顾二宝的时候,大宝来缠,就要试着让大宝给二宝擦口水,帮妈妈一起给二宝换尿布,妈妈在照顾二宝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把更多的爱给大宝。再如,在妈妈做家务的时候遇到孩子来纠缠,不妨让孩子参与家务,一起择菜,一起做饭。这个时候孩子会马上变得乖巧可爱。因为孩子觉得被认真对待,被重视,然后他内在的归宿感和价值感就会油然而升。

第四,给孩子足够的自信与力量。父母在家里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孩子晚写一会儿作业被贴上“懒”的标签,考试没达到理想分数被贴上“笨”的标签,孩子偶尔淘气耍赖被贴上“坏”的标签,这些标签会慢慢让孩子缺失自信。父母要帮助孩子获得自信与力量,应避免给孩子贴诸如不听话、自私等标签,要努力寻找孩子的优点(比如看到孩子画画儿好,擅长交朋友,勤劳爱干家务等)。

当父母能够从以上四个方面努力改进和提升,给予孩子认可、自信以及力量时,孩子就会在家里找到归宿感和价值感,那么这种感觉会让孩子产生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并且影响孩子的一生。

8.哪方面有优势就培养哪方面

培养孩子,是父母的义务。每个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能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怎样才能培养出色的孩子呢?家长们需要着重哪些方面的培养呢?

最好的培养方式应该是强化优势,弱化短板,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就在哪方面培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人就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予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独特性,家长应根据孩子的个性和差异提供合适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优势,有的体现在能力方面,有的体现在性格方面。能力优势如乐感好,跳舞唱歌很有天赋;性格优势如能说会道,善良坚强,热情,好奇心重等。

要了解孩子拥有什么优势,平时需要关注孩子做的哪些事具有“擅长做”“经常做”“充满激情”这三个要素。假如一个孩子拿起画笔并不享受画画儿的乐趣,而是觉得很烦,为了完成一幅作品闷闷不乐,尽管最后画出来的画儿还不错,但我们不能确定说这是孩子的优势,因为他并未对画画儿这件事“充满激情与动力”。如果孩子真正拥有某种优势,做擅长的事会让他充满激情,他会愿意经常练习,练习让他表现优异,优异的表现又让他更加充满激情……

当了解了孩子的优势以后,就要为了培养这些优势而为孩子创造环境和条件。

有一个孩子天生喜欢吃,十岁左右已经能够自己动手做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了,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中等偏下,父母并没有在成绩上过分要求孩子。因为孩子爱好美食,父母倒是尽量满足孩子提出来的各种要求,比如买什么食材、需要什么美食教程和资料等。孩子高考落榜以后,父母把他送到了一家很知名的烹饪学校学习美食烹饪技术。学完以后,父母又投资,帮他开了一个小餐馆。白天他当厨师研究菜品,晚上还要直播自己的美食技巧,因为做的美食精致诱人,平时食客很多,直播收获的粉丝也很多,很快就在城市立住了脚,并且凭自己的美食技能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所以,父母不要把所有的目标都定在孩子不擅长的地方,要多花心思在孩子具备优势的地方,不断强化这种优势并创造条件让孩子的优势发展和完善,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条最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