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欧亚经济联盟及其远景规划
苏联解体后,欧亚地缘演变加剧了后苏联经济碎片化,导致独联体这一过渡性机构愈加步履维艰,其成员国之间分歧弥合愈加困难,俄罗斯地缘战略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欧亚主义的出台唤醒了俄罗斯的认同及其意识,填补了苏联空间的身份缺失,顺应了俄罗斯对地区经济发展一体化整合的需求。成立于2015年1月的欧亚经济联盟可谓应运而生,顺势而为。它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后苏联统一经济空间区域性组织,其前身为俄白哈关税同盟,现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共5个成员国组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其就是独联体的缩小版(见图3-4)。联盟总面积2028.73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人口1.83亿,占世界人口的2.5%,2016年,联盟GDP为1.48万亿美元。(14)
一、欧亚经济联盟创建的基本历程
欧亚经济联盟的创建始于2007年,它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组成俄、白、哈关税同盟。2007年10月三国签署了新的《关税同盟条约》,两年后签署了《关税同盟海关法典》,2010年1月正式实行统一关税税率、关税限额使用机制、优惠和特惠体系以及统一的对第三国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商品清单。
第二阶段,在关税同盟基础上形成统一经济空间。2010年12月俄白哈三国在莫斯科宣布,建立欧亚经济空间,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2011年7月,统一关税空间的建立标志着关税同盟开始实际运行。由此而奠定了由俄罗斯主导的“统一经济空间”轮廓,它对该地区日后建立共同市场和统一货币空间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随着吉尔吉斯斯坦和亚美尼亚加入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机制也扩大到了整个欧亚经济共同体。
图3-4 欧亚经济联盟国家示意图
第三阶段,由统一经济空间升格为区域国际组织——欧亚经济联盟。2014年5月29日,负责俄罗斯、时任白俄罗斯、时任哈萨克斯坦三国一体化进程的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会议,俄总统普京、时任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欧亚经济联盟条约》。(15)2015年1月2日,亚美尼亚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同年8月12日,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至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正式成为了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
二、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基本经济特点
1.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经济规模差异巨大
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GDP总量为14816亿美元,按各成员国的GDP总量排序,依次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见表3-1)。其中俄罗斯的GDP总量为12837亿美元,占联盟GDP总量的87%,无疑是联盟中的经济大国。哈萨克斯坦占9.1%,其他三国的GDP总量在联盟中的占比不到4%,各国的经济总量存在巨大差异。经济体量最大的俄罗斯与经济体量最小的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级差悬殊,前者规模是后者的194倍。
表3-1 2010—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GDP
注:①欧亚经济联盟正式成立于2015年,表中的2010—2014年的数据只是相关国家的历史数据;②美元价格为2016年7月1日价格。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委员会社会经济统计,http://www.eurasiancommission.org/ru/act/integr_i_makroec/dep_stat/econstat/Pages/national.aspx.
各成员国人均GDP的状况也与经济总量保持一致。2016年,俄罗斯的人均GDP为8058.3美元,哈萨克斯坦为7585.2美元,白俄罗斯为5092美元,亚美尼亚为3568.5美元,吉尔吉斯斯坦为1133.6美元(见表3-2)。
表3-2 2010—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人均GDP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委员会社会经济统计,http://www.eurasiancommission.org/ru/act/integr_i_makroec/dep_stat/econstat/Pages/national.aspx;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5-23/doc-ifyfkqwe0737911.shtml.
从表3-1和表3-2的数据看,由于受全球经济疲软和西方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大背景的影响,2015年和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及其成员国的GDP总量和人均GDP绝对值呈现了双缩水,直到2017年这种状况才得到了改变。根据欧亚经济委员会统计,2017年上半年,欧亚经济联盟GDP同比增长1.8%。其中,吉尔吉斯斯坦GDP同比增长6.4%,亚美尼亚同比增长5.9%,哈萨克斯坦同比增长4.2%,俄罗斯同比增长1.5%,白俄罗斯同比增长1.0%。(16)
2.经济结构的同构性强
欧亚经济联盟五国经济体量不仅存在巨大差距,而且经济结构也呈现高度的同构性,突出表现为:一是各成员国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大部分成员国主要是能源与矿产品出口国,工业不发达,经济合作的互补性差。二是成员国经济的自我消化和再生功能比较弱,相互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适应与应对危机能力有限。三是大部分成员国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很难实现彼此之间的互联互通,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例如,按照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经济竞争力报告中列出的基础设施发展状况(包括交通、电讯、电力)排名,哈萨克斯坦在144个国家的排名中位列第62位,吉尔吉斯斯坦在144个国家中位列第96位,俄罗斯排名第71位。(17)一些学者把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的经济特征概括为:“从欧亚经济联盟五个成员国的产业发展状况看,各国普遍存在着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技术竞争力不强、工业生产效率低下、以初级加工业为主的工业生产结构、贸易互补性差的问题。”(18)
3.联盟内部贸易依存性弱
目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外经贸关系主要面向联盟外国家,联盟内经贸合作水平与依赖程度不高,联盟外与联盟内国家贸易份额不足8∶2,例如联盟成员国相互贸易在2015年同比下降30.4%的基础上,2016年又比2015年下降10.8%,联盟国家相互贸易在联盟国家对外贸易中的占比2015年和2016年分别为13.4%和14.1%。(19)一旦外部市场需求不足,价格疲软,这些国家的经济则遭到严重的影响,反之则相对景气。例如,2015年全球经济危机使欧亚经济联盟各成员国整体经济下降了2.5%,2016年联盟国家的GDP在2015年基础上又下降0.3%。(20)虽然从2017年开始,联盟成员国的整体经济有所改善,2017年GDP增长达到2%,成员国间贸易(以价值表示)增长27%,2017年前十个月,工业生产同比增长2.3%,农业生产同比增长2.7%,成员国间货运量增长了近7%,(21)但联盟各国经济要恢复到2014年的水平,还需要时日。
表3-3和表3-4的统计数据显示,欧亚经济联盟内部贸易与其外部贸易呈现巨大剪刀差,并且联盟内贸易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反映了欧亚经济联盟内部贸易相互依存度并非在上升,而是在下降。联盟内贸易占比太低,不仅可能会累及10年过渡期内分阶段实现包括一系列敏感商品贸易在内的联盟真正的统一市场的形成,(22)而且也可能会影响成员国对联盟的向心力,或者说会影响联盟对成员国的吸引能力。长此以往,联盟未来发展前景就可能不乐观。
表3-3 2012—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对外贸易总额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联盟简明统计年鉴,Евразий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союз в цифрах:крат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Еврази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комиссия.Москва:2017.-204 с.
表3-4 2012—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贸易总额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联盟简明统计年鉴,Евразийский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союз в цифрах:краткий 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Евразийская э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комиссия.Москва:2017.-204 с.
以上分析表明,虽然从理论上讲,欧亚经济联盟的建立对弥补独联体地区一体化制度的缺失具有重要意义,但一个有效率的经济联盟,不仅要有利于推动联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等自由流动,形成大市场效应,而且也要有利于各成员国根据自身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经济结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但从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以后的实际情况看,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宏观经济政策署发表了有关“欧亚经济联盟2016年国际排名指数”报告,(23)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联盟目前面临的挑战。从报告中的各种数据来看,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在大幅下降。报告编制了14项指数:①全球竞争力指数;②“营商”等级排名;③全球化指数;④繁荣指数;⑤人力发展指数;⑥国家治理质量指数;⑦经济自由度指数;⑧世界经济自由度指数;⑨国家无作为能力指数;⑩全球创新指示;⑪物流绩效指数;⑫国际贸易参与度指数;⑬主权信贷等级指数;⑭贝塔斯曼转型指标。根据上述14项综合指数评估结果,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均位于世界排名后面,而且,在俄白哈三国联盟时,2016年其竞争力世界排名是第44位,当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入盟之后,其整体竞争力下降到世界排名的第72位。这果然与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两个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对联盟整体经济的拖累有关,但造成欧亚经济联盟整体竞争力下降的真正原因恰恰在于目前联盟整体经济的结构性弱点。因此,欧亚经济联盟只有强化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方能搭乘联盟外部国家经济发展的快车,倒逼自己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和制度改革,改变联盟经济结构和制度缺陷。
三、欧亚经济联盟的基本运作机制
根据联盟条约规定,欧亚经济联盟内部机构与运作机制设置如下(见表3-5):
表3-5 欧亚经济联盟机构设置
续表
资料来源:欧亚经济联盟网站,http://www.eurasiancommission.org.
作为联盟管理总协调机构,欧亚经济委员会理事会由各成员国代表组成,设主席一职,采取轮值担任,任期4年,负责整个委员会的内部工作,下设礼宾和组织保障署、财政署、司法署、行政管理署。
委员会主席主要工作是负责委员会联合会、委员会理事会、政府理事会和最高理事会的各项会议筹办工作,并向上述会议做相关工作汇报。
委员会联合会由九位部长级委员组成,分管与协调联盟不同领域工作,每位委员分工负责委员会下属机构工作。主要分工设置如下:
(1)联盟一体化和宏观经济,下设宏观经济政策署、统计署、一体化发展署。
(2)联盟经济和金融政策,下设金融政策署、经营活动发展署、劳动移民和社会保障署。
(3)联盟工业和农工综合体,下设工业政策署、农工综合体署。
(4)联盟贸易,下设关税和非关税调节署、内部市场保护署、贸易政策署。
(5)联盟技术调节,下设技术调节和信托署、卫生和动物检疫措施署。
(6)联盟海关合作,下设立法和执法实践署、海关基础设施署。
(7)联盟能源和基础设施,下设交通与基础设施署、能源署。
(8)联盟竞争和反垄断调节,下设反垄断调节署、竞争政策和国家采购政策署。
(9)内部市场、信息化、信息通信技术,下设信息技术署、内部市场运作署。
在对外合作制度建设方面,欧亚经济联盟设立了三种对外合作制度模式,以扩大对外合作伙伴关系发展:①自贸区协定;②非优惠贸易协定;③与第三国和国际组织合作备忘录。
此外,欧亚经济联盟法院分别由各成员国两名法官组成,任期为九年。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条约规定,协调与处理联盟内的经济与贸易纠纷及相应裁判。
然而,欧亚经济联盟运作机制化效率并不高,作为联盟内经济发动机的俄罗斯正面临推力下降的困境,极大地影响了一体化进程。
四、欧亚经济联盟基本任务
根据2015年10月16日最高欧亚经济委员会通过的《关于欧亚经济联盟经济发展基本方向》决定,(24)对2030年欧亚经济联盟发展提出了三大市场空间目标和九项具体任务。
1.三大市场空间目标
统一能源市场,包括电力、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共同市场(电力共同市场于2019年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共同市场将于2025年形成);统一交通运输空间和发展欧亚交通运输走廊;消除商品和劳动力自由流通的现有壁垒。
2.九项具体任务
(1)保障宏观经济稳定,适应世界经济条件变化的机制、措施。为此,规定要求提高技术水平,实施本国生产与出口多元化,提升支付平衡稳定状态,以及保持外债在稳定的低水平线上。
(2)营造提高企业活力和投资吸引力条件。为此,降低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障碍、限制和壁垒,发展联盟跨境市场竞争,形成完全另一种必要的法律制度和金融条件。
(3)通过加快实施创新结构突破条件,实现创新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生产规模增长和创新产品和技术出口,提升经营主体对创新产品的兴趣,提高对高新技术部门产业的投资,提高这类投资的效益。
(4)降低金融资源门槛,构建联盟有效金融市场,通过协同调节金融市场,奉行协商的外汇政策,构建交易所一体化空间,完善有价证券市场调节。
(5)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动水平取决于基础设施发展和实施过境运输潜力,不限制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包括激励构建统一的交通运输空间和交通服务共同市场,提高交通和物流服务质量,完善海关、边境程序和交通监管程序。
(6)发展作为创新经济中经济增长主要因素之一的基干潜力要求加强相关法律、制度、金融条件,其中包括协同保护消费者权益政策,开展劳动工作者核算和劳动力流动监管,保障劳动力市场有效功能问题的协作。
(7)节省资源和提高能效要求制定成员国境内进出口商品流通的统一标准,构建联合研发和能效技术商业化的科学平台,建设能源基础设施项目,把对环境负面影响后果降到最低,生产(从第三国进口)节能生产技术及其使用激励,以及发展低能耗产业部门,再生和可替代能源,包括扩大国家参与实施核能项目。
(8)地区发展(区域和边境合作)应该为联盟内多边基础上的生产协作和产业协作发展提供额外动力。
(9)实施对外贸易潜力。在保持经济现代化需求条件下,其产品价格竞争力不应成为其销售的唯一保障组成。挖掘联盟对外贸易潜力要求支持发展部门经济,发展与第三国及其一体化联合体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的互利合作。挖掘联盟对外贸易潜力的最为现实的问题是生产厂家占领新商品和地理市场,提高出口加工工业产品比重(包括高新技术商品)。
五、欧亚经济联盟的远景规划和发展现状
欧亚经济联盟是一个拥有国际法地位的独立主体,它的成立标志着后苏联空间新的经济联合体形成,开创了欧亚地缘政治与经济整合的新格局。根据《欧亚经济联盟条约》规定,其内部建制与运作以及经济、贸易、服务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统一制定了相应原则和规则,其中包括信息合作与统计、进出口关税调节与税收分配、许可证制度、反倾销措施、计量统一标准、认证体系、药品和医疗产品的流通监管、海关监管、外贸政策、技术监管、卫生和动植物检验检疫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并就统一空间的各方面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服务贸易与投资、金融市场监管、税收、竞争的统一原则和规则、自然垄断、能源、交通、国家采购、知识产权、工业、农业、劳务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与安排。(25)
联盟的远景规划:2016年建立统一的药品市场,2019年前建立共同的电力市场,2025年前建立统一的石油、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市场。2025年前建立起调控金融市场的超国家机构。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学家认为,联盟各国取消关税,可以推动联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等自由流动,形成2亿多人口的大市场,有利于各国中小企业发展;联盟对外提高关税,外国在联盟内投资商品生产将比向联盟出口商品更为有利,这将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各成员国经济结构单一,建立联盟后,有望根据各国自身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欧亚经济联盟2030年发展规划》估计,到2030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将因加入该联盟GDP额外增加13%。
为了实现联盟一体化的目标,作为联盟发动机的俄罗斯也不惜做出让步和牺牲,降低了关税分成比例。2010年3月达成的俄白哈关税同盟三国关税分成比例为:俄罗斯占87.97%,哈萨克斯坦占7.33%,白俄罗斯占4.7%(见表3-6)。(26)在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加入欧亚经济联盟后,俄、白、哈分别根据各自的能力和意愿,共让渡了3.02%关税份额,其中俄罗斯让渡了2.65%,占让渡关税份额的87.7%,哈白两国总共只让渡了0.37%的关税份额,占让渡关税份额的12.3%。据欧亚经济委员会官网的报道,2016年,欧亚经济联盟进口关税在各成员国之间按照规定比例进行分配,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分配获得的进口关税占其预算收入的11.3%,白俄罗斯占5%,亚美尼亚占4.6%,俄罗斯占4.2%,哈萨克斯坦占3.1%。(27)
表3-6 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进口关税分成比例的变化
资料来源:刘丹.欧亚经济联盟的内部结构、外部联系与前景分析[J].俄罗斯学刊,2016(6).
在俄罗斯等国家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欧亚经济联盟的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些进展。成员国之间开始逐步取消贸易壁垒,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和非关税保护制度,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活动政策。
从2017年1月1日起,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活动统一的商品名录开始生效。该商品名录是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协调制度》)制定的。该公约涵盖商品命名,并由世界海关组织管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按照进出口商品的性质、用途、功能或加工程度等将商品准确地归入《协调制度》中与之对应的类别和编号,旨在海关监管、海关征税及海关统计,简化和加速商品周转。也就是说,从2017年1月1日起,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活动统一的商品名录和欧亚经济联盟统一的关税税率将使用新版本。几乎所有的品名都有变化——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活动统一商品名录的233种商品代码的前6个字符和约1000种商品代码的10个字符。例如,把同一个子目的商品进行合并,将不同商品名录进行拆分等。(28)
2018年1月1日,《欧亚经济联盟海关法典》正式生效,原《关税同盟海关法典》废止。新法典的亮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电子报关和自动化,采用单一窗口”制。规定货物从入境到海关放行进入流通环节的全程实行电子化,采用“单一窗口”制,在统一的信息系统中录入所有的进口申报文件,海关将调整风险管理系统来监控进口申报货值的异常情况。如果进口申报时没有触发风险管理系统,则不需要提供证明文件,系统将会自动放行货物。全程没有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通关只需短短几分钟。二是给予“经认证经营者”相应的通关优惠便利措施,提高“经认证经营者”(AEO)的地位,AEO制度是世界海关组织倡导的通过海关对守法程度、信用状况和安全水平较高的企业进行认证,并给予企业通关便利的一项制度。该类企业享受以下特权:先放行后报关,预报关,甚至货物在仓库即可完成全套的报关手续。经认证的经营者作为经海关认证的诚信企业,有责任做到交易的透明化、合法化,而不能利用政策违规操作。三是逐步降低个人邮政包裹免税额度。根据新法典,欧亚经济委员会将对邮政包裹免税额设定上限,新法典生效一年后免税额开始逐步降低。2018年可以购买500欧元的免税商品,超出限额将缴纳30%的税费,且每公斤不少于4欧元。生效两年后,可以购买200欧元的免税商品,超出限额缴纳的税费降低15%,但每公斤不少于2欧元。
2016年4月9日,欧亚经济委员会已经批准欧亚经济联盟使用统一特惠关税的条件和程序章程。该文件旨在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帮助,使用的特惠关税包括:对部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仅需缴纳进口关税的1/4和对部分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产品免税进口。该章程规定了属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分类标准以及使用特惠税率的商品类别和使用税率的必要条件。(29)
另外,欧亚经济联盟将致力于开启自由贸易区制度。2015年5月,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签订了建立自贸区的协定,进入了自贸区建设与发展的阶段。目前与欧亚经济联盟进行或计划举行自贸区谈判的国家达到了七个:埃及、泰国、伊朗、蒙古、塞尔维亚、印度与新加坡。另外,2017年10月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在杭州与欧亚经济委员会贸易委员尼基申娜举行会谈,并共同签署《关于实质性结束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议谈判的联合声明》。这是我国与欧亚经济联盟首次达成的经贸方面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落实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2015年5月签署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的重要成果。协议涵盖了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知识产权、部门合作和政府采购等10项内容,包含了电子商务和竞争等新议题。协议的达成对中国及联盟各成员国都具有重大意义,将进一步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促进与欧亚经济联盟及其成员国经贸关系深入发展。(30)
但尽管如此,欧亚经济联盟似乎一开始就出师不利。由于受全球经济疲软和西方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大背景的影响,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增长的目标并未达到预期。据欧亚经济委员会的统计,2015年,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之间相互贸易额为454亿美元,同比下降25.8%。其中,俄、白之间贸易额为259.3亿美元,同比下降26.2%。俄、哈之间贸易额为151.8亿美元,同比下降26.%。欧亚经济联盟与第三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5795亿美元,同比下降33.6%。(31)联盟内相互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中的占比太低,2015年和2016年联盟内贸易占联盟国家对外贸易的比重分别为13.4%和14.1%。(32)虽然2017年欧亚经济联盟国家间贸易额增长了近27%,同期联盟成员国成功取缔了10项壁垒,但联盟成员国之间商业领域的限制仍然较多。联盟国家仍应致力于完成战略目标,建立统一的商品、服务市场,在工业、农业等诸多领域制定统一政策,从而形成互利互惠的方案并创造高技术产品。(33)此外,欧亚经济联盟在国际合作、共同国籍、移民政策、签证、出口监管、边界安全等方面目前尚无法形成统一的对外政策,成员国之间贸易及其政策调节仍然以协商为主,并且内部尚未建立统一货币制度。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提出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包括欧亚经济联盟、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及东盟国家,力求将欧亚经济联盟打造成大陆一体化的核心地带,形成欧亚“巨无霸”,但从现实看,这一构想尚停留在初级设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