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流心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更深层次的观察

 

“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知道所有答案了,那么你最好开始问一些不同的问题。”——吉姆·罗恩

 

我们说明了炼金石的“个人”部分。现在是时候进入第二部分了。从牛津词典上查阅“哲学”二字的意思是:

关于知识、现实和存在之本质的研究,尤其用于学科。

关于哲理思想的一种特殊系统。

名词复数:philosophies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信条”

知识或经验特殊分支的理论基础研究。

“科学哲理”

同义词:思考、推理、思维、智慧、知识

“哲学讲师”

用于行为指导原则的理论或态度。

这个单词的词源比现在的定义更能解释它的概念。哲学来源于“知识、知识体,”Philosophy起源于“知识,知识本体”,来源于古法语“filosofie”,并直接源于拉丁语“philosophia”和希腊语“philosophia”,表示“热爱知识,追寻智慧;系统研究,”“philo”意思是“热爱”,“sophis”意思是“有智慧的、博学的。”

正如你所看到的,本书关于哲学的意思更偏向第二个定义,但并不是聚焦在特别的行为上,而是聚焦在你生命的整体。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在古时,哲学的主要意思之一是“系统研究。”

你的个人哲学是你以往经验和自身赋予其意义而形成的生命态度。它可以通过你思维的推理能力进行系统地研究和开发。

你看到哲学的定义如何几乎是自动地让你的世界观形成个人哲学了吗?你的生活经验是经过融合和提炼而汇入哲学的知识与智慧。你生而如此,这是你大脑的运行方式。大脑获得讯息,经过登记、检视,然后存入结果。一个孩子碰到热水壶,首先会收到信息,然后由大脑产生意义——“热水壶会伤人”——从而形成指导他生活的一点哲学——“不要去碰热水壶。”

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参考框架来运行,同时避免信息过载。如果你需要像科学家那样事无巨细地研究每一个东西,那你会发疯的。基于你过去经历推断出普遍性结论,可以清空你的大脑,从而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讯息的输入和意义的交错融合形成世界观和其中的自我定位。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的行为。

好,我希望你完全理解了个人哲学对生活的根本影响。个人哲学是你所见所为的过滤器和发电机,是你理智的保障和行为的引擎。一旦你意识到个人哲学之重要,你就会想方设法地去不断改进你的个人哲学。

如果你对此心存质疑,可以去读读上一章内容,试着从个人和情感层面去理解这一概念。因为如果你不做这一步,本书接下来的内容或许会很有趣,但无法改变你的人生。

所以,为了获得切实的结果,你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过程。借用别人的想法不会有多大帮助,除非你把这些想法变成自己的。

但是有没有可能吸收一种“外在且陌生”的思维方式呢?绝对可能。你的个人哲学、自我形象、自我世界观很可能恰恰是由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以及受人尊敬的权威人士的个人哲学聚合而成。你自动吸收他们的信念系统,试图梳理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复杂世界。你的大脑喜欢概括归纳。如果你母亲对你说,和陌生人说话很危险,你没有任何与此相冲突的数据,就会存入这一信息,作为进一步的参考,使其成为你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一个更迷惑的事物被分类放入你的大脑,你的大脑就可以动用更多的脑力,去解决其他疑问或者享受当下这一刻。

吸收他人哲学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了解他人的哲学。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过某个东西就想拥有它,那是天方夜谭。所以,你的首要任务是寻找新的数据资料输入源。如果你从不看电视,可以打开电视来看(你就会发现有用的哲学在那里基本不存在。当然,这是我的观点;你可以有你自己的观点)。如果你每天都看电视,就关掉电视,出去走走。如果你不记得上次读书是什么时候了,那就开始读一本书。如果你读写小说,那就开始读一些非虚构类的书。如果你不读杂志,那就读读刊物。如果你信教,那就读读不可知论者的博客帖子。如果你是无神论者,那就去去教堂。

打破常规,做些新的尝试。找些圈外人相见。寻找与你目前不成熟的哲学想左的数据来源,以包容的心态拥抱新事物。不要用你的心理恐惧(怀疑、傲慢、不情愿)来阻碍你的尝试(新的地方、新的朋友、新的想法来源)。

 

知识拾遗:

- 你可以运用自己的思维推理能力,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

- 借用别人的思维想法无济于事,你必须把这些想法变成自己的。

 

行动拾遗:

- 运用不同的数据来源或与圈外人相见,开启打破常规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