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孟子: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横亘在东西方文化源头的是两条大河。
一条是起源于苏格拉底,继之于柏拉图,传承于亚里士多德,然后浩荡东去的蓝色河流。
另一条是发轫于孔子,继之于子思,传承于孟子,然后携百川、纳万流,雄浑入海的黄色河流。
它们同时泽被万世,浸润并哺育了各自的文明,且影响至今。令人惊奇的是,它们在孕育、发展和壮大的早期路上,从雪山融水,到涓涓细流,再到波澜壮阔,其发展竟然如此酷肖,而且每个阶段都有着彼此对应的坐标。
抱着用自己思想为万众接生的苏格拉底,同样坚持述而不作,他以深邃的智慧和绵密的思想开创了希腊哲学的纪元,给学生柏拉图以深刻影响。老师死后,柏拉图用《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篇》等对话录形式,阐述了老师博大而精微的思想。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年轻时进入柏拉图学院学习,学成后在雅典建立吕克昂学校,继承并发扬乃师的学术思想,创办了著名的逍遥学派,并成为亚历山大的老师。这个三人学术接力阵营所营造的学术天空,整整影响了希腊及罗马时代,乃至今天的西方文化走向。
行一己仁道、力图为东周理想国的孔子,荟萃其全部学术思想的对话录《论语》,也是由其弟子及门人所撰。子思阐扬和发展了孔子的中庸思想,而且多采取引述孔子之言的方式申明自己的主张。到孟子这里,他与对应在另一学术传承链条上同等环节的亚里士多德,不但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有着共同的游学、创办学院、为帝王师等等人生经历。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左手托宗师衣钵,右手开一代之先,在将本门学术思想精深化、博大化的路途上,有着重要的继往开来的作用。
西方人眼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三圣贤,亚里士多德有着大开门户的至伟作用。
东方人眼中,孔子、孟子的学说早已为一个词组——“孔孟”所焊接,孟子本人则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在墨学、农学、黄老之学位居显学的战国时代,正是孟子凭借自己单枪匹马的努力,承继孔子道统,开创了儒家繁荣昌盛的全新局面。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的孟子。
孟子,是东方的亚里士多德。
一
真是吝啬,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有关孟子的记述就区区一段文字,长度甚至还不及作为客人硬塞入本传的邹衍。
《史记》载:“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其实,这已足够。孟子的生平、遭际、思想、学术,在其间已大体呈现。
与孔子相比,孟子更像个没有头绪、毫无来历、从弥天大雾中突然跳到众人面前的人。
有关孟子的出生年月,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他出生于公元前四世纪上半叶已为定论,其远祖为鲁国赫赫有名的孟孙氏。他的家族发展史,应验了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过的一句话:“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鲁之三桓之家后来果真从史书上渐渐消遁。因家道衰微,孟子祖上从鲁国迁居邹国,完全成为一个普通平民之家。
如此,来为苦孩子出身的孟子推溯家谱便很难。关于孟子的父母,正史上记载寥寥,语焉不详。《春秋演孔图》、《阙里志》等,说孟子父亲名激,字公宜,母亲姓仉,但学界认为这些均于史无据,纯属无稽之谈。
连同西汉韩婴《韩诗外传》所记载的“孟母断机杼”、“买东家豚肉”,以及刘向《列女传》中载录的“孟母三迁”等故事,史家也都认为是凭空臆造,属于后人为“亚圣”的增饰美白,不足为凭。
事实上,四十三岁之前的孟子的一切活动均为空白,不仅《孟子》一书中未曾提及,而且所有的文献都不见有任何文字记录,令人有“神龙见尾不见首”之叹。
有神龙在天,观其腾跃之雄姿、听其咆哮之滚雷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煞有介事地重塑那个孵化了它的已然不存在的蛋壳呢?
既然找不到出处,那就不问出处。
于英雄,应作如是观。
二
邹与鲁是如此之近。
一阵清爽的北风,就能将鲁地学庠里琅琅的诵书声吹送到近在咫尺的邹国。流风所布,自然使得邹国受其熏陶,俨然为礼乐之邦。
《庄子·天下篇》说:“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读其书,感其人,慕其德,年轻的孟子一定时时将崇敬而向往的目光投向北方,一遍遍去追思那个叫孔丘的巍然矗立的蔼然智者。
文化的感召力量永远是超越国界的,最终,他负笈北上,游学于鲁,求教于子思门人。
地理上的近缘性,学理上的承继性,决定了孟子一生的学术思想指向。他是这样给自己定位的:“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硃,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孟子·尽心下》)
自己所处之世离孔子不远,自己所在之地也与孔子如此之近,那么孔子之后无人为继的大责自然就由自己来肩负,而且责无旁贷。“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这样对自己说。
他不仅将自己定位于“圣徒”的位置:“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而且为自己定下了神圣使命:“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孔子地下有知,当起身鼓掌。
三
在孟子心中,这个使命便是定纷止乱,于嘈杂一片中确定一种清朗之音。
孔子殁后,儒分为八。韩非在《韩非子·显学》里说:“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当然,这只是韩非个人的学术观念,所以他不仅在八派中剔除子夏一脉,使后人费解,而且又将孔子及门下弟子与再传、三传弟子并列,更使学者不知所从。
儒学八派的划分并没有严格的学术界定意义,只是孔子去世之后至战国末年的儒学大概情况。但从这个梗概之中可以看出,权威坍塌,众口哓哓。
凡为一代宗师,必定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着开宗立端的创始意义,有着极高的成就,他端坐在高处,身影也必耀古烁今。但,这也附带形成了宗师的不幸。他磅礴的体系,他巍峨的高度,他深浑的厚度,都使他的衣钵传承者难以悉数承接和传递。
空谷回音,这音色难免浑浊、失真、褊狭起来。
释迦牟尼于公元前四八六年在拘尸那迦城附近裟罗林中入灭,公元前三八七年佛教开始分裂为上座和大众两部。
基督升天之后,公元一〇五四年,基督教分化为希腊正教和罗马公教两宗,十五世纪出现第二次新旧教会大分裂,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了信义宗(路德教派)、圣公宗(英国国教派)以及归正宗(加尔文教派)等,其后又从支派中再次分裂出各种小教派。
儒学也逃脱不了这种宿命。
原因不难理解。孔子在世时,他创立的儒学呈现出博大、开放的气象。孔子对弟子十分讲究因材施教。讲授中,尽管有着基本的共同原则和大体相仿的教学内容,但因弟子之间彼此个性与天赋的差异,他会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罕譬而喻,予以启发。这样,就造成了弟子们学有所专的结果,客观上使孔门后学在学术上趋向分化。
到孟子之时,儒学的分化与式微,孔子学说不同程度地遭受歪曲,法、墨之家的异军突起,都让儒学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回应这种挑战的人正是孟子。
孟子的学说来自子思。子思为曾子高足,以昭明圣祖之德为己任。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据此可知,思孟学派的学术主张是“法先王”,并据往旧思想资源造作五行说,在战国中晚期形成非常非常大的影响。
述仲尼之意的孟子,在与这些对立学派的反复驳难、互相攻诘中,重新找回儒学。针对法家的刑名之术,孟子倡言仁义,以王道对抗霸道;针对杨、墨兼爱、尚同之说,孟子强调人伦纲常的重要性;针对许行学派的自食其力、市贾不贰的主张,孟子坚持社会分工,强调“物之不齐”的必然性;针对告子的性无善恶说,孟子坚持人心本善,仁义礼智根于心。
正是他的睿智与善辩,凛然与高迈,折服了一个个强词夺理的对手,使得儒学得以重振。
韩愈在《孟子序说》中说:“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遍观而尽识也,故学焉而皆得其性之所近。其后离散,分处诸侯之国,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远而末益分。惟孟轲师子思,而子思之学出于曾子。自孔子没,独孟轲氏之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这就是孟子的作用。
四
筚路蓝缕,开启山林,化德布仁,扬义天下。一个人如果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注定了他一生之中,必将永远游走在路上。偶尔有鲜花欢迎,那也是暂时点缀,或纯属门面性的排场,他行走的背影,必将是凄凄惶惶。
在孔子如此,在孟子也是这样。
当孟子之世,“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伪并起”(刘向《战国策书录》)。弱肉强食,杀伐盈野,攻杀不断,其结果是统治者大力延揽人才,积极追求称霸图王之路。
这其实已经说明,大一统且具有高度凝聚力、向心力的周王朝已经式微,诸侯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如何遵循君臣之义,推行王道,实行仁政,而是在激烈的彼此生死存亡的争斗之中,如何保护自我,图存发展。
那么,基本上可以得出结论:孟子的王道思想即使再美轮美奂,但对人人自危的各国诸侯来说,他们最多只会面带微笑地赞赏,或出于礼貌给以尊重,却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人采纳推行。
这不是孟子一个人的悲哀,而是一个时代的无奈。
但对学人来说,那又是怎样一个享有独立意识、可以自由思想的伟大时代!
中华文化史上那么多哲学巨人集体出现在此时,用各自理论相互责难、驳诘,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景,这本身就值得人永远感怀。
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之间磨刀霍霍,这自然使得君王们为称霸图强而竞相招贤纳士,俯身智慧,礼遇文化,尊重士人,这种政治生态无疑给学人带来了宽松的学术氛围。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学人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也绝不依附于特定的权势集团,而是抱着强烈的“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的自主意识自由发言。这自然造就了知识分子群体独立的人格,也纷繁了频繁游走于各国士人阶层的自由傲岸的身影。
稷下学宫,就是当时屹立在中华大地的最重要的学术重镇。
齐威王为富国强兵,霸诸侯,王天下,建立稷下学宫,广招天下文学游说之士,如司马迁所说:“自邹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稷下学宫的学人们享有极高的礼遇,生活待遇优渥,最重要的是可以不任职而论国事,不参政却可问政,这就保证了学术相对于官场的自我独立。
百花齐放,海阔天空!
稷下学宫的全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其中主要的有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因而,这里自然成为当时中国等级最高的文化交流场所,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渊薮。
正是这种文化的感召,与儒家生命本体中“经世致用”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促使,公元前三四七年,在邹国授徒多年、已届不惑的孟子走出了家门,朝着东方那个人文炳焕的著名学宫缓步而去。
自此,他走上了赵岐《孟子题辞》中所说的“遂以儒道游于诸侯”之路。
这是条风霜弥漫、雨雪交加的路。
五
从公元前三四七年到公元前三二三年,除了中间三年归邹葬母守丧外,二十四年的漫长生涯里,孟子就一直待在齐国稷下学宫。
无疑,齐威王是孟子的第一个来自统治阶层的聆听者。
齐威王饶有兴趣地问,春秋五霸应该是仁君吧?孟子的回答有些扫兴:五霸何能称圣君?不过假仁义以谋利而已。然久借不还,焉知其不弄假成真,据为己有呢?故五霸亦有仁义之举,亦行仁义之政,但不同于尧舜,非圣君也。
他进一步指出:“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不敬其君者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其民者也。”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未之不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他说得很多。
仔细听听,他的道理还是孔子的老道理,但看待问题的角度已经迥然不同。孔子讲仁,培养的是高踞于一般民众之上的君子人格,带着浓郁的贵族色彩。孟子讲仁,注重的是民众利益,轻视君权,具有明显的平民色泽。
民本思想,是孟子一切思想与主张的出发点。
他提出王者御民,是出于其“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即王政。一切政治经济制度皆为民设,君亦为民设,君王的存在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得乎丘民”。
他关于仁政思想的每一条主张,无不述之合情,言之成理,但却终未改变齐威王。这个抄袭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故事的齐国君主,昼思夜慕的不是如何施行仁政,而是怎样才能迅速崛起,称霸诸侯。
那么,尴尬只能留给这位担任稷下客卿的孟子。
此时,再去打量稷下学宫的创建与兴衰历史,便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稷下学宫基本上与田齐政权共始终,伴随田齐政权的强弱而兴衰。稷下学宫的兴办,直接原因是政治需要,包括为王国设计蓝图、拟定典章、出谋划策。
当这一切实际需求得不到时,学人的学术主张不能和王国的政治方向合拍,那么,学人便成了政治摆设,徒具装饰作用。
公元前三二三年,孟子终于知道齐威王不能用己道,施仁政,此时听说宋国将行王政,于是,谢绝了齐威王赠送的百镒黄金,离开临淄,怀揣新的理想,开始了他的宋国之旅。
前方等待他的,又将会是什么呢?
六
一切像极了一百多年前的那支游学队伍。
同样抱着一颗吾道必行的火热之心,同样怀着匡世救民的大愿,跋山涉水,栉风沐雨,一直奔波在路上,永无安身栖居的终点。
那时,是孔子带着颜渊、子路们跋涉在行仁布德的崎岖路上。这次,是孟子带着万章、彭更们游走在推行王政的坎坷路上。
只是,打头儿的老师年龄更老,对世界打量的目光更峻厉,面对诸侯的态度更强硬。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这是孟子面向学生高举的出行纲领,也是他的政治宣言。
由于卓著的学术影响力和个人感召力,所到之处,迎接他的几乎都是笑容、款待和重金馈赠,同时,他面对的也似乎永远是一面或委婉拒绝或冰冷高矗的墙。
在宋国,甚至和宋王偃面都还没见,只与宋大夫戴盈之的一场会谈,就已宣告了孟子仁政思想在宋国不得行的命运。
接下来是邹穆公请孟子回到故国,那就回去吧。
邹鲁战争中邹国官吏战死多人,但民众视而不见,见死不救,这让邹穆公很是恼火,他对孟子说:“诛之,则不可胜诛。”此时,孟子又不合时宜地批评道:大王仓廪中堆满了五谷,府库中盛满了珠宝,百姓却上不能养父母,下不能蓄妻子。每当荒年饥岁,老弱者弃尸于沟壑,青壮年抛妻别子,背井离乡,逃荒谋生,而达官贵人们却花天酒地,挥金如土。他们为何不向大王报告灾情与民之饥困,以便开仓赈民,救民出水火呢?此就是强君害民。百姓饱受官吏之苦,如今有了报复之机,岂能够舍身相救?
邹国当然不需要这样的批评者,孟子也更不愿留在这样的国度。
于是他折身奔鲁。
鲁平公对孟子心怀思盼,听到孟子来鲁,欲前往拜访,此时小人臧仓进献谗言,于是鲁平公不见孟子。
公元前三二二年,孟子带领弟子来到滕国。出于心中久有的敬重,滕文公将孟子师徒“馆于上宫”,但也仅是与孟子口头上侃侃而谈仁政而已,并没有要推行的意思。
这里依然不是王政思想根植的土壤。公元前三二〇年,孟子离滕到魏。
刚一见面,梁惠王张口就是:“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愈老愈硬的孟子毫不客气,厉声指责他:“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与梁惠王多次谈论中,孟子为魏国开出“仁者无敌”的治国良方,但翌年,梁惠王即死去,代之的是他更不成器的儿子梁襄王。
只见了梁襄王一面,孟子出来后就轻蔑地说:“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于是决计离魏而去。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天下之大,究竟何处是我家?
七
从齐国出走四年后,他再次听到来自齐国的召唤。
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大师……呼唤声声,声声入耳。
就像一个一气之下愤而离婚的女子,当她独守闺怨,以弃妇身份与更多不堪的垃圾男人见过,并冷静思考之后,会渐渐想起起初的那个男人的种种好来,于是就有了复婚的念头。
这当然是个拙劣的比喻。公元前三一九年,齐宣王即位,执政后他办的第一件事便是振兴弛废已久的稷下学宫,礼聘天下学士。一时间,八方辐辏,应者云集,从各国而来的学者千数百人,盛极一时。
孟子拖着疲惫的身躯,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临淄。这次,齐宣王给予了孟子前所未有的礼遇,任命他为无职事也无言责的卿大夫。
齐宣王向孟子询问齐桓公、晋文公如何称霸之事,孟子却避而不谈,扭转话题,大谈他的仁政主张,提出了“制民之产”、“恒产恒心”、“不征不税”等为政策略,强调“保民而王”、“乐民之乐,忧民之优”。
在孟子心中,只有仁政是普天之道,而王霸之说、刑名之论、取胜之术、利益之论等等都是违背王政的邪说。“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孟子·告子下》)
秦用商鞅进行变法,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用孙膑、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苏秦、张仪纵横天下,天下无不以攻伐为贤,而孟子反对上述这些人的思想观点、政治措施和军事行动。在孟子的心目中,他们根本不是什么英雄豪杰和大丈夫,而是十恶不赦的罪人。这些人越显赫,越荣耀,越需要自己挺身而出,与之抗衡,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天下万民。他坚信,哪怕只有一个圣君明王能接受他的“仁政”思想,整个天下便可运于掌握之中,人民便会安居乐业。
但齐宣王还是没有采纳孟子的主张,这使孟子再次产生离开的念头。虽然齐宣王带着极大的尊敬挽留这位文化老人,并开出条件:“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
但孟子对此轻蔑一笑。他不需要这个,他需要的是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王道乐土。
破镜难以重圆,有裂痕的婚姻靠乳胶粘不住。
他再次启程。公元前三一二年,他落落寡欢地离开了齐国,决定回到故乡,狐死首丘。离开齐国边邑昼城后,他仰天悲叹:“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
在外飘零了三十五个春秋的孟子,回到了故乡。如同晚年归鲁的孔子,此时的孟子已经清楚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会被任何诸侯采用,于是蛰伏书斋,不复出游。“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孟子·尽心上》)这个“以身殉道”,对垂暮之年的孟子而言,就是边进行学术整理工作,为往圣继绝学,述孔子之意,边开馆授徒,阐述其思想学说。
在这里,他找到了人生最后的一份快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尽心上》)此时,耄耋之年的他已绝无可能再有父母俱存的快乐,但仰不愧天,俯不怍人,他已经做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也已经实现,他该掀须一笑了。
带着他“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的独有快乐,这个智慧的老人于公元前三〇五年与世长辞。
八
孟子的学说体系建立在性善之上,他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
这种自觉表现在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及是非之心四端。道德价值的自觉与生俱来,即人心本善。人之所以不善,是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由此,人必须靠自我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自家内心的善端,通过“尽性”,培养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主张须先有仁心,然后方有仁政。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实行王道,为民制产,反对霸力。
他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是天,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诸侯危社稷,则变置”,若君主无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从中可以看出,分别凸现在孟子学术思想体系和人格精神禀赋之中的两个字眼:一是贵民,一是傲岸。
这两项特质,几乎在他一生的行为与言语中俯拾即是。
他努力要成就一种具有狂者胸次的大丈夫人格,以天下为己任,肩负道义,坚定不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这是他一句惊世骇俗的政治宣言。
与齐宣王讨论“汤放桀,武王伐纣”时,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慷慨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把不仁不义、残害百姓的商王纣称为一夫,称周武王推翻商纣王,并非犯上作乱的弑君行为,而是为民除害。
齐宣王问卿时,孟子更是石破天惊地说贵戚之卿是:“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齐宣王闻之,立刻“勃然变乎色”。
在齐是否伐燕问题上,生气的孟子甚至在得知齐宣王准备召见自己时,故意称病不朝。第二天出门吊东郭氏时,齐王派人来问病,孟仲子派人半路上阻拦孟子,劝他去见见齐王。傲岸的孟子不但不去,干脆不回家,躲到景丑家留宿。景丑也指责他,君臣之间应该主敬,我怎么只见齐王敬你,不见你敬齐王呢?
孟子的回答是,齐国没有一个人向齐王讲仁义,不是因为仁义不好,是他们认为不值得与齐王谈,这是对齐王最大的不敬。我却进献尧舜之道,所以在齐国没有人能像我这样尊敬齐王了。
但是,齐王有富贵,我有仁;齐王有爵位,我有义。天下最尊贵的东西有三种:一是爵位,二是年齿,三是德行。齐王怎么可以因为他有爵位和富贵,就轻慢有年齿和德行的我呢?于是他提出:“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而自己,就是不应召的人。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还有,他骂梁惠王:“不仁哉,梁惠王也!”骂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甚至炮轰一切,指责春秋五霸及当今诸侯、大夫:“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
当学生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这样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人应该是大丈夫,孟子厉声反驳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他甚至当面向齐宣王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是杀伤力多么大的一句话!
隔了足足有一千七百年之久,到明朝洪武五年,朱元璋闲览《孟子》时,在《离娄》中读到了它,朱皇帝立刻怒不可遏,恶狠狠地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当天就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不得配享孔子。
公元一三九四年,朱元璋又命翰林学士刘三吾对《孟子》进行删节,将孟子重民轻君的大不敬之处删掉八十五条,编就了一本删节版的《孟子节文》。
蔑视君权,傲视王侯,当然是孟子“贵民轻君”的思想使然,但更重要的却是他胸中真力弥漫的浩然之气在发力。
“万物皆备于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自然形成一种浩荡深浑、至大至刚、独与天地自在精神相往来的人格。
他的生命本体中就植入了所向无敌的绵绵力道。
即便是在离齐归乡的路上,他仍无视自己年已八秩的寿考,没有去想这已是自己向世界告别的时分。他极为自负也极为自傲地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他用豪情满怀、充盈天地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志士仁人。
九
一路宣扬王道,一路应驳辩难,口干舌燥的孟子,似乎自己都认为说话太多,有些喋喋不休。
他自我申辩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不得已,就是因为“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但不得不说,他是一个一流的辩论家,思采、文采、辞采、口才均属超凡绝伦。
秉承述而不作的古风,为推行王道仁政,建构儒学道统,一方面用他擅长的近比远譬向诸侯大夫或娓娓道来,或厉声呵责;一方面用他绵密的思维、善辩的口舌,向杨、墨、农家等学说进行批判,回应各种非儒学派的质疑和责难,廓清儒学发展的障碍。
他在儒学发展史上所起的承前启后作用,至大至伟。
韩愈说:“扬子云曰:‘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夫杨、墨行,正道废。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之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其大经大法,皆亡灭而不救,坏烂而不收。所谓存十一于千百,安在其能廓如也?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
程颐说:“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
自韩愈的道统论给孟子点定确切的坐标之后,孟子应有的学术形象和学术地位才得以渐渐理清。
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开始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七年,孟子走进孔庙,配享孔子,宋儒开始把《孟子》从子书升格为经书。
继之,是学界中一场长达百年的贬孟与尊孟争论。司马光就曾著《疑孟》,认为孟子“鬻先王之道以售其身”,不是贤人,是忍人。
直到南宋时,朱熹写就《读余隐之尊孟辩》,拨云见日,一切非难孟子的哓哓之论才告停息。朱熹后来将《孟子》编录《四书》之中,从此,孟子站在了孔子身后,《孟子》则走上了所有读书人的案头。
一个东方的亚里士多德,就此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