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时代我的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1章 思思只是省戏剧团的新人只能从低做起

思思在廖大师眼中是爱徒,是未来传承自己衣钵之人,但是她才入职,在省戏剧团是一个新人,同时因为还没有自己塑造的角色,她只能算是个素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算是参加过全国比赛,但那毕竟只是一个曲目,回到省里,因为这个曲目实在是家喻户晓,没有什么新意,所以再演出的机会就是微乎其微。

省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接待外宾就让省戏剧团出一些短小精悍的地方戏,这样可以充分展示各地方文化的特色,正因为如此,所以省戏剧团才神圣而又伟大地存在着。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一天天加大,各国的外宾开始频繁地涌入中国,每个省接待外宾的次数和人数剧增,而且不仅仅只是接待负有外交使命的政治家,更多的是经济考察、投资环境考察的外国资本家,省里应对这些经济考察除了白天的参观场地、集中洽谈之外,晚上安排的活动还是看演出,这样一来,省戏剧团就十分忙碌了,几乎是每天晚上都有汇报演出,时间久了,剧团、演员、甚至工作人员、观众都感到疲于奔命,由过去的以演出为荣耀的热情高涨,瞬间变得怠倦、懒散和消极,针对这样的情况,戏剧团的领导也向上级部门提出了减少演出的申请。

但是外交无小事,即使有困难也得克服,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的效果,于是,上级领导经过协商,就让平常只接大型演出任务的省歌舞团分担一半时间的演出任务,二个团互相协调,交替进行。

许是省歌舞团平常演出不多,应了物以稀为贵那句话,还是他们的节目新颖活泼、更加接近老百姓的生活,刚开演的时候,门口挤满了求票的人群,本来就是接待外宾的演出是不对外售票的,但剧院看到每晚歌舞升平,成本支出实在太大,就向上级领导请示能否拿出部分后排和楼座进行销售,这样既可以回来一点维护成本,也不会影响到外宾观看演出的质量,出于客观事实需求,上级领导只得默认,同意用这个办法解决剧院捉襟见肘、经费短缺的燃眉之急。

看演出有票买了,有票买了,无数年轻人奔走相告,一下班就早早地等在剧院门口排队。

前几场,戏剧团的票卖得也还算是不错,可随着演出任务的增多,虽然也是变着花样演不同的节目,但是观众看腻了,不买账了,票就越卖越少,等到后面干脆就就卖不出去了,甚至送票出去也没有太多人愿意看了,观众到是愿意接受的都是歌舞团的节目。

省文化厅召开协调会议,大家各执己见,谁都不愿意服谁,吵成一锅粥,最后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

“廖大师,看来这次还得您出面,您宝刀未老、声名在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金字招牌,对于民族文化,无论外宾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他们要认的就是最好的、最高级的表演。”从省文化厅会议回来的团长,实在是黔驴技穷,拿不出更好的办法,就不得已又求上了廖云秋,在他看来,省戏剧团只有抛出廖云秋这张金字招牌,才能成为票房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