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凭心剑斩之
半空之中,驮着德木的雄狮与护法天龙对峙着,下方仅余修行之人站立,其余未逃走的人皆昏迷不醒。
福生子看着打开的“生民伞”眉头皱在了一起:这铁狮子成神还算勉强说得通,毕竟乃狮城万民口口相传,凝聚了万民克服洪水的愿景。大觉寺虽有鸠占鹊巢之嫌,但铁狮子确是以佛门形象出现。
可这真福教唯一真人呢?说到底为邪教妖人蛊惑民心,而后才强行成教,这也能成虚影吗?
“德元,德木,尔等即便窃得神位,本质与那唯一真人无二,俱是淫祀!”
张符生大声斥责,“看这生民伞,若是你们功成,则法相清晰,有神名尊位!”
打开的“生民伞”上只有两团模糊的虚影。
“哈哈哈,他们就是偷儿,偷得狮城传说,偷得万民美好愿想,实在犯了戒,有辱你佛门真义。”
文锦绣终于不顾大觉寺面皮骂道。
行空和尚双掌合十:“阿弥陀佛,两位道友着相了,雄狮乃我文殊菩萨座下,我大觉寺承之理所当然。如今我德木师叔借雄狮金身御使狮城万民愿力,更好的护佑一方,岂不合于人心?”
“贫僧听闻世俗皇帝沉迷修道,欲以天龙金丹进献,换得嘉封,一切名正言顺,岂是淫祀?”
张符生与文锦绣相顾骇然,这大觉寺算计如此深远!
凝聚信仰,鸠占鹊巢,得狮城守护神位;渡化黑蛟多年得护法天龙;献出妖丹得世俗皇帝青睐,而后封神名,得一狮城神明。
其后深远的影响更是不可想象。
这时护法天龙似是听到要让自己献出金丹,本能反应的暴怒,张口喷出了滚滚洪流,而那铁狮子的存在就是镇压闹洪灾的黑龙,守护狮城。黑龙不动还好,这一喷洪水可惹恼了它。只听得一声狂吼,铁狮子金身扑了过去与黑龙打在一处。
也是万民愿力岂是那么好驾驭的,起码万民愿力也影响了德木。
不一会儿,黑龙就被铁狮子金身一只爪子摁在了地上,好一个狮城镇海吼!
德木趁机收回了金身,将其打入铁狮子内蕴养,而几位和尚则是念起了“大觉度人经”来超度亡灵,令其往生极乐。
行空呵呵笑道:“几位道友且看,狮城镇海吼依然是那个狮城镇海吼,善哉善哉。”
福生子看着满地的尸体随洪水翻滚,严肃道:“好手段!我们走!”
大觉寺有金身与护法天龙两尊人仙坐镇,留下来也是自取其辱,张符生叹息一声看了尚小山一眼就跟着去了。
福生子倒不是不想找尚小山的麻烦,若是此时找难免有恼羞成怒欺软怕硬之嫌,更失身份。不如大度一些不失风度。
眼下紧要是追踪唯一真人,拿下他还能找回点场面。
文锦绣却没有跟去,打开了随身法宝山河扇,想着做法将尸体捞起,却又不知如何做起,只因他对山河宗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这样修儒果真对吗?
行空和尚念了句真言,“不劳文师兄,贫僧已命护法干此活计。”
只见那护法天龙摇头晃脑将洪水吸了回来,尸体顺势聚在了一起,而后屹立在那里的铁狮子口中喷出一道火焰,此火焰煌煌如天上艳阳,有个名目唤作“大日如来真火”。
不问可知,是德木的佛法神通。那一堆尸体在火焰中化为了灰烬。
文锦绣明白这么多的尸体掩埋是行不通的,不烧掉的话会引发瘟疫的,只是为何心中如此无奈?
尚小山也明白无有更好的办法了,只是心中愤慨,如此行径却得守护神位,天道何在?更别说这杀孽了。一句往生极乐就心安理得了吗?
尚小山怎么也想不明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切就可以当作没发生了吗?
超度你是为了让你往生极乐,那现在呢?未活完的生命你大觉寺负责吗?
孟先生常说,小天村的一切全赖大伙齐心合力,辛勤劳作而来,何来鬼神出力?
今狮城如此规模,又何尝不是狮城万民所创?
狮城的一切民俗风情,历史传说,俱是我等一样的生民所创,何况一铁狮子!
只是人还不自知罢了,但这不是你为所欲为的缘由。
加之之前捉“狐妖”的经历,尚小山隐隐明白了孟先生的那种“生而为人的豪情”;那个老道士所唱的“人之神所依,神之人所侍,神佛何所在,不若人在山”的洒脱,还有茅草屋主人所言“仙者,人山也”明悟自身之道的仙气盎然。
圣人有云:敬鬼神而远之!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敬鬼神,乃是敬畏亲近人心中之仁善,对那不可名状之虚无缥缈鬼神远之。
只有自强不息才得笃定前行,也自然不会依赖鬼神。
尚小山郑重的祭出枕杖清风,两大功法流转,一股逍遥的锋锐剑意冲天而起,逍遥非不在意,他只知道这一剑若是不斩出去,而后都不得心安,难得逍遥。
“行空,之前在地宫看来你是假慈悲,但你对在下确有维护之实,让我斩你一剑,送你去见佛祖吧。”
若是按行空毁去皮囊,往生极乐,于佛国之中平安喜乐之言,确是个报恩的法子。
斩无名剑法:一鹤排云上碧霄!
一道白茫茫的剑光直奔行空,一剑凭心意斩出,恩怨自有结果。
正是:恩恩怨怨两相结,一剑斩之凭灵台。
行空和尚直觉这一剑欲斩破自家肉身,直抵高处灵魂。
不由赞到:“好犀利的剑法!”
同时动作不慢,神足通发动,竟是双掌合十硬撼斩无名剑法。
神足通又名神境通,或如意通。初成时一般渐次有神行,大力,金刚加持,为小成。
至大成随心所欲,诸如钻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无不如意,故曰:如意。
啪!
行空则是修到小成,得以双掌夹住了剑光,从容道:“地宫之事,施主不必挂怀,贫僧也为直抒胸臆。而今信众已了然佛门真义,信仰我佛,向往极乐世界,你若阻止岂不强迫他人?又有何缘由质问贫僧呢?”
“施主若是能送贫僧去见我佛,贫僧是感激不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