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医学救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紧急医学救援队的保障与防护

灾害可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气象条件下发生,各种灾害往往使灾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员大量伤亡,公共设施无法运行,交通中断,断水、断电,食物、药品匮乏等。紧急医学救援必须准备在各种困难条件下迅速展开工作,承担紧急救援任务的医护人员,需要知晓一些常用的野外生存知识和应急救援常识,加强自身的保障和防护,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

一、 紧急救援前的准备工作

灾害的突发性和灾区的特殊性,要求救援队在平时有所准备,配备必要的装备,加强针对不同灾区环境救援的训练。装备配备包括救援队员个人携行装备配备和救援队伍装备,灾害医学救护队可针对不同灾害类型、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等因素来制订装备方案和训练、使用方案。
(一) 紧急医学救援队员个人携行装备
1.个人携行装备的配备原则
个人携行装备的配备原则应着重权衡其种类齐全和便携两个方面,提前做好常规个人物品的准备,由于灾害的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紧急医学救援队应提前做好常规个人物品的准备,定时更换和补充。队员从接到命令到出发时间有限,常常发生在晚间,一旦任务来临,要在最短时间内打包出发,因此平时要收集整理好小包装便携日用品,如洗漱用品和换洗衣物,适合救灾期间的生活需要。
2.针对灾区环境特点补充个人物品
不同地域灾害存在不同复杂的环境。根据受灾地区气候、温度变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准备必需物品。如在热带雨林气候中进行救援,潮湿、雨量多,日光照射强烈,所带物品必备雨衣、雨鞋、防晒霜、墨镜、蚊帐、清凉油、风油精等;灾区早晚气候温差大时,需要多带1~2件保暖衣物。
3.根据灾害性质准备功能物品
灾区因地形、垮塌物、废墟等因素,在援救及转运伤员、巡诊中,易发生脚扎伤,宜选择越野登山类鞋;箱包应具备防雨功能。灾情所致的生活不便,尤其是水源污染、用水困难时,应携带口香糖或漱口水代替刷牙;建议携带拖鞋,休息时放松足部,缓解疲劳;同时选择棉袜,透气、吸汗,防止脚气。女队员根据需求备好个人卫生用品。
4.备好救生保健物品
针对野外作业危险因素,配备必要的救护绳、救生烟火棒、口哨等起救生装备并学会使用;为保障救援人员身体健康配备常用药品,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外伤、抗过敏、解热消炎等药物;带好工作相关的个人物品,包括通用充电器、笔、纸张、地图、指南针、工作手册、灾害资料等。灾区正常饮食受限,常以方便食品为主,随着救援任务中体力的消耗,营养素丢失,摄入蔬菜、水果不足,可配置一些高热量功能性食品和维生素片,使队员保持良好精力、体力、耐力及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装备配备
由于受灾后,灾区的生活、交通等设施会受到严重破坏,灾区救援队伍初进入灾区时,必须立足于自身保障。因而,在平时必有预先准备的必要装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食品及生活保障类
主要用于队员及部分伤病员生活保障,包括帐篷、折叠床、被服、发电机、照明、取暖设备、炊具、净水设备、储运水罐等内容。食品包括矿泉水、制式压缩饼干、脱水果蔬、罐头食品和自热食品等,并优先高热量、高蛋白方便食品。
2.通信与防护类
主要用于保持联系、个体防护和机动转移。通信工具主要包括对讲机、卫星电话、GPS和野外充电设备等。卫生防护类主要包括防护服、帽子、鞋、口罩、手套等。为防范洪水、落水,必要时配备救生衣等装备。
3.医疗器械和运输工具类
基本的医疗装备强化其携带、运行能力和实用可靠性。同时拓展便携式的医疗组合箱囊、方舱类野外医疗模块和卫生技术车辆系列,如手术车、检验车、消毒车、运血车、X线车、伤员急救车等。针对灾区消杀灭和检测工作需要,准备杀虫药、灭鼠药、消毒剂,水质、食品、传染病快速检测箱等。
(三) 根据灾害种类模块化配置药品
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队员所配备的既有通用装备和药品,也需要针对不同灾种和灾害环境准备特殊的药品、器材和装备,根据需要进行模块化配置,并遵行以下要求:①便携,由于灾害会导致灾区交通不便利,因此装备的便携性有利于队伍迅速开展工作;②实用,因灾区工作任务繁重,条件有限,所携带物品必须考虑其在灾区的实用性;③操作简单,操作的简便性可以让救援队伍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任务。
在组织实施中,坚持自行保障与地方支援相结合,以立足自我保障为主。按模块化配置药品,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可能发生溺水、中暑、肠道虫媒传染病和皮肤病,在一些自然疫源地还可发生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等。对于地震救援的初期(震后1~3天),建筑物废墟下可能压埋大量幸存者,主要以外伤为主,尤其是骨折、软组织裂伤。因此应大量准备夹板、石膏、绷带、三角巾、纱布、碘伏、抗生素、跌打损伤及止痛药物,现场搜救应携带便携式急救背囊及折叠式担架和脊柱板。如果条件许可,可酌情开展清创和四肢骨折切开复位手术,一般而言,由于伤口污染不可避免,因而处理外科伤口时,应尽可能彻底地清创、换药,不提倡早期缝合。灾难的中后期,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设施、秩序被摧毁,在灾后重建完成之前,会持续一段时间,生活卫生条件很差,病情主要是以皮肤病、内科疾病为主,骨折、外伤类疾病相对较少。因此,应大量准备皮肤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妇科、儿科用药,同时要重点准备防疫、洗消用具和药品,预防灾后疫情的出现。
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救灾防病基本药品参考目录
a.抗生素类。诺氟沙星胶囊、乙酰螺旋霉素、复方磺胺甲 唑、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钠、庆大霉素注射液、阿米卡星、甲硝唑注射液、罗红霉素、阿昔洛韦片、氨苄西林、多西环素、小诺米星、环丙沙星注射液、环丙沙星胶囊、环丙沙星片、氧氟沙星注射液、氧氟沙星胶囊、氧氟沙星片、红霉素、琥乙红霉素。
b.消化道类。小檗碱片、西咪替丁片、呋喃唑酮片、雷尼替丁胶囊。
c.解热镇痛类等。复方阿司匹林、索米痛片、速效伤风胶囊。
d.止咳类。喷托维林、复方甘草片。
e.眼科用药。利福平眼药水、氯霉素眼药水、磺胺醋酰钠眼液、利巴韦林眼液、环丙沙星眼液。
f.外用类。地塞米松软膏、绿药膏、无极膏、醋酸氟轻松软膏、创可贴、碘酊、绷带、风油精、正红花油、伤湿膏、清凉油、络合碘、复方酮康唑软膏。
g.血吸虫病用药。吡喹酮片。
h.抗疟疾药。伯氨喹、氯喹、乙胺嘧啶。
i.中药。板蓝根冲剂、牛黄解毒片、穿心莲片、牛黄上清丸、蛇药片、银黄口服液、三黄片、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陈香露白露片、感冒清片、小儿速效感冒冲剂、Vc银翘片、十滴水、人丹、三七片。
(四) 紧急救援前的技术准备
紧急救援的技术准备,主要取决于平时的训练。平时应急训练,是提高紧急救援能力的基本实践活动。应结合任务需要,注重提高卫生装备的人—机结合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伤病员救治能力的训练。
工作紧急救援和处理突发事件时往往处在极端困难环境中,灾难救援人员不仅面临大量伤病员的救治,自身也可能遭受意外和伤害。因此,每个队员都必须学习自救和互救知识,了解和掌握相关急救技术,在特殊环境下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维护生命和健康。一旦出现意外,应该根据伤情的轻重缓急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平时应参加相关培训,了解灾害发生时的救护和平时在医院环境中对伤病员救治的不同之处,切实掌握分级救治原则,掌握现场救护的基本技术:如通气、止血、包扎和固定搬运,并有针对性地掌握不同灾情下常见的伤病,掌握各个模块的救治手段。

二、 灾害环境生存与营救

(一) 野外宿营
当紧急医学救援分队进行野外训练或到达灾区执行抢险救灾等保障任务时常采取现地驻扎的方式,野外宿营时居住条件差、体力消耗大,物资供应有限,而且受到当地气候、地理环境影响。因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1.野外宿营地选择
野外宿营可以采取舍营和露营两种方式。舍营是指在房舍内的宿营,是野外宿营的主要方式。露营是指在房舍外的宿营,通常在无房舍可用或不便于舍营时采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架设帐篷、搭棚或挖洞、挖窖等方式进行。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舍营和露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宿营。
野外营地的选择,要在野营训练及保障任务要求的前提下,根据野外宿营的方式、时间、季节气候条件和环境卫生状况等全面衡量确定。选择既便于野外宿营作业,又便于生活管理的地域作为营地。营地选择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足够面积:
营区面积要适宜营舍的展开,防止过分密集而促使卫生状况的恶化。营地布局要符合卫生学的要求,对厨房、厕所、污染处理场和停车场等,要与营舍保持足够的距离,并注意风向和地势的影响。
(2) 安全可靠:
要选择在地势较高而干燥、地下水位较低、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坡度不大并便于排水的山坡上。避开危险建筑物、山川、河流,靠近河川营地位置要高于历年河道洪水上涨最高记录的位置,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周围不宜有沼泽地带,远离能引起土壤、空气、水源污染的污染源,如墓地、粪场、垃圾堆、工厂下风处及城市河流下游等。夏季应设于通风遮阴处,以利防暑防潮,但不宜在高树下,以防雷电击伤;冬季应设于向阳避风处,应避开山口、风口,冬季还应注意防冻、防病、防煤气中毒。在森林宿营要注意防火,防有害昆虫、动物的袭扰。
(3) 方便卫生:
靠近水源,要选择水质好、水量充足的地点宿营,选用河水水源时应尽可能地选在居民点上游处做采水点。靠近公路和运输线,以便于伤病员转运和生活必需品的补给。进行野外宿营地的卫生流行病学侦察,避开自然疫源地,在万不得已时,要采取特殊的防疫措施后才能进驻。并应了解住地居民的地方病和生活卫生习惯,有针对性地提出卫生防病要求和建议。
2.野外宿营组织与实施
野外宿营的基本程序:①组织设营组现地勘察、了解社情,做好宿营准备;②根据所选宿营方式迅速组织宿营;③建立值班室,保持通信联络;④向医疗分队提出宿营要求;⑤救援分队全体人员实施宿营;⑥检查分队宿营情况;⑦组织次日医疗救援的准备活动。
紧急救援分队在房舍内的宿营称为舍营,是野外宿营的主要方式。只要条件允许,尽量借住民房。不仅能得到人民群众在生活上的支持,而且在解决冬季防寒保暖上比较有利。但在卫生防病方面往往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居民点宿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对进驻的居民点要进行卫生侦察:对将要进驻的居民点,要进行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凡有传染病流行的村庄不得进驻,有传染病患者的住户也不得进驻。条件允许时,尽量借住公房,如会议室、礼堂、学校、库房等,居住相对集中,便于行政和卫生管理。禁止借住有传染病病人的住房和使用其家具。在寒区冬季野外宿营,以借用农村群众房舍为好,有利于防寒取暖。②搞好室内卫生:进驻群众住房前都应进行卫生整顿,彻底打扫室内外卫生,清除灰尘、污物,堵塞鼠洞,通风换气。必要时可进行杀虫、消毒等。进驻后要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注意居住密度不要过分拥挤,经常通风,保持室内地面干燥。被褥、铺草要经常暴晒。如发现有人生虱,应立即组织灭虱。冬季借用民房宿营时,要注意修缮房舍,裱糊门窗,以保持室温。生火取暖时,要特别注意防止CO中毒,必须设有通气孔或在窗上安装风斗。③与居民协同搞好环境卫生:分队要修建临时简易厕所,避免与居民混用,注意厕所的位置和风向的影响。要管好野外宿营垃圾、污水等,对粪污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居民共用水源时,要搞好卫生防护,设立公用取水工具,制定卫生制度,搞好饮水净化、消毒处理,保证饮用安全。野营厨房要设在取水方便、环境卫生好、清洁通风的房屋内,使用前要彻底进行卫生整顿,要搞好食品卫生管理,注意防鼠、防蝇。
医疗分队在房舍外的宿营称为露营,是在无房舍可用的条件下作较长时间休息、整顿时的简单设营。露营主要是通过搭建各式帐篷来进行。帐篷搭建主要是制式帐篷和简易帐篷的搭建。制式帐篷有迷彩一体式帐篷、班用帐篷和卫生帐篷等不同形式。常会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露营,需选择合适的地点。山岳丛林地条件下的露营,其位置通常选在干燥、通风,靠近水源的地点,要避开沟谷、洼地等易暴发山洪和塌方的地方。同时要尽量避开高大树木和茂密的高草,以防雷击。沙漠、草原条件下的露营,其位置选择在靠近绿洲或有水源的地方,并要避开风口、沙窝等危险地带。孤岛条件下的露营,其位置应选择在便于避风的地方。高寒条件下的露营,其位置应选择在便于避风和防寒取暖的地方,并尽量不要在雪线以上地点露营,以防人员被冻伤和遭暴风雪侵害。另外,也要避免在深谷、雨裂山体附近露营,以防受到泥石流、冰川、雪崩和山洪的侵害。在雪地宿营时,睡袋不能直接放在雪地上,进睡袋时衣服不可穿得太多,要保持服装特别是手套和袜子的干燥。外出行走时在袜子外面套上塑料袋再穿上鞋,可使双脚保暖并防潮。单人睡不如两人睡暖和。临睡前和醒来后,都应进行运动。另外,人员要尽量吃热食、喝热汤以增加热量。睡觉时,可燃点篝火以取暖。在进行地震灾害救援时,进入震区后,医疗队伍的防震棚、急救帐篷应远离河道(避免地震水灾)、受损建筑(避免房屋垮塌)、山体附近(预防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易发地区。地面要选择相对坚硬,不易出现地裂缝、地面塌陷及地下空洞的空旷地带。
3.野营的卫生防护
无论是舍营还是露营、野外驻训还是抢险救灾,无论时间长短,宿营地的卫生防护都是极其重要的。
(1) 环境卫生防护:
加强厕所、食堂、医疗区、淋浴车的防疫,清理蚊、蝇、鼠孳生地,严格进行消毒、杀虫、灭鼠工作:淋浴车每日通风清洗,向车内喷撒含氯消毒液,上下午各1次。医疗区每天人员流动大,空气污染较重,易引起各类交叉感染,为尽量保证空气环境达标,采取每日6次用过氧乙酸液行空气喷洒,紫外线灯消毒每日2次,每次2小时,经常保持帐篷内空气流通,每日用三氧化氯喷洒地面2次。用0.5%含氯消毒液进行物品擦拭,每日2次。要求规范操作流程,按时、按秩序、按要求做好登记和交接班工作,以保证消毒效果。帐篷外周环境每日打扫2次。外周喷洒水,减少尘土,外加脚垫,减少病人脚下带来的泥土和灰尘,尽量保持室内清洁。如遇毒气泄漏、煤气爆炸、核污染等重大灾难时,救援人员应配个人防护器材,如防毒面具、口罩、帽子、手套、洗涤用品等。教育救援人员在参与紧急救援时要戴防毒口罩和防护手套,扎紧裤脚袖管。
(2) 饮食饮水管理:
严把病从口入关实行分餐制,禁吃凉拌菜,禁吃生冷食物,禁饮生水和白酒,并坚持每天3餐督促检查。外来食品必须经过卫生防疫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食用。临时搭建的伙房要有灭蝇、防雨设施,并远离厕所,定期做好水的洁治和消毒,每天进行1次水质检测和登记,保证用水安全。
(3) 加强疫病管理:
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也是紧急救援的重要任务之一,“大灾之后必有大病”,灾害发生后由于环境破坏,卫生设施功能不全,常可发生自然疫源地疾病,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二) 水的获取
在某些自然灾害发生时如干旱、洪水、地震或突发卫生事件等情况下,饮用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要掌握好应急水源的选择与防护。
1.生活饮用水基本卫生要求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应急条件下,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也提出,水源的基本卫生学要求主要有三点:流行病学方面安全可靠—无污染;化学组成方面对人无害—无毒;感观性状方面无不良刺激—无臭无味。
2.饮水量要求和饮水的方法
饮水量与气温和劳动有很大关系,当日平均气温为32℃时,每天必须饮水5L,最多10L。白天不活动5~6L水即可满足,阳光下中等劳动约需7~8L,长时间劳动9~10L。
饮水不要一次暴饮,采取少量多次定时饮用。缺水时,可2~3小时饮一次,每次80~100ml。饮水时先含在口腔内一段时间再咽下,可润湿干燥口腔黏膜,缓和口渴感觉。
3.应急饮用水水源选择与防护
(1) 应急饮用水源选择原则:
集中式应急水源:参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 338—2007),判断各种特殊条件(洪水、地震、环境污染等)、各种情况对饮用水水源可能造成的影响,划定饮用水水源重点保护区。河流型饮用水水源重点保护区:水域范围为取水口上游1000m至下游100m河段;陆域范围长度为相应的水域长度,宽度为河岸以外50m。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重点保护区:水域范围为以取水口为圆心、半径500m内;陆域范围为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外200m。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重点保护区:以饮用水水源井为圆心、半径50m内。
分散式应急水源:分散式供水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周围30~40m内无厕所、粪坑、垃圾堆、畜圈、渗水坑及尸体掩埋等。对于水井,应在周围设置拦截措施。水井要建井台、挖排水沟,并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格避免污染物进入。设专人管理,定时消毒,取水要用公用水桶。禁止在水井旁沐浴、洗涤和喂饮牲畜等。
其他收集淡水的方法:①收集雨水;②收集露水;③收集凝结水;④自制日光蒸馏水;⑤海上冰块化水;⑥冰雪化水;⑦从集水植物中取水等。通常选择水源的顺序是:井水、泉水、山溪水、江河水、水库水、湖水、池塘水,但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水源侦察分析的结果来决定。
(2) 水源卫生防护:
①卫生地形学调查:主要调查水源周围有无污染源,如粪坑、污水渗坑、漏水厕所、垃圾堆、医院、屠宰场、牲畜圈、菜地、污水与工业废水排出口及污水灌溉等。对选定的水源水都要重新检验,确定可否饮用。对水源地进行标识,并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与巡查;在距离水源50m以内不得设置厕所、垃圾堆、禽畜饲养场所;粪便统一管理,并进行统一消毒;动物牲畜尸体等及时清除并立即进行填埋处理。填埋地点应距水源地150m以上并远离居民日常活动区,埋深在40cm以上,填埋时加入一定量生石灰(重量为动物尸体重量的1/4~1/2),填埋完成后对填埋地进行标识;建立水源保护制度,设岗哨看管,防止坏人投毒。在水源(点)地设置简易导流沟,避免雨水或污水携带大量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及其上游地区;对于水井,应在周围设置拦截措施。水井要建井台、挖排水沟,并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格避免污染物进入。设专人管理,定时消毒,取水要用公用水桶。禁止在井旁洗脏物和喂饮牲畜。②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在水源附近区域内有无水性传染病的传染源、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与中毒情况,以及地方病和居民卫生与生活习惯等。
4.应急水源水质检验与消毒
无论是平时驻营的集中式给水,还是野外条件下的分散式给水,水源水质或使用水质必须符合卫生要求或卫生标准。水质检验是作为选择水源、检查水质改善效果,进行水源水质卫生监测的重要手段。同时,为了杜绝水媒传染病,保证饮用安全,绝大部分水源水都要经过消毒,才能供给饮用。浑浊的水要经过混凝处理后才能消毒,比较澄清的水源水可直接消毒。首先满足感官指标,通过“看、嗅、尝”来辨别干净水,即无色、无味、无异物等。水源水往往不能满足饮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因而需进行处理。地面水的常规处理是: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地下水如水质较好,仅需消毒处理。但如原水有臭味,或含有过量铁、锰、氟时,则需特殊处理。
(1) 混凝沉淀:
主要是加混凝剂或助凝剂进行混凝沉淀,可加入快速净水粉、通用净水剂如明矾、聚合氯化铝、聚合氯化铝铁、聚合硫酸铝和聚合硫酸铁等来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没有上述混凝剂时,可就地取材,把仙人掌、仙人球等捣烂加入浑水中,也有助凝作用。使用固体药剂时,先加水溶解配成2%~5%的溶液,在溶解时先加水进行搅拌慢慢加料,而后将配成的溶液加入欲处理的水中;使用液体药剂时一般直接向处理水加药。向处理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药剂溶液,控制最终浓度在要求范围内,加药后要快速充分搅拌1分钟左右,然后再缓慢搅拌5~10分钟,静沉1小时后,即可做后续处理使用。
(2) 过滤:
浑水通过石英砂等滤料层以截留水中悬浮杂质和微生物等的净水过程。滤池通常设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目的是使滤后水的浊度达到水质标准的要求。水经过滤后,残留的细菌、病毒失去了悬浮物的保护作用,从而为滤后消毒创造了条件。所以,在以地面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净化中,有时可省去沉淀或澄清,但过滤是不可缺少的。①简易渗透方法: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物等物质。适用于较浑浊地表水,不需药剂。在离水源3~5m处向下挖一个大约50~80cm深、直径约1m的坑,让水从砂、石、土的缝隙中自然渗出,然后轻轻地将已渗出的水取出,放入盒或壶等存水容器中。注意:不要搅起坑底的泥沙,要保持水的清洁干净。②简易砂滤技术:利用细砂过滤去除水中悬浮物,保障饮用水安全,可供给村镇集中人口使用,适用于各类水质。不需药剂。方法:先建造砂滤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方形或长方形水池,可按每平方米滤池每昼夜产水3000L计算(约可供100~200人饮用),以实际用水人口计算砂滤池面积。池底部铺设水管,在管上钻有许多小孔,外包棕皮或编织布,此管可将滤过水导出。池下部填入垫层,垫层为粒径1~16mm的豆石、碎石或卵石。较小的放在上层。具体步骤如下:最下层放8~16mm粒径的石子100mm厚,其上放粒径4~8mm的石子100mm厚,再放上粒径2~4mm的石子100mm厚,最上放粒径1~2mm的小石子50mm厚。垫层总厚度为350mm。③家用砂滤缸技术,家庭范围使用的简易砂滤技术,适用于各类水质,具有产水量稳定可靠,材料方便易得,无须药剂等优点。步骤如下:家庭可以用缸或大桶作为砂滤容器,桶下部打孔引水,在底部铺数层棕垫,砂层厚度为400mm左右,砂层上再铺2~3层棕垫,防止倒水时冲击砂层。在滤缸(桶)下放清水容器,以接、盛过滤的清水。④个人简易过滤技术:在野外少数人时使用的简易砂滤技术,适用于水质浑浊、有漂浮异物等不良水质。具有材料方便易得,无须药剂的优点。方法: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容易破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也可用一个可乐瓶或大矿泉水桶,去掉瓶底后倒置,再用小刀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自下向上依次填入用干净棉布包裹的无土质干净的细砂、木炭粉,厚度为10cm以上,压紧按实,将水慢慢倒入,等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即可用盆或水壶将过滤后的干净水收集起来。
(3) 消毒:
为了使水质符合细菌学标准,水经过滤后还必须消毒。某些地下水可不经净化处理,但通常仍需消毒。应急条件下最常用的方法是煮沸和加氯消毒。常用应急饮用水消毒方法:①煮沸消毒:将水放入干净容器,煮沸3分钟后饮用。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保障饮水安全的方法。②个人饮水消毒:每军用水壶(或1L水)加个人饮水消毒片或双层消毒丸1片,振摇1分钟,放置5分钟,即可饮用;如果没有个人饮水消毒剂,可使用其他类型的饮水消毒剂,按照说明消毒饮用水。③有机碘片:我军曾研制有机碘片,含三碘化二硝酸六脲铝30mg。每军用水壶水加1片,摇匀,10~15分钟可饮用。有机碘片性质稳定,效果好,但可使水具有微色和碘味,其色味亦可用维生素C去除。④碘酒或碘液:在紧急情况又无其他消毒剂时可用2%碘酒或碘液(2g碘加1.4%碘化钾)进行饮水消毒。方法是每壶(升)水加2%碘酒或碘液8~10滴(约20滴合1ml),10~15分钟后即可饮用。此法简便,但可使水具有色味,且遇淀粉会变成蓝色。亦可如上述用两水壶盖维生素C液脱去。⑤小分队(集团、集体)饮水消毒:需由专人负责,根据人数在不同容积的干净容器中加入清洁水,并加入二氯异氰脲酸钠(或三氯异氰脲酸)粉剂;或加入漂白粉或漂粉精等消毒剂,摇匀,30分钟检测游离余氯达到0.5~1.0mg/L即可饮用;如果没有余氯检测条件,则在消毒后的水中闻到淡淡的漂白粉(氯)味道。⑥浑浊水的快速净化与消毒:如果水质浑浊,需要先进行混凝沉淀,一般用明矾150mg/L,或硫酸铝100~120mg/L,或碱式氯化铝(又名聚合氯化铝)50~60mg/L,加药后快速搅拌1分钟,静置沉淀5~20分钟,可使浑水变清;净化后的水必须消毒后才能饮用。⑦缸水消毒技术:家庭用储水缸的加氯消毒。方法:投药时将所需的漂白粉或碾碎的漂粉精片放在碗内,加少量冷水搅匀,取漂白粉上清液或漂粉精片原液倒入水中,用吊桶将井水上下搅动数次,半小时后即可取用。每户缸水消毒的药剂用量按每100L水计,投加漂粉精1~2片或漂白粉1~2g,或漂粉精0.4~0.8g,污染较重的水取高值。加法与消毒井水相同,加入消毒剂后用水瓢或干净的专用棒进行搅动,使之与水充分混合,并保证消毒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三) 野外的求救
在抢险救灾、处理突发事件、平时训练或战争条件下,可能发生意外而面临生存与营救的问题。碰到此种情景,必须从容面对,以免陷入困境,危及生命。求救者要想获得援助,就要想方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尽早使他人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因此,在求救中信号的作用举足轻重。求救信号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的、声音的、烟火的,也可以是无线电代码或其他形式的。
1.发送信号
(1) 声光信号:
有些信号国际通用,如“SOS”是国际通用的船舶呼救信号、无线电呼救信号。求救信号可以在地面上写,也可以用无线电发射,还可以用旗语或其他方式表达并发送出去。当然施放信号的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在制高点。
(2) 烟雾信号:
烟雾是良好的定位器,有助于被飞机发现目标,同时表明地面的风向,飞机应该在上风向着陆。
亮烟:在夜间、丛林中十分醒目。在火堆上添加植物等潮湿物品会产生浓烟。
黑烟:在雪地、沙漠中十分醒目。在火堆上添加橡胶和汽油可以产生黑烟。
回光信号:利用阳光、反光镜等可以反射信号光。任何明亮的材料都可以加以利用,如玻璃、金属片、罐头盒盖等,当然有面镜子会更加理想。
旗语信号:把旗子或亮艳的布料系在木棒上,持棒运动时,在左侧长划,右侧短划,加大幅度做“8”字形运动。如果双方距离较近,不必做“8”字形运动,一个简单的划行动作就可以。如在左侧长划一次,在右侧短划一次,前者应比后者用时稍长。
当空中营救人员一旦接收到地面信号并且理解以后,在白天应该驾驶飞机倾斜机身,做摇摆运动;在夜晚,应亮起绿灯。当接收到地面信号但不理解时,在白天应该驾驶飞机向右手一侧方向作盘旋;在夜晚,应亮起红灯。
2.救生口哨
救生口哨是一种近距离音响联络用品,在密林中当听到附近有人呼唤时,可用其进行联络。救生口哨在密林中的联络距离约为300m。
3.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求救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迄今应用最广的一种军民两用、以军用为主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且性能好、精度高,携带GPS对于求救和搜救极为方便。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和军民两用的特点,目前已开始满足我国及周边地区用户的部分需求。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北斗导航系统在保障抗震救灾部队通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应配备此定位系统,利用其功能,在野外进行求救。
4.其他求救措施
在特殊环境中,如果没有求救联络用品,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物品来发送求救信号。如国际上通行点燃三堆火进行求救,可在开阔地将火堆摆成等边三角形,若受条件所限点燃一堆也行;需要时还可以利用青绿树枝、橡胶、油料等制造三股浓烟,有助于被飞机和救援人员发现。
此外,在较为开阔的草地上,可以将青草割成国际通用的求救标志;在雪地上也可踩出一定标志;还可在地上挖沟、用岩石或树木拼成一定的标志或符号等。若能将这些标志或符号制作得足够大,空中的营救飞机便更容易发现目标。当救援飞机飞过时还可以在地面利用身体语言或旗语与救援人员联络。
直升机营救时,在着陆地面、着陆点、着陆位置、特殊地形、不着陆营救等方面都有具体要求。幸存者应在着陆点标明风向和风力,用对比强烈的材料制成“T”字形标记,放在着陆点边缘的下风向,对着风向水平安放;如果无法制作标记,幸存者可以站在远离着陆点的下风向,背对风向,向营救人员传递身体语言。如果在夜晚,幸存者要把灯光、火把、手电、车辆前灯等光束射向天空,用于引导飞行员进入着陆点。一旦营救人员发现,要将光束放低并对准着陆点。直升机着陆后,幸存者要注意,不要到直升机尾翼去,这里对于飞机机务人员而言是个盲点;不要下坡接近直升机,因为螺旋桨桨片相当危险;不要携带可能缠住水平机翼的东西,携带无线电时要把天线收起;不要让尖锐物体接触直升机机翼片,这些轻型的合金容易被破坏;坐在机务人员指定的座位上,系好安全带,直到得到许可再松开;着陆后等发动机已经关闭再下飞机。

三、 野外常见伤病防治

(一) 气候环境所致伤病防治
1.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
(1) 症状表现:
①先兆中暑症状: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②轻症中暑症状:体温往往在38℃以上,除头晕、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③重症中暑症状:是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头痛、眩晕、烦躁,体温可能上升至40℃,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可能很快会失去意识,如程度很深,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2) 防治:
中暑是夏季野外生存活动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在野外训练作业前一定要准备好预防和治疗中暑的药物,如十滴水、清凉油、人丹等。一旦有人中暑,应尽快将其移至阴凉通风处,采取一切办法尽快降温,将其衣服用冷水浸湿,裹住身体,并保持潮湿。或不停扇风散热,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头颈部、腋下和大腿内侧等部位,直到其体温降到38℃以下。通过以上救治措施,中暑者的体温如已下降,则改以干衣物覆盖,并充分休息。严重者经现场急救处理后,要及时送到附近医院治疗。中暑重在预防,有野外作训任务前应注意对防暑知识的教育,平时要注意锻炼,增强对热的耐受力。长时间在阳光照射的热天野外生活要安排充分的休息时间,并且要在阴凉处,同时应当注意行进中的遮阳及降温,可以用一块湿手巾顶在头上,适当多喝些含有盐分的水或饮料,适度敞开衣服并穿短衣、短裤。
2.冻伤
在寒冷的天气里,长时间或反复地暴露于寒冷、潮湿条件下,由于血液循环不良,组织营养障碍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冻伤,是寒区冬季常见病,多见于野外作业、海上失事、醉酒、迷路等意外事件或精神失常。冻伤不仅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还与个体身体素质、担负任务相关,冻伤时无组织冻结和融化过程的寒冷损伤称为非冻结性冷伤,如冻疮、浸渍足和战壕足等。当机体暴露于冷环境中引起全身性体温降低,体温中心温度(常以直肠温度为代表)降至35℃以下时,即为冻僵。
(1) 症状表现:
冻疮好发于身体暴露和末梢处如手、脚、耳、鼻、面颊等。初发时皮肤红斑、发绀、发凉、肿胀,并出现大小不等的结节。感觉异常、灼热、刺痒,局部温暖时尤甚,有时可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浅表溃疡,或并发感染。战壕足和浸渍足为长时间在低温潮湿的战壕中停留,体位长时间不变缺乏运动以及鞋靴过紧所致的局部冷感、麻木,进而红肿,形成水疱、溃疡等。冻僵伴随体温下降时,则症状要严重,初期表现为皮肤苍白、行动障碍、强烈疼痛和感觉障碍,再至感觉极度寒冷,肌肉颤抖,四肢无力,协调性、记忆、语言障碍,不能识别方向,轻微神志不清,进而可极度烦躁,全身疼痛昏昏欲睡直至知觉障碍,脉搏、呼吸速度减慢和几乎没有脉搏和呼吸,失去知觉,对刺激没有反应,假死。
(2) 防治:
在寒冷地区作业时,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卫生教育,带好保暖装备,学会保暖措施,对易冻伤部位需密切观察。如有两人以上,可互相观察对方脸上有无着色斑点。颈部、脸部最好用布围住,将袖口、裤脚扎紧防止风雪吹入。在疲劳、饥饿时切忌在雪地上坐卧,易导致冻僵致死。及时活动面部肌肉,如做皱眉、挤眼、咧嘴等动作,用手揉搓面、耳、鼻等部位,身体保持活动状态。特别注意鞋袜的干燥,出汗多时应及时更换或烘干,因为在潮湿的情况下最易冻伤。如发现皮肤有发红、发白、发凉、发硬等现象,应用干燥的绒布轻轻磨擦伤处,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冻伤,不要用冰块或雪摩擦冻僵者的身体,有水疱者,不要挤破水疱,需作业时间长时,切勿穿过紧的鞋袜,鞋带也不能系得过紧,并注意经常按揉活动足部。轻度冻伤用辣椒泡酒涂擦便可见效。如在身体冻僵的情况下,应积极复温,并优先恢复体中心温度。绝不能先单纯将四肢复温,以免由于外周血管收缩解除,血压降低,引起“复温休克”,可采用以下措施:①自然复温:对轻中度冻僵者,将伤员移至温暖的房间,逐渐温暖病人,并为其戴上毛线帽子,盖上被子、毛毯等保暖。②体表复温:对快速冻僵者,用42℃热水浴、电毯、湿热毛巾等对躯干、腹股沟、腋下等部位体表加温。要注意时间不能长,水温不能过高,一般以30~40℃的水或以温毛巾热敷。③体中心复温:对于严重冻僵者,不断为其检查脉搏,如果发现心跳停止,立即采取心脏复苏措施,可用吸入热空气或热氧气,体外循环及腹膜透析、静脉输注暖液等方法进行复温。如果病人神志清醒,可以大量地喝热的甜饮料,不要饮酒也不要服用止痛药。如果病人的肌肉再次颤抖说明病人已经脱离危险。
3.高原反应
在我国境内,高原地区主要指西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区境内3000m以上的高地或高山,这些地区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其特点是氧浓度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
(1) 症状表现:
按严重程度一般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轻型,又称急性高原反应,多发生在海拔3000m以上的地区,常头痛、头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劳、口唇和指(趾)甲发绀,面部水肿等。重型,多发生在海拔4000m以上地区,常表现为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前者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绀、气促、嗜睡、意识蒙眬、精神萎靡、神志恍惚、定向障碍、语无伦次等,进一步则进入昏迷。后者发病前常有较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继而发生咳嗽、咳白色泡沫样或粉红色水样黏液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发绀、颜面水肿等。
(2) 防治:
急性高原反应一般对症治疗,机体适应后反应消失。重型者需安静卧床吸氧。高原病应以预防为主,进入高原地区前,应对人员进行仔细的体检,排除不适宜到高原的疾病;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地区可实行阶梯上升,逐步适应;必须快速到达3000m以上地区,需医生检查,有时应携带氧气及预防药物、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到达高原地区后;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寒冷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
4.雪盲
因雪地上反射的强烈的光长时间刺激眼睛而造成的损伤叫做雪盲。无论是否有阳光照射,雪地的反光都非常强烈,若在阳光灿烂的时候在雪地中活动,将双眼直接暴露,数小时内即可造成严重的雪盲。
(1) 症状表现:
眼睛非常疼痛,感觉眼中似有沙子,眼睛发红,流眼泪,对光线十分敏感,甚至很难睁开眼睛等。
(2) 防治:
到雪地活动前,应做好预防措施。①戴防雪盲护目镜。比较理想的护目镜必须能同时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中性灰色涂填的眼镜也可。②自制应急“护目镜”。如果没有护目镜,在应急的情况下,可用一块黑布遮住眼睛。也可利用硬纸板、木片、皮革等,在其上挖两条狭长的细缝,再将其罩在眼上即可防护。将眼睛以下鼻部等涂黑防雪盲也有一定的效果。
发生雪盲时,因眼睛剧烈疼痛,怕光,流泪,直接影响到在野外的生存,应尽快施行以下急救措施:①以冷开水或眼药水清洗眼睛。②到黑暗处或用眼罩(或干净手帕、纱布等)蒙住眼睛,并用冷毛巾冷敷。③尽量休息,减少用眼。良好的环境能及时缓解雪盲的症状,但完全恢复通常需5~7天。注意:发生雪盲时,千万不要热敷,因高温会加剧疼痛。
5.野外常见生物损伤防治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种类繁多的动物和植物,其中部分可对人类造成损伤,影响野外作业与训练。在野外作训前,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生物损伤有所了解。
(1) 毒蛇咬伤
1) 症状表现:
无毒蛇咬伤处的牙痕细小,而毒蛇咬伤处的牙痕大而深,并可迅速出现各种症状,如被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局部无红、肿、痛,只有麻痒感。咬伤后1~6小时内可出现头晕、嗜睡、视觉障碍,眼睑下垂、眼球固定,胸闷、吞咽困难和呼吸困难,以至呼吸麻痹。被血液毒类毒蛇咬伤后,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痛、水泡、瘀斑、组织坏死,并有发热、皮下出血、大块瘀斑,严重者可致血液失凝,出血、溶血,结膜出血、鼻出血、呕血、便血、尿血及颅内出血、心肌损害等。被混合毒类毒蛇咬伤后可同时出现上述两种症状。
2) 防治:
被蛇咬伤后处理的即时原则是一律按毒蛇咬伤处理。治疗:①保持镇静,切勿惊慌、奔跑,以免加速毒液吸收和扩散。②绑扎伤肢:立即用止血带、橡胶带或随身所带绳、带等在肢体被咬伤的上方(近心端)扎紧,以缓解毒素扩散。结扎时应留一较长的活结头,便于解开,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急救处理结束后,可以解除结扎,一般不要超过2小时。③扩创排毒:缠扎止血带后,可用手指直接在咬伤处挤出毒液,在紧急情况时可用口吸吮(口内应无破损或蝺齿,以免吸吮者中毒),边吸边吐,再以清水、盐水或酒漱口,吸毒至少0.5~1小时,重症或肿胀未消退前,伤口作十字形切开后再吸吮,以后可将患肢浸在2%冷盐水中,自上而下用手指不断挤压20~30分钟。咬伤后超过24小时,一般不再排毒,如伤口周围肿胀明显,可在肿胀处下端每隔3~6cm处,用消毒钝头粗针平刺直入2cm。如手足部肿胀时,上肢者穿刺八邪穴(上肢指间),下肢者穿刺八风穴(两脚足趾趾缝之间),以排出毒液,加速退肿。
3) 预防:
①打草惊蛇。在天气闷热将要下雨或雨后初晴时,由于洞内湿度大,蛇常出洞活动,此时应特别注意防蛇咬伤,一些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都是蛇出没的地方。大雨前后是蛇喜欢出没的时间。不论是否有蛇,都应拿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使蛇惊吓而逃。在地面情况复杂的区域行走时,穿上保护服和结实的鞋子,脚踩、坐下之前必须看清是否有危险,不要在木柴堆、石块堆、山洞口、沼泽附近宿营,不要去昏暗处收集柴火,不要将手伸进地洞或石块下面。②在营地扎营时,如果有防蛇的必要,应当带上一些雄黄粉之类的驱蛇之物,将其撒在帐篷或者营地四周,可以避蛇。③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不要惊慌,要原地不动,慢慢地拿出手巾之类的东西,抛向别处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么灭之,要么避开。
(2) 毒虫咬(蜇)伤:
蜈蚣、蝎子、黄蜂、蚂蟥、毒蜘蛛等咬(蜇)伤人体后,其所含的毒液被注入局部皮下组织,会引起过敏或中毒反应。
1) 蝎子
①症状表现:
较小的蝎子蜇伤后局部烧灼痛、红肿;严重的可引起全身症状,如流涎、流泪、畏光、恶心、呕吐、口舌麻痹、头晕头痛、嗜睡、出汗、脉搏细弱、呼吸急促等。
②防治:
大多数品种蝎子的咬伤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视情况迅速拔出毒针,局部可涂碱水,如肥皂水,也可将携带的南通蛇药片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在伤口3cm以外敷成一圈。
③预防:
蝎子大多喜爱生活在石头和木头下面,清理宿营地,去除其藏身之地。穿衣穿鞋前将它们抖干净,穿上结实的鞋子。常有蝎出没之处,穿戴好衣帽,避免过多裸露皮肤,夜间活动时,不要赤脚,用灯照明可避蝎,不要在黑夜触摸墙壁、石块,以免蝎蜇;蝎在闷热天或刮风天易袭击人,须注意。
2) 蜂蜇伤:
我国蜂类较多,主要是蜜蜂类。能蜇人的蜂皆为雌蜂。
①症状表现:
轻者局部有明显的红肿和刺痛,可自行消失;重者特别是多处蜇伤时可出现头晕、恶心、发热、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蜂毒过敏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过敏者可出现颜面、唇、眼睑肿胀,荨麻疹、鼻塞、喉头水肿、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昏迷甚至呼吸循环衰竭。
②防治:
在野外驻营时,要仔细观察周围环境,避开蜂窝,野外的蜂窝不能乱捅,以免激惹蜂群攻击人。一旦被蜇后,用消毒针将皮内的蜂针拔出,局部涂3%的氨水、肥皂水或5%碳酸氢钠液。若为黄蜂可用食醋涂上,或用清水冲洗,也可用碘酊外涂;若肌肉痉挛,可肌内注射10%葡萄糖酸钙,可用0.5%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过敏者可肌注0.1%肾上腺素1ml,严重者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
3) 蜈蚣咬伤:
蜈蚣又名百脚,天龙,其毒液呈酸性。
①症状表现:
小蜈蚣咬伤仅产生局部剧痛与红肿,也可形成小疱或坏死。热带大蜈蚣咬伤可引起局部坏死、淋巴管炎、发热、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②防治:
立即5%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水洗净伤口,野外可采摘鲜蒲公英、鱼腥草、鲜扁豆捣烂敷于局部;或用蛇药、六神丸外敷伤口周围(不可将药直接敷在伤口上);冷敷,严重者送医院治疗。野外驻训时,做好宣传,炎热季节不要露天席地而眠,在营地可撒布杀虫药或在人体暴露部位涂抺烟油,有驱避作用。
4) 毒蜘蛛咬伤:
毒蜘蛛也是对人畜危害较大的毒虫,能引起机体中毒反应,其中有些能致人死亡。
①症状表现:
一般蜘蛛蜇伤,毒性不大,只局部疼痛,发生炎症或坏死。某些蜘蛛的毒液含有神经性毒蛋白,蜇伤处可呈苍白,发红,或起荨麻疹,局部疼痛或无痛。严重者或有视力模糊、发热、双足麻木等,个别可有休克。
②防治:
搞好环境卫生,消灭室内蜘蛛,识别有毒蜘蛛,注意个人防护。四肢蜇伤后,立即用止血带或手帕、绳子等,扎紧伤口端,每15~3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坏死。也可用南通蛇药外敷伤口周围。必要时送诊。
5) 蚂蟥咬伤:
蚂蟥又名蛭,我国有100多种,分水蛭、陆蛭和寄生蛭三种。
①症状表现:
蚂蟥侵入人体后,常一边吸血一边分泌一种抗凝血的物质,使伤口出血不止。流血过多时,常有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
②防治:
发现蚂蟥叮咬人体时,不能直接用手拽,可用肥皂液、盐水、烟油、乙醇、醋等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火柴烧其尾部,让其自行脱落,伤口处消毒包扎。在野外作业时,应铲除周围杂草、落叶等。在有蚂蟥地段行进时,应穿好鞋袜,扎好裤脚。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可在袜子和鞋面涂防蚊油。不要用池塘水或流动慢的小溪水洗澡、饮水、漱口等。
6) 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是野外作业训练时最常见的危害之一,蚊虫不仅骚扰吸血,引起瘙痒,影响人睡眠和休息,而且由于蚊能传播许多疾病如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因而必须采用多种防蚊、灭蚊措施,从预防入手,切断传染源,杜绝传染病流行。
防治:a.个人治理,使用蚊帐,用蚊香和杀虫剂灭蚊,使用驱蚊剂,在执行任务、夜间站岗、放哨、巡逻时,头、颈、手、脚等暴露部位均要涂抹驱蚊剂,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暴露部分涂抹驱蚊水。作业时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b.在宿营地,疏通沟渠、清除积水、填平坑洼、铲除杂草,清除蚊蝇孳生地。医疗用房及生活区所有宿舍在使用和人员进驻前用4.5%氯菊酯悬浮液经50倍稀释后进行1次超低容量喷雾杀虫。营区内每周进行1次消杀灭处理。室内每2个月使用0.5%胺菊酯氯菊酯水剂(0.3%氯菊酯,0.2%胺菊酯)进行1次处理。办公室、诊室和宿舍使用电蚊香,出入医疗区注意随手关门。在自然疫源地,如果雨季驻地经常下雨,而且降水量很大,室外墙壁每个月用0.1%高效氯氰菊酯进行1次滞留喷洒。所有队员的蚊帐每个月由防疫人员组织,用4.5%氯菊酯悬浮液经5倍稀释后浸泡1次。
7) 毒蕈中毒: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许多植物既能药用,也能食用,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种左右。传统采食的植物,一般无毒或毒性很小,一些植物是野外应急和求生的上好食物,但一旦误食了某些植物,会有头晕、头痛、恶心、腹痛和腹泻等中毒症状,如未充分加热的四季豆、发芽土豆、蓖麻子等,重者甚至可引起死亡。蕈类俗称蘑菇,多达百余种,到处生长,其中有20多种蕈有毒,每年误食者众多。
①症状表现:
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水样便、肝区疼痛,肝坏死、流泪、视力模糊、流涎、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幻觉、共济失调、血尿、
②防治:
立即停止食用,进行急救治疗。急救的原则和目的是为排出毒物和解毒。a.催吐。可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触及咽喉部,直至中毒者吐出清水为止。b.导泻。常用的导泻剂有硫酸镁。c.洗胃。最方便的可用肥皂水或浓茶水洗胃,也可用2%碳酸氢钠洗,此法亦能同时除去已到肠内的毒物,起到洗肠的作用。d.解毒。在进行上述急救处理后,还应当对症治疗,服用解毒剂。最简便的可吃生鸡蛋清、生牛奶或用大蒜捣汁冲服。预防:加强宣传教育,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蕈类。
(二) 与个人卫生、行为相关疾病防治
1.水疱
野外活动时,长时间的行走,脚底汗湿使表皮软化,脚底着力部位长时间摩擦,促使局部组织液渗出而形成脚疱,严重影响行走。
(1) 治疗:
一旦发生脚疱,主要治疗方法就是将疱穿刺,排出液体。首先用热水烫脚5~10分钟,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对脚疱局部消毒,再用消毒过的针(针可用煮沸的水或酒精浸泡,或用火烧一下)刺破脚疱,使疱内液体流出。注意:切勿剪去疱皮,以防感染。
(2) 预防:
加强行军锻炼,鞋袜合脚,并保持清洁、柔软、干燥、平坦、无泥沙,全脚掌着地行走。可在容易磨出水疱的地方事先贴一张“创可贴”。睡前用热水烫脚,再对足掌部位轻轻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2.腹泻
腹泻可以说是野外生存中最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夏秋季节,极易发生。急性腹泻的致病病原体主要是通过对食物和水源造成污染后才得以传播并感染的。
(1) 治疗:
采取药物治疗,可以口服小檗碱、呋喃唑酮等药物。急性腹泻使人全身乏力虚弱,除治疗外,尚需卧床休息,多喝糖水,还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食物并避免吃不易消化的东西。
(2) 预防:
首先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防病从口入。其次,在野外生存,如果进食后感到胃肠不适,可以适量服用小檗碱等药物预防腹泻的发生。
3.腿脚肿
野外活动或行军时,坐、站或行走时间一长,腿脚便会肿起来,引起脚局部肿胀和疼痛。
(1) 治疗:
采用热白酒、热醋或药物擦肿胀部位。
(2) 预防:
①需要长时间行走或登山时,最好打上松紧合适的绑腿,或用宽布带在小腿上缠几圈,再固定住。②每天训练结束以后,用热水烫脚,使脚部的血管扩张,便于血液回流。休息或宿营时,按摩小腿肌肉和踝、膝关节,抬高腿。③加强锻炼,行军时应低抬脚、迈大步、步态稳,减轻肌肉疲劳。鞋带、腰带、脚带不要扎得过紧。
4.磨裆
热区或夏季行军时,由于出汗多,雨水多,衣服潮湿,摩擦造成大腿内侧皮肤损伤,表现为皮肤发红、充血、糜烂、溃疡。
(1) 治疗:
大腿内侧有摩擦疼痛感时,应在患处涂擦凡士林等,减轻局部摩擦,有感染时,应到医院治疗。
(2) 预防:
尽量穿半旧内裤和长裤,腰带应系在髋骨上2~3cm处,使裤裆大部分尽量降到腹股沟以下部分,以免摩擦。
5.痱子
夏天野外作业时,气温高,湿度大,大量出汗后皮肤的皮脂逐渐减少,微生物在皮肤角质层繁殖引起炎症反应,汗腺闭塞排汗不畅而产生痱子。在炎热和高温环境下训练、活动,衣服应尽量宽松,吸水性和透气性要好,并经常换洗衣服,保持清洁,大量出汗后不要急于用凉水擦洗,饮食要清淡,忌烈酒,有条件可多喝青菜汤,及时补充盐和水;治疗上,每天用温水洗澡,要尽量避免搔抓,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可外用十滴水稀释后每天涂擦2~3次。
6.“上火”
有些人在野外生活时,由于生活环境改变,加上跋山涉水,容易出现心跳加快,颜面潮红,全身燥热,心绪不宁,食欲减退,小便发黄,大便秘结等症状,还有些人的嘴唇、口角,甚至脸上起疱疹。这就是俗称的“上火”,会给野外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医学上称之为应激性疾病。饮食清淡,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便秘时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旁3cm下方1cm处),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坚持1分钟左右,就有便意,然后屏气,增加腹压,即可排便。
7.挑出肉中刺
野外作业时,常会不小心碰上植物软刺,造成局部疼痛和有异物感。①植物软刺。平时不小心扎进仙人掌刺之类的植物软刺,只要用一块伤湿止痛膏贴在有刺部位,然后在电灯泡上加热,再快速将“伤膏”揭去,刺即被拔出。②木刺、竹刺。如扎进木刺、竹刺,可先在有刺部位滴上一滴风油精,然后用针轻轻将刺挑出。
8.小虫入耳
野外有时会碰上小虫钻入耳内,引起疼痛和惊慌。有些小技巧可以帮助解决小虫钻入耳道的不适。
(1) 窒息法:
小虫入耳时,千万不要乱抠乱掏,立即用食指或小拇指紧紧堵塞外耳道口,断绝其赖以生存的氧气,小虫会因为缺氧而死。
(2) 诱出法:
小虫入耳后,赶快跑到无光处,用手电筒照射其中,小虫看见光亮会顺着光亮跑出。
(3) 淹溺法:
若身旁有植物油,将有小虫钻入的耳朵侧头朝上,滴入3~5滴油,几分钟后小虫会淹溺,再将耳道口朝下,小虫会随油液流出。
(4) 醉杀法:
若带有白酒、酒精,可以滴入耳道中,使小虫麻醉瘫痪后,再滴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将其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