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自我同一性、同一性障碍
“identity”目前在心理学中有三个译法:认同、同一性、身份。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是一种防御机制,指由于某种动机而有选择地模仿别人某些特质的行为,如模仿他所崇拜或羡慕对象的某些行为。一些精神患者的特殊表现,如那种显贵血统妄想、自居为伟人的夸大妄想,也被看做认同的防御机制。
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即自我认同,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1902)人格理论(“发展渐成论”)中的一个专用术语。他认为,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的重要方面前后一致及较完善的意识,也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12、13岁至17、18岁的年轻人,发展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自我同一性混乱。在这一时期,身心两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人开始从以下六个方面来思考关于“自我”的问题:①我现在想要什么?②我有何身体特征?③父母如何期望我?④以往成败经验如何?⑤现在有何问题?⑥希望将来如何?
思考的结果,就是试图回答“我是谁”与“我将走向何方”两大问题。一个实现了自我同一性的青少年至少有以下三方面体验:①自己是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个性的个体,虽也与别人一起活动,但他是可以和别人分离的;②自我本身是统一的,个人的需要、动机、反应模式是可以整合一致的,而且从时间上看,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③所设想的自我与所觉察到的其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一致的,并深信自我所努力追求的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手段是被社会所承认的。
与此相反的就是自我弥散或自我同一性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