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疗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经 络 学 说

经络学说是指对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与脏腑之间的关系以及病理变化研究的学说。经络学说组成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它是中医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临床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尤其是对灸疗治病方面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1. 生理方面
经络联系人体内各个脏腑组织器官,起到感应传导、通理气血及调节人体各个功能的作用。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四肢、皮、肉、筋、脉、骨、九窍(眼、耳、口、鼻、前阴、后阴)、毛孔等各种器官组织,有着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进行着有机的整体活动,使人体保持着统一协调的作用,有机的生命统一整体,是靠各个器官相互联系、配合的作用来完成的。
2. 病理方面
在病理情况下,经络就成为病邪传入和反应病变的路径,如《素问·皮部论》云:“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由于经络是联系内外上下器官的统一整体,若内脏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的传导反应于体表,表现在相关的部位或孔窍,这就是应用在辨证方面的依据。
3. 治疗方面
虽适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及药物的应用,但在指导灸疗治疗也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一、 十二正经
包括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和足三阳等。①手三阴: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②手三阳: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③足三阴: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④足三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一) 手三阴
1. 手太阴肺经
①起始于中焦胃部,向下散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上口,②穿过膈肌,属于肺脏,③从肺系——气管、喉咙部横出腋下(中府、云门),④下循上臂内侧,走手少阴、手厥阴经之前(天府、侠白),⑤下向肘内(尺泽),沿前臂内侧桡骨边缘(孔最),⑥进入寸口——桡动脉搏动处(经渠、太渊),上向大鱼际部,沿边际(鱼际),出大指的末端(少商)。腕后一支:⑦从腕后(列缺)分出,走向食指内(桡)侧,出于末端(接手阳明大肠经)(图3-4)。
图3-4 手太阴肺经
主要病症: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胸闷,缺盆疼痛,手臂内侧前缘疼痛及肩背部痛,心烦,或掌心发热等。
2. 手少阴心经
①起始于心中,出来属于心脏的系带(与他脏相连的组织);②下过膈肌,散络小肠。上行的一支:③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夹咽喉,而与眼脑的系带(目系)相联系。外行的主干:④从心系(心脏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极泉);⑤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⑥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⑦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图3-5)。
图3-5 手少阴心经
主要病症:耳聋、目黄、咽痛,下颌及颈部胀痛,肩、臂外侧后缘疼痛或厥冷,胸胁疼痛,腹痛,腹胀,尿频;心口痛,口渴欲饮;还可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麻木、手掌心热等症。
3. 手厥阴心包经
①起始于胸中,浅出属于心包,通过膈肌,经历胸部、上腹和下腹,散络上、中、下三焦。 胸部一支:②沿胸内出胁部,③当腋下三寸处(天池)向上到腋下,④沿上臂内侧(天泉),行于手太阴、手少阴之间,⑤进入肘中(曲泽),下向前臂,走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郄门、间使、内关、大陵),⑥进入掌中(劳宫),沿中指桡侧出于末端(中冲)。掌部一支:⑦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出于末端(接手少阳三焦经)(图3-6)。
主要病症:心悸、心烦、心前区痛、胸闷、精神失常、腋肿、肘臂拘急、掌心发热、面赤、眼睛昏黄、喜笑不止等。
图3-6 手厥阴心包经
(二) 手三阳
1. 手阳明大肠经
①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出第一、二掌骨间(合谷),②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和拇短伸肌腱)之间(阳溪),沿前臂桡侧(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③进入肘外侧(曲池、肘髎),经上臂外侧前边(手五里、臂臑),④上肩,出肩峰部前边(肩髃、巨骨,会秉风),向上交会颈部(会大椎),⑤下入缺盆(锁骨上窝),⑥散络肺,通过横膈,属于大肠。上行的一支:⑦从锁骨上窝上行颈旁(天鼎、扶突),通过面颊,进入下齿槽,出来夹口旁(会地仓),交会人中部(会水沟)——左边的向右,右边的向左,上夹鼻孔旁(口禾髎、迎香,接足阳明胃经)(图3-7)。
主要病症:下牙痛、咽喉肿痛、鼻衄、鼻流清涕、口干、颈肿痛、上肢伸侧前缘及肩部疼痛或运动障碍,大指侧的次指(食指)痛而不好运用等。
2. 手太阳小肠经
①起始于小指外侧末端(少泽),沿手掌尺侧(前谷、后溪),上向腕部(腕骨、阳谷),②出尺骨小头部(养老),直上沿尺骨下边(支正),③出于肘内侧,当肱骨内上髁和尺骨鹰嘴之间(小海),向上沿上臂外后侧,④出肩关节部(肩贞、臑俞),绕肩胛(天宗、秉风、曲垣),交会肩上(肩外俞、肩中俞;会附分、大杼、大椎),⑤进入缺盆(锁骨上窝),散络于心,沿食道,通过膈肌,到胃(会上脘、中脘),属于小肠。上行的一支:⑥从缺盆上行,沿颈旁(天窗、天容),上向面颊(颧髎),到外眼角(会瞳子髎);弯向后(会和髎),进入耳中(听宫)。又一支脉:⑦从面颊部分出,上向颧骨,靠鼻旁到内眼角(会睛明,接足太阳膀胱经)。此外,小肠与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脉气相通(图3-8)。
图3-7 手阳明大肠经
主要病症:耳聋、目黄、咽痛、下颌及颈部肿痛,肩、臂侧后缘疼痛,腹痛、腹胀、尿频等。
3. 手少阳三焦经
①起始于无明指末端(关冲),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②沿着手背(中渚、阳池),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桡骨)之间(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③向上通过肘尖(天井),沿上臂外侧(清冷渊、消泺),向上通过肩部(臑会、肩髎),④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会秉风、肩井、大椎),⑤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散络于心包,⑥通过膈肌,广泛属于上、中、下三焦。胸中一支:⑦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⑧上向后项,联系耳后(天牖、翳风、瘛脉、颅息),⑨直上出耳上方(角孙,会颔厌、悬厘、上关),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耳后一支:⑩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耳前(和髎、耳门,会听宫),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会瞳子髎,接足少阳胆经)。此外,三焦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脉气相通(图3-9)。
图3-8 手太阳小肠经
主要病症: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外眦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小便不利、水肿、遗尿、腹胀等。
(三) 足三阴
1. 足太阴脾经
①起始于大趾末端(隐白),沿大趾内侧赤白肉际(大都),经骸骨(第一跖骨小头)后(太白、公孙),②上向内踝前边(商丘),③上小腿内侧,沿胫骨后(三阴交、漏谷),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地机、阴陵泉),④上膝股内侧前边(血海、箕门),⑤进入腹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会中极、关元),⑥属于脾,散络于胃(腹哀,会下脘、日月、期门),⑦通过膈肌,夹食道旁(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络大包,会中府),⑧连舌根,散布舌下。腹部一支:⑨从胃部分出,上过膈肌,流注心中(接手少阴心经)(图3-10)。
主要病症:胃脘痛、腹胀、食则呕吐、嗳气、便溏、黄疸、倦怠乏力、肢体沉重、舌本强、下肢内侧厥冷或肿痛、足趾运动障碍等。
图3-9 手少阳三焦经
2. 足少阴肾经
①起始于小脚趾下边,②斜行向脚底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然谷、照海、水泉),沿内踝之后(太溪),分支进入脚跟中(大钟);③上向小腿内(复溜、交信;会三阴交),出腘窝内侧(筑宾、阴谷),上大腿内后侧,④通向脊柱(会长强),属于肾,散络膀胱(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会关元、中极)。上行一支:⑤从肾向上(商曲、石关、阴都、通谷、幽门),通过肝、膈,进入肺中(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⑥沿着喉咙,夹舌根旁(通廉泉)。胸部一支,⑦从肺出来,散络于心,流注于胸中(接手厥阴心包经)(图3-11)。
主要病症:气短喘促、咳嗽咯血、头昏目眩、舌干、咽喉肿痛、腰痛、尿频、遗尿、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大便秘结或泄泻、月经不调、脊或股内后侧缘疼痛、下肢无力、足心热等。
3. 足厥阴肝经
①起始于大趾背毫毛部(大敦),向上沿着足背上边(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处(中封),上向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于内踝上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②上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③进入阴毛中,环绕阴部,④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属于肝,散络于胆(章门、期门);⑤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⑥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及鼻咽部),连接目系(眼脑的联系),⑦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头部一支:⑧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腹部一支:⑨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图3-12)。
图3-10 足太阴脾经
图3-11 足少阴肾经
主要病症:胁肋胀痛、胸闷、呕吐、泄泻、巅顶痛、疝气、小便不通、遗尿、少腹胀痛、腰痛、月经不调、精神失常等。
图3-12 足厥阴肝经
(四) 足三阳
1. 足阳明胃经
①起始于鼻旁(会迎香),②交会鼻根 中,旁会足太阳经(会睛明),③向下沿鼻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槽中(巨髎),回出来夹口旁(地仓),环绕口唇(会人中),向下交会于颏唇沟(会承浆);④退回来沿下颌出面动脉部(大迎),再沿下颌角(颊车),上耳前(下关),经颧弓上(会上关、悬厘、颔厌),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会神庭)。颈部一支:⑤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人迎),沿喉咙(水突、气舍,一说会大椎),⑥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⑦通过膈肌,属于胃(会上脘、中脘),散络于脾,⑧外行的主干:从锁骨上窝(缺盆)向下,经乳中(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向下夹脐两旁(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内行一支:⑨从胃口向下,沿腹里,⑩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伏兔、阴市、梁丘),下向膝髌中(犊鼻) 沿胫骨外侧(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下行足背(解溪、冲阳),进入中趾内侧趾缝(陷谷、内庭),出次趾末端(厉兑)。小腿部一支: 从膝下三寸处(足三里)分出(丰隆),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足背一支 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趾末端(接足太阴脾经)(图3-13)。
主要病症: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消谷善饥、口眼 BZ_65_587_591_630_635斜、咽喉肿痛、鼻衄、高热、汗出、头痛、发狂,以及本经循行部位的疼痛。
2. 足太阳膀胱经
①起始于眼内角(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头旁一支:②从头顶分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直行主干:③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出下行,④内侧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⑤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中膂俞、白环俞)。⑥腰部一支:从腰中(肾俞)分出,夹脊旁,通过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腘窝中(殷门、委中)。⑦背部外侧一支:从肩胛内缘分别下行,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俞、神堂、 、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⑧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与前者会合于腘窝中(委中)——⑨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⑩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图3-14)。
主要病症: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强,背、腰、臂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
图3-13 足阳明胃经
图3-14 足太阳膀胱经
3. 足少阳胆经
①起始于外眼角(瞳子髎),上行到额角(颔厌、悬颅、悬厘、曲鬓,会头维、和髎、角孙),下耳后(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沿颈旁,行手少阳三焦经之前(经天容),②至肩上退后,交出手少阳三焦经之后(会大椎,经肩会,会秉风),③进入缺盆(锁骨上窝)。耳后一支:④从耳后进入耳中(会翳风),走耳前(听会、上关;会听宫、下关),至外眼角后。面部一支:⑤从外眼角分出,下向大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至眼下;⑥下边经过颊车(下颌角),下行颈部,⑦会合于缺盆(锁骨上窝)。由此下向胸中,通过膈肌,散络于肝,属于胆;沿胁里,出于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阴部毛际,⑧横向进入髋关节部。外行主干;⑨从锁骨上窝(缺盆)下向腋下(渊液、辄筋、会天池),⑩沿胸侧,过季胁(日月、京门,会章门),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 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风市、中渎),出膝外侧(膝阳关),下向腓骨小头前(阳陵泉),直下到腓骨下段(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下出外踝之前(丘墟) 沿足背进入第四趾外侧(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足背一支: 从足背分出(足临泣),进入大趾趾缝间,沿第一、二跖骨间,出趾端,回转来通过爪甲,出于趾背毫毛部(接足厥阴肝经)(图3-15)。
主要病症:往来寒热,口苦,目眩,视物不清,胁痛,偏头痛、缺盆痛、腋窝痛,目外眦痛,疟疾,股、膝、小腿外侧及第四足趾处疼痛或运动障碍等。
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主要有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当十二经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
1. 督脉
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至项后风府,入脑内,上行巅顶,沿前额下行鼻柱、上唇,到上唇内唇系带处。(图3-16)。
主要病症:脊柱强直、角弓反张、脊背疼痛、精神失常、小儿惊风等。
2. 任脉
①本支:《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难经·二十八难》所载基本相同。“中极之下”其穴始于会阴,沿腹部正中上行,“上颐”至承浆,于面部承泣穴处“入目”。②起源:《灵枢·五音五味》:“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胞中,也是《难经·六十六难》所说的“脐下肾间动气”所在,一般称为“丹田”,督、任、冲脉之气均发源于此(图3-17)。
主要病症:疝气、带下、少腹肿块、月经不调、流产、不孕等。
图3-15 足少阳胆经
图3-16 督脉
图3-17 任脉
3. 冲脉
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有“十二经之海”和“血海”之称。冲脉起于胞中,并在此分为三支:一支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一支沿腹腔前壁,夹脐上行,散布与胸中,上至喉,环绕口唇;一支下出会阴,沿股内侧下行到大趾间(图3-18)。
主要病症: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乳少、吐血等。
4. 带脉
有约束诸经的功能。带脉起于季胁的下面,环绕腰部一周(图3-19)。
主要病症:腹部胀满,腰部觉冷如坐水中,痛经,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经闭,疝气,腰痛,及子宫脱垂,盆腔炎等。
5. 阴维脉
与六阴经相维系,会合于任脉。阴维脉起于足内踝上五寸足少阴经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再上行交于任脉的天突穴,止于咽喉部的廉泉穴。维脉的“维”字,有维系、维络的意思。阴维具有维系阴经的作用(图3-19)。
主要病症:心痛、胃痛、胸腹痛、忧郁等症。
图3-18 冲脉
图3-19 带脉、阴维脉
6. 阳维脉
与六阳经相联系,会合于督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髋关节部,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部前行到额部,再到项后,合于督脉(图3-20)。
主要病症:寒热反复发作,腰痛等。
图3-20 阳维脉
7. 阴跷脉
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的作用。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内踝的前面,沿大腿内侧,经过阴部,向上沿胸部内侧,进入缺盆,上经人迎的前面,过额部,至目内眦,与足太阳经和阳跷脉相会合(图3-21)。
主要病症:足内翻、喉痛、嗜睡、目闭,咽喉气塞、小便淋漓,膀胱气痛,肠鸣、肠风下血,黄疸、吐泻、反胃,大便艰难,难产昏迷,腹中积块,胸膈嗳气,梅核气等。
图3-21 阴跷脉
8. 阳跷脉
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的功能。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上行,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过颈部,上口角,入目内眦,与阳跷会合,再沿足太阳经上额,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图3-22)。
主要病症:足外翻、不眠、目内眦痛、腰背强直,癫痫,骨节疼痛,遍身肿,满头出汗等。
图3-22 阳跷脉
三、 十五络脉
络脉是由经脉分出的纵横交叉的支脉。共有十五条,即十二经脉的十二条络脉,加上任脉、督脉的络脉和脾之大络共十五络脉。十五络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以下的络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即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此外,还有从络脉分出的浮行于浅表部位的浮络和细小的孙络,遍及全身,难以计数。
四肢部的十二经别络,加强了十二经中表里两经的关系,从而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躯干部的任脉络、督脉络和脾之大络,分别联系了腹、背和全身卫气,统属全身络脉,从而输布气血,以濡养全身器官与组织。
四、 十二经别
经别在人体的分布情况,除了它有内归脏腑,外络于四肢百骸关节的分布路径以外,每条经脉均有另行入内体腔的分支,名“十二经别”,即是十二正经出入离合的别行经络部分。
阳经的经别大多从膝部以上上行,如胸腹脏腑后,多数又再浅出至颈项,分别合于原来十二经中的阳经;阴经的经别从其阴经经脉分出后,又与互为表里的阳经经别并行会合,归于阳经经脉。阴经经别与阳经经别都分别从本经肘与膝上分出,最后合并于六条阳经,贯通合流。阴经经别与阳经经别进入胸腹腔后,均与其经脉所属的脏腑发生联系,足三阴经别离心而上入头循行,手三阴经别出腋部而入腑,经喉部上入头面部。
十二经别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十二经脉互为表里关系的作用,紧密联系人体各部分组织之间的微细通道,增强卫气营血的输布。
五、 十二经筋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分布在肢体起连接组织经络与关节作用的部分。其分布要点是连接于十二经脉,循行于体表,走向四肢末端,上行入头、身。经筋的主要作用是连接骨骼支架,四肢百骸,通利关节。正如《素问·痿论》所说“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六、 十二皮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的情况,即“十二经脉,皮之部也”。故十二皮部也是内属脏腑,外络体表。若体表被外邪侵犯,邪气会通过经脉传入脏腑,相关脏腑则病也;若某脏腑患病,则会在体表有反应出现。皮部的理论在中医的诊断和灸疗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