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神医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近年来,随着脑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的开发、对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重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研究已取得长足进步,其转归也得到大大改善。由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异质性,精神分裂症的致病因素不是单一的。作为病因复杂的疾病,精神分裂症已成为现代分子遗传、神经病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和神经心理等众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以下仅就有关进展进行简单介绍。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广泛的关注。Kety和Matthysse1988年的资料汇总指出,普通人群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1%,同胞患病率为8%,父母之一为精神分裂症时子代患病率为12%,双卵孪生子的患病率为14%,父母均患精神分裂症时子代患病率为39%,单卵孪生子患病率为47%。寄养子研究也显示,亲生父母为精神分裂症的寄养子成年后患该病的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资料表明,遗传因素或遗传背景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开展了大量的易感基因定位研究,已有的阳性发现相对集中在1、2、4、5、6、8、10、13、18和22号染色体,但目前尚无一致公认的结果。不过,精神分裂症是多基因遗传的复杂疾病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见表4-1。
表4-1 与多基因遗传相一致的特征
(二)神经生物学因素
1.神经解剖和神经影像学的异常
对典型病例尸解的研究发现,颞叶、额叶以及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及海马旁回)存在脑组织萎缩。对基底核的研究发现,由于长期服用神经阻滞剂可使尾状核增大。CT及MRI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非进展性脑室的扩大和沟回的增宽,这些变化在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甚至治疗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提示其病因学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PET(正电子发射成像)研究也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测试状态,如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归类试验(应当由额叶完成的活动)时,并不出现额叶活动的增强,提示患者存在额叶功能低下。50%~100%的患者中存在神经系统软体征:原始反射、实体觉和两点辨别觉异常以及轮替运动障碍。50%~8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45%的一级亲属中出现发作性快动眼运动障碍。
2.神经发育的异常
精神分裂症存在认知功能缺陷,这种损害可能反映遗传的易感性或与神经系统发育缺陷有关。英国的一项研究对诞生于某一年份的一组儿童进行追踪观察直至成年,对确认发生了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的既往成长记录进行回顾。发现患者在童年期学会行走、说话的时间均晚于正常儿童;同时有更多的言语问题和较差的运动协调能力。与同伴相比,智商较低,在游戏活动中更愿独处,回避与其他儿童的交往。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发育缺陷和孕期、围生期所受不良影响以及婴幼儿期所发生的某些躯体疾病有一定关系。有研究发现,母孕期曾患病毒感染者或产科并发症的新生儿,成年后发生精神分裂症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国内调查发现,高热惊厥、婴幼儿期患严重躯体疾病可能增加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Weinberger和Murray(1995)为此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障碍假说:由于遗传的因素和母孕期或围产期损伤,在胚胎期大脑发育过程就出现了某种神经病理改变,主要是新皮质形成期神经细胞从大脑深部向皮质迁移过程中出现了紊乱,导致心理整合功能异常。其即刻效应并不显著,但随着进入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在外界环境因素的不良刺激下,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3.神经生化的异常
主要涉及中枢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谷氨酸等递质系统功能的异常。精神分裂症是个非常复杂的疾病,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这些神经递质的变化是因、是果,还是相关因素,仍无最后定论。
(1)多巴胺假说:
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其依据有,长期使用促进多巴胺功能的可卡因或苯丙胺,会在一个无任何精神障碍遗传背景的人身上产生幻觉和妄想。而阻断多巴胺受体(主要是D2受体)的药物可用来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进一步研究也提供了证据,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中DA的主要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增高;尸体脑组织中DA或HVA高于对照组;PET研究发现未经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纹状体D2受体数量增加;传统抗精神病药的效价与D2受体的亲和力有关。20世纪80年代末对多巴胺假说有所修正,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主要发生在皮质下脑区,尤其是边缘系统,并且与幻觉和妄想等阳性症状有关;而患者前额叶多巴胺功能低下,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有关。
(2)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假说:
中枢谷氨酸功能不足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之一。谷氨酸是皮质神经元重要的兴奋性递质。使用放射配体结合法及磁共振波谱技术发现,与正常人群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某些区域谷氨酸受体亚型的结合力有显著变化,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如苯环己哌啶(PCP)可在受试者身上引起幻觉及妄想,但同时也会导致情感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增加中枢谷氨酸功能。
(3)5-羟色胺假说:
早在1954年Wolley等就提出精神分裂症可能与5-羟色胺(5-HT)代谢障碍有关的假说。由于新一代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等除了对中枢DA受体有拮抗作用外,还对5-HT 2A受体有很强的拮抗作用。因此,5-HT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再次受到重视。5-HT 2A受体可能与情感、行为控制及调节DA释放有关。内源性5-HT抑制DA的合成和释放,而5-HT 2A受体拮抗剂可解除5-HT的抑制作用,促进DA释放。5-HT 2A受体阻断所引起的DA释放增加,在额叶皮质与阴性症状改善有关,在基底核的纹状体与锥体外系反应的减少有关;而边缘系统的伏膈核缺乏5-HT末梢的投射,故不会抵消此处多巴胺受体阻断的抗幻觉和妄想作用。
(三)心理社会因素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特别是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心理社会因素在其病因学中仍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前述的精神分裂症与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有关外,临床上发现,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多表现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很多患者病前6个月可追溯到相应的生活事件。国内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心理因素者占40%~80%。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应激性生活事件就是病因,虽然缺乏特异性,但对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诱发和促进作用。诱发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重要的环境因素包括宫内感染、产伤和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