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王夫之,湖南衡阳人,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字而农,号薑(jiāng)斋,又号夕堂。王夫之晚年隐居湘西石船山,自署“船山老人”,被学者称为“船山先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王夫之卒于湘西草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王夫之出生的时候,明朝内有朝廷腐败,朋党相争,宦官专权;外有后金虎视辽东,伺机南征,再加上民众怨声载道,社会面临分崩离析的局面。
王夫之从小聪颖过人,四岁即跟随长兄王介之读书,他博闻强记,闻一知十。十四岁中秀才,十六岁随叔父王廷聘习诗读史,二十岁游学岳麓书院参加“行社”,二十一岁与友人组织“匡社”,二十四岁与长兄一同中举,三十岁与友人管嗣裘等举义抗清,失败后,投奔南明政权,成为行人司的行人(行人司是明代专掌传旨、册封等事的机构)。明朝灭亡后近四十年时间,王夫之始终怀揣复国之梦,屡遭清军追捕。于凄风苦雨中,王夫之不是避难深山,就是授学育人、著书立说。
王夫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代政治得失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儒家思想和明代统治者的成败得失,进行了全面、系统而又深刻的反思和论述。他痛斥禁欲论和薄欲论,主张“以理导欲”。他也反对专制主义,主张均天下、以人为本的思想。王夫之远承孔孟,近接张载,在前人的基础上屡有超越和创建,是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王夫之一生著述浩瀚,因生前部分文稿分送给他人,逝世后又长期不被关注,仅散佚之作即多达二十余种。流传至今的著述中,经类有《春秋家说》《周易内传》《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尚书引义》等;史类有《读通鉴论》《宋论》《永历实录》等;子类有《张子正蒙注》《黄书》《老子衍》《庄子解》《相宗络索》等;集类有《薑斋文集》《七十自定稿》《柳岸吟》等。凡七十余种,四百余卷,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天文、地理、训诂、考据等,洋洋洒洒五百余万言。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是王夫之一生的写照。作为明末清初的大儒,他的思想和爱国情怀、民族气节以及百折不回的文人风骨,深刻影响了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梁启超、孙中山、章太炎等人。
石船山下,王夫之以其历尽劫难,而又矢志不渝的孤单身影卓然屹立。其灼灼光华,必将辉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