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演讲的过程
一个好的开场只是成功的开始,如何使得你的演讲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不断调动现场的气氛,与听众巧妙的互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从声音、语速、语调、停顿、肢体语言这五个方面着手了。
以声音为主要媒介手段的演讲,对声音的要求很高,演讲时声音太小或太大,都会给听众留下糟糕的印象,演讲时最好能有扩音设备,如果实在没有,也不要声嘶力竭,要掌握好分寸。语速的变化也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语速太快,听众难以听懂,语速太慢,拉腔拖调,听众容易听得不耐烦,所以我们应该掌握好语速,不疾不徐,快慢适中,急缓有致。语调是口语表达的重要手段,同样一句话,由于语调轻重,高低长短,急缓等的不同变化,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
语调一般分为平直、上扬、曲折和下降四种,用不同的语调所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同,在实际应用中这四种语调不应是孤立的,演讲者应根据演讲的思想内容,当时的语言环境以及现场效果,选择适合的语调。
平直:多用于陈述、说明的语句,表达的是庄重、严肃、回忆、思索的情形或表现平静、闲适、忍耐、犹豫等感情心理。
上扬:多用于疑问句、反问句。或某些感叹句、陈述句,适用于提问、称呼、鼓动、号召、训令等场合,表达的是激昂、亢奋、惊异、愤怒等情绪。
曲折:多用于语意双关、言外之意、幽默含蓄、意外惊奇、有意夸张等语境或表达惊讶、怀疑、嘲讽、轻蔑等心绪。
下降:多用于感叹句。有些陈述句,往往表达的是祈求、命令、祝愿、感叹等方面的内容或表达坚决、自信、肯定、夸张、悲痛、沉重等感受。
在演讲表达中,停顿既是一种语言标志,也是一种修辞手段。同样的一句话,由于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举个简单的例子,这样一句话:小猫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我们既可以读成:小猫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也可以读成:小猫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两种不同的停顿,表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意思。由此可见,停顿得当,不仅是演讲者在生理上正常换气的需要,也是表情达意的需要。
那么停顿时间的长短又应该如何把握呢?通常来说,停顿时间又长至短,一般是从句号(包括问号,感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
肢体语言是人类社会交际的信息载体,是演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讲者不仅要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要善于通过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来传情达意。演讲时,我们可以通过目光接触,面部表情,站姿,手势等肢体语言带动我们的演讲。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目光的交流就是心灵的交流,通过目光接触,我们不仅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感,而且还可以通过目光接触回应听众,解读听众的表情,了解听众是否已经听懂了我们的演讲。进行目光接触时,一定要注意速度适中,慢慢环视,而不是扫描,还要注意不要忽略部分听众,要在全场范围内进行。
除了演讲的内容,听众还会把注意力放到我们的面部表情上,所以演讲者的面部表情一定要自然真实。喜怒哀乐都应随着演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发展而自然流露,切不可过分夸张,也不可毫无表情,冷若冰霜。
演讲中站姿也有一定的讲究,演讲时最好能够站到讲台前面,让听众看到你的全身,这样可以拉进彼此的距离,找准位置后,要站直,挺胸收腹,切忌上台后左右或者前后摇晃,不停地换脚或频繁地来回走动。
手是人体的表情器官之一,手势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体态语言形式,由于双手活动幅度较大,活动最为方便、灵巧,形态最为多变,因而手势的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最强,最能表达出丰富的感情色彩。那么在演讲中,我们的双手应该如何放置才最为得体适宜呢?
如果站在讲台后面,我们可以将双手自然地放在讲台两侧,如果没有讲台,可以将双手自然垂在身体两侧,或者让双手握在胸前,也可以用双手操作教学设备,握住提示卡片、笔、教鞭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把双手插在裤子口袋或者背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