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眼睛,边看边想
当你列好了片单,标出了采用正确做法的影片,以及那些有点跑偏甚至严重跑偏的影片之后,就开始拉片吧,同时做好笔记。要注意怎么做有用,怎么做没用。这部影片是什么结构?这部影片是不是情节过于复杂,令人费解?它是不是简洁凝练?编剧如何确立主角?这部影片是怎么开场的?里面有多少桥段?它们在故事中起什么作用?是不是多线叙事?如果是,各条线如何互相连接?如何结合成一个整体?你写的是一个科幻冒险剧本吗?比较一下《星球大战4:新希望》和《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它们分别用什么样的方法把我们引入故事,各个人物和情节线如何发展,如何交织在一起。你注意到了哪些东西?哪一部片子的方法更有效?为什么?你写的是一部家庭喜剧吗?看一看《老爸当家》(Daddy’s Home),把它和我们的电影《老家伙》(Old Dogs)进行对比。我们很爱《老家伙》,那些从小看这部电影长大的孩子,会在我们面前引用里面的台词,这让我们感到无比满足。但《老爸当家》的实现效果更完整,商业上也更成功,还拍了续集。为什么?有什么区别?去看一看约翰·休斯[6]的家庭喜剧吧,比如《巴克叔叔》(Uncle Buck)。
我们抵达拉斯维加斯,然后去时尚秀购物中心吃饭那天,是想搞清楚《神童》的前两稿问题在哪里。我们的顿悟,其实就是之前没有选对范例。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问自己“迪士尼会怎么做”,而不是用脑袋撞墙,苦思冥想主角实现愿望后的每一种可能的后果,那我们就能给自己免去几个月的工作和痛苦了,更别提代理人为了引导我们所耗费的时间了。我们写的是一部愿望实现类的喜剧,讲的是一个12岁的孩子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天才。它的范例是什么?是《飞越未来》(Big)。就是它,对吧?它不是我们想复制的对象,而是我们想学习的对象,把它当作我们的标准,我们的北极星。
《飞越未来》上映的前后几年间,还有另外两部成年人和小孩子身体互换的影片问世——达德利·摩尔和柯克·卡梅隆主演的《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 Like Son),祖德·莱茵霍尔德和弗莱德·萨维奇主演的《小爸爸大儿子》(Vice Versa)。这三部影片里,《飞越未来》是评论界和影迷都喜欢的,而且是唯一一部获得了奥斯卡提名的(加里·罗斯和安妮·斯皮尔伯格获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汤姆·汉克斯获最佳男主角提名)。它不只是一部商业上成功的作品,还是一部真正的佳作,既搞笑,又深刻。《飞越未来》当时是这个类型中最好的作品,也许现在依然是。对《神童》,以及对作为编剧的我们来说,还有比《飞越未来》更好的范例吗?
当然,还有其他的范例。《金臂小子》(Rookie of the Year)怎么样?虽然在AFI的“百大佳片榜”上找不到它,你甚至可能不记得或没听说过它。1995年发行的《金臂小子》讲的是一个12岁的棒球爱好者摔断了胳膊,愈合后能投出时速超过100英里[7]的球,他因此进入了芝加哥小熊队的投手名单。这是一部幻想成真类的青春片,就跟我们的电影一样。我们写《神童》的时候它刚出来,给制作公司二十世纪福克斯挣了不少钱。在终于搞清楚了我们写的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之后,我们就把《金臂小子》也列入了范例片单里,跟其他幻想成真类的青春喜剧放在一起。现在,《神童》没拍出来。它没有像《飞越未来》那样,成为一部能让其他人学习的电影。但它的确开启了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第一部卖出了大价钱的原创剧本。猜猜买家是谁?二十世纪福克斯的……鲍勃·哈珀(Bob Harper),他就是《金臂小子》的制片人!寻找到正确的范例是非常关键的,实用且有效(我们自己的事业就是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