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考的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 學術著作亦不可盡信

其實不單止對於一般的報章雜誌報導,要懂得辨別其可信程度,對於理應是相當嚴謹的學術著作或學術期刊,亦不可盡信。以下是一些例子。

有學者對教育學期刊的文章水平做過一個檢測,他從31本不同的教育學期刊中選了81篇已通過評審並且刊登了的文章,再將這些文章當成是新投的稿件,請專家學者重新評審,得出的結果是只有7%可以予以刊登,41%應進行修改,其餘的52%被評為達不到可出版水平。(2)

D. H. Fisher在其著作Historians’ Fallacies: Toward a Logic of Historical Thought裏,從大量的當代歷史學著作中獲取例子,說明當代知名歷史學者常犯的謬誤不下100種。(3)在推論上犯了基本的謬誤,當然並不表示其結論一定錯誤,但已足以令他們提供的論據喪失支持他們結論的力量。建築在謬誤之上的結論,其可信性自然成疑。

對於學術刊物的文章中的數據分析,一般人多會認為應該不會出錯,亦不會有工夫核對文章中的數據分析。有感於此,L. WoIins作了一次小規模的研究,他重新分析7篇刊於心理學期刊的文章所提供的原始數據,結果發現其中3篇的數據分析有重大錯誤。(4)另一位學者O. Morgenstern則發現很多經濟學著作,引用的統計數字都沒有註明出處,有不少數字根本就是錯誤的。(5)

縱使是學術著作,尚且有水平參差、數據分析錯誤,及引用數據失準等問題,其他出版物的可靠性自然更不在話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可以持一個過高的標準,如果事事要證據確鑿、無可懷疑才相信,則便不可以在我們的判斷或行為中充分利用資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關鍵的問題不是資訊是否完全可信,而是資訊是否相當可信,或者說其可信度是否到達一個合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