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從軍行七首(其五)
王昌齡
【題解】
本詩選自《王昌齡詩集》,原作七首,這是第五首。
〈從軍行〉七首可能是詩人從軍生活的反映。詩中說及青海、洮河等地,正是唐朝與吐蕃交戰之地。唐代從太宗到玄宗時期,尤其是開元年間,國力強盛,曾與契丹、奚、突厥、吐蕃、南詔發生過戰爭。其間,尤與西北吐蕃交戰歷時最長久。當時,厚賞邊將,並委之為節度使,給予署官權力。其中,不少文人學士因此趨赴西北,從軍為幕僚。王昌齡因曾遊歷西北,也就獲得了這一機會。
【譯注】
大漠[1]風塵日色昏,
紅旗半捲出轅門[2]。
前軍夜戰洮河[3]北,
已報生擒吐谷渾[4]。
滾滾煙塵將大漠遮蔽得昏黑一片,
走出轅門頂逆風難行進紅旗半捲。
前鋒部隊洮河北夜戰中全獲大勝,
快報傳來已經是活捉了敵軍首領。
注释
[1]大漠:廣闊的沙漠。
[2]轅門:軍營的門,以戰車豎立相向而成。古代乘車作戰,行軍紮營時,用車環衛,以保安全,出口處用兩部車的轅相對豎起,作門狀,故稱“轅門”。後來習慣用來指軍營的正門。
[3]洮河:即洮水,在今甘肅省西南部,是黃河上游的支流之一。
[4]吐谷渾:讀作“突欲魂”,西域鮮卑族建立的一個國家,據有洮水西南等處。這裏用來借指敵軍的首領。
【賞析】
〈從軍行〉是樂府舊題,歷來用這題目所寫的詩篇,內容都和軍旅生活有關。王昌齡沿用舊題,所寫也是軍旅題材,但他所採用的文體卻是七言絕句。
王昌齡這首絕句詩在藝術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這首詩構思獨特,取材十分巧妙,頗能體現詩人的藝術匠心。例如,詩篇所寫是一場戰事,因為篇幅所限,不可能展示戰事的全過程,詩人就只是描述大軍出發時的情景。這一情景分兩層加以展示:一說風塵滾滾紅旗半掩,大軍開出轅門;一說正出發時,前軍傳來捷報。前者所寫戰事尚未開始,後者即報告戰果,中間的過程已省略。這樣的安排,出人意表,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其次,詩人善於融情入景,渲染氣氛,以體現其高昂威武、勁拔豪邁的藝術風格。例如,詩篇第一句即展示大漠風光,但並非純客觀的描摹,而是注入詩人的主觀情思,並且在此大背景下,由第二句展示軍隊出征的雄壯場面。這是寫景,但其中卻融入“情”。即:一方面是風塵滾滾,地暗天昏,一方面即雄糾糾,氣昂昂,開出轅門而去。這一無比威武的場景,同時也顯示出激烈的戰鬥氣氛。因此,整首詩所創造的境界,充滿着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