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近敦煌
一
解讀敦煌
一生守護
樊錦詩
我們的祖先,世世代代用一千年的時間,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莫高窟。這莫高窟,1700米長的山崖上有735個洞。莫高窟的九層樓裏有武則天時代修造的35.5米的彌勒大佛彌勒像。它的背後都是沙山和沙子,前面是祁連山的支脈,屬不毛之地。石窟就開在鳴沙山的斷崖上。祁連山支脈三危山和鳴沙山之間有一條溪流,那位置的泉水,形成了小綠洲,名為月牙泉。這小綠洲背着峰,有樹有山,是一個風水寶地。莫高窟就是在這片寶地的附近。
公元366年一個和尚選擇了在這地方開了第一窟。就這樣,一開便是一千年了。後來因為沙漠絲綢之路的衰落,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加上嘉峪關修了以後的封閉,莫高窟再沒開放。到了1900年發現藏經洞,再一次振動了世界。原來莫高窟是個佛教聖地。
1.敦煌莫高窟九層樓
2.月牙泉
敦煌與我
以下我想談談自己怎麼樣來到敦煌工作。
我跟敦煌的結緣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我祖籍杭州,在北京出生,在上海念小學中學,家人都說杭州話,我能聽但不會說。我很小就到上海,在上海長大直到中學畢業,考到北京大學,念了五年考古學。畢業以後到敦煌工作至今,我的經歷就是這麼簡單。
中學的時候,便喜歡歷史,也喜歡藝術。我很喜歡去看博物館、美術館。其實我不會藝術,但就是喜歡看,去欣賞。偶然之下,看到一些敦煌的畫片,而中學的課文中剛巧也有提到敦煌莫高窟。作為一個學生看到敦煌這麼美,這麼好,感嘆我們國家有這樣的寶庫,心裏很嚮往,希望能多認識它。
考大學時我選了幾個專業,最後不知怎的選了考古學。學考古時有更多機會接觸莫高窟,看到很多資料以後便更喜歡了。曾經看到《人民文學》上有一篇報告文學的文章叫〈祈連山下〉,共上下兩篇,寫當地的長虹,我看了以後特別感動。看着看着,心裏便很嚮往,想到敦煌去看看。
初到敦煌
進入大學最後一個學年,要進行畢業功課。同學分組到不同地方考察和實習,有的到河南,有的到陝西,有的到山西,有一組要到敦煌。敦煌那組有很多同學報名,我也很想去看看。這是多好的機會,想去的原因並不是要努力學習,只是想借此機會去看看。誰知道這一看,我就看上它了,它可能也看上我了。那時我們也不太懂敦煌。儘管在學校已首先上課,但老師講的課跟實際看到的並不相同,老師講得很枯燥。那次看一個洞,很美,再看另一個洞,還很美。一天後回到房裏,甚麼印象都沒有了,只知道敦煌太美了。
一個星期後便要開始實習。那時候莫高窟還沒有加固,很多洞不能輕鬆去到,但還是要上呢,怎麼辦?他們就使用一把蜈蚣梯,之前我是從沒見過的!平常的梯子是兩邊支架中間橫杠的,它不是,它只是一枝粗樹杆,這邊插一枝木棒,那邊插一枝木棒,就像一隻蜈蚣。那兒的工作人員叫我們用那蜈蚣梯往上爬到洞內。當時我們都不敢爬,他們還勸說試一試,然後往下看看,看下方更可怕!
實習的時候,工作人員跟大家說,早晨不要喝水。喝了水,要爬來爬去,很麻煩。所以大家不敢喝水,乾着嘴巴,吃了東西就上洞,盡量少下洞。居住的敦煌的生活跟北京、上海等反差特別大。房子裏沒電燈,也沒自來水。每天只有兩頓飯,早晨十點和下午五點,沒早飯,我們很不習慣。食物就是麵粉饅頭或玉米發糕,吃了也很不習慣。很多人留一點炒菜的油,回家自己做飯。我們學生只能在食堂吃,食物很少鹽,沒甚麼味道,但稍微下多一點就變成苦的。當時的生活很不習慣。
而且敦煌很封閉,甚麼消息都不知道。報紙要看很多天以前的,也不能隨便進甚麼貨或到哪裏,因為幾十里方圓都沒有人,離敦煌城也有25公里。我們剛到達的第一個星期特別興奮,一星期後興奮感覺也過了。住在這麼封閉的地方,每天要爬到洞裏測量、考古、寫報告。然後住的房呢,最初我一個人住,後來他們不放心。當時有三個男同學和我一個女生去敦煌。他們不放心我獨自住在房間裏,把我調到跟一位女雕塑家同住。桌子是土的,凳子是土的,炕也是土的。書上都是土,撣一撣,待會又撣一撣,就是撣不完,最後就不撣了,反正到處都是土。
當時有一件事情令我很驚奇。常書鴻先生那時已經在莫高窟生活了20年。他是著名的油畫家、留法的高才生。在巴黎得過幾次獎。他回國後受命到現在中央美院,當時的北京藝專籌備建立敦煌藝術研究所。研究所成立的時候,他被任命為所長。我們去實習時,很早便知道他的故事,但看到他真人時,說話鄉音很重,穿的衣服都發白了,如果他不說話、不戴眼鏡,跟普通農民差不多。大家都說常先生就長這個樣子,實在不像一個教授呢!
因為當地的氣候,跟東邊差距太大,生活質素也太差,我不久便水土不服。後來只好趕緊收集實習資料便回去了。當時我沒想到,還會再回去。但是我並不認為那是個鬼地方,那些洞窟多好啊,只是生活太差,沒電沒水,吃飯也不順口,地方也很封閉,當時只想把任務完成,反正我也到敦煌一遊了。
再一次的緣份
畢業的時候,學校分配畢業生到不同地方工作,叫我們填志願。當時覺得國家培養我們,我們就應該為國家服務,所以我們也跟學校保證,一定會服從分配。
最後分配了我們實習時的其中兩位到莫高窟,那麼幸運,挑上我了。另外的一位同學在莫高窟也待了15年,後來回到北京成為北京大學教授。當時我就服從了,並寫信告知家人,父親馬上回信,着我把勸說信給學校,好分配到另一個地方。但我沒交給學校,就這樣去了敦煌,我覺得不能做些言而無信的事,而且,敦煌還是挺好的一個地方。
到了敦煌,確實非常艱苦。那個時期包括我,共有48人。每逢禮拜天,有一些人就回家了,我一人在房間裏,萬籟無聲,原來那曾是和尚的寺廟。我在敦煌的20年都住在那裏,晚上會聽見九層樓的鈴鐺聲,其他甚麼聲音也沒有。有一次,我的扣子掉了,衣服破了,自己拿來縫,縫衣針掉在地上,“騰”的一聲,那麼清楚的聲音,可見是多麼安靜。像這種情況,我就會想家,想到和家人團聚。可是這樣日子又過去了,曾經有離開莫高窟一陣子,進行社會主義教育領下鄉,到農村去辦活動,然後文化大革命來了。當時我已經在敦煌三年了,那時候已經不招大學生,也沒學生可分,老師也無法幫助你,我就那樣待着。時間久了,感情慢慢發生了變化。
工作與家庭的矛盾
我覺得自己有專業,好像甚麼也沒做便走,有點不甘心!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即使離開也不能幹甚麼,又覺得應該保護敦煌,其實很多工作沒有做好,心情很矛盾。另外我有自己的家了,我跟丈夫在1967年結婚,1968年便有了孩子。最後,孩子在敦煌出生。當時我趕緊發電報告訴丈夫,他帶着小孩的衣服,雞蛋等,挑了一擔,從河北到武漢,再到鄭州轉車到敦煌。那時候,小孩已經六七天大了。
56天產假後我就上班了,丈夫已回武漢,小孩只能鎖在房子裏,沒人帶,我用繩子捆着他,他越長越大便捆不住要找人。其他人說他會動,那繩子可以會勒脖子,我聽了以後,天天心裏嘀咕。遠遠聽到哭聲心裏說,沒事!平安無事!有時候他不哭,我又說,安不安全?會不會出事?打開門縫一看,他衝着我笑。有時候他會從床上滾到地下。家人便說趕緊把孩子送到上海,直到一歲多,才送走了他。所以研究院的年輕人要找對象多在敦煌裏找,但也不好找。現在有些年輕人帶父母到莫高窟,請他們幫忙帶孩子。在莫高窟,很多人生了孩子直接送走,由父母幫忙照顧。
1972、73年我有第二個孩子了,但一家人總不能老是這樣分居,可是心裏對莫高窟有感情,希望自己能多做點工作。一直就是這樣拉据,孩子都十歲了。當時武漢的學校叫我調回去工作,可是敦煌有種吸引力,把我吸引了。而敦煌的老前輩有時候勸我別走,說大城市有的是人才,大家都需要我,令我越來越矛盾。
當時跟丈夫討論,總得選擇是他離開武漢,還是我離開敦煌。我理解他還是支持我的,知道我捨不得離開敦煌。最後1986年他便到了敦煌。敦煌的魅力很大,我們都想為它作出貢獻。前輩都幹了多少年,再加上丈夫的支持,我就留下了。敦煌也把我的丈夫吸引過來。原本他是研究商周考古的,我們是研究佛教考古的。佛教考古屬魏晉南北朝,離商周很遠。最初擔心影響他的專業研究,後來發現北區還沒有人研究,便由他開始做起。洞窟裏的密教研究也是他進行的。
金光乍現莫高窟
說來到底怎麼會有莫高窟?有一位和尚叫樂真,從長安走到莫高窟前,往三危山一看,金光萬道,狀似千佛,他認為這是一個佛地,便在站立的位置開鑿第一個洞,然後公元366年又來了另一位和尚樂僔,之後馬上又來了第三個和尚法良再開鑿洞窟。後來一些世家大族、官僚貴族、僧侶商人、軍人都來開窟了。從4世紀,到元代14世紀共1000年,在1700米長的地方留下了735個窟。記得1995、96年的一個夏日,下暴雨,洪水漲,假如不防洪,水溢上會把洞子淹掉。當時員工都已經下班了,他們都回到城裏,我則住在莫高窟,便帶着員工疊沙包,低着頭疊着疊着,抬頭一看,黃金色的,金燦燦的,整個天空全是金色的。一陣子還有兩道相交的長虹。我們心裏想,這可能是老佛爺顯靈了。那些金光真漂亮,光一退,天空便湛藍湛藍的。
敦煌研究院的開拓者
接着想跟大家說說常書鴻先生。前文提到他是著名的留法油畫家。他的油畫在巴黎得過獎,他是學院派的畫風,把形象把握得特別準,顏色也特別好。比如他畫一串葡萄,旁邊有個剛切開的白蘭瓜。畫中讓人感覺到那深綠淺綠的瓜好像在冒水,那葡萄好像剛摘下來似的。1913年他授國民政府之命到莫高窟籌建敦煌研究所。他的夫人跟他是同在巴黎留學的同學,她學雕塑,他學油畫,有一子一女,本來在重慶有很好的生活。夫人不同意他到敦煌,常先生便先去看看,他當時看到的莫高窟幾乎像廢墟一樣,幾百年沒人管了,門塌了,樓梯也塌掉了,沙子都堵進洞裏了,一片荒涼,但這沒有把他沒嚇退,反而令他更堅定要完成這工作。他破釜沉舟,帶着家人去敦煌,連重慶的房子也退掉。常先生的女兒常莎娜說,第一頓飯,就摘下戈壁上的紅柳拌麵來吃。
1943、44年是抗戰期間,常先生以前畫室的工作人員和學生如董希文,都到敦煌了,因那兒不會打仗,他們藝術家非常願意在比較安定的地方畫畫,便開始臨摹工作。可惜常夫人在敦煌的第二年便受不了,跑了,留下兒女給常先生。他們沒法上學,常先生就教他們畫畫。抗戰勝利,國民黨政府下令撤銷敦煌藝術研究所,其他畫家正好趁機會回家,但常先生說不能撤,他覺得才剛開始,還有很多保護工作。但那時他仍然離開了敦煌,第二年才回去。原來他跑到重慶、南京說服政府,說研究所絕對不能撤,最後政府被他說服,研究所就這樣保留下來,所以我經常說,常先生確實了不得。
這麼的艱苦條件,他是個南方人,一口鄉音,在敦煌住那麼長時間,別人都聽不懂他的話,他說:“你怎麼不‘娃娃’?”,原來他問怎麼不畫畫。但他仍然堅持,如果沒有他,研究所便解散了。常先生的研究所是從外招大學生的,研究院為甚麼能留到今天,因為一直有人才,他懂得專業的重要性。
常先生到敦煌時非常糟糕,洞子裏都是沙,沙子怎麼清出來?他們用水沖,但卻不能沖到壁畫。有時大雨,水就進到洞裏。窗壞了,門壞了,窟岩壞了,棧道壞了,沙子不斷進,水也進,有些壁畫被風吹沙打磨壞了。常先生面對這樣一個殘局,只能先做清沙。而且1917年十月革命時,白俄羅斯人逃到莫高窟。他們一批跑到東北,一批跑到西北,西北那批人跑到新疆,他們都有馬有重武器。最後新疆政府跟他們說,願意繳械便替他們安置住處,結果安置在莫高窟。可是常先生都要住在和尚的破廟裏,他們沒地方,只好住在洞裏。他們在洞裏亂寫,寫笑話、髒話,還在洞裏置炕和灶,燒炕做飯,把部分的洞壁燻黑。
常先生到莫高窟後的工作便是,把沙子清出,把炕拆掉,跟鄉親們募捐,修築一道長長的圍牆,保護莫高窟。土匪進不來,家禽等也不會到處亂跑。有一些特別好的洞,常先生便修一些門,保護那些洞。當我首次去敦煌,是在加固之前,情況已不佳,常先生去的時候,更是一片破敗。最初我想像這個研究所一定很高級,估計常先生、段先生都是西裝革履,處處窗明几淨。實際上哪有玻璃窗,窗都是紙糊的,他們都穿得很土。感覺怎麼還不如上海郊區村鎮的境況。到處是不毛之地,荒涼一片。當然現在有感情了,看的也不同,大城市太擁擠,敦煌多開闊。
1949年新中國建立,我們的藝術研究所改稱文物研究所,繼續由常先生當所長。常先生另外還很了不起的是,他是個藝術家,一方面讓搞藝術的人去臨摹壁畫,同時叫人調查研究複雜的洞窟,又設立功德組主力募捐修洞。我們現在的資料實際上是由常先生開始做的,他一直想方法保護敦煌,後來跟政府反映,莫高窟的價值及當中的困難。中央政府就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學者、學生到來調查研究。
洞窟加固、治沙、修壁畫
當時的首要任務是替洞窟加固。常先生到北京去呼籲,最後1962年周恩來總理很支持,批准撥資金加固,共一百多萬。如今加固工程的效果很好,可以抵擋七級地震。常先生還治沙,弄圍牆擋沙,還請了治沙專家、沙漠專家,在山頂上造沙帳,想在山頂上擋沙。當時設想的治沙辦法並不全都成功,但是為我們現在治沙積累了很多經驗。然後常先生又去抓修壁畫。北京的修壁畫專家說洞窟的門一開,風吹到洞裏,有些壁畫便被風吹掉了。當時常先生很着急,向北京反映後,請了一位捷克專家到來。可是他沒逗留多久便走了,捷克專家要喝牛奶,要每天洗澡,要吃麵包。敦煌土得很,哪有這麼豐富的物資,捷克專家要求的根本辦不到,他便走了。他留了一個解決辦法給我們,使用針管把高分子液體打到有病的壁畫,翹起來的地方便能壓下去。
所以我們現在治沙、修壁畫、加固,冒着嚴寒到山頂上的氣象站去看溫度濕度,都是從常先生的時候開始的,他很有眼光,知道首先要保護敦煌,才能做其他工作。
後來除了以上的工作,常先生還着大家去考古、學歷史、學文學、學建築。1966年,是莫高窟開窟的1600週年紀念,常先生跟我們說要開國際學術會議,要每人準備一篇論文,寫好宣讀給大家聽,不夠好的要修改。可惜文化大革命時,事情擱下了,但大家的論文不會白費,後來中國文物出版社跟日本平川社出版的第一批書,共五卷,便按時代劃分出版了我們的論文。那是研究院非常有份量的、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學術著作。那些都是常先生時代的積累。常先生是個藝術家,不能要求他甚麼,但是他做了很多工夫,環境監測、治沙、修壁畫,野體加固。他還培養人才,他故意招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到敦煌,擔當不同的工作。
文革前,研究所的隊伍大概有48人,約百分之七十多都是大學生,他們來自不同的專業,來自祖國各地。大家都是抱着為了莫高窟的精神,要研究它,保護它,也有很多人是為了畫畫。他們一輩子默默無聞,為莫高窟獻身。常先生在1994年,90歲的時候去世。去世前,他年事已高,便由段文傑接替他當院長,自己任名譽院長。而段先生在2011年去世,終年95歲。有機會大家可以去看,在莫高窟對面有常先生和段先生的墓,他們一生都在莫高窟。
培養專才
談到段先生上任後,他繼續進行保護工作,同時下工夫培養人才,如今的講解員、學外語都是從段先生時候開始的。他願意把年輕人送到大學培養。大城市有的是人才,莫高窟這樣博大精深,又是佛教又是藝術又是人文學科,非常需要人才,可是很難留住他們,所以我們最後的辦法是自己培養。所以段先生的時候開始就是,大學生到敦煌後,可以再念研究生,直到念博士。培養講解員後可以送到大學學外語,再讓他們在工作中練習。我們還跟日本建立聯繫,送到日本研習,出國培養。段先生就是在常先生培養人才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就是不斷在培養人才,有意造人才才有今天的敦煌人。事情能不能做好,關鍵在人,沒有人甚麼也做不上。另外段先生也創辦了《敦煌研究》雜誌,他鼓勵大家發表文章,進行研究。當時改革剛開放,百廢待興,但敦煌研究院奇怪了,怎麼莫高窟短時間內有這麼多成果?因為段先生把在常先生時代積累的研究、文章等都發表出來。逐漸一批批人才到來,成果也不斷結成。
臨摹就是研究
臨摹壁畫
段先生自己也很苦,他是包辦婚姻,夫人是個小腳,他是個大學生。可是他不愛妻子,一夜夫妻後他就走了,後來更有了孩子,直到11、12年後才一起生活。他在國立藝專學國畫畢業,曾經跟很多有名的老師、教授學習。他在敦煌臨摹了很多壁畫,數他最多,技巧出神入化。
其中有幅壁畫是都督夫人,胖胖的一個女人,真跡已經看不清了。段先生花了很大工夫把它復原。他說要跟那些古代畫家對話,本來怎麼畫的,便要臨摹得惟妙惟肖。所以他後來說臨摹就是研究。當時我不理解,不就是臨摹,照貓畫虎。其實不然,段先生會翻很多畫史的材料,反反覆覆看,看了以後臨摹,知道這線怎麼畫下來。這種畫法是吳道子的,那種畫法是閻立本的。臨摹實際上就是研究。現在留下的兩千多件臨本,有十幾個洞是一比一原大地複製洞內壁畫的,其中百分之八、九十的臨本,是段先生跟段先生那一代人,在沒有電的艱苦條件下,用鏡子反過來畫的。想想當時的條件那麼困難,他們能一比一地複製285洞窟,是相當不容易的。今天很多人看了還是建議我們,把這個複製洞拿去展覽,它是畫得最好的。我想這一定是古代的優秀作品,他們才挑選作為臨摹的對象。他們那種一心追求藝術的心思,是用心與血畫下來的。他們一生寂寂無名,就是把這些藝術再現。他們的靈魂,跟敦煌已融合在一起。血脈裏流的血,就是敦煌,他們離不開敦煌,敦煌當然也離不開他。我們應該按照他們,繼承他們好的做法,也希望往後能延伸,因為敦煌太偉大了,祖先一千年留下來的,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寶貝,我們應該全心全意去做。
莫高窟第285窟
前人的步伐,後人的延續
常先生和段先生給我們做了榜樣,他們不管多麼艱難困苦,還在堅持,還在奉獻,還在進取。如今我們實際在做的,不過是踏着他們的步子往前走。敦煌的人因為普遍離城有五十華里,很多城市社會裏的事我們都未必知道,我像個老天真。大家就是很願意把莫高窟保護下來,甚麼工資高低也管不了,反正我們有飯吃,當然必須要把保護工作做好。這是莫高窟養成的一種傳統。如今我們派研究院中的年輕人到其他地方幫忙修復,如新疆、西藏、青海、寧夏、河南、內蒙,他們做事都比較扎實、踏實,令人比較放心。這些都是常先生和段先生創造的傳統。當然大家還是會面對找對象、生孩子、醫療健康等問題,但是我們很多年輕人,只要他們結婚了,你好好善待他們,他們還是願意留下來的。
談談研究院內的組成人員吧,我下面有18個部門。我剛到敦煌時有48人,如今有600多人,為甚麼要那麼多人?想想我們的講解員隊伍有120多人,夏天或國慶時,一天便有一萬人到莫高窟來!好講解員是怎樣產生的?我們會把他們送外至少三年學外語,還要教他們打扮,要有精神、有風度才好。我們還有一支保護隊伍,從修復、監測、環境氣象、取樣分析、試驗到研究我們都要進行,因為如今要進行全國的國家工程,敦煌信息保護中心,所以那隊伍便有100人。然後要有保安保護安全,曾經有人偷壁畫,偷一線文物,所以保安隊伍也有百多人。因為我管三座石窟,而莫高窟以西有新項目,約有20個洞。莫高窟東面的榆林窟,有41、42個洞,我們都要派保安駐守,不能出事的。另外還有後勤跟園林工作的人員。在正式編制裏,其實沒有一個清潔工,但莫高窟對外開放,總不能天天垃圾成堆吧。其實我們進行研究工作和管理洞窟的人員還不到200人。但是不能沒有後勤、園林、保安的人員和講解員,不能光在那兒研究的,我們等於是一個保護、研究、弘揚的一個綜合機構。現在因為開放給公眾遊覽的地區越來越大,保護任務越來越重,所以我們的隊伍也在慢慢膨脹。現在的任務很重,要保護自己,更要保護全國的壁畫。我們現在的壁畫都在乾燥地區,但如今國家讓我們保護南方潮濕地區的壁畫,這給我們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但是我們還得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