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织锦的三绺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篇
鋼琴篇

鋼琴

談到人類最偉大的發明,有很多不同的意見。但如果說鋼琴是音樂上最偉大的發明,反對的人大概不會很多。英國名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1)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樂評人。他的樂評除了收在他文集內,還有選輯成單行本,雖然他意見很強,行文尖刻,但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很值得喜歡音樂的人一讀。他不喜歡大提琴,說寧願聽蜜蜂困在石瓶中嗡嗡作響(這一點我十分不同意,大提琴是我最喜歡聽的樂器),但卻認為“鋼琴是最重要的樂器。它的發明對音樂的影響有似印刷機的發明對詩學的影響。”

小提琴的愛好者大抵會堅持世界上的樂器鮮有比“斯特拉得”的聲音更圓潤晶瑩;熱愛風琴的也會抗議,認為風琴雄偉、莊嚴的樂音,其他樂器實難望其項背。然而,就是承認名小提琴的音聲最清純可愛,風琴聲最浩瀚澎湃,仍然可以堅持鋼琴是音樂上最偉大發明的看法,彼此之間並沒有任何齟齬矛盾。因為鋼琴的偉大不在乎它的音色,是另有其他的原因。

最偉大發明

讓我們先把鋼琴和小提琴,或大部分其他的弦樂或管樂器作個比較。其他管弦樂器在同一時間內只能奏出一個樂音。固然,提琴可以同時拉出兩個樂音,但這並不常見,也不容易,至於拉出三個樂音也就更罕見,有也只限於一兩聲和弦之內。所以從這些樂器,我們聽不到對位、和弦。但鋼琴同時奏出四、五個樂音,兩個旋律卻是司空慣見。

風琴,不錯也可以同時奏出多個不同的樂音,但風琴不是普通的一件樂器。那些大小不同、長短各異的管子和它處身的建築物幾乎不可分割。鋼琴雖然龐大,但還可以運送,好像上一章提到的荷路維茲、顧爾德,到外面演奏的時候便把自己鍾愛的琴運去。風琴家不單只巡迴演奏的時候不能把風琴攜着同行,就是要在家中自置一具練習也不是容易的事。

交響樂作品沒有只是單音的,也沒有幾個作曲家能夠自己養備一隊樂隊,所以他們需要一具能夠像樂隊一樣,可以同時奏出多個樂音、旋律的樂器來幫助他們作曲。鋼琴要不是唯一,也是最佳的選擇了。歷史上的名作曲家只有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公開表示過他討厭鋼琴。但我相信作曲的時候,他還是和其他的作曲家一樣,得利用這件樂器。

在未發明無線電,未有錄音之前,鋼琴是唯一可以幫助一般人接觸,研究樂隊音樂的樂器。那個時候,一個人如果不是住在大城市,可能一輩子也難聽到交響曲的演出。音樂學生,甚至成了名的作曲家要深一層認識交響曲,往往便得靠改編成給鋼琴獨奏的版本。舒曼第一次聽到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Symphonie Fantastique)未能完全欣賞其中的精妙,還是靠研究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的《幻想交響曲》鋼琴獨奏版本,才把其中的脈絡、和聲弄清楚。印刷機的出現,令到文學作品得以廣泛流傳,對文學的研究和發展,功不可沒。鋼琴對音樂的貢獻,就是幫助更多的人,更容易接觸到音樂作品,有似印刷機對文學的貢獻。蕭伯納把鋼琴比諸印刷機,推詡它為人類音樂上最偉大的發明便是這個原因了。

古鍵琴的限制

也許有人會指出,鋼琴發明前已經有可以同時奏出多個樂音的樂器,那就是古鍵琴(harpsichord,或譯大鍵琴),何待鋼琴?古鍵琴的確一度大領風騷。十六、十七世紀,差不多所有樂隊音樂、室樂它都佔一席位。不單如此,很多獨奏音樂也是為它而寫的,就是史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 1685-1757)便為古鍵琴獨奏寫了超過500首的奏鳴曲了。韓德爾(George Frederic Handel, 1685-1759)也為它寫過不少獨奏組曲,今日最多人知道的是E大調第五組曲最後一個樂章,俗稱《和諧的鐵匠》(Harmonious Blacksmith)的變奏曲。至於巴哈,他不僅為鍵琴寫了很多的獨奏音樂,還為它寫了好幾首協奏曲,包括雙鍵琴、三鍵琴協奏曲。可是鋼琴出現不到半世紀,便取代了鍵琴的位置。這到底是甚麼原因呢?

很簡單,古鍵琴是靠以禽鳥羽毛管做的撥子撥動琴弦發聲的。琴鍵和一根木造的槓桿相連,裝有羽毛管的抬桿垂直地接到槓桿的另一端,羽毛管撥子恰恰緊貼在琴弦的下面。按下琴鍵,就像蹺蹺板原理,槓桿的另一端升高,抬起了安有撥子的抬桿,撥子撥動琴弦發出樂音。可是這個設計,琴鍵和撥子的關係轉折,不論按琴鍵的力度多大多小,撥子撥弦都是同一力度,奏者不能隨意控制琴音的強弱。

法蘭西·柯普蘭(François Couperin, 1668-1733)公推為歷史上最出色的古鍵琴家。他出身音樂世家,因為他的成就最昭灼,一般人稱他為大柯普蘭(Couperin the Great),以別於他家族中其他的音樂家。他除了寫了四冊,共230首的古鍵琴獨奏曲外,還著有一本討論有關古鍵琴種種技巧的書:《古鍵琴藝術》(L’art de toucher le clavecin),至今仍被音樂界視為經典。就是像他對古鍵琴如此熱愛,認識這樣高深的一位人物,也曾慨嘆:“如果有人有無限量的技巧,高雅的品味,成功地把這件樂器改造得有更豐富的表達能力(指的是可以隨意控制音量的強弱),我將永遠感謝不盡。”

法蘭西·柯普蘭

基里士杜富利

鋼琴便是柯普蘭希望見到可以由奏者控制音量強弱的樂器。意大利人基里士杜富利(Bartolomeo Cristofori, 1655-1731)是公認的鋼琴發明人。他把他發明的樂器稱為: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可分強弱的古鍵琴),後來簡稱為:fortepiano(直譯便是強和弱)最後才簡稱:piano。中文把它譯為“鋼琴”並不貼切,因為早期的鋼琴和鋼完全沒有關係,成為“鋼”琴是後來的事。鋼琴和鍵琴間最重要的分別是:前者不像後者靠撥子挑撥,而是靠琴槌敲擊琴弦發聲。琴鍵直接連接琴槌,演奏者可以靠不同按琴鍵的力度隨意改變音量。

撥動琴弦和敲擊琴弦所發的聲音當然有分別。早期的鋼琴很多人不喜歡它的音色。十八世紀法國,筆名伏爾泰的文學家(Voltaire, 1694-1778)(2)便不喜歡鋼琴,認為不夠溫文儒雅,“和古鍵琴相較,只是雜貨店的樂器。”

然而就只憑可以隨意控制音量強弱這一點長處,鋼琴便風靡歐美。不到一百年,十九世紀下半葉,鋼琴每年的銷售量接近百萬,歐美中產以上的階層,幾乎家家一具。面對鋼琴的挑戰,鍵琴並不是坐以待斃,而是招架乏力。從下面的例子,可見一斑。

布爾格特·舒弟(Burkat Shudi, 1702-1773)是十八世紀著名的古鍵琴製造者。他本來是瑞士人,後來移民英國,在倫敦開設鍵琴廠,對鍵琴作出了多方面的改良,甚至讓奏者對音量可以有點控制。他揚言他所改良的鍵琴可以和鋼琴較一日之短長,恢復往昔的光輝,鍵琴的擁護者對他的鍵琴廠寄以厚望。他的合夥人是他的女婿蘇格蘭人約翰·白拉特活德(John Broadwood, 1732-1812)。然而,他們的產品不只未能為鍵琴爭回一席位。舒弟逝世後不到20年,白拉特活德更徹底投降,把鍵琴廠改為全面生產鋼琴,就是今日著名的白拉特活德鋼琴廠(John Broadwood & Sons)了。

鋼琴的構造和操作

今日的鋼琴和十八世紀的鋼琴有很多地方不相同,但複雜的操作系統雖經不斷的改良,還是大同小異。有以為,琴鍵連接小槌,一按琴鍵,牽動琴槌擊打琴弦發聲,那又可以複雜到哪裏去?然而,如果我們稍稍研究一下,多問一兩個問題,便會明白鋼琴的構造原來十分精妙,面對的問題很多,而且不容易解決,便不能不讚嘆發明人的聰明了。

就是按下琴鍵,使琴槌擊打琴弦發聲這麼小小一個動作,要克服的困難已經很多。第一,在未發聲之前,所有弦線都有抑音器壓緊,不讓它們隨意震蕩,否則,任何一條琴弦受擊發聲,所有弦線都一齊顫動,百音齊鳴,那可混亂不堪了。因此,按下琴鍵的時候,兩件不同的事發生:首先,在琴弦被敲打前的剎那,放鬆緊壓該琴弦的抑音器,然後,才讓琴槌敲打琴弦;擊打琴弦以後,琴槌便得馬上離開琴弦,否則弦被槌壓,也就發不出聲來。可是抑音器卻必須繼續放鬆,直到手離琴鍵為止,這樣才能控制樂音的長度,使之合乎樂譜的要求。琴槌和抑音器在按下琴鍵的一刻同時一起行動,可是馬上便又分道揚鑣,各有不同的反應。這所有的行動都像電光石火,一瞬即逝。但雖然只是一瞬間的事,兩者一先一後,次序分明,不容有誤。

琴槌擊打琴弦後,不單要馬上離開琴弦,還得要立刻,越快越好,返回原位,因為不時樂曲要求短時間內連續奏出同一樂音。(音樂會用的大鋼琴,槌是向上敲擊琴弦,所以地心吸力幫助琴槌迅速返回原來位置,不全賴機械。一般家用的直立鋼琴,琴槌橫敲琴弦,槌的回歸全憑機械槓桿,那便及不上大鋼琴的快捷了。樂曲上不少快速的樂句,直立鋼琴往往及不上大鋼琴的速度便是這個原因。其實兩者的差別還不到十分之一秒。)

大鋼琴的三塊踏板

音樂會用的大鋼琴大多有三塊踏板,除了中間一塊,發明較晚,左右兩塊差不多開始便有。19世紀俄國名鋼琴家安東·魯賓斯坦(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說:“踏板是鋼琴的靈魂。”它們各有不同的功用,名家和普通琴手,動人魂魄的演奏和聽後即忘的演奏,分別往往就在踏板的運用。

右面一塊踏板俗稱“強音踏板”,其實是錯誤的。正確的稱謂應該是“延音踏板”(sustain pedal)。踏下這塊踏板,放鬆了所有琴弦的抑音器。鋼琴任何一條琴弦被敲響,其他和這個音調有關的琴弦都一起共震,和音共鳴,音色顯得更豐厚。同時,就是手指離開了琴鍵,只要腳未離踏板,所奏的琴音仍然不會中止,餘音裊裊。明白了踏板的功用便曉得,踏板和所奏樂音的強弱並無關係,只是令它聽來更加豐滿而已。

鋼琴的三塊踏板

左面的踏板稱為“弱音踏板”(soft pedal)那卻是正確的。靠這塊踏板,奏者可以控制音量。本來鋼琴每個樂音都是靠琴槌敲打三條琴弦發聲的。踏下一半弱音踏板,整排琴槌稍稍右移,就只能擊到右邊的兩條,把踏板再向下踏,琴槌再向右多移一點,就只擊到一條琴弦,所以踏板又稱為“一弦踏板”(una corda)。發出的聲音也便從稍弱到更弱了。

家庭用的直立鋼琴,弱音踏板的運作和音樂會用的大鋼琴不同。當奏者足踏直立鋼琴的弱音踏板的時候,整排琴槌都會前移,和琴弦之間縮短了距離,敲擊力也就減輕了,發出來的聲音也便較弱。

兩種鋼琴的弱音踏板都達到弱音的果效。然而音樂會用的大鋼琴的弱音踏板還有一種功用是直立鋼琴的踏板所沒有的,而這才是它主要的功能。

其實,只要留心一想,便應該知道弱音踏板一定還有其他功用。因為如果只是為了弱音,無需弱音踏板。鋼琴家可以只靠按琴鍵時用力的大小,使琴發出夜半無人時的私語聲,或鐵騎突出刀鎗鳴,千軍萬馬的奔騰聲,以及兩者之間種種不同強度的音聲。又何必要用弱音踏板?

敲擊三條弦線和兩條,或一條所發出的聲音除音量強弱外,音色上也是有分別的。就如樂隊裏面所有小提琴的齊奏,無論怎樣整齊一致,和一個小提琴獨奏,不止音量有別,音色也十分不同。把小提琴獨奏的樂音用擴音器增強音量播出,是不能替代十多個小提琴齊奏的音聲的。這種分別很難言詮,但卻很容易便聽得出來。也許我們可以這樣說,敲一條弦的琴聲比敲三條弦的“纖細”。演奏時用弱音踏板不是只要求音量小,而是追求那種“纖細”,這種“纖細”的音色便是直立鋼琴所不能做到的。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除了孩提時所作的一首不算外,共寫了五首鋼琴協奏曲,最多人知道的是第五首,op.73降E大調,俗稱《帝皇協奏曲》(Emperor Concerto)。可是我最喜歡的卻是第四鋼琴協奏曲,G大調,op.58。

這首協奏曲開始的時候便與眾不同,前所未見。十八、十九世紀的獨奏協奏曲都是以獨奏者為主角,主角一般都不會馬上登場,要讓聽眾稍等一等。先由樂隊開始,準備好大家的心情,然後獨奏才出現,似乎這樣才不失主角的身分。貝多芬的第四協奏曲卻是以鋼琴獨奏開始的,而且只是平和的五小節。鋼琴用這五小節宣告他主角的身分,展示他謙和、溫婉的態度。它和樂隊不是力的鬥爭,而是美的競逐。第二樂章便更精彩。開始的時候,樂隊發出粗魯的投訴,可是鋼琴不是以力把樂隊的不滿壓下去,而是有教養地、文靜地、溫柔地回應—在這個樂章裏面鋼琴的樂句差不多全都在踏下弱音踏板中奏出,溫柔在誦,雍和婉約。如果仔細把這樂章的琴音和第一、第三樂章比較,就是在錄音中也可以聽到,音色是很有分別的,如果聽現場演奏,便更顯著了。樂章結束的時候,鋼琴獨奏的華彩樂段完結,樂隊重新出現已是戾氣全消,被以柔制剛的鋼琴降服了。第三樂章,是鋼琴樂隊一唱一和,攜手歡唱的樂歌。弱音踏板的功用,在這首協奏曲的第二樂章最表現得清楚。

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好的錄音很多。我有的錄音當中,三個比較喜歡的是:CBS裴理雅(Murray Perahia)鋼琴,海廷克(Bernard Haitink)指揮阿姆斯特丹音樂廳交響樂團;EMC費爾拿(Till Fellner)鋼琴,長野健(Kent Nagano)指揮滿地可交響樂團(Montreal Symphony Orchestra);第三個很舊的錄音,Peters International羅森(Charles Rosen)鋼琴,摩利士(Wyn Morris)指揮倫敦交響樂團(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第三個是我最喜歡的。

音樂會的大鋼琴如果有三塊踏板(有些歐洲出產的鋼琴還是只有兩塊踏板的),中間那一塊我暫譯為“個別樂音的延音踏板”(sostenuto pedal)。右邊那塊“延音踏板”把所有琴弦的抑音器都鬆開,但中央這塊踏板,只放鬆被敲打那一條,或那幾條的抑音器。譬如,我奏出中央C這個樂音的時候,踏下中央踏板,便只中央C那條弦線的抑音器鬆開,如果我奏出C、E、G三個樂音,那麼只這三條弦線的抑音器鬆開,這些樂音,就是手已離了琴鍵,仍然餘音未了,直到中央踏板還原為止。如果樂曲要求一個或幾個特選的樂音在其他樂音中止後依然持續,這塊踏板便派上用場了。

琴框的演變

就鋼琴的操作系統而言,雖然這二、三百年間有不少改良,但基本的變化不大。今日的鋼琴和往昔的最大的分別是琴框。古鍵琴用的是木框,早期的鋼琴也是如此。但鍵琴是以羽毛管撥弦發聲,而鋼琴卻是以槌敲。槌敲,琴弦受力較大,再加上聽音樂的人越來越多,音樂廳越來越大,浪漫期的作品往往又要求宏亮的琴聲,因此鋼琴的琴弦需要承受更大的張力,也需要不同,比前更堅實的物料。今日鋼琴的琴弦,低音的是銅製的,高音的多是鋼製的。琴鍵由開始的49個,增至今日一般的88個,歐洲名琴廠波新多芙(Bösendorfer)出品的鋼琴,有些更多至97個。這樣,一部鋼琴加起來便有250條以上的琴弦,張力合共高達十多二十噸,木製的琴框是絕對承受不了的。

金屬框的鋼琴還有其他優點。木的框架對天氣變化很敏感,冷縮熱漲,乾濕程度都會令音域變化不定。再者琴弦的張力全賴木榫維持,演奏時琴弦的震蕩,尤其是在名家的手下,木榫往往不能應付,一曲完畢,琴音可能全變,必須再調校。據時人報道,李斯特的獨奏會,往往需要調音四、五次之多。金屬冷縮熱漲的程度沒有木的大,金屬的螺絲較木榫也牢固得多,因此金屬框琴比木框琴的琴音穩定。

1843年美國的查克林琴廠製造了第一具金屬框的大鋼琴。李斯特用過以後對這些金屬框的鋼琴讚不絕口,經名家品題,一登龍門,聲價十倍,金屬框瞬即成為鋼琴的標準。“鋼”琴是在那時開始才和金屬結了不解緣。(我們中國人往往把“鋼”當成一般金屬的代名詞,“鋼琴”這個名稱,大概是這樣來的。)

史坦威是最先幾個製造全金屬框大鋼琴的琴廠。除此以外,它對鋼琴的操作還有不少的改良。今日,在一般人心目中,史坦威差不多成了演奏用的大鋼琴的代名詞。它的成功史是我們下一章要敍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