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總序
一般香港歷史書籍喜歡從下列幾個角度出發探究香港歷史:
第一,年代學的角度——即是從古時到現代的分段闡述香港歷史,由早期的人煙罕至的漁港,到珠江口外的商船暫泊的外島,到被英國佔領及開發的殖民地,到發展成為亞洲商城和國際都會的過程。
第二,殖民地的角度——從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說起,其發展與英國殖民地政策及英人統治息息相關,包括政治、商業、社會、經濟、教育各方面,無不與殖民地體制和官員有着緊密的關聯。
第三,中國主體的角度——強調中國本位和華人本位,香港歷史需要背靠祖國,主要由華人締造,而非全靠英國人的功勞。例如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在香港起着開墾、奮鬥的作用,替香港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又例如大陸出產的糧食和東江水,都是香港人賴以生存的必需資源;而國家的政局也左右着香港的社會穩定和經濟興衰。
「細味香江系列」所代表的,可以說是一個本土歷史的角度。系列的主編和多位作者,都是在本地從事歷史工作的專家學者,而且多年來一直從事香港史的研究。其中幾位資深學者如丁新豹對早期香港華人社會的分析、蕭國健對新界鄉村傳統的著述,都已廣為人知;其餘學者亦多科班出身,對中國和香港的近代歷史素有鑽研,在不同的方面為香港史努力作出貢獻。「細味香江系列」就包括香港城鄉的發展、香港的傳統及現代教育、各個不同的宗教、日治時期的生活,以及旅行、珠寶等專題,和調景嶺、昂船洲等歷史個案。
過往的香港史,多出於業餘史家之筆,以茶餘飯後之掌故為題材者居多。今得諸位學院同仁齊心協力,貢獻專長,為建設本地歷史而努力,實在是可喜可賀的大事。「系列」行將付梓,予有幸得先睹為快,並綴數語,樂為之序。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
暨歷史系講座教授
201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