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十三五規劃」《建議》
三聯書店邀我為本書寫一篇導讀,對於此項涉及多種知識範疇的任務,我本感力有不逮,但翻閱之後,不但瞭解它是多位專家的心血結晶,而且內中包含著重要的治國理念與經濟發展思想,港台讀者若想明白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期中國的發展策略,本書實可當作指路明燈,所以我就不揣淺陋,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因為書中觸及很多理念及採用了大量數據與資料,我只能選取部份相關題材加以論述,我所寫的,不可視為本書的撮要。
「十三五規劃」反映著中國從一個發展階段到另一個發展階段的重要轉折,要明白「十三五」所要採用的策略,我們必先要搞清楚現時的新起點是建立於甚麼基礎之上。
已取得的成績
從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經濟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蹟般的變化,但這變化卻絕非神秘的不可解之謎,一切都有理路可尋,需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就以成績而言,最耀目的自然是中國生產力的猛增,二○一五年的人均實質GDP是一九七八年的二十·七倍,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在這麼短時間內可以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二○一四年,中國的總體GDP已等於全球的百分之十三·四,排名世界第二位。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用存有爭議性的購買力平價去計算GDP,更認為中國的GDP已達世界第一。
我們也不用只盯著GDP一項指標。中國的外貿總量早已是世界第一。出口量一樣是舉世第一,進口量則是全球第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也是世界第二,對外直接投資排名第三,外匯儲備則又是冠絕全球。由此可知,在經濟領域上,中國雖遠未到十項全能,但手上卻早已取得不少金牌、銀牌與銅牌了。正如在奧運會中,沒有人敢輕視中國的運動健兒,現在也不會有國家把中國的經濟實力不當一回事。
經濟以外,不少發展指數也顯示著中國社會多方面的非凡進步。中國的人均壽命已達七十五·六歲,大城市中更遠高於此。這與解放初期的人均壽命只有四十歲左右不可同日而語,這當中不知包含了多少醫療衛生人員的努力。在科學研究方面,中國的進步也是迅速的。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所制訂的「自然指數」(Nature Index),僅二○一四年,中國科研人員在世界最頂尖的六十八份科學學術期刊共發表了六千零三十七·二二篇論文(按文章作者有多少比例來自中國加權計算),居世界第二,按此指數,中國共有五所大學的科研能力打入世界前五十名之內,中國科學院在上述的六十八份期刊中論文的發表數量更在世界排名第一。
成績雖不俗,但挑戰更多。中國經濟增長了這麼多,相當大的原因是靠人民省吃儉用高儲蓄高投資率而帶來的。但資本積累了這麼久,會否受到報酬遞減律的困擾,令投資回報變低?不少論者更提出中國可能會跌入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以後經濟增長會慢下來甚至停頓。我並不相信「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概念。其實在任何收入水平的國家,其經濟都可能停滯下來。世界上不少窮國數十年來的經濟不但毫無寸進,還有時會倒退。拉丁美洲一些中等收入的國家確實曾面對過經濟裹足不前的困境,但就算發達經濟體如歐洲,甚至美國,近年不也是掉進了這個陷阱嗎?因此,無論是低收入、中等收入,還是高收入的國家,都有可能陷入經濟停頓局面,與是否位於中等收入並無關係。中國當前的頭號問題,依然是如何確保經濟高增長能保持下去。
必要面對的挑戰
中國是第一大貿易國,但自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後,外部經濟環境一直不穩定,歐盟成員國經濟增長乏力,美國稍見起色,但進口增長率下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來對二○一四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測為百分之三·八,但形勢不遂人愿,所以只得把這增長率不斷調低,先調至百分之三·五,再降至百分之三·三,仍不足夠,後又降至百分之三·一。由此可見世界經濟的疲弱,而這百分之三·一的增長,還相當程度要倚靠中國接近百分之七的增長才能維持。在外部需求有下行壓力的同時,東南亞一些國家也部份仿照中國的模式,利用更便宜的勞動力製造出口商品,形成與中國的競爭。中國如何在此等局面下闖出新路,保持貿易額的持續增長,對未來政策制定絕對是一大挑戰。
在外需下行時,一種應變方法是增加內部消費。中國近年來儲蓄率一直徘徊在GDP的百分之五十左右,這意味著私人消費加上政府消費也是等於GDP的百分之五十水平,這在世界標準上是偏低的。但我們不要忘記,提高消費也等同減低儲蓄率,後者又意味著投資減少,資本累積放慢,因而經濟增長率也會下降。以中國國情而論,最適當的儲蓄率仍會偏高,消費率也很難推得很高。
應付外需不足的一種辦法是出口商轉為內銷商。既然中國不少產品過去都能在世界各地搶佔市場,所向無敵,是否出口轉內銷時尚有強大的競爭力?這倒未必。出口商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能掌握到廉價勞工的優勢,但他們一旦轉戰內地,那裡既有的企業一樣享有廉價勞工的優勢,而且對內地市場更加熟悉,新加入的出口商未必能討得了多少便宜。
此外,貧富差距一直都在困擾著中國。它最窮的人口中,包括農村人口,近年的收入的確不斷上升,脫貧的人口亦數以億計,但毋庸諱言,中國的貧富差距依然頗為巨大,不利社會和諧。另外,城鄉差距、沿海與內陸及西部地區收入的落差形成的不平衡,也不利長遠發展。
在中國發展過程中,某些行業投資過度,加上豐富的生產經驗,使得這些行業生產力旺盛,漸成產能過剩的格局。因此,中國面臨著頗大的資源配置難題。產能過剩也意味著這些企業的產品,價格訂得太高,若能減價,需求量便會上升,產能過剩的現象將可緩解。相對的,若有企業產能過剩,我們也可預期另有一些企業投放資源不夠,於是出現產能不足。如何調節產能過剩及不足,也是當前一大挑戰,這需要市場力量的幫忙。
產能明顯不足的一個環節便是環境保護行業。本書中列有各種有價值的環保指標,意味著改善環境可能已提上了議事日程。但中國國土遼闊,人口眾多,能源儲備和水資源等卻不足夠,改善環境絕非易事。
人均壽命增長本是好事,但這帶來的人口老化問題卻是不好應付。日本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口大國,它過去二十多年卻因人口老化而經濟不但鮮有增長,而且還欠下巨債。歐洲一些國家亦遇到同樣的問題。在過去的歷史中,人類從未有今天的普遍長壽,因此,人口老化是一個很現代的全新問題,而中國卻因醫療技術進步太快,正好遇上了「未富先老」的難題。
三十多年來,中國人口一直都在城鎮化,大量人口從農村移居到城市,但他們在城市中生活也有困難,不一定願意帶同子女到城市奮鬥,反而把他們留在農村家中由長者照顧。這些「留守兒童」為數眾多,可能有六千萬人,他們的成長環境不利,容易產生巨大的社會問題,這又是一項政府必須要面對的困難。
上述的種種挑戰,並非問題的全部,我只是按自己較有興趣的方面加以挑選而已。書中的論述,幾乎可稱為百科全書式的演繹,重要的環節絕大多數都有觸及。
中國模式與經濟轉型
有了挑戰便要面對,但更重要的是採取什麼政策去解決這些問題。本書的核心在於第三講至第七講,當中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與共享五個重點作為發展方向的概括,而每個重點又細分為多個小項。為什麼選這五個重點?它們能否對症下藥呢?
先說創新,這是書中的第三講主題。從八○年代的改革開放開始,中國最令人矚目的成績便是利用自己擁有大量勞工的相對優勢,建立起一整套以生產勞動密集產品的製造業。這個戰略與以前大搞資本密集的重工業不一樣。因中國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低廉,故產品在國際上有強大的競爭力,珠三角一些地方甚至被稱為「世界工廠」,中國商品行銷全球,所向披靡。這個戰略與印度所採取的不一樣,印度是以資訊科技先行,締造出一個有競爭力但直接參與人數不多的高科技行業。在效果上而言,中國的戰略立竿見影,大量民工找到工作,迅速脫貧,但在早期高科技並非推動經濟的主力。印度戰略的特點是科技精英能較快得到好處,廣大民眾卻未能及早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在中國模式底下,我們不能說社會毫無創新,八九十年代大量民營企業冒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從二○一四年三月到二○一五年八月,平均每周有七萬七千家新公司註冊登記,創業也是創新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大規模的工業生產過程中,工人與技術人員通過累積經驗,技藝不斷改進,生產力得以提升。不過,這些並不能完全取代高科技所可能帶來的生產力及飛躍式的解放。人民的生產力是提高了,但工資也接著上升,廉價勞工的模式不可能永續,國外也有不少國家眼見中國的成功而模仿之,中國若不能靠高科技與不斷的創新把對手拋在後面,便會在國際競爭中敗下陣來。
天下沒有免費午餐,科技與創新亦然。中國投放入科學研究的開支已從一九九五年佔GDP的百分之○·五增至現在的百分之二·一,雖然是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在國際標準上,仍未居於領先的位置。不過,這些資源是否都用得其所,需要持續論證檢討。在知識產權的保護上,中國也顯然有不足之處。把別處的科研成果抄襲過來雖方便快捷,但若保護知識產權不力,自己人的成果也會被隨意抄襲,那麼創新便缺乏了激勵因素,大家都覺得創新活動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便大事不妙。因此,精準地投放資源,使之用在真正的科研活動,而不是把請客吃飯應酬的支出也視作科研經費,這是必須注意的。如何改善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使之能更好的激勵創新者,也應是重要的政策考量。
城鎮化與環保
第四講論及協調,中國經濟需要協調的地方不少。其中最突出的一點是城鎮化帶來的新問題。一九七八年城鎮人口是一億七千兩百萬,佔總人口百分之十七·九,但到了二○一四年,已增至七億四千九百二十萬,佔總人口百分之五十四·八。這種史無前例的大規模人口遷移,是中國經濟增長動力中重要的一環。城鎮化有很多優點,在城市中,訊息傳播較快,人民的生產力更容易被組織起來,新技術與管理的程度也較高,人民從農村移居城市後,生產力一般能大幅提升。城鎮化的另一好處是改善了基建的成本效益。連接不同地區城鎮的公路網或鐵路網若缺乏足夠的人流支持,會變成大白象,但城鎮人口近年以接近每年兩千萬的速度增加,卻可使基建的效益大增。
城鎮化帶來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在城市中創造足夠的職位吸納新來的人口,這便突顯了經濟轉型的重要性。製造業轉向高科技,能吸納的勞動力有限,這便需要新的能吸納大量勞工的行業,服務業正可滿足此一要求。一九七八年服務業佔中國GDP的比重是百分之二十四·五,但在二○一四年已增至百分之四十八·一。比起製造業加上建造業共佔的百分之四十二·七更大,服務業已成為中國經濟最大的板塊,而且距離飽和點還遠得很,它又是勞動力頗為密集的行業,能吸收大量勞工。明乎此,在「十三五」期間內,不但人口城鎮化會加快,服務業也會有長足的發展。
第五講作者用大量數據描述中國環境保護的現況。在經濟學中有一條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命名的「環境庫茲湼茨曲線」(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據此曲線,窮國在發展的初階,對增加工業生產的重視程度遠超環境保護,經濟越上升,污染便越嚴重,但到了人均GDP達到一萬美元左右後,人民對清潔環境的訴求漸強,亦有更多資源處理好污染,所以在過了這個收入點後,環境會逐步改善。中國的人均收入尚未達一萬美元,但不少大城市卻早已過之,現在環保已進入拐點,國家與人民都會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改善環境。
從更正面的角度看,處理好綠色發展,正可創造新的經濟效益。污染少了,民眾健康好了,壽命增加,都可視為新時代有價值的服務。GDP現有的計算方法雖未把乾淨環境帶來的價值計算在內,但這只顯示GDP的計算方法有問題,不是環保沒有效益。環保在未來一段長時期裡,可能是一個需求增長迅速的行業。現時有些行業出現產能過剩,但這意味著另有一些行業投放資源不足,把投放在產能過剩的行業資源轉至環保當中,是應有之義。
一帶一路與全球化
開放是第六講的主題。中國既是世界第一貿易大國,我們已可以把它看成是經濟最開放的國家,為什麼開放在「十三五」中仍這麼重要?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已出現多年,國際上生產互相依存的程度已很高,一件產品的元件往往都在多個國家製造。但我們也要注意,某些發展程度不高的國家還未加入全球化的社會中,它們的經濟若能發展起來,全球都可受惠。
從中國的長遠角度看,現在出口商品的主要市場仍在歐美,但在未來的二三十年,沿著一帶一路的各國人口增多,若它們能轉變成世界經濟的活躍參與者,可更有效把國外的先進技術與管理轉移到自己國家中,那麼經濟增長有望比歐美的更快,中國開發這些新市場自然有很大的必要與利益。一帶一路共有近六十個國家,當中包括印度、印尼等人口眾多的國家和地區,亦有能源與天然資源豐富的中東產油國與俄羅斯等,其潛力不容輕視。中國現在開放政策的重點是放在發展一帶一路,這是很有眼光的目標市場轉移。
要幫助一帶一路國家的經濟發展起來,中國第一步可做的便是助其發展基建。第二步是助其發展加工區。第三步是助其融資。中國對第一、二步都有豐富的經驗。中國主導的亞投行也可在融資上有促進作用。香港則第一、二、三點都有可能作出貢獻。
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是要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相抗衡。這點也許沒錯,若有國家要圍堵中國,後者也不能不來個合縱連橫。但若想得深入一點,則可瞭解,一帶一路先期目標主要是基建與投資,TPP則是在另外的區域處理貿易與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二者其實並無衝突。一帶一路已成中國的國策,第六講的內容對我們瞭解這國策的意義頗有助益。
第七講論及共享。中國三十多年前按照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發展,不但人均收入急升,而且低收入人士也獲益匪淺,但中國的貧富差距仍大,不能不補救。
教育一直都是幫助人民脫貧的主要工具,中國的教育在量的方面有了不少進步,能進入高等院校的新生從一九九七年的低於一百萬上升到二○一四年的七百二十一萬人,但投放在教育的公共開支在二○一二年仍只佔GDP的百分之三·八,與世界先進國家的百分之五以上差距仍大,尚幸家庭內部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十分重視,問題才沒有太嚴重。第七講中談到教育是人民基本權利,其重要性僅次於生存權。與其把近乎GDP一半的資源投放在資本累積上,不如撥出一部分投資在人力資本之上,這樣對經濟增長及貧富差距的縮小都更有好處。
正如我一再提到的,本書內容豐富,涉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多方面的環節,在一篇文章中不可能全部都論及。讀者若想對中國的發展戰略一窺全豹,讀一讀整本書是有益、有建設性的。若是只對某些領域感到興趣,例如綠色發展的前景等,只讀相關章節也無不可。
市場與政府的角色
經濟發展要講求找出動力。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最大的因素過去是資本的積累,但因為報酬遞減律的關係,這方面所能起的貢獻將會越來越低,持續的增長必要倚靠生產效率的不斷進步,書中的各章節其實都討論了不少如何改善生產力及效率的戰略,如城鎮化、科研、教育,綠色發展等等。不過,使用市場機制去配置資源,效率一般比官員甚至專家坐在辦公室裡作決定高得多,我們只要看看民營企業,從它們動用比國企更少的資源但卻可產出比國企更大的效益便可見一斑。政府自然也有它恰當的角色,例如,在一帶一路問題上若缺少了政府,很多事情恐怕便做不到了。本書中討論得比較少的卻正是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及如何利用市場競爭力量去推動經濟發展,提高生產力等等。
或許,讀者心中會有一個疑問:「十三五規劃」跟香港與台灣有何關係?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香港與台灣所面對的政經環境也起了深刻的變化,內地經濟日漸形成為兩地發展的火車頭,未來中國要往何處去已是港台持份者所不能迴避的議題。「十三五規劃」是中央政府總結了市場形勢後對中國當何去何從所作出的權威性解讀及政策制訂。我不認為港台持份者一定要認同中央的判斷,也不認為他們需要政府指引應如何掌握市場機會,但「十三五規劃」已成為中國客觀現實的一部份,深入了解之後顯然有助我們洞悉形勢,有利我們找新的發展機會。本書材料與數據豐富,港台讀者可憑著書中材料及自己獨立的思考迅速更新對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認識,我想這正是本書對兩地讀者意義之所在了。
二○一六年一月四日
雷鼎鳴
作者簡介
雷鼎鳴,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教授,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及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著有《坐港觀天:從香港向外看經濟》、《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香港算算賬》、《為港元危機斷症》、《用經濟學做眼睛》等十三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