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探案件3 大戰前夕的香港
這一天,放學之後,華港傑和華港秀,跟着馬冬東回家。
看見明啟思教授,華港傑恭恭敬敬地對他鞠躬說:
「明教授公公您好!最近我的《香港古今奇案問答信箱》專欄,收到不少同學的來信,都是詢問有關日軍侵略香港前後的事情,我自己也很想考察和學習那一段時期的歷史,向您請教請教,可以嗎?」
明教授慈祥地笑着說:
「很好嘛,傑仔,你和你的同學,能夠關注和重温那一段歷史,實在是太好、太重要了!我身為長輩,一定全力支持的。現在也正巧,我有幾個以前的學生,就是專門做這方面的歷史研究的,約我星期六到上水的體育運動俱樂部去聚會,不如也請你們和爺爺一起去吧。」
華港秀和馬冬東差不多同時跳起來,拍手喝彩:
「太好了!太好了!」
等到星期六,按照約定,大家一齊來到上水的體育運動俱樂部。
明教授的幾位學生們,早已在休息室裏等候。他們都是華港秀、華港傑和馬冬東的「叔叔輩」的學者和作家。明教授一一向大家互相作介紹。
一位姓丁的學者說:
「想不到,現在的中學生,也這麼關心當年這一段慘痛的歷史,真是好現象呢!」
其他幾位叔叔也點頭表示同意。
「我們要認識這一段人類歷史上的教訓,才能夠以古鑒今,避免犯上同樣的錯誤!」
華爺爺說。
就這樣,大家圍着桌子坐下來,很快就「言歸正傳」了。
華港傑問:
「我想請教各位前輩,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那時香港這邊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明教授指着窗外的深圳方面,說:
「那時候有日軍駐守在深圳的深圳河北岸,英國明白最終會同日本一戰,就於1937年後逐步加強香港的防衞。」
丁叔叔說:
「是的。到1938年7月,港英政府通過了緊急條例,表面上保持中立,實際上積極備戰。」
明教授說:
「面對日軍的威脅,香港政府還頒佈義務兵役法案,規定所有適齡的英籍男子都要服役,同時,徵召條件合適的居民加入義勇軍。1939年正式成立防空署,訓練更多的防空救護員,並於香港市區興建防空洞等設施。」
華爺爺說:
「那時候由於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有許多難民來香港逃避,香港的人口突然間增加了數以十萬計,香港政府或慈善機構竭力應付,在北角、馬頭涌、京士柏公園修建了三所難民營,收容每天湧過來的難民。」
華港秀說:
「嘩,這麼多人來,香港的環境會不會有變化呢?」
明教授說:
「變化當然很大了,而且香港實際上被日軍包圍,因而逐步被孤立了,外部的情況日益惡化。但英國政府無意在戰時長期防守新界和九龍半島,只是希望中國政府繼續抗日,拖住日軍對香港的進攻。」
馬冬東說:
「英國人怎麼會這樣做?難道他們不想保住香港嗎?」
丁叔叔說:
「在香港守與不守的問題上,英國內部是有過不同爭議的。駐港英軍陸軍司令賈乃錫(Arthur Grasett),曾經不斷要求英國政府,把在天津和上海的英軍兩個營調來香港,但都被拒絕。」
華港傑問:
「為甚麼?」
丁叔叔說:
「因為當時的英國正在歐洲和納粹德國打仗,英國政府要以不能阻礙他們對德國的戰爭為前提來考慮。另外,英國皇家海軍提出在香港黃麻角和鴨脷洲建立臨時炮台等防禦計劃,也只有小部分得以落實。」
明教授說:
「在英國政府的評估中,對於香港的戰略位置非常悲觀,認為他們的駐軍不能長期抵擋日軍的進攻。當時的港督羅富國(Geoffry Northcote)還建議將香港宣佈為不設防城市,以免缺乏防空武器和民防的香港市區被日本轟炸機摧毁。」
馬冬東說:
「哎呀,這不是太消極了嗎?」
華爺爺說:
「好在,那時香港社會還是進行了不少活動,為戰爭作準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孫中山夫人宋慶齡。」
華港傑說:
「我知道啊!在抗日戰爭爆發後,她到處奔波,就是為了積極推動抗日活動。」
華爺爺說:
「傑仔說得對。宋女士及時南下到香港,利用英日之間的矛盾,加上本身的魅力和優勢,把香港作為抗日救亡活動的大本營。」
華港秀拍手說:
「那太好了!我看過宋慶齡女士的照片,真是形象美麗大方,魅力十足呢!」
明教授說:
「當時的香港人和許多華僑,尊稱孫中山先生的夫人宋慶齡為『國母』。她來到香港,親自發動組織『保衞中國同盟』,向海外人士和華僑推動抗日救國,募集經費藥物及醫療器材,支援抗日戰爭。」
華爺爺說:
「那真是一呼百應,各個青年團、婦女會、學生賑濟會、同鄉會、華商會等,都紛紛成立或者擴大服務,為抗戰作出貢獻。不僅華僑富商慷慨捐輸,就連不少貧苦的基層市民也節衣縮食,踴躍參加各類支持抗戰的活動。」
華港傑問:
「今天我們會賣旗籌款,也會用電視節目來吸引觀眾。可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電視機未在民間普及,那時候他們是如何呼籲市民支持抗戰活動的呢?」
明教授說:
「形式可以說是多不勝數啊!由拍攝電影、街頭義賣到募捐物資都有。宋慶齡女士在香港倡議展開過名為『一碗飯運動』的籌款活動,就在1941年7月至9月間舉行,那時候香港人紛紛上街買券食『救國飯』,結果募集了遠超預期的資金,都用來救濟傷兵難民。」
馬冬東說:
「好啊!團結就是力量!」
另一位作家周叔叔說:
「那個時候的香港,有許多從中國內地轉移過來的文化機構,一些在淪陷地區停辦了的報刊,也相繼在香港復刊,大批文化人到來,令香港成為中國南部宣傳抗戰的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