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拓展品人物
——刘向《荆轲刺秦王》赏读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wū)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zhèn)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fǔ)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chéng)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cuì)之。以试人,血濡(rú)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wǔ)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zhǐ)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chēn)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bì)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cù)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jū)以其所奉药囊提(d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chuāng)。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选自《战国策》
片段一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这段文字描写荆轲先斩后奏、智取首级的过程,具体细致,生动鲜明,有姿有态,有情有义,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笔者从语言入手品味情节、人物、精神,从朗读入手品味语气、声态、滋味;从文化素养入手积累字词、句式、故事。品味语言,围绕两个主干问题。
(1)荆轲仅凭三五句话就征服人心,让樊将军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首级,荆轲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达成目标?
第一招,动之以情。“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荆轲先总言秦王对待将军刻毒至极,无以复加。再分述血腥而残酷的两件事情,一是秦王将樊将军父母双亲杀害,将樊将军同族的人杀害的杀害,收编为奴的收编为奴,可谓杀亲之仇,不共戴天;二是秦王高格悬赏,通缉天下,征购将军首级,可谓置之死地而后快,出手狠毒,杀机四伏。最后问将军“将奈何”,明知故问,激怒将军。整个一句话,荆轲故意激发樊将军对秦王的深仇大恨,激发樊将军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也暗示樊将军深入思考报仇对策。给人感觉,樊将军几乎就成了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荆轲的言语差不多就是引爆火药桶的导火线。爆炸是早晚的事,只是等时机了。
分析这些内容的同时,一定不可忽略几个关键词语:遇、深、为、戮没。其中“深”不是感情深厚,而是待人恶毒、刻毒、苛酷,心狠手辣,毫不留情,大有斩尽杀绝,不留后患之意。这个词写出了秦王对樊将军的仇恨与恶毒。可以追问,秦王为何如此痛恨樊於期?为何高格悬赏他的首级?樊於期原是秦国的将领,率兵攻打赵国,吃了败仗,按照秦国的军法,败军之将要被处以极刑,樊於期迫于压力,图谋生存,一时冲动,逃到了燕国。秦国为了严肃军纪,惩治叛将,于是诛杀樊於期全家及九族,悬赏天下征购樊於期首级。荆轲出使秦国,要找机会接近秦王,当然要想方设法满足秦王的心愿。
还要注意一个句子“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这是一个什么句式呢?“金千斤,邑万家”分别是什么意思?又与常规表达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省略句,也是一个倒装句,或者说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为常规语序是“今闻(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将军之首”。万家邑,就是指掌管万户人家的封邑,属于高官厚禄。毛泽东词《沁园春·长沙》有句子“粪土当年万户侯”,其中“万户侯”就是相当于“万户邑”。“粪土”是意动用法,翻译为“把……当作粪土,一钱不值”,该词表明青年毛泽东志存高远,立志救国,摒弃功名利禄,摒弃升官发财。思想境界不同凡俗。“千斤金”指一千斤金,极言钱多。注意古代的“金”,泛指充当交易的金属货币,可能是金子,可能是铜,也可能是银,文中特指铜,纯度高,光泽好,质地均匀,切割方便,也便于携带。若以实而论,古代一斤相当于现在16两,成语“半斤八两”由此而来。一千斤金相当于16000两,也就是现在的1600斤。这么多的铜质货币,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所以,文中“千斤金”极言重金悬赏,不一定要翻译为一个准确的数字。
还需要思考,古人为何要用倒装句。主要在于强调后面的内容,即“金千斤”和“邑万家”。同时,“金千斤”和“邑万家”分别倒装,又是为了突出“千斤”和“万家”,极言数量之多,价钱之高,俸禄之高。进而突出樊於期将军对秦王来讲十分重要。
第二招是晓之以理。荆轲说:“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又说如何如何做,“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这两个句子均是说明,我有一计,近身秦王,趁机行刺,一来可以给将军报仇雪恨,二来可以消除燕国被欺凌的耻辱。这是荆轲坦言行刺秦王的直接好处,以此赢得将军的理解与认同。其实,如此做法,一箭双雕,说到了将军的心坎上,樊将军前面不是痛心疾首,复仇无计吗?现在荆轲献出妙计,正好满足将军长久以来的心愿。荆轲相信,将军会答应他的要求的。
第三招是告知以术。“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荆轲告诉樊於期将军行刺秦王的办法,进一步取信将军,而且后面还有一句“将军岂有意乎”,表面上是试探一下将军的想法,其实是暗示将军,这样做很好,请您趁早做出抉择。将军听闻荆轲一番言说之后,觉得有理有据,有利有义,当机立断,果敢自刎,献出了首级。荆轲游说,大功告成。三招充分表现出荆轲巧舌如簧、能说会道的出色口才。尚未使秦,锋芒已现。
(2)荆轲的一番言语之后,樊於期将军先后有怎样的表情、神态、动作的变化?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些细节描写可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该段文字描写樊於期将军的神情变化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将军仰天太息流涕”,仰天长叹,痛哭流涕,内心极度痛苦、悲伤,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失亲之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二是追杀之恨(高格悬赏,置之死地),三是报仇无计(顾不知计所出耳)。这里要注意将人物的表情神态描写与前后语境内容结合起来理解问题。前面写荆轲故意挑起樊於期将军与秦王的血海深仇,后面是樊将军痛心疾首,报仇无奈的叹息,中间穿插人物神态描写,勾前连后,如此神态,自然反映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注意“仰天太息”,暗含求天不应,喊地不答之意。“痛于骨髓”换成“痛彻心扉”,可否?不行,前者说恨之入骨,刻骨铭心;后者说撕心裂肺,万箭穿心。前者侧重于恨之难忘,比后者侧重于痛之深重,文中重在强调樊将军不忘仇恨,誓言报复,大有刻骨铭心,永世不灭之意。用“痛于骨髓”更贴近文意。
第二次是“樊於期乃前曰”,樊将军是在听说了荆轲一番怎样的话语之后才做此反应的?为何要“前曰”?改为“后曰”可以吗?荆轲告诉樊将军,“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说有一计,既可报仇雪恨,又可解救燕国,但是何计又没有说出来,充分吊起将军的胃口,使他急于知道。所以,一个“前”字揭示了将军好奇、激动、急切的心理。后面紧接着就是“为之奈何”,怎么办,你快点告诉我呀。“后曰”一般是听闻某人言语之后,内心惶恐,惊讶,受到刺激,本能后退,不吻合樊将军的心理。注意这里的“可以”一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可以”,是“可以(之)”的省略,翻译为“可以用(这条计谋)”,“以”是介词。
第三次是“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为何“偏袒扼腕”?为何又要“进”?前面荆轲言说了报仇之策,具体细致,切实可行,一下子说到了樊将军心坎上,长久以来,朝思暮想,无计可施,现在终于找到了好办法,终于可以报仇雪恨了,所以樊将军非常兴奋、激动,情绪高昂,义愤填膺。这个“偏袒”“扼腕”动作就是将军亢奋心理的写照。“进”字写动作,表明樊将军较之前面的“前”更向前,更前进一步,暗示内心更加激愤,更加激动。他说了一句话“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这是我咬牙切齿,捶胸顿足,痛心不已的事情啊,逃亡以来,日日夜夜,朝朝暮暮,没有哪一天不是这样,可是没有办法啊,现在才终于聆听到先生您的教诲,好啊,报仇有望,来得及时啊。一番言辞足以证明“进”字暗含的情意。最后写樊於期“遂自刎”,改为“顷之,自刎”,如何?不可。“遂”是于是、就的意思,表明樊於期毫不犹豫,果敢爽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换作“顷之”,过了一会儿,表明人物犹豫、顾虑、疑惑、迟缓的心理,与将军心理和性格不吻合。“自刎”这个动作很传神,刻画出樊将军杀身成“义”,粗豪勇猛的性格特点。
片段二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段文字描写易水诀别的悲壮场景,多角度,巧用词,重渲染,凸显人物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荆轲是主人公,送别的人都是陪衬,都是烘托主角。要思考一个问题:这段文字从哪些方面来渲染诀别的悲壮气氛?也可以将此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1)送别的人有哪些?他们的穿戴如何?神情如何?
(2)荆轲上路与一般人出门远行有何不同?
(3)荆轲诀别众人,主要活动是唱歌明心,体会荆轲的歌声之外的心情。
关于问题(1),文中写了两类人,一是群体“燕太子丹与众宾客”,一是个体“高渐离”。“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这个句子,讨论两点,一是前一个句子是什么特殊句式,为何要用这样的句式,改为常式句如何。原句是定语后置句,改为常式句,“太子及知其事之宾客”,定语后置句将定语“知其事”后置,强调定语,突出只有部分知道这个事情的宾客才可以前往送行,一般不知情的人则不能来,这事得要保密,不能泄露出去。另一个是“白衣冠”,名词活用做动词,翻译为“戴上白帽子,穿上白衣服”。若是想请你从红、绿、紫、黄、黑几种色彩中选择一种来代替文中的“白”色你选哪一种,为什么?选则黑色,因为黑色和白色都是冷色调,显得庄严肃穆,渲染悲凉气氛,是生离死别之色,是披麻戴孝之服,是沉重悲凉之调。红色代表喜庆吉祥,生活红火。绿色代表生机活力,无限希望,也代表安宁和平、相安无事。紫色代表高贵,高高在上,敬仰有加。黄色代表金光灿灿,至尊无上。显然,不同色彩,文化内涵不同。这几种色调均不符合诀别的情境。高渐离击筑为荆轲壮行,先为变徵之声,悲凉凄厉,后为慷慨羽声,激昂义愤。声音的改变与情绪、心理的变化相一致。以声抒情,以调言志,目的只有一个,营造气氛,激励荆轲,蹈死不顾,大义凛然。
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高渐离其人其事,有助于我们对荆轲性格的理解。高渐离,战国末燕人,荆轲的好友,擅长击筑。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送之于易水河畔,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秦灭六国后,秦王请高渐离来王宫为他击筑,因为高渐离是荆轲的好友,秦王也就有所防备,事先命人将高渐离的眼睛弄瞎,以为这样高渐离就没法刺杀自己了。但高渐离往筑里灌铅,趁秦王听曲入迷时,将筑使劲朝秦王砸去,想杀死他,但是失败了,最后高渐离被杀了。“士人”也是送别队伍之一,描写他们的神态表情变化,先是聆听高渐离击筑,荆轲和唱,变徵之调,“士皆垂泪涕泣”。离别在即,悲伤不已。后是荆轲高歌,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怒目圆睁,怒发冲冠,义愤填膺,慷慨激昂,既是深受荆轲刚烈义勇精神的感染,也是激励荆轲一往无前,万死不辞。成语“怒发冲冠”由此而来。岳飞词《满江红》开篇就是一腔冲天怒火:“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鸿门宴》描写樊哙闯帐,也是怒火中烧,忍无可忍:“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文中“瞋目”“冲冠”两个细节活画出士人的义愤、激昂的神态。
关于问题(2),荆轲出使秦国,祭祖,取道,歌而别,易水秋风,高天凄冷,无不烘托出一种凄清悲凉而又悲壮激昂的氛围。特别要注意“祭祖”这个细节,祭祀路神,祈求神灵保佑平安顺利,增加离别之时庄严肃穆的气氛。改为“饯行”如何?当然不行,要是设宴饯别,那就和一般意义上的送别没有什么区别,也没有那份庄严神圣的色彩,更不能够突出荆轲此行的重大意义。稍微引申一点,古人做事,特别讲究心意的虔诚,态度的恭敬,不可等闲视之。比如读书或弹琴,要沐浴更衣,焚香祷告,营造一个清新宁静的环境,表达一份由衷的敬畏与庄重。读书人就是要专注,要敬畏。凡事如此,心存一份恭敬,就会收获一份福报,心存十份恭敬,就会收获十份福报。
关于问题(3),荆轲先后两次唱歌,一次是和筑而歌,为变徵之声,感动士人,歌声应该是悲凉凄切的,流露出生死未卜,凶多吉少的担忧与疑惑。这次描写,只有歌调,没有歌词。另外一次歌唱是有调有词,有景有情,有义有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慷慨激昂,大义凛然,久久回荡在易水之畔,久久萦绕在人们心间。秋风瑟瑟,秋水寒凉,烘托出悲壮气氛。壮士远去,义无反顾,壮怀激烈,气贯长虹。浩然之气,威武之慨,震撼人心,千古流芳!
为了将研读引向深入,我们可以比较思考问题:将文中“慷慨羽声”改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或者《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可不可以,为什么?不可以,原作高渐离击筑,奏出慷慨激昂、铿将有力的音调,意在烘托、激励荆轲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壮举,可以想见,荆轲聆听此曲,一定热血沸腾,气贯长虹,恨不得快马加鞭,驰奔秦国,快点践行神圣使命。慷慨羽声既显得激越亢奋,又有点悲壮苍凉,感情比较复杂。《好汉歌》则是鼓舞江湖好汉除暴安良,济困扶危,行侠仗义,替天行道,曲调高昂,大义凛然,只有激越,没有悲壮,更无悲凉。与荆轲情感大不相同。《敢问路在何方》则是张扬英雄跋山涉水,除妖降魔,铲除人间祸害,还原社会太平的义勇精神。
需要补充一点,文段末尾描写荆轲歌咏之后的一个动作,“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遣词用语很有意思。“于是”一词可以两解,一是连词,表承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是”,表明荆轲歌咏完毕,立即上车,利索果决,毫不犹豫。二是副词,表伴随状态,说明荆轲歌以言志,咏以抒情,正是在这种歌声回荡,秋风猎猎,易水荡漾的情境之中离别众人,驶向远方。“终已不顾”,说明置生死度外,毅然决然,万死不辞,永不回头!一个英雄,在秋风瑟瑟之中,绝尘而去,给我们留下坚毅而勇敢的背影。
前一段文字侧重刻画荆轲的循循善诱、折服人心的出色口才,后一段文字侧重刻画荆轲刚烈勇敢、大义凛然的精神,两段文字均是描写荆轲出使秦国之前给我们留下的精彩表现。给人一种印象,尚未与秦王正面交锋,不管是斗智还是斗勇,不管是斗力还是斗气,荆轲都已经表现出超凡的能耐和刚烈的意志,我们有理由坚信他后面的斗争一定很精彩。值得期待。其实,后文写荆轲与秦王斗智斗勇,的确惊心动魄,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