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忽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李元忠定策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但高欢现在吉星高照,那叫“祸事远离,好事成双”。这不,刚刚收下高乾的一份大礼,高兴劲儿还没过,上天又给他送来一位旷世奇人。

话说这天高欢正在帐中休息,忽然下边人递进来一张名刺并禀报说:“有个人坐着地板车,抱着一个古筝,带着一坛酒求见。”高欢接过名刺一看:赵郡李元忠。呵呵,就是那个整天喝酒、无所事事的南赵郡太守李元忠啊,浑浑噩噩之高阳酒徒,我见你干吗?正事都忙不过来呢,“不见。”说完,随手把人家的名片给丢了。

高欢是一个有原则有意志的人。他年轻时也喜欢喝酒,但他能控制自己,自从开始预谋大事后,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次饮酒不超过三杯。这个规矩终其一生没有破坏过。所以,他对纵酒无度的酒徒很反感。报事的出去一看,好嘛,这家伙左一口烤肉,右一口小酒,正喝得滋润。

先生您走吧,我们领导没工夫见您。

“什么,没工夫?哈哈,我听说高晋州素有大志,广招天下豪杰,现在国士来了,既不学周公吐哺,又不学高祖辍洗,看来这个人也不过如此。既然这样,把我的名片还给我,也不用再通报了。”

传说中周公辅政,吃饭的时候人才来到,周公吐出口中的肉哺就跑出来迎接,所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汉高祖刘邦洗脚的时候听了郦食其一席话,赶紧停下来以国礼参拜,这是重视人才的表现。

李元忠言外之意,高欢爱才属于叶公好龙,是挂在嘴边的,不是真心实意的。

啊,还要名片啊?那个东西被领导随手扔了。

报事的又进去了。干吗?找名片还给人家啊,顺便,把李元忠的话当笑话跟高欢说了。报事的说得热闹,高欢听着心惊:敢说这样的大话,难道真是国士来了?

这下,高欢不敢怠慢了,亲自出来把李元忠接到了帐中,有酒有肉地招待。几杯酒下肚,李元忠微有醉意,自顾到车上取下古筝,自弹自唱,旁若无人,所谓“慷慨悲歌”莫过如此,听者无不动容。一曲唱罢,大家的情绪也调动起来。李元忠知道该办正事了,于是脸一沉严肃地对高欢说:“现在天下形势已经很明朗了,明公难道还想继续跟着尔朱家族混吗?”

高欢摸不透李元忠的牌面,哪里肯亮出自己的底牌,于是回答道:“我高欢的一切都是尔朱荣给的,做人哪里敢忘恩。”

李元忠道:“这不是英雄所为。高乾邕弟兄们来过吗?”

啊?高欢吓了一跳,真是高人啊,我们刚刚秘密地见了一面,除了我没人知道啊。

“啊,我那些叔父们为人粗疏,怎么会来啊。”

“那哥几个粗是粗了点,但还算是有见识的人,他们应该来的。”

一语点中心事,因为不知道李元忠到底是什么路数,高欢不敢继续谈下去了,于是借口李元忠喝醉了,让人把他扶下去。谁知道,李元忠赖在那了,任谁拉横竖就是不起来。旁边孙腾一看这个架势,知道今天不把话说透不行了,就对高欢说:“我看这个人真是上天送来帮咱们的,天意不可违啊。”终于,高欢放下了戒心。两个人手拉手,涕泪交加,掏心窝子的话说了出来,算是真正交心了。

这一次,同高欢初见尔朱荣一样,双方就对时局的看法、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付尔朱集团的策略,一一交换了意见,总之两人谈得非常投机。最后,李元忠总结了这次见面的成果:“殷州小,粮食武器不足,不足以成大事。冀州是大地方,您若是到冀州,高乾兄弟必定会奉你为主,那时候殷州我就送给你了。冀州和殷州拿下了,沧州、瀛洲、幽州、定州自然就会望风归附。唯独相州刘诞这个匈奴人可能不服,但他绝非明公的对手。”

高欢深施一礼,“先生之言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两人握着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这一段可称之为“滏口对”。

高欢没有看走眼,李元忠确实是高人,他出身赵郡李氏大族,从小就有匡扶社稷的大志,读书跟诸葛亮是一路的,所谓“粗览经史”,取其大意,学的是书本的精华。作为复合型人才,李元忠广泛涉猎,又善于思考,谋略过人,即使是阴阳数术这些玩意儿也难不倒他。他还是个名医,说起来这名医的名头还是让自己的孝心给逼出来的。原来李元忠是个少见的大孝子,因为母亲多病,为了看病方便和放心,他开始努力研究传统医学。那个时候医生少,见他会看病,有人生病了就找他看看。李元忠为人不拘小节而又乐善好施,凡有人求医,不分贫富贵贱,一致对待,一来一去竟成为远近闻名的名医。

李元忠大有名士风范,为人洒脱不羁,仗义疏财,这样的人朋友就多,在赵郡黑白两道享有大名。过往的客商只要打着李元忠的旗号,放心大胆从这儿过就行了,李元忠就是通行证,没有人不给他面子。

李元忠最大的爱好是饮酒骑射。葛荣纵横河北,他率宗族结堡自保,竟连克葛军小部队,惹得葛荣火起,遣大部队来攻方才拿下。尔朱荣破葛荣,以其为南赵郡太守。由于李元忠对朝局洞若观火,不想惹火烧身,于是做了官场的隐者,每日饮酒作乐,所以政绩平平,这也是不了解的人都把他看作高阳酒徒的原因。

所谓“大隐隐于朝”,李元忠是也。

孝庄帝遇害后,李元忠马上辞职回家,集结家乡子弟兵,静观天下时局的变化,欲择明主而仕,拯救天下苍生,施展平生抱负。高欢出晋州,李元忠看到了希望,于是乘露车,载素筝浊酒求见,这才有了这段知遇佳话。

天下形势发展得很快,尔朱集团大将侯渊出马讨伐幽州,没过多长时间,造反派头子刘灵助即败亡。事实证明,刘灵助只是个术士,军事和政治才能有限,不过,他那一卦却灵验了。实践证明,尔朱家族早晚都会被灭掉,但上天安排的那个人却不是刘半仙,三个月内刘半仙确实到了京都,只不过只是脑袋去了。唉,技术人才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发挥专业特长,非要当老板是会亏本的。

刘灵助一灭,冀州成了一座孤城,但鉴于高家兄弟们的威名和高、封两家在河北拥有的广泛群众基础,一时还没有人敢贸然来犯。为笼络人心,高欢处处跟尔朱家族的大爷们反着做,他把自己的部队打扮成人民子弟兵,纪律严明,秋毫无犯。高欢处处以身作则,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大军过麦地的时候,他牵着马缓缓而过,尽量保证麦苗不会被践踏。主帅都这样了,士兵们更注意了,老百姓已经许多年没有得到过这样的照顾了,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河北一带都知道了世上居然还有一支不侵犯老百姓的军队,大家记住了他们主帅的名字——高欢。

魏普泰元年二月,高欢军队到达信都,封隆之、高乾大开城门热烈欢迎,高欢正式接管冀州。

这次接收还有个小插曲。高欢到信都的时候,高敖曹正好不在家,然后就听说哥哥一仗未打便投降了。不明真相的高敖曹怒了,他派人送了件妇人裙子给高乾,笑话哥哥胆子小,只配做个女人。高乾很尴尬,自己这个弟弟啊……高欢却道:“无妨,只需派人跟他说明道理,他自然就回来了。”派谁去合适呢?高欢把这个立功的机会给了儿子高澄。果然,当十岁的高澄来到高敖曹大营,几声稚声稚气的“三爷爷”一叫,高敖曹便乖乖地回了信都。

高欢入驻信都的消息传到京城,尔朱世隆坐不住了,这个尔朱家族最有远见的人觉得不能让高欢有继续做大的机会。很快,节闵帝下发任命书,以高欢为勃海王,同时要求他入朝效力。高欢哪里肯听,有兵有地盘就是实力,好不容易才获得的自由,要珍惜!尔朱世隆一看高欢不上当,只好退而求其次,以高欢为冀州刺史,算是承认了既成事实。

公道地讲,尔朱荣虽残暴,但对自己家族的叔叔子侄们要求还是严格的,他在世的时候,大家还能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做事,失去了尔朱荣的管制,尔朱家族的大人孩子个个大权在握,残暴、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没有他们不敢做的坏事。孝庄帝的姐姐寿阳公主元莒犁容貌艳丽,是齐州刺史萧赞(萧衍的儿子萧综,由于怀疑自己的身份而叛逃北魏,改名萧赞)的妻子。尔朱世隆入京后,萧赞逃走,尔朱世隆见公主颇有姿色,就逼着公主跟自己,不想公主是个烈性女子,大骂尔朱世隆胡狗,坚决不从。尔朱世隆一怒之下,就把她给勒死了。

在尔朱家族中,数尔朱仲远最坏。这家伙年轻时就不干正事,贪酒好色。那时由于尔朱荣深得大魏朝廷的信任,所以只要是尔朱荣的保荐奏折,没有不照办的。尔朱仲远就是从这里嗅到了商机,他练了一手模仿尔朱荣笔迹的绝活,并且偷偷刻了尔朱荣的大印,开始瞒着尔朱荣卖官,收了人家的钱,然后模仿尔朱荣上一道奏折,朝廷一般照办,这个生意还从没失败过。现在的尔朱仲远已经成了河南地的土皇帝,大权在握,也不用那么曲折了,干起坏事正所谓如鱼得水,以国为家,卖官敛财,无所不用其极。更不像话的是,除了贪污他还明抢,动不动就诬陷军区内的大户人家谋反,把抄家得到的财物、妇女拥入私囊,男子投入河中,辖区内租税全部纳入军中,让那些地方官喝西北风去。更有甚者,作为一名好色的上司,看到部下的妻女长得漂亮,便不择手段地弄到手,所以不论官民都畏之如豺狼。

天下人对尔朱家族恨之入骨,却敢怒不敢言。

历史把重任落在了高欢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