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亡忽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信都建义

高欢迟迟没有动静,李元忠和高乾都很着急,他们代表的是河北大族的心声。刘灵助被侯渊轻松搞定,这对大家是一个重大打击,血淋淋的事实让他们意识到,选择正确的人很重要。高欢的汉族大姓背景和一直以来的表现让河北大族认定他就是最好的人选。李元忠决定采取行动逼高欢摊牌。

很快,高欢收到了李元忠送来的一颗人头和一座城池。人头是尔朱羽生的,城池是殷州。尔朱羽生是尔朱荣的叔叔,尔朱兆的爷爷。仗打得很轻松,基本上兵不血刃,充分体现了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李元忠说过,他要把殷州送给高欢,他没有食言。李元忠带领自己的乡间子弟兵,装作绿林好汉开始进攻殷州。一般情况下,像殷州这样战略位置不是很重要的小州,正规部队也就三五千人,战斗力也不是很强。在高氏兄弟据信都造反的时候,尔朱羽生曾经率领这支部队前往讨伐,没想到几千人的队伍被高敖曹的数十精骑给冲垮了,从此尔朱羽生基本不敢主动出城向冀州挑战了。李元忠这么一闹腾,尔朱羽生探不到虚实,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打自己,正惶恐不安之际,救星来了,高乾奉高欢的命令带领冀州部队前来增援。尔朱羽生很清楚高乾跟自己不是一路的,但高欢是尔朱荣集团的重要成员,尔朱羽生没有理由怀疑高乾的来意。高乾独自进了殷州首府广阿城,对着尔朱羽生一顿大忽悠,尔朱羽生深深地相信消灭城外这股匪军的日子近在咫尺。

高乾提了个不过分的要求,请尔朱羽生出城慰劳一下高家军,不用带礼物,随便讲讲话什么的振奋一下军心。人家是来帮自己的,所以尔朱羽生没有理由拒绝。当尔朱羽生随高乾到了高家军大营的时候,冀州大将彭乐出其不意,一刀将尔朱羽生斩杀。领导一死,所谓“树倒猢狲散”,殷州守军便集体投降了。

杀了尔朱家族的重要人物,就等于断了自己的退路。于是,高欢以李元忠为殷州刺史,正式宣布起兵讨伐尔朱兆,史称信都建义。

名不正则言不顺,就是说,不管做什么,旗号很重要。高欢遇到了尔朱兆准备打元子攸时同样的问题。节闵帝是尔朱家族拥立的,高欢跟节闵帝至今还没有过正面接触,打“清君侧”的旗号不是很适合,孙腾建议高欢另外拥立一个皇帝。经过这几年“你方唱罢我登场”式的表演,现在拥立皇帝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了皇帝,就等于弄了块金字招牌,直接为皇帝打仗,师出有名,师出有利,谁不卖命啊?碰巧附近就有一位帝室宗亲,章武王元融(景穆帝的重孙子)的儿子元朗正在勃海做太守,拉过来用就行了。不干?不可能,匕首和鲜花摆在面前,很少有人会选择匕首。

就这样,元朗于信都城西登坛即位,改元中兴。高家军欢天喜地改朝换代,高欢为侍中、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将军、录尚书事、大行台,高乾为侍中、司空,高敖曹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冀州刺史,孙腾为尚书左仆射,原大魏河北行台魏兰根为右仆射。其余人等如高岳、高琛、高盛、窦泰、段荣、潘乐、斛律金、厍狄干等或为都督,或为将军不等。

有官大家做,有好处大家捞。

升官最简洁最快的途径就是重新搭一套班子,高欢算是复制了一下尔朱荣进洛阳的故事。元朗封的这些官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唯有魏兰根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实际上,这也是一个牛人,很牛很牛的人。魏兰根是大才子魏收(“二十四史”之《魏书》的作者)的族叔,身长八尺,仪貌奇伟,博学高才,为人机警有见识。说到见识,正光末尚书令李崇曾经给朝廷上书,详细分析了北边六镇的形势,认为如果不及早处置,早晚会酿成大祸,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改镇为州,镇户成为平民,恢复这些贵族子弟原来享有的入仕特权。倘若朝廷听从了李崇的这个建议,恐怕大魏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了。而这个意见的专利权属于时任李崇大都督府长史的魏兰根。后来,魏兰根曾任都督泾、岐、东秦、南岐四州诸军事,兼四州行台尚书。元天穆讨伐的邢杲还是他的亲外甥,在邢杲的问题上他做到了仁至义尽。邢杲灭后,魏兰根做了中书令。再后来,魏兰根成了孝庄帝政治小圈子的非核心成员。小圈子密谋诛杀尔朱荣的时候,魏兰根不慎把计划泄露给了侄子魏周达,谁知道这个魏周达跟尔朱世隆是好朋友,于是这事就传到了尔朱世隆那里。所以,尔朱荣死后,魏兰根心里有点害怕,找了个机会离开中央到地方工作去了,出任河北行台,讨伐尔朱荣部将侯渊。谁知出师不利,官也丢了,于是赴冀州投奔了好友高乾。

作为成名人物,魏兰根的参与对高欢相当重要。

高欢起义不久,一个叫杨愔的年轻人慕名来投。杨愔,字遵彦,弘农华阴人。弘农杨氏可是魏晋以来的望族,一门之内,三公二人,太尉、录尚书事及中书令者三人,仆射、尚书者五人,郡太守七人,州刺史三十二人。门阀之高,郡望之隆,引得隋文帝杨坚都说自己是这个家族的成员,虽然大家都知道他在撒谎。话说儿童杨愔上学的时候,学馆里有棵李子树,李子熟了落在地上,孩子们都争着去抢,唯有杨愔端坐不动,读书如旧。这一切被他的叔父杨暐看在眼里,大为惊奇之余命人在杨府竹林旁专门为他修了一间房子,并且把他吃饭的用具全换成了铜制品(那个时候铜是很贵重的),以此树立大家学习的榜样,从此便有了“竹林别室,铜盘重肉”这个典故。

在孝庄帝谋杀尔朱荣的过程中,弘农杨家的杨侃起了重要作用。所以,孝庄帝遇害后,杨家也惨遭灭门。杨愔恰巧外出,才侥幸捡了一条命,整个家族只有二弟一妹及兄孙女数人幸免于难。遭此惨变,杨愔没有倒下,他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肩负起家族复仇的大任。杨愔从高欢身上看到了复仇的希望,于是投到高欢门下,开始为高欢讨伐尔朱氏集团出谋划策。高欢很器重他,让他随军办理军务、文书,还把自己一个庶出的女儿嫁给了他。杨愔一刻也不敢忘记仇恨,处处以丧礼自居,每餐只吃咸菜米饭,人也日渐消瘦,但打仗的时候他总是冲锋在前,让世人对儒生刮目相看。

杨愔只是千万个痛恨尔朱氏的人之一,这才是高欢军队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