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人物自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09.袁绍 刘表:不要当陌生人的大哥

大有大的难处

咦,今天这画风不对啊。往常的主角,要么是一个人,要么是一个家族,怎么今天袁绍和刘表,在一篇文章中同时出现了,难不成是双男主吗?

哎,还真是。这两个人呀,出身同样显赫,地盘儿同样辽阔,手下的大家族同样兴盛,又都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被曹操给收拾了。把他们放在一起,真是太合适了。

下面,来听听他们的自述吧。

01.

庶子翻身

我叫袁绍,出身于汝南袁氏,家里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说句不客气的话,我袁绍如果要行万里路的话,都不需要带盘缠。无论走到哪里,刷这张脸就够了,各地郡守、县令,那是可着劲儿要请我吃饭。如果我去了,那是他的荣耀;如果我不去,那是他地位还不够。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很横,很有面子?可是你知不知道,我并不是生来就是如此。我虽然生在汝南袁氏,但我是父亲袁逢的庶子。说是庶子,都有些自抬身份了,因为我的母亲,生我之前的身份是侍女。你想,我们袁家人,能够在大汉王朝拥有崇高的地位,不就是因为出身好吗?这样的家族,对身份的重视,是刻在骨子里的,怎么可能公平对待一个侍女所生的孩子呢?所以我很小的时候,便被过继给了伯父袁成。在我父亲这一辈里,伯父袁成的官职最小,只当到了左中郎将,而且去世得早。因此,每当我自称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时,袁术便会在旁边大声指斥我,说我是侍女生的,根本不配姓袁。的确,我在法理上,是我亲生父亲袁逢的侄子,而非儿子。可我凭什么不能姓袁,袁术又凭什么能姓袁?难道从谁的肚子里出来,竟有如此大的差距吗?确实如此,但我不甘心。

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我广交天下豪杰。对于出身贫寒但有才名的人,我也礼贤下士、折节下交。这样一来,我的身边确确实实聚拢了一批人。这般情形,袁术自然是看不过眼的,但他也只能干生闷气。毕竟像他那样,自恃高门嫡出身份的人,是瞧不起天下人的,哪能像我一样,和大多数人打成一片?况且他也不是袁家的长子,别人碰了几回壁之后,也就不上赶着巴结他了。

后来,我也到了出仕做官的年龄,被任命为PY县长。(秦汉之时,大县长吏称县令,小县长吏称县长。)任内我兢兢业业,获得了清正能干的名声。可我明白,这还不够。单凭我在一群小字辈中的影响力,以及能干的名声,是不足以影响那些手握实权的大人们的。照此发展,我充其量也就是辅佐袁家嫡子的地位。要我侍奉袁术那样的人,单是想想就恨不得去死。于是,我选择辞官,为病故的母亲服丧3年,接着又补服父丧3年。之后,我拒绝朝廷征召,静静地隐居在洛阳养望,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以待时局之变。这样一来,我孝子的名声越来越大了,即便在父亲那一辈人当中,也有了不小的影响。实际上,是我渐渐地编织出了一张人际大网,而我处于网的中央,谁也无法忽视我的存在。

02.

世家领袖

等到黄巾之乱爆发,我甫一出仕,便成为了大将军何进的心腹幕僚。后来又担任了司隶校尉,带兵诛杀了宦官。等到董卓进京,即便整个洛阳都在凶悍的董卓脚下瑟瑟发抖之时,我也敢因废立之事与他拔刀相向。这一系列作为,使我在士林、民间都获得了空前的声望。加上我们袁家在起复党人之事上,对士人群体的大恩,我早已是当之无愧的新一代世家领袖了。

看到了吧,我的成就是靠自己拼搏得来的,不像那个蠢货袁术,只会夸耀自己的出身。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在讨董联盟解散之后,我通过威逼利诱的手段,从韩馥手中夺取了冀州。像郭图、辛评、荀谌等避难冀州的颍川人,给我出了不少力。但我时刻谨记,他们支持我,不单单是因为我的号召力,还是因为韩馥没有给他们想要的。我一定要尽力满足他们的需要,否则同为世家的韩馥,就是我将来的结局。可一到具体实施,我的脑子就开始犯晕了。侨居河北的河南世家,河北本地的大族,慕名来投奔我的各地豪杰,战斗力强悍的幽并边地武人,我到底该怎么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呢?要是都满足了,我这河北之地都不够分呀。愁呀,地盘大也有大的难处。大多都是人家投靠而来,不是自己打下来的地盘儿,动谁都说不过去。闹吧,就闹腾去吧,总会消停下来。

你看,这就是我的难处。我起家的过程,是依靠名望,依靠人脉关系,势力像滚雪球一样,短时间内急剧膨胀。可是,我没有核心班底呀。这些追随者,与其说是我的手下,倒不如说是我的合伙人。对待合伙人,我只能施恩,不能立威。其实,我建立势力的方法,是这年头世家子弟常用的。但是,人家只为在中央做官,当然没问题,而我是要在地方做军阀呀,怎么还能像请客吃饭一样呢?可惜,我说了不算,我治下大多势力都是来我这里赴宴的。一旦我掀了饭桌,他们转身就走,我还能剩下什么呢?算了,算了,从长计议吧。

03.

同病相怜

唉,这争权夺势的架势,看来是消停不了了。我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也搅和进来了,还成了他们各派的利益代表。嗨,我这辈子算是解决不了这问题了。刘表,你在南边怎么样?

嗨,别提了,都在酒里。

我叫刘表,是西汉鲁恭王的后人,根正苗红的大汉宗室。我年轻的时候,在太学里闯荡,跻身“八俊”之列;人到中年,成了大将军何进的幕僚,出任北军中候。董卓进京之后,为了缓和与各方势力的关系,便向宗室示好,命我为荆州刺史。外人都传说我是单骑定荆州,加上之前就有的“八俊”之名,可谓是文武全才。可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我是靠着荆州四大世家蔡、蒯、庞、黄的势力,把荆州各地的宗贼豪强55人骗到了宜城,一刀杀了,才有了这局面。说到底啊,要维持荆州的统治,所需的兵马钱粮,还得倚仗四大家族。像出身黄家的黄祖,本来是我忠诚的手下,结果带兵平定了江夏之后,就成了当地的土皇帝,听调不听宣。而荆州内部大权,又被蔡瑁和蒯良、蒯越兄弟把持。如果遇到外来侵袭,我们荆州倒能在我的指挥下,团结一致共御外敌。可要是想开拓进取,那便要兵没兵,要粮没粮。

为了夺取权力,在军中建立自己的班底,我先后发兵征讨,随长沙太守张羡反叛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以及交州。也有些效果,好歹手中也控制了几个郡,以及一些兵马钱粮,和荆州本地世家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格局。但是这样的局面我并不满意,所以我先后收留了张绣、刘备,想要靠他们打破僵局。可惜还是没有成功。

不过相比于刚到荆州的时候,我的实力还是有不少增长的。我相信假以时日,拥有荆州之主的大义名分,我终究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可是没想到,世家已经把手伸向了我的儿子刘琦、刘琮。唉,我也做了袁本初第二呀。

04.

感言

世人都以为我和袁绍在诸侯混战的初期,便能一南一北占据广大的地盘,算是割据一方的群雄中,最有希望一统天下的。可是大有大的难处呀,没有经历曹孟德对兖州失而复得的过程,这地盘终究不是自己的。嗨,飘零千里独做客,荆州到底是荆州世家的。

我和袁绍都出自名门,掌控地方时遭遇的阻力都很小,可这也成了制约我们后来发展的毒瘤。势力越大,毒瘤也越大,最后一起同归灭亡。当政权被本土势力把持,无法吸纳天下英杰时,便无法完成向天下政权的转变,那我们终究只能割据一方。

真是成也出身,败也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