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坐而论道
今日集中讲授行军打仗之道。
三百来人班队坐在校场上,管事的千总陪着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站在队列前方。
那青年人身材伟岸,粗眉大眼,脸廓分明,身着六品官服,神情较为冷峻。
千总首先将这青年介绍了一番,说这位大人叫李化龙,字于田,自幼聪颖,知文懂武,二十岁便中了进士,现在南京工部任职主事,因来京城述职,特被兵部请来给校试人员讲授一堂兵法课,另外还要讲授如何写好策论。
这次校试培训,除了操练,还要学行军打仗之法,兵部会安排一些级别不高的官员来给校试人员授课,大多数是武官,有时也会安排文官过来。
武官主要讲授军纪及在战场上如何排兵布阵,文官则讲授谋略——这在校试考核中也称为策论。策论是录用与否的关键,哪怕你举不起石锁中不了靶心,但只要策论写得好,照样会被选拔,所以每个校试人员对此不敢马虎。
听到“李化龙”三个字后,向枫心里一震。
这李化龙的名头太响了,“万历三大征”之一播州之役的主帅,被后世评为“古代百名爱国将领”之一。见到这位日后名动天下的人就在面前,而且还这般年轻,向枫心里不禁有些激动。
李化龙开始讲课了。
他先是谦虚了一番,说自己并没有参与过军务,只是从书上学到一些,今日只是来和大家坐而论道切磋一番,接着就按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谈起来。
李化龙讲道:《孙子兵法》云:“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如何屈人之兵?谋为上。不仅是军事上的谋划,亦得有民政和外交上的谋划,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即得阴阳之妙,方可决胜千里之外。
李化龙继续讲道:“即便要攻城掠地,我方也要以最小之代价换取最大之胜利。如何能做到?还是伐谋为先。只会猛打猛冲的将军往往只成全了自己的名声,对整个战局未必有利,亦不顾军士之死生,一旦不明情形误入敌方陷阱,有全军覆没之险。尤其在敌强我弱之时,伐谋尤其要紧,当年曹孟德在官渡之战中,如不是谋略作用,如何战得过袁本初……”
“李主事,你方才所说,我有些不敢苟同,我能吧啦几句不?”
坐在前排的李如梓站起来打断了李化龙的话头。
李化龙并没有气恼,面色平和地说道:“你讲来便是。”
李如梓清了一下嗓子,大声说道:“我爹说过,打仗还是要勇字当头,要沙楞点……前两年,蒙古酋长速把亥的三万大军来袭,我爹想都没想,眉头都不带皱一下,亲率三千铁骑飞驰二百余里,直捣敌营,疙不溜脆的斩敌无数。你说,若是思前想后,那敌人不是早溜瞎了嘛?!”
李如梓话里夹杂着东北口音让李化龙听得皱起了眉头,问道:“敢问令尊是……”
一旁的千总道:“李大人,他是辽东李总兵的六公子李如梓。”
李化龙“哦!”了一声,说道:“万历六年,李督师两败速把亥,圣上专门登皇极殿举行大典以示庆贺,前不久又赐建石坊表彰,李督师功勋卓著啊!都说将门出虎子,李公子年纪虽轻,想必也是通晓打仗之法的。”
“这个嘛……我时常受我爹教导,故略知一二,还请李主事多多指点。”
李如梓说得客气,却难掩得意之色。
李化龙微微一笑,说道:“我起先就说了,今日只是坐而论道,人人皆可畅所欲言。”接着他又提高嗓门问众人道:“方才李公子所言,诸位赞同否?”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
李如梓身边一人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李公子说得对。为将者若不勇猛,如何取胜?总瞻前顾后,必定贻误战机。”
向枫认得此人,是前两日同他们比赛举石时跟着李如梓一起的另一位,当时李如梓叫他杜松。
这时,随同向枫一起的汪凡也站起来说道:“李督师威震华夏,他的话自然是错不了。古之良将,哪个不冲锋陷阵?李公子深得家传,为我辈翘楚。”
“两位讲得倒也实在。”
李化龙这会倒露出一副轻松的表情,点了点头,又环视众人问道:“还有人要讲么?”
坐在向枫旁边的万顺推了推向枫的胳膊,说道:“向哥,你起来讲讲呗!你懂得多,肯定比那个李如梓讲得好。”
向枫摇了摇头道:“没什么好讲的,就听李大人讲吧!”
“那可不成,不能让那姓李的这般嚣张!”
万顺说着一把将向枫拉了起来。前几日的举石之恨,让万顺一见到李如梓就气不打一处来,但他自己又无力对付,只能寄希望于向枫了。
李化龙指着向枫问道:“这位,你可是有话要讲?”
“嗯……李大人,那学生我也讲几句吧!”
向枫站定身子朝李化龙施了一礼。
“咋哪都有他呀?真是个欠儿登!”李如梓扭头见是向枫,嘴里便嘀咕了一声。
李化龙手一抬:“讲来听听!”
向枫朝李化龙一拱手,接着道:“李大人今日所讲,是谋略的重要性,并不是说打仗时不需要勇猛。依学生看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倚仗,没有谋略的勇猛只是乱飞的苍蝇,有了谋略的勇猛才是虎狼之师。”
“嗯!讲得好,继续!”李化龙赞叹了一声。
向枫点了点头,继续道:“战局如棋,要通盘谋划方可取胜。一场战争,谋略是贯穿始终的,知己知彼是谋略,进退有据也是谋略。不看清形势,不懂得进退,一味的冲杀,那只是莽夫而已,算不得良将……”
向枫轻咳一声,继续道:“就以李督师两次大败速把亥来说,李督师在战前必定是知晓敌我之形势,收集相关情报加以分析,继而拟定对应的战术谋略,加之我军有火器上的绝对优势,故而敢奔袭二百里杀敌。如果敌我情况不明,形势不清,断不会如此冒险。李督师有勇有谋,故能连战连捷……”
向枫最后道:“不打无准备之仗,所以《孙子兵法》里说:兵者,诡道也。这就是谋略。没有谋略的战争必定会失败!”
向枫的一番话,让场上不少人听得纷纷点头。
李如梓摆着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要不是听到对方夸赞了他那神勇无比的老爹,他早跳起来操着他那副东北腔呛过去了。
李化龙频频点头,接着又问道:“你方才提到火器,你对火器如何看?”
向枫对这个问题很熟悉,当即道:“火器的出现,对战争影响至深,增大了战争的变数。可以说,以后的战争,必定是火器之争,谁掌控了火器上的优势,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优势不仅是数量上的,更是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要不断提升火器之术,方能主导战争。有了火器上的优势,即便是几十人的队伍,也可对付成倍于己之敌。”
说完后,向枫鞠躬坐下。
万顺凑过来说道:“向哥,你讲的太好了!我说你行吧,比那姓李的不知强了多少呢!”
向枫微微一笑。
“讲得好!讲得好啊!”
李化龙满脸赞许,他也没想到这种校试里竟然还有此等见识之人,尤其这人对火器的看法让他顿觉有知音之感,便觉得自己这趟讲授没有白来。
“这位兄台,你名讳如何称呼?在哪当差了么?”李化龙问向枫道。
向枫又站起来答道:“李大人,学生名叫向枫,是湖广蕲州卫下的一名总旗官。”
“向枫!”李化龙点了点头,示意向枫坐下,接着大声道:“诸位都听清了吧?方才向总旗所言谋略之道的重要性,比我讲的还透彻。特别是火器之论,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李某今日也是受教了……”
“哼!”李如梓一脸不屑地对旁人道:“姓向的这堆话是从哪听来的?打仗靠那几条烂铳有个屁用?你火药还没点着,敌人早冲过来了,尽扒瞎!”
一旁的杜松附和道:“是啊,像他这般打仗,早输得裤子都没了。”
马林在一旁插话道:“我觉得他讲得有点道理。打仗的确不能只凭蛮力,要用脑子,而且火器比弓箭更厉害。”
李如梓扭头问道:“你咋还帮他说上话了?”
“我不是帮他,我是说这么个理。”
三人一时在那里低声争论起来,全然没顾上李化龙在讲些什么。
李化龙讲课完毕,待众人散去后,单独把向枫留了下来。
李化龙走到向枫跟前问道:“向总旗,你有官职在身,如何又来参加校试?”
向枫笑了笑,说道:“只是个屯田的小旗官,真有战事也不见得能上战场,难得有这个机会,就过来了。”
“你喜欢打仗?”
“止戈为武,我不希望有战争,但有的时候亦需要以战止战,我辈当有所备。”
“好个以战止战!看来向总旗亦是有抱负之人。”李化龙点头说道,“你是湖广哪里人氏?听着口音好像有些不同。”
向枫只得硬着头皮道:“我是兴国州三湖镇人,京话学得还不太好。”
“贵庚?”
向枫说了自己来大明后的年纪。
李化龙道:“我年长你几岁——向老弟,你我今日一见如故,往后就以兄弟相称吧,也显得亲近些。”
向枫拱手道:“承蒙李大人看得起,那向枫高攀了!”
李化龙一笑道:“你看你——往后化龙说不定还要仰仗向老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