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战争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三章 战略预备队

预备队有两个使命:一是延长和更新战斗,二是应付意外状况。前一种使命以逐次使用兵力并取得利益为前提,在战略范围内不会出现;后一种使命是将一支部队调到可能被攻占的地点去。如果一支部队留下来仅仅是为了延长战斗,并成为预备队,那它就是战术预备队而不是战略预备队。

当然,战略中也必须为紧急情况预备军队,目的是在战略范围内以防意外。战术范围内的兵力部署需要通过观察敌人动向进行调整和确定,但他们经常隐避起来,所以应该作好应付意外情况的准备,这对了解和加强部署中的薄弱环节也有益处。

战略范围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些部署只能根据直接观察或获得的不确切的情报来制订,直到战斗产生了实际效果,才能予以确定。因此,根据不确定的程度,保留一定兵力备以后用,正是战略指挥的重要条件。在防御战中,特别是在江河、山地的防御中,后备力量更是必备的。但是,战略活动与战术活动之间的距离越远,这种不确定性就越小;当战略活动接近政治领域时,这种不确定性就不复存在了。

敌人把纵队派往什么地方会战,这只能通过观察去了解;敌人将从什么地方渡河,这可以从他事前暴露的某些准备措施来了解;至于敌人可能从哪个方向侵入的消息,一般会在尚未发枪前就被报纸抢先一步曝光了。所以措施的规模越大,想要出其不意就越难。另外,即便存在战略预备队,如果它的具体打算不明朗,战略预备队的作用就越小。

如前文所述,只有在整体战局中,部分战斗才有价值。即使是整体战斗的结局,也只有相对的意义,这种意义取决于被击败的敌军所占的比例及其重要性。一个军团的失利不仅可以用一个集团军的胜利来弥补,还有可能转败为胜,如1813年的库耳姆会战。同样的,如果被击败的那部分敌军非常重要,胜利(整体战斗的胜利)的重要性就更具有独立的意义,敌人想通过以后的交战来挽回此次损失的可能性也甚微。

俄土战争

17—19世纪,为了争夺高加索、巴尔干、克里米亚、黑海等地区,俄国与奥斯曼土耳其之间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即俄土战争。此些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241年之久,其中有十次重要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战争最后,俄国结束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及其藩属克里木汗国长达数个世纪的侵略和扩张,并扩大了自己的疆土,奥斯曼帝国则走向衰落。图为第五次俄土战争场景。

在战术上逐次使用兵力,总会将决定性行动推延到最后;而在战略上同时使用兵力,则经常会将主力决战安排在某次大规模行动的开始。因此,以上几点说明战略预备队的使命越宽泛,其必要性就越小,用处也越少,随之而来的危险则越大。主力决战开始时,如果仍保留战略预备队是极其荒谬的,因为此时必须把全部兵力投入使用。

因此,在战术上,预备队可以看成是应付意外,甚至是挽救战斗失利的一种手段。而战略上必须弃用这个手段,因为战略上某处的失利,通常只能通过其他处的胜利来挽救,少数情况可以从一地调动兵力到另一地来抵消,但绝不允许为了挽回败局而预先保留兵力。这种战略预备队的概念无疑是荒唐的,因为它对总决战并无助力。若不是其有时会在其他概念的掩饰下表现得颇为合理,我们此番长篇大论就是多余的。有人认为这是战略上出于谨慎的智举,而如此混乱的思维在现实中只能起到副作用。如在1806年,普鲁士曾安排符腾堡欧根亲王指挥的2万人的预备队,却没有及时将这支预备队调往萨勒河,还把2.5万人留在东普鲁士和南普鲁士作为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