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把家庭里的爱找出来
前些天我在修一个弄坏了的东西。我先生眼见不可能修好,就问我为何还要浪费时间,他说直接丢掉,换个新的就好。我不喜欢他在一旁说风凉话的态度,就说:“不用你管。”他说:“如果你能弄好,我就叫你一声‘娘’。”我几乎条件反射地回说:“谁爱当娘啊!我知道你这人对老婆最好,对娘、对爹、对女儿、对儿子都没对老婆好,我还是当你老婆吧。”说完,我忽然明白过来,在现在这个世道,父母最难当!虽然如此,当父母的还是初衷不改,不管怎样也要把最好的给孩子。这本书要说的就是,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当称职的父母,才能将我们的爱表达得让我们和孩子都觉得舒服。
说起父母难当,我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很有能力,能将一只平常的猪养成样样指标都最棒的冠军猪。于是很多人前来采访,想知道他是如何养猪的。他说他天天给猪吃龙虾鲍鱼。这个回答备受批评,许多人指责他:好多人还在忍饥挨饿,而你竟然为一只猪这样浪费。第二年,他依然得到了冠军,依旧有一堆采访。这一次他改了说法,称自己都是利用厨房的剩菜剩饭来养猪而已。结果别人认为他虐待一只冠军猪。到了第三年,冠军还是非他莫属。这一次接受采访,他说他的秘方是每天给猪100元,猪爱吃什么就自己去买。这个故事不就是为人父母“吃力不讨好”的心情写照!
我的专长——把爱找出来
我一直都在做家庭亲情方面的研究,而且也一直在做家庭咨询与家族治疗的工作,因此我有一堆说不完的亲情故事,甚至还练就了一门不凡的功夫——帮人家把家人的爱找出来。有人会问,“把爱找回来”和“把爱找出来”有何不同?这真是个好问题。把爱找回来,是说爱失去了,所以要把爱找回来。而我坚信爱,尤其家庭里的爱,一直都在,从来没有失去过,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把家人的爱找出来”。
说到这里,我先讲一个非常优秀的爸爸的故事。一般而言,父母总会想着要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无论是孩子的现在还是未来,父母都想给孩子安排一条最安稳的道路,让孩子面对最少的伤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孩子是一个个体,会有自己的感受,想要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这让父母常常觉得:“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懂呢?”应该说,两代人的想法确实存在着落差,但谁能知道,这落差交织出多少爱的遗憾!
“根和翅膀”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
我认识一位医生朋友,是个传奇人物。18年前,他曾得过喉癌,经过一系列治疗后,虽然癌症被治愈,他的脸色却变得暗沉,面部形状两边不对称,看起来怪异。但这些都无损于他的医术,很多人都很信赖他,会找他治疗。
这位朋友其实是个很有毅力的人,当年考大学时,他曾立定志向要考取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然而分数公布后,他虽然能上大学,却上不了他心仪的大学,于是他毅然决定重考。然而这样连续考了三年,三次却都同自己的理想擦肩而过,他这才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上了一所没有名气的医学院。毕业后当了医生,他刻苦钻研医术,期间又凭借强大的毅力战胜了癌症。
但他的心结好像一直没有打开,他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替自己圆梦,他认为那对孩子也是最好的,他也认真教育孩子朝这个目标努力。他的儿子很争气,第一年就考上了那所著名的医科学校,算是完成了他未了的心愿,为此他十分高兴。可是,儿子毕业的那一天,却跟他说:“爸爸,这是你要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我已经把你的心愿完成了,请不要再来跟我讨要恩情。从今天起,我将成为我自己。”
“我将成为我自己”是多么令人震惊的话啊!后来这孩子并没有做与医学相关的事,而是到了一家国外的科技企业工作,并且不愿意再与父亲对话。不过,这还算是个不错的结局,至少孩子与父亲都得偿所愿。我见到过更多的是令人唏嘘的悲剧!有人因为某种原因导致人格分裂,精神异常,甚至走上毁灭之路。奈何一份至情的亲爱之心,却落到最不堪的下场呢!我们其实应该本着为人父母的初衷,成全孩子,使他能因为这份亲情而成为自己。
有句谚语说:“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根和翅膀。”让我们给孩子我们能给的最佳资源,成为他的根基,助他展翅飞翔!
爱孩子——要放手,还要放心
关于放手与放心的话题,让我想到一个寓言故事——“王呆子的第六个馒头”。
在一个村庄里,有个人名叫王二,是个老实而憨厚的庄稼汉,大家都叫他王呆子。有一天他饿了,来到一家面馆吃饭。他接连点了素菜包、花卷、葱花包、煎肉包、酱肉包,吃完还觉得不饱;他又点了个馒头来吃,这下终于吃饱了。王二说:“早知道吃馒头就能饱,那我直接吃馒头就好了!何必浪费精力吃前面的五个包子呢!”
天下父母,就跟这王二一样,就是个“呆子”。王呆子能吃饱分明是因为有前面那五个包子垫底,他却认为是第六个馒头让自己吃饱的。父母有时候也是这样,一味地想给孩子一条康庄大道,一再跟孩子说这是为他好,不想让他跟自己一样走许多冤枉路,却不知道,自己今天能走在一条平顺的路上,正是因为经过了许多蜿蜒难走的小路,甚或许多自认为走错的路。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我们要学会放手与放心,让孩子慢慢吃专属于他的那五个“包子”,这样他才能跟我们一样“吃饱”,才能咀嚼出第六个馒头的回甘。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父母,主张“我就是要让孩子吃点苦,这样他才能成大器”。令他们苦恼的是,孩子就是不愿意吃苦,只想要现成的。其实,这一类型的父母还是“傻父母”,因为他们其实是要孩子去吃父母吃过的“包子”。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并不是不愿意吃苦,而是孩子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包子”要吃。
难过的家庭生活剧
我有一个闺蜜叫意乐,我们很早就彼此认识。她偶尔会找我聊天,由于我们太熟了,她并不会将我当成心理咨询的专家,反过来还常常消遣我。她常说,学心理的大概自己都有点心理问题。但是近来,她的身体出现了不少毛病,例如肾结石、鼻子过敏、脊椎某一节中空,住院治疗还引发了败血病。尽管她已经上医院做了全身健康检查,还做了最贵的一种扫描,检查结果也清清楚楚,但她还是认为自己一定有别的病,只是还没检查出来。
我听着听着,心里猜想:或许她是用“生病”的方式来“讨爱”——因为这样或许比较能得到他人的关心。有一次我跟她说,她可能有虑病症,这是一种表现为过度担心自己生病的心因性病症。因此我建议她可以去看医生,没想到她反应很强烈,情绪激动,几乎要哭出来。
她告诉我,她去看过心理医师,她当时以为自己压力很大,但是她想不通其中的缘由。她先生是亿万富翁,虽然先生很节俭,但对她却很好,不管是流行的保健品,还是名贵的包包、手表都满足她!这种情况可能就像我的一位医师好友所说,有些人一直买名贵车子、包包等,是因为不快乐,所以想通过展示这些奢侈品,让人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但是购买了奢侈品后却更不快乐,这是因为他们心灵空虚。
我推测意乐可能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生病时,比较能得到她先生的注意与关心。意乐却认为这不应该怪她先生,说不定是因为她自己生病出的状况。我劝她不要乱找各种传说中的名医与偏方,不要乱吃药,意乐却抱怨我都不愿意听她把话说完。
很多人逃避问题的说辞都一样,就是责怪别人不听他说话,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重复说过多次了。这其实是他的一种心理投射,他不想听别人说话,就说对方不把他的话听完。
意乐说她先生赵亿一直在数落家里的人,说孩子不中用,只知道享乐,也骂意乐懒惰,什么都不做。我理解赵亿,他家历代务农,家族里都是踏实肯干的人,能成为亿万富豪家族,凭的就是这种精神,再加上上天垂顾。他们家住的房子属于独栋高楼,但从装修家具,到日常吃用也都很简单朴素。自从意乐嫁过来以后,家里的情形才渐渐有了改变,有了欧洲上好的餐具,衣橱换成了名牌——因为意乐的爸爸曾是驻外人员,意乐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赵亿的爸爸勤劳少话,可是妈妈却成天唠叨个没完,不停数落他们这些孩子、孙子太懒惰。意乐的公公过世后,婆婆患上老年痴呆,不再能唠叨了。可后来赵亿只要回到家,就会去屋子后头的菜园里看看,拔拔草,浇点水,即使晚饭已经煮好了也要去,好像变成了一种仪式。但是他从菜园回来一进门就开始骂孩子懒惰、不中用。每天早上7点,他一定要意乐起床,只为了给他泡一碗燕麦,哪怕明知道意乐常常失眠,需要借助安眠药才能入睡。
赵亿的这些行为让意乐和孩子很受困扰,但是却没有人敢说出来。我问意乐,你的家里布置得很温馨,你们两位又都没有暴力倾向,很重视孩子,也很勤劳有爱心,但是为何每个孩子都想离家越远越好?意乐说:“都是因为我先生啊!”
因为意乐担心孩子被先生骂,于是紧紧盯着孩子。她也曾当着孩子的面跟先生有过争执。因此我建议她,如果可以,先从自己做起。我说:“赵亿可能是因为他的父母过去用‘骂’的方式表达对子女的关爱,所以他也只会用相同的方式对待你和孩子。如果你能少唠叨孩子,避免当着小孩的面跟你先生争吵,或许情况会有些改善。”
然而意乐仍是心事重重,又提起孩子们那些让她难受的事。她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两人都曾去英国留学。儿子现在在爸爸公司工作,已经结婚,但是坚持不住在家里,宁愿用微薄的工资在外租房子住。目前父子俩相安无事,这已经是很好的状况了。
要知道3年前,还在读大学的儿子曾让他们夫妻焦头烂额,几近崩溃。当时,他竟伙同前女友一起设局,让女朋友色诱男人,诈骗钱财。没想到两人闹翻,前女友(当时未满18岁)将他告上法庭,说是被意乐的儿子性侵和教唆犯案。意乐两口子花大价钱请了知名律师,又动用各种人脉,才终于让事情结束。所幸,那段日子总算是过去了。儿子现在虽然与他们偶有争吵,小小惹一些麻烦,总是会来拿钱,却也不再惹出大事,老老实实在自家公司工作。
意乐还说她的女儿整天也摆出一副臭脸。她本来打算去看心理医师,想让女儿也去,因为她不仅认为自己病了,甚至相信连女儿也有病。但她又说:“心理医师说的都是屁话,说要我多表扬孩子,结果更糟糕。我现在不相信这样褒奖能怎样,我们现在连(跟女儿)说话都不成了。”(我听到意乐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安慰她:大家都不习惯讲表扬的话,父母都只会唠叨,所以我们需要多练习。意乐说她的父母不会一直唠叨,但也不太会说表扬的话,因此她不相信表扬会有效。
意乐不信任心理医师关于表扬能改善关系的说法——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习得的无助”,意思是弄错了方法,不仅没有得到期待的效果,反而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几次以后,我们就会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没有用的,从而产生“无助”的心态。
于是我问意乐,她都是怎么表扬女儿的。她说:“我虽然觉得她不好看,还是跟她说‘你真是女大十八变,越来越好看了,妈妈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喜欢你。’”我说:“这就是了。你心里觉得她不好看,这样的表扬就会显得很假,你女儿心里再清楚不过了。我们需要的是真心诚意,尤其是用勉励的口吻,而不是一味赞美。”
意乐接着说:“我也有啊!例如我问女儿既然很会交朋友,为何不出去跟同学一起逛逛街、看看电影。每当这时,女儿就很凶地回说‘你管我’。”意乐还提到她最近身体不适,需要动手术,希望女儿能陪伴她。女儿是陪了,但那是因为意乐给了女儿钱;女儿人在医院里,还整天绷着个脸(意乐说着又有些哽咽)。
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让意乐明白我的意思。意乐好像总觉得我在批评她做得不好。其实,意乐跟很多父母一样,看上去总是担心孩子,为了孩子好,但根本上还是将自己放在高处,想要“教”孩子,却看不见孩子真正的感受,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但是我清楚,意乐和她先生一样,心里有个很压抑、很受伤的“内在小孩”。例如,她的先生一直以来辛苦做事,却没有人看到他的付出,没有人表扬他。我常说,像赵亿这样的父亲,天地之大,好像就只欠他一个表扬。所以,如果意乐可以从自身开始,学会表扬先生,这个家将会有更多温暖和爱的交流!
那么,为何像意乐的这种状况会在很多家庭一再重演?为何赵亿要天天做一样的动作——很忙碌、很有钱,还要跟父亲一样,到菜园种菜;明明不喜欢妈妈的唠叨,明知道这样会让老婆、孩子都难过,却还要天天在饭桌上说着跟妈妈一样的唠叨?为何赵亿这么认真节俭,却舍得让意乐买很贵的奢侈品?为什么赵亿家不缺钱,儿子还要去诈骗别人?为什么意乐对孩子很好,女儿却跟她不贴心,总是冷脸相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该怎么看待和解决呢?
从“我是为你好”看家庭里的“讨爱”
在我的研究和工作经历中,总是看到一样的循环,好似命运捉弄人一般:有着家暴经历的人,好不容易逃离儿时那个不堪的家,成家后偏偏陷入新的家暴中;单亲家庭长大的人,也是容易成为单亲父母。为什么我们曾经很不喜欢父母的教养方式,自己当了父母还是使用那样的方式呢?为什么当时父母这样教养我们,我们不仅没有怨言反而能成才,但同样的方法用在孩子身上,他们却不能体会我们的用心呢?又是为什么我们为孩子好,换来的却是他们的叛逆?
如今,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父母。的确,我们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形成了世界上最悠久、最优良的文化传统之一——“家族主义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我们重视家庭的传承与和谐,这令世界称道。可现今,为何优良的家族文化不再好用?难道各国文明带来的冲击,已经使之式微?当然不是。我们只是需要探索一种更符合时代潮流和具体情境的家庭情感交流模式。
当我还没有结婚时,我将我家所有的情感交流方式视为理所当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恭敬,认真实在,不疑有他;要背三字经、朱子治家格言,也无二话。然而,结婚后,我和我的另一半来自不同的家庭,我们的价值观在很多方面产生碰撞,常常无法相互理解。所幸因为有爱,我们学会慢慢将爱找出来,这才有了今日的恩爱相处。
讲一件很简单的事。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天,书包里带回几本教科书。我先生拿出来看了一下,叮嘱儿子明天要将语文第一课背下来,并当场拿出数学课本教儿子。儿子说老师没有叫他们背课文,也没有让他们预习数学——他根本不愿意配合爸爸的教导。见此情景,先生转而怪我,说我是学教育和心理的,怎么可以这样放纵孩子不学习。
隔天回来,我看见先生已经手拿棍子监督儿子背课文,然而儿子完全不会,于是就被打屁股。我很生气,我说这样的做法完全不符合教学心理,我们是要让儿子喜欢上学习这件事,而不是用这种方式强迫他。先生却反驳我说:“我是被我妈妈打大的,我今天不也成了大学教授,你们有什么好抱怨呢?”
我问先生:“那你被妈妈打是因为你没有背课文吗?”他说是。我说:“所以你不喜欢语文嘛!甚至讨厌作文,不是吗?”我继续说:“你今天会喜欢数学,是因为你的妈妈不懂数学嘛!”我记得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那会儿,第一学期结束的那天,他回到家,放下书包就跟我说:“我绝对不要读数学系,我也绝对不当大学教授。”这就是结果。
我问过我先生,当他被他妈妈打时,他喜欢吗?他说当然不喜欢。可是他也没有想过这件事是否不对,他只知道“小孩不能不教”。我想很多人都是如此,从没想过一件事情合不合理就照做了。在我小的时候,老师也都是少一分打一下。我小学六年级的老师是要打耳光的,我们当时还要鞠躬说谢谢。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自然地有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法。
依据我的研究成果和咨询经验,如果我们将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粗略分成三个不同代际的表达,那么祖父母辈是“自我牺牲的爱”,父母辈是“‘我是为你好’的爱”,而到了最近的一辈则是“‘别管我,不要为我费心’的爱”。
我们会对这三种方式有许多疑问。这些不同的爱的表达是如何影响人际交流和家庭和谐的呢?它们之所以一代传承一代,到底存在怎样的因缘?如果在每个不同时代,这些爱的表达都有着自己的意义,那为何传承下来却滞碍难行?这样的一代传一代,上行下效地复制、模仿,是否也是一些错误的教育方法的恶性循环?那要如何才能脱离这样的恶性循环,如今我们当父母的要如何是好?
请读者和我一起来探讨这个重要的话题:讨爱,也就是家庭里的爱的交流。
我们将透过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的理论解析和案例分析,说明“讨爱”背后的原理与心理机制,了解一系列重要概念,包括“内在小孩”“讨爱”“讨爱满足”“讨爱凝滞”“情绪地雷”“安全依恋”“生命脚本”“生活剧本”以及“纠举与勉励”。
然后,我们将剖析讨爱的过程——我们是如何受伤,会有怎样的创伤与负能量,以及这些后果对我们的一生有着怎样的影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探讨如何让勉励成为家庭教育的精神,帮助我们把深厚的爱找出来,以关照每个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