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决定结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格局大,就是心态好

人活着,其实活的就是一种心态。你的日子过得好不好,你的精神层次有多高,他人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怎样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无论多么强烈的光芒,照在物体上,都会投射出阴影。那为什么大格局的人,却总能看到事物的阳光面呢?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心态。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让一个人凡事总往好处想,不抱怨、吃得起亏、不钻牛角尖。在这些好心态的指引下,我们对人对己,对这个世界,也能有更多宽容了。

别抱怨——格局小的人总是负能量爆棚

法国作家埃尔文曾经说过:“拥有好的心态,就算你眼前的现实惨不忍睹,命运也能开出绚烂的花朵。”一个有着大格局的人,势必是一个心态好的人。这样的人不会没完没了地抱怨,而是理智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用行动去改变现状。好心态不仅能让我们看到事物阳光的一面、看到希望,更会让我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完全有机会站起来。与其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抱怨上,不如去做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有本畅销书叫作《不抱怨的世界》,它是由美国一位叫作威尔·鲍温的牧师写的。这本书面世之初,不仅登上了亚马孙、诚品等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还受到了很多成功人士的青睐。比尔·盖茨先生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声称如果不看这本书,那么其他所有的书也没必要看了。与此同时,作家张德芬、阿里巴巴的马云、联想大当家柳传志等众多成功人士,也都对这本书做了重磅推荐。美国《时代》周刊、英国《卫报》、法国《世界报》等众多媒体,也都对这本书做了报道。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本《不抱怨的世界》圈粉无数,如此受欢迎呢?这其中有个特别吸引人的焦点就是,作者威尔·鲍温提倡的用21天时间,参与“不抱怨”运动。为了让人们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抱怨,威尔·鲍温还想出一个戴手环的好办法。他专门制作了一种看上去很醒目的紫色手环,让参与者戴在自己的一只手腕上。在参与活动的21天内,任何时候,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抱怨,那就把手环拿下来,戴到另一只手腕上去。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坚持21天之后,很多人发现,自己不仅对不抱怨这件事非常重视了,甚至还养成了不抱怨的思维习惯。遇到问题先认真审视,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张嘴就说些充满负能量的话。很多人的生活和事业,也因此发生了巨变。

于是全球有80多个国家,开始风靡威尔·鲍温所倡导的“不抱怨”运动,有600多万人受益。人们甚至认为,这本名为《不抱怨的世界》的畅销书对心灵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它让每一个阅读者意识到,想要命运有所转变,自己必须先做出改变,而这样的改变其实只是约束自己不抱怨的一种坚持。如果你能够坚持半年或者一年以上不抱怨,那么抱怨的负能量便会永久地远离你了。

其实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可能大多数人心里都非常清楚,抱怨是件非常讨厌的事情。他会让一个人看上去像个傻瓜,满嘴都是些不入耳的胡言乱语,行为举止也变得疯狂怪异。可在面对挫折、失败时,很多人就是忍不住要抱怨,这时的他们,事后甚至对自己都会感到非常厌恶。这说明什么?说明抱怨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人的一种失控行为,抱怨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毫无理性可言的情绪化占了主导。

日本心理学专家曾经对抱怨做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他们指出,爱抱怨的人,往往是内心比较脆弱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下的人。面对纷繁错杂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往往就会去大声抱怨。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指出,人在遇到变故时,内心深处会产生自我保护机制。也就是说,我们为了让自己能够觉得好受一些,有时会需要以抱怨的形式,把情绪发泄出来,又或者是通过抱怨,把现实合理化。不过这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如果不配合行动去改变现状,不仅于事无补,有时还会适得其反,令原本就难以解决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爱抱怨的人便很可能因此沉沦下去,破罐子破摔,变得越发无所作为。

仔细分析一下人们抱怨的内容,你就会发现,抱怨无非分为对人的抱怨和对事的抱怨。对人的抱怨,多数是因为某事而埋怨他人,把所有过错都推卸到他人头上,好像这件事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一样,这是大多数人抱怨的主要形式和内容。有时我们也会抱怨自己,对自己的过错感到自责,或者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等等。对事的抱怨,往往是在没有人可以抱怨的时候,才会发生的。会抱怨这件事的不合理性,又或者抱怨命运的不公等。总而言之,抱怨让我们看到的,总是事物不好的影响。这就如同阳光照在一个物体上,爱抱怨的人看到的,永远都是东西遮挡住阳光后的阴影,殊不知事物迎着阳光的一面,或许分外美好呢。

有位老教师,教书育人一辈子,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这位老教师的学生,有在哈佛大学留学的商界精英,有在娱乐圈打拼的出色制片人,还有活跃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才。老教授也因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方式,在工作期间获得了很多荣誉。学生、家长、老师,几乎所有人,都对这位老教师既尊敬又爱戴。

可是岁月不饶人,转眼间,大半辈子过去了,老教师要退休了。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大家看着老教师默默地将自己的办公桌收拾好,拎着数十年都没有更换过的黑色公文包,落寞地走出了学校大门,心中有些凄凉与不舍。有人感叹,老教师教出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退休了自己却什么也没留下。甚至有人猜测,老教师退休回家后,该多么落寞啊,也许他每天都会抱怨退休生活的无聊,抱怨学生们是白眼狼,不到家里来看他,抱怨退休金少得可怜,抱怨身体不健康……

八卦的人脑补出了老教师退休回家后的很多颓废画面,可没过多久,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老教师竟然成了国内一本知名摄影杂志的专栏作家。老教师拍摄出的旅行照片,还获得了国际大奖。有记者便跑去采访老教师:“有的老年人退休后,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调整。我很好奇,难道您退休后,就一点也没有心理不平衡或想要抱怨吗?”老教师笑了笑回答道:“失落倒是有一点,不过我可没时间抱怨。因为退休让我意识到自己老了,未来的时间真就不多了,所以我得抓紧时间把喜欢做的、想做的事情赶紧完成。我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摄影,可是后来当了老师,每天给学生讲课就已经非常忙碌了,根本没有时间去研究摄影。这下退休了,我有大把时间摄影,于是我就去世界各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拍照片!我走了很多地方,拍了很多照片。我把这些照片寄给杂志社,没想到还真就发表了。退休这件事,让我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可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抱怨上。”

老教师说得没错,抱怨的负能量是极其巨大的,它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抱怨还会让一个人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如果你每天都以一种悲愤的状态活着,眼睛里看到的也往往是那些令人不满的事情。你一遍又一遍地对这些已经存在的现实发表着不满的评论,抱怨来抱怨去,嘴里的话说出去了,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去改变现状。与此同时,他人看待爱抱怨的你时,也往往会觉得你这个人没什么格局,甚至不愿意与你交往。

抱怨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是心理方面的,还会影响到人际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创新精神。每天都在抱怨,每天都习惯了抱怨,天天都被负能量包裹着,这样的你还怎么去自我提升,更谈不上追求人生长远的目标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停止抱怨,这不是什么难以办到的事情。你可以像威尔·鲍温倡导的那样,给自己戴上手环,以此提醒自己不要抱怨。也可以专门找个贴心的朋友,如果自己抱怨了,让他狠狠地在你胳膊上掐一把。当然,停止抱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行动起来、忙碌起来,积极地为了改变现状而努力。把你的时间表尽可能排满,让生活高速运转起来,这样也就没时间抱怨了。

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包租婆头上顶着发卷,嘴里叼着烟,穿着睡袍泼妇骂街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事实上,爱抱怨的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又能比包租婆这搞笑的形象好多少呢?

如果想做一个有格局的人,想要让自己拥有功成名就的一生,首先就需要拥有好心态。这样的好心态,也必须要从不抱怨开始。也只有这样,你才能获得令自己奋勇前行的正能量,不会被负能量打垮。

别纠结——有格局,就要能吃亏

在探讨吃亏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时下非常流行的免费试吃和试用。像施华蔻、巴黎欧莱雅等国际知名品牌,通常都会给潜在顾客免费发放赠品小样。别克等品牌汽车推出新款车型时,会邀请顾客试驾。烧烤店、西餐厅、面包店开业,也会打出免费试吃的促销口号。再来看看教育培训领域,无论是小朋友上早教、学画画、学钢琴,还是成人学英语、学计算机,你都可以先免费试听一节课。在互联网上,还出现了很多以提供免费尝试为主的试客网站,你在免费获得试用体验的同时,只需要撰写一份比较详细的试用报告就可以了。

无疑,“免费”这两个字眼实在是太诱人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总是觉得反正是免费的,尝试一下也无妨。可对于商家来说,这种先让消费者免费体验,然后再由消费者自主决定购买与否的促销方式,事实上部分商家就是抱着吃亏是福这样的心态来进行的。我们的商品好不好,我们销售的体验是否令人满意,消费者试过之后说了算。敢让人免费去尝试,说明商家对自己的商品以及提供的服务,还是有一定信心的。所以商家表面上因为免费而吃亏,实际上未必吃亏。很多消费者恰恰是因为试过了商品以及享受了服务之后,购买欲望被进一步激发,于是产生了购买行为。这种行为有时是非常疯狂的,消费者甚至还会把亲朋好友也介绍过来一起购买。

这就如同若干年前,老大爷拉着一车苹果到大街上叫卖:“瞧一瞧,看一看啦,新鲜的苹果,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老大爷真的吃亏了吗?恐怕大多数人尝过之后,发现苹果很甜很好吃,还是非常愿意掏腰包购买的。于是只一会儿的工夫,一车苹果就卖光了。看看老大爷鼓起的腰包,心满意足地微笑,再计算一下人们试吃的一小部分苹果,很明显,表面上吃了小亏的老大爷,还是赚到了不少钱。

仔细审视一下那些热衷于用“免费”来吸引消费者的商家,你会发现,越是大品牌,它提供的试用品或者是试用体验越值钱。这些试用品往往都非常精致,在细节的处理上也非常到位。比如香奈儿香水、口红的试用装,看上去只是分量比专柜售卖的商品少了一些,但在包装、商品含量上,与专柜正品毫无差别。很多人甚至专门收集这些试用装,作为礼物,拿来送人。大品牌确实是吃得起亏的,也深知吃亏是福的硬道理。他们愿意相信,消费者如果对商品的试用装感兴趣,获得了非常棒的试用体验后,是会更加关注并倾向于购买产品的。

大品牌愿意吃亏,拥有大格局的人同样愿意吃亏。大格局的人往往不把得失看得很重,他们表面上是吃亏了,却总是能够看到吃亏背后自己的收获。诚然,这种吃亏是福的心态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但想要真正做到,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它往往在很多做大事的人身上,有明显的体现。

我国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争霸天下。吴王夫差仗着自己军事力量强大,把越王勾践给打败了。当时辅佐吴王夫差的大臣伍子胥,劝他把勾践杀掉,不要留下后患。可吴王夫差因为急着北伐,就没有彻底消灭越国,而是将越王勾践扣押在吴国做了人质。吴王夫差这一行为,给自己日后引来了杀身之祸。

既然成了吴国的人质,越王勾践就只好在吴国忍辱负重地生活。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要为吴王养马和赶车。这样的日子整整过了三年,勾践也吃了三年的亏。不过这都是值得的,他因此让吴王相信了自己,觉得越国不会再反抗吴国。于是后来,吴王夫差就很大意地把越王勾践放回了自己的国家。

勾践因此获得了再度发展的机会,他回到越国后励精图治,将越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都推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在军事方面,越王勾践吸取了之前战败的教训,专门加强了军队作战技能的训练。他专门让人对士兵使用弓箭的技巧还有格斗技能等加以指导,还号召将士们要服从指挥,彼此配合着协同作战。为了将吴国彻底打败,越王勾践在外交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联合齐国、晋国等诸侯国,暗中在吴国内部制造矛盾。

经过十年的准备,越国变得非常强大,在国力和军事上终于超过了吴国。越王勾践带着自己的精兵强将,把吴国彻底消灭了。不仅报了当年忍辱负重的仇,也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

我们可以拿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做个比较。吴王夫差一心只想着快点称霸天下,却没有看透越王勾践是个有大格局的人。在吴国的那三年,对于越王勾践来说,应该是人生中最为屈辱的一段岁月。如果换作是其他君主成了阶下囚,每天还得小心伺候着仇人,恐怕当下就想拔剑把自己给解决了吧,可越王勾践却能一直隐忍着,直到吴王把自己放了。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越王勾践当时的心态,他是有怎样的格局,才可以真正做到如此忍辱负重啊!

很多人吃不了亏,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怕自己亏大发了。这样的心态就像三岁的孩子有一辆心爱的滑板车,有天邻居家的孩子来家中做客,非要玩玩滑板车。这孩子就是不答应,即便平时他和邻居家的孩子很要好也不行。为什么呢?因为这孩子害怕,担心邻居家的孩子玩过滑板车之后,就把滑板车拿走了,再也不会还回来了。可是作为孩子的父母,往往是心中有数的。父母知道,即便是邻居家的孩子想把滑板车拿走,他家父母也不会同意,就算是自家孩子的滑板车真被拿走了,邻居明天也会再送回来。即便是滑板车不被送回来,父母兜里还有足够的钱,可以给自家孩子买个新的滑板车。

孩子的父母吃得起亏,是因为人生阅历丰富,手中掌握着足够的资源。孩子要想像父母一样,用平常心来看待滑板车,那是需要时间慢慢成长的,不能一下子就要求孩子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肯吃亏的好心态,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时间加以历练,需要人生路上的磕磕绊绊加以打磨。这其中,行动是关键。做的事情多了,吃的亏多了,你发现面对命运中的大风大浪自己竟然也走过来了,于是便真的能够坦然面对了。况且在吃亏的过程中,你积累了很多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还看清了周围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哪些人只是与你逢场作戏。这时环顾四周,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格局已经大了不只一圈了。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早就看透了吃亏这件事。福与祸相伴相生,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运气好的时候,太得意就有可能出问题,运气不好的时候,也不用太难过,因为紧接着说不定有什么好事会发生。当我们吃亏时,真的未必就是在吃亏,你必须要辩证地看问题,如果能够意识到吃亏背后的所得,便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

吃亏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的,它完全可以上升到人生战略性的高度上来。无论是想要战胜自己,还是想要打败竞争对手,抑或是要与命运抗争,只要能吃得起眼前亏,相信最终必定能取得更大的胜利。或者我们可以清晰准确地告诉自己,现在吃亏就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所以,不要去为了那些小得失而纠结,不要在意旁人说的那些扰乱视听的话。既然你心存梦想,吃点亏放下该放下的,坚持该坚持的,勇敢向前走,未来大获全胜的结局也终将属于你!

要大气——赢在格局,输在计较

有位广告界的女强人,结婚前在广告界说一不二,呼风唤雨。她经手的项目,无一不是业界的成功案例。这位女强人在当地广告圈的名气,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她结婚后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儿,女强人太爱这个孩子了,她要用自己的毕生精力把家庭经营幸福,培养和教育出一个杰出的孩子。于是这个女强人就从公司辞职,转而回家带孩子去了。曾经的女强人摇身一变,化身成了为孩子和家庭操劳的全职妈妈。

最初,女强人怀着一颗慈母心,打算把全部精力都花在培养孩子上。她想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一个健康、善良、聪明、漂亮的女孩儿。从孩子一出生,她就坚持母乳喂养,然后带着孩子不辞辛劳地上早教。她脱下干练的职业装,换上宽松休闲的居家服饰,在厨房里给孩子做一顿又一顿美味的餐点。孩子大一些后,她就陪着孩子学英语、学舞蹈、学乐高……

不过说实话,教育孩子这件事未必就比处理职场上的事务容易。孩子小的时候学爬学走路,她怕孩子磕着碰着,就常常用臂弯抱着孩子。以至于孩子运动得少,学会走路就比较晚。原本好胜心就很强的她,看到别人家孩子都会跑了,可自己的孩子站着还常常摔跤,心理就不平衡了,她觉得自己在职场上都是最优秀的,怎么回归家庭照顾孩子却没有那么游刃有余了。再联想到自己付出那么多,以及自己曾经在职场上的辉煌,她就钻牛角尖了。

后来孩子上了幼儿园,她原本觉得自己能松一口气,可孩子隔三岔五就生病,在幼儿园的出勤率低得可怜。再到后来,她陪孩子学钢琴,老师说孩子动作不协调,钢琴学的还没有年龄小的孩子好。孩子上学后,老师又对女强人说,孩子的专注力不够,课堂表现不积极。

女强人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完美无缺的姑娘啊!可孩子好虽好,成长过程中却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她操碎了心。她就更钻牛角尖了,开始思考自己这样付出究竟值不值得。为了培养孩子,她放弃了喜爱的工作,付出了所有的心力,但孩子的表现总是很平庸,没有任何亮点。有时孩子不好好练琴,老师给布置的作业不想好好做,她就更生气了,觉得自己的孩子怎么就那么懒。她越想越气,特别是孩子被老师批评之后,她就更是主观地认为孩子不机灵,于是经常对孩子大发雷霆。她变得喜欢挑毛病,每天闷闷不乐,不想做饭,也不想陪伴孩子,什么都不想做。看着镜子里疲惫不堪的自己,再想到那个曾经充满斗志的自己,忽然就抑郁了。原本人生格局很大的女强人,一下子变成了一个格局非常小的家庭主妇。

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女强人遇到的主要问题无非就是教育孩子的问题。可为什么在职场上格局很大的她,回归家庭后,格局反而变小了呢?如果深究一下女强人的所思所想,你就会发现,她作为一个母亲,太能钻牛角尖了。特别是每次孩子达不到她的心理预期时,她就会把孩子的成长问题想得很严重。殊不知,家庭不是职场,孩子也不是员工。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耍,女强人让孩子练习钢琴或者是学习时,孩子不愿意,这其实是很正常的,可她却直接给孩子贴上了懒惰的标签。老师批评了孩子,她就高高在上地指责孩子笨,却没有换个角度,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寻找问题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就这样,她越是觉得自己教育不好孩子,就越是钻牛角尖,最终把自己做全职妈妈的所有热情都掐灭了。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缺乏热情,那是非常可怕的。热情从何而来?从我们对事情的兴趣、对未来的追求,以及行动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而来。热情本身就如同燃烧的火焰,多数时候都是短暂的。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追求理想的漫漫征途中,一遍又一遍地点燃热情。好心态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要善于换个角度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钻牛角尖。

故事里的女强人后来怎么样了呢?我们不得不敬佩这位伟大的母亲,她是当之无愧的女强人,最终还是从牛角尖里走了出来。在教育孩子方面心灰意冷的她,决心重新回归职场。由于放不下孩子,所以她选择了工作时间比较自由的与广告相关的兼职工作。没想到一边上班一边带孩子反而让她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她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是啊,孩子还小,怎么可以用大人的高标准来要求她呢?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的,智商、情商都发育正常,而且在幼儿园里还很会交朋友,人缘也特别好,这不就是孩子的优点吗?

换了一个角度,女强人忽然就对教育孩子这件事可以用平常心看待了。当她不再钻牛角尖之后,对孩子的态度也变得亲切与平和起来。孩子感受到了妈妈的变化,表现得越来越好。

我们要想换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为人生创造一个大格局,必须要做到以下三点的:

首先,如果你已经尽力而为,事情却依旧停滞不前、毫无进展,那么你需要放缓或者停下前进的脚步,而不是一味地勇往直前。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你去钻角尖,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源,不用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那些对于实现目标毫无意义的事情。当我们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时,其实是不应当有过多强求的,应该给自己时间加以沉淀,停下脚步审视自己,在你审视自己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其次,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对他人提出各种各样要求的时候,赶紧对自己喊“停”。这样能够避免你去钻他人的牛角尖,从而减少因为闹情绪对他人和自己产生负面影响。对他人的过多强求,只会让那些真正的朋友远离你。停止对他人的非分要求,友好地对待朋友,你赢得的将会是他人的尊敬、感激以及长久的友谊。

再次,理智地去发现事物的其他方面,从中寻找机会。条条大路通罗马,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个,从不同的角度探寻可以使你看待事物的方式更立体,更能够从全局来看待事物,也更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

宋代诗人陆游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千古名句,我们今天也常说:“见山开路,遇河搭桥。”世上没有解不开的难题,爱钻牛角尖的人却常常会自我设限,自己把问题给想难了,把自己给想怕了,甚至把理想给想丢了。

要乐观——心态好的人,格局小不了

英国有一句谚语很有意思:“乐观者在灾难中看到希望,悲观者在希望中看到灾难。”这一起一落,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似乎分出了天壤之别。也许很多人对这种论调不赞同,认为乐观与否只左右情绪,不引领人生道路。然而纵观现实中的千万实例,无论是乐观之人比之悲观之人,还是某个人的“乐观时期”比之其“悲观时期”,两者的人生落差和个中滋味,足以证明心态在生命中确实发挥着超越我们想象的影响力。

乐观的人,格局远远大过悲观的人。对于乐天派来说,人生的格局不是封闭的,而是向四面八方敞开的,这代表他们的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工作上遇到难题时,他们不会悲观退缩,而是会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

悲观的人还在忙着哀怨过去的时候,乐观的人早就理清了思路,看到了未来。乐观的人的人生格局是活的,他们眼光更远,眼界更高,心态更沉稳。

从自身体验来说,乐观者毋庸置疑占据了绝对优势。悲观的人不仅日常情绪时常陷入低落,内心承受的煎熬也是成百上千倍的。这种说法并不夸张,试想,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都有一定的压力,乐观的人善于排解,压力就成了酒后的故事、醉后的眼泪。倾诉一场、发泄一场,醒后又是艳阳天;悲观的人不善纾解,压力堆积在心中,就会逐渐成疾,甚至可能造成悲惨的结局。

有人也许会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本就多愁善感,怎样才能化‘悲’为‘乐’,让格局由小变大?”其实,让自己变得乐观一些,并不是什么困难的心理建设,乐观也并非高高在上的险峰。不过,想要改变心态,有时只靠自己恐怕是不够的,还需要别人的帮助,尤其是对于那些在生命的旅途中误入暗淡角落的人。一位曾经与张国荣有过多次合作的知名造型师,在谈到其不幸遭遇时曾掩面哭泣:“那件事情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作为好朋友的我们,能够多给他一些关怀和帮助,他可能就不会走上绝路。”这句话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想:假如有一天,你陷在深深的负面情绪之中无法自拔,你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我的人生如此失败?”那么请你一定不要因为自尊而掩盖自己的负面情绪,勇敢地拿起电话,向朋友或者专业人士倾诉自己的烦恼。当你愿意和外界沟通时,你可能会发现,自己的世界并非那么糟,你也并不是一个“失败的人”。

美剧《绝望主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引起了很多人的强烈共鸣。有着四个孩子——其中三个是七八岁男孩的家庭主妇勒奈特,每天承受着独自一人照顾孩子的压力,并且要不断地为三个“熊孩子”的淘气收拾烂摊子,常常累到虚脱,却得不到家人的理解。终于有一天,她再也忍不住即将崩溃的神经,将四个孩子塞给邻居,狂奔到一个空旷的足球场,瘫倒在地上。恍惚之中,她仿佛看到曾经也是一位家庭主妇、不久前刚刚自杀的好友,正向自己慢慢走来,并伸手递给她一把枪,似乎在对她说:“拿起它,你就解脱了。”她脸上挂着绝望的泪,正要伸手去接那把手枪,这时她的两个好友前来安慰她。勒奈特痛哭起来,开始诉说自己心中既矛盾又痛苦的感受,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的母亲,无法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过着世界上最令人崩溃的生活。她哭完,同为家庭主妇的布里却笑了笑,拉着她的手说:“亲爱的,你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我只抚养了两个孩子,却有过比你更加强烈的痛苦。在别人眼中,我是个完美的母亲,我从来不大声训斥女儿和儿子,总是照顾好他们生活的一切。但实际上,我曾经的感觉和你一样,我觉得我糟糕透了,孩子们从来没有真正喜欢过我这个母亲,他们讨厌和我交流,讨厌我为他们做的一切。我有时会恨自己,又很生他们的气……那时我觉得,我的生活完全是黑暗的。天哪,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分享过自己的这个感受呢?我们都以为自己是唯一失败的母亲,却不知道几乎所有的母亲都有这些糟糕的经历……”勒奈特听着,慢慢止住了眼泪,和她的朋友拥抱在一起。

生活是很具有欺骗性的,有时把我们哄得很开心,有时却喜欢和我们开带有“恶意”的玩笑。如果我们上了当,陷在悲观的情绪里不肯出来,就会越陷越深,最后失去快乐,甚至失去人生。如果你帮助不了自己,那么一定要寻求外界的帮助。只有学会理智地看待人生的人,才能搞清楚问题所在,也才能乐观地寻求解决之道,乐观地继续前行。

要大度——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

大度的人,格局往往也很大。

“宰相肚里能撑船”形容一个人宽宏大量,大人有大量的意思。为什么宰相要这么大度呢?这主要是因为,能做到宰相这种高层职位的人,除了博学多才之外,往往还需要具备很高的情商。特别是在协调人际关系方面,要善于揣摩皇帝的意图,还要弄明白朝廷里各位官员的立场,管理好形形色色的人员,从而真正处理好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宰相每天面对的最多的问题,应该就是人事方面的问题。如果对他人没有足够的宽容,下属稍微一犯错,宰相就喊打喊杀,那么朝廷里还有谁会心甘情愿地效命。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皇帝当得好不好,宰相的格局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度的宰相,往往能辅佐出一位圣明的君主,更会为国家的政治带来清明的局面。

吕端是北宋太宗统治时期的一位宰相,他不仅学识渊博,还有着宽容坦荡的胸襟,他的事迹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当时的北宋官场,大臣权贵之间明争暗斗,吕端才能出众,性格又非常正直,因此被人嫉妒,受到诬陷。于是皇帝就贬了吕端的官职,让他收拾行囊回家去。吕端连半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回到家乡之后,面对那些前来巴结讨好他的人,吕端就把自己已经不是宰相的实情大大方方地告诉了他们。有些势利眼同乡,不仅不再搭理吕端,甚至还想把送给吕端的礼物要回来。如果换做一个心胸狭窄、肚量非常小的人,恐怕会气急败坏,但吕端面对这些人的态度,则是坦然相待、顺其自然。

不过吕端毕竟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他的才能和品行也是宋太宗最为欣赏的。所以后来,宋太宗还是再次启用了吕端,给他恢复官职。那些曾经因为吕端失势就远离他的同乡,又拿着各式各样的礼物来献殷勤。吕端身边的仆人看不下去了,对吕端说:“这些人太势力了,老爷您现在既然已经官复原职,就应当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谁让他们之前对您那么不好,做得那么过分!”

可吕端并没有想要和这些人计较的意思。因为吕端心里清楚,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其实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只有宽恕原谅了他们,自己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事。吕端不想和那些人有过多的往来,所以只是摆了摆手,原谅了他们。

吕端因为广阔的胸襟,注定会成为一个做大事的人。宋太宗更是评价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吕端也凭借着自己的大度,成为一代明相,对于平衡北宋朝廷内部的人际关系、稳定朝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度的人,往往能够容忍很多常人不能忍的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只有尽量把心放宽,才可以在得失成败面前显得不那么浮躁。耿耿于怀的人,每天都活在那些自己在意的事情里。这些他们分外在意的事情,几乎成了人生格局的全部。殊不知这些事情之外,其实是别有一番天地的。

人是应当活得洒脱一些的,我们需要学着去原谅,学会宽容地对待他人、对待自己,以及命运的不公平。当你有了这样的觉悟时,自身的格局也变得不一样了,就能跳出原来的圈子,发掘出自身尚未被发掘的潜能。

新闻上曾经报道过这样一条消息:有位大学刚毕业的姑娘,骑着电动车赶着去一家公司面试。遇到交通拥堵,姑娘的电动车不小心刮花了一辆价值百万的跑车。姑娘没有趁机逃跑,而是诚恳地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和身份证,向车主保证一定照价赔偿。车主被姑娘的真诚感动,摆摆手说:“不用赔了,反正我也要换车,姑娘,你走吧!”这位车主的举动很暖心,非常令人敬佩。我们会想到,像这位车主那样格局这么大的人,如果这个世界上多一些这样的人,世界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当然,我们也曾看过新闻上说有位快递小哥,为了快点送快递,给一位为难他的阿姨下跪。照片上快递小哥的背影显得那么凄凉和落寞,而那位阿姨则显得那么刁蛮和丑陋。这种揪住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不放的格局,着实令人厌恶,她如果对人总是这么尖酸刻薄,缺乏应有的宽容,那么周围人对她也会好不到哪儿去。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拥有真正美好幸福的生活。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总有一些人会在不经意间冒犯你。对于他人的过错,可以选择原谅,也可以选择通过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不要把太多的时间放在无用的损耗上。把我们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与实现目标直接相关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