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史上最牛材料匠

上回讲到汉文帝的黄老之术,一是用谦,二是用法。除此之外,在治国层面,黄老道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视农业。

老子曾讲到治民的关键: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道德经·第三章》

什么意思呢?虚其心,弱其志,就是不要让老百姓有太多想法,老老实实种地。种好了地,有粮吃,才能充实肚腹,强化筋骨,才能有力气,继续种好地。

所以,汉文帝即位第二年,就下发了一个“一号文件”。用汉文帝诏书的话讲就是: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史记·孝文本纪》

农业是根本,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事了,因为“民以食为天”。

汉文帝还亲自下地干活,给天下之人做表率。而且汉文帝对农业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治国思想和政策的推行,并不只是他个人的意志,而是整个汉初执政高层的共识。特别是,作为皇帝他身边是有一套智囊班底的,这个班底在给他出主意、出思路。

在他的这套班底里,最著名、最突出的一个人就是贾谊。发这个“一号文件”就是贾谊提议的。

贾谊太牛了!《史记》里,他跟谁合在一个列传里,你知道吗?跟屈原合在一个传里。

这两人的命运有点相似,都是才高八斗,一个是楚辞的宗师,一个是汉赋的宗师,都在君主身边待过,后来又被君主疏远,不大得志,结果一个是自杀死的,一个是抑郁而终。

现在来看,当然屈原的名气更大,端午节就是为他设的,一吃粽子就能想起屈原。贾谊的名气小多了,好多人都不知道。可是,他在古代的名气可太大了,特别是在文官、文人中的名气很大,地位、分量比屈原还要高。

比如曾国藩就有个说法:有史以来,给皇帝写奏疏,写得最好的前三名是贾谊、陆贽、苏东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贾谊就是千古一秘,史上最牛材料匠。

那么,他都写的什么材料、什么样的奏疏,这么了不起呢?咱慢慢说,先说一下他的身世经历。

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就以诗文之才闻名当地,被河南郡的郡守吴公看中,招到手下当秘书。这位吴公也不简单,最早跟李斯混过,政务能力非常强,把河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在所有郡守中,他的政绩排第一。

当时,汉文帝刚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也要展示点新气象,就把吴公给召到朝中做官。于是,吴公向汉文帝推荐了贾谊。贾谊被封为博士——皇家顾问,其实还是大秘。

当时,贾谊只有二十出头,在所有的博士秘书里面是最年轻的,但是,他的学问是最好的。所以,汉文帝便喜欢上贾谊了,不到一年,就破格提拔他为太中大夫。

大致就在这个时候,贾谊给汉文帝提出了积极发展农业的建议,他的那篇奏疏叫《论积贮疏》。奏疏开篇引用了《管子》中的名句: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管子说:粮仓充实了,老百姓就懂得礼节了。老百姓生活不富足而能使国家安定,从古代到现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

公私之积,犹可哀痛。——贾谊《论积贮疏》

国家和老百姓都还不富裕,手里都没有什么积蓄,没存下粮食,也没存下钱。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贾谊《论积贮疏》

只要手里粮多钱多,有经济实力,那就什么事都好办,军事上就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国富才能兵强。

那么,怎样才能“粟多而财有余”呢?当然要全力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的根本在于发展农业,得重农耕,皇上您要亲自带头,做个榜样。

汉文帝看完这道奏疏,非常认同,全部采纳。关于其他方面,贾谊也有不少建议,也都被汉文帝采纳。比如,汉文帝为了减少和避免与功臣、重臣的矛盾,出了一个政策,就是让那些有封爵的大臣全部离开长安,回到自己的封地,由周勃丞相带头。这个政策就是贾谊提出的。不过,大臣们并不乐意,因为长安生活条件好,所以,他们对贾谊都有意见。很多人就在汉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

本来,汉文帝有心提拔贾谊做更大的官,任公卿之位,但让这帮人给说的,也觉得没意思了,他就有点疏远贾谊。后来干脆把贾谊调离了,离开朝廷,去给长沙王做太傅。

贾谊给长沙王当太傅,主要还是起监督引导的作用。当时的长沙王应当是吴芮的玄孙吴差。司马迁曾盛赞吴芮:

当世仁义成功之著者也。——《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

汉初异姓被封王的就数吴芮的结局最好,一共五辈世袭王爵封地。最终,这个吴差没有儿子做继承人,刘家这才把长沙国给收了回去,中间一点事也没出过。

贾谊感觉很受挫,好像一下子被打入冷宫。而且,他看书上说,长沙国气候条件跟北方不一样,特别潮湿,不适合生存。他琢磨着自己在长沙国肯定活不长,所以非常失意烦恼。

来到长沙国,贾谊坐船走在湘水上,心情很不好,忽然想起了屈原。因为,传说屈原是投湘水自杀,汨罗江是湘水的支流。于是,贾谊就在船上写了一篇《吊屈原赋》,扔到水里,凭吊屈原,结果从此开启了历代文人追思凭吊屈原的一种传统,只要是失意的、被贬的,都拿自己跟屈原比。屈原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名声越来越大。

贾谊在长沙待了一年多。他还总是担心自己活不长,对于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也不抱什么希望了。中间他写了一篇《鸟赋》,来反思生命。他认为,生命的本质就是无常,没有规律,难以把握,所以,做人不要太执着,别跟自己较劲,顺其自然最好。

然而,就在这时候,汉文帝派使者来了,让贾谊回长安觐见。贾谊欣喜若狂,以为皇上又要重用他了。他兴冲冲回到长安,进了未央宫,见到汉文帝。结果一见面,汉文帝问了一个问题,弄得后世读史的人都哭笑不得:贾谊啊,我有个问题想不明白,问身边这些人也都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把你召来。你说说,鬼神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闹了半天,大老远地把贾谊叫回来,就为了问这个,太过分了吧。大诗人李商隐读到这里,写下一首著名的悲愤诗《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天下有那么多要紧事你不问,偏偏问什么鬼神,这不是瞎扯吗?

贾谊呢,没打哏,他是真有学问,张口就来,把个鬼神问题讲得透儿透儿的。汉文帝听着听着就入迷了,坐在席子上,不由自主地往贾谊这边靠,这就叫“可怜夜半虚前席”。

这次召见之后,汉文帝改任贾谊做他最疼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梁怀王年纪小,也就十多岁,平时在长安,没回封地。这样,贾谊也就留在了汉文帝身边,又可以给汉文帝建言献策写奏疏了。这时,他写出了一篇被毛泽东称为“西汉第一雄文”的奏疏,史称《治安策》,又叫《陈政事疏》。曾国藩对这篇奏疏也是推崇备至。

那么,这篇奇文里都写的什么呢?为什么会得到后世这么高的评价?首先,它指出了一个关系国家危亡的大问题,就是:诸侯王的实力越来越强,他们迟早会造反。淮南王、济北王的例子不就在这摆着吗?这跟那些异姓王,比如黥布、韩信,跟他们的造反是一样的,只要他们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对朝廷构成威胁了,他不想造反也得反。为什么长沙王吴家能传到现在,就是因为他们实力太小,只有两万多户,他除了对朝廷保持忠心别无选择。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暂时安稳呢?还没造反呢?因为,这些诸侯王的年纪普遍还不大,经验不足,还受着朝廷给派去的太傅、相国这些力量的约束。等过上几年,他们都成长起来,朝廷派去的这些人也老了,就控制不了他们了。所以,当务之急就是要削藩,削减诸侯王的封地和实力,强化中央集权,而且要抓紧落实。

那么,怎么控制诸侯,避免他们造反呢?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治安策》

什么意思呢?比如齐国实力强,从刘肥传给刘襄,这么一辈一辈往下传。它有个特点,就是每一辈都只传给嫡长子一个人。个别的不是传给嫡长子的,也是传给别的一个儿子,这一个儿子继续享有一个完整的诸侯国。以后,别这样了。比如刘襄,他有几个儿子,就把齐国分几份,每个儿子都继承一份,把他们都封成王侯。这就叫“众建诸侯”,这样一来,就把他们的实力给分化了。

贾谊讲的第二个大问题是教育太子。只有教育好太子,才能实现皇权长期稳定的传承。

前车覆,后车诫。——贾谊《治安策》

前面的车从哪儿翻了,后面的车就别从那儿走了,或者从那儿走也要加小心。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根本问题就出在太子的教育不行。

而夏、商、周三朝为什么传这么久?就是因为它们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太子的制度。从小就给太子选德高望重的智慧深沉的太傅、少傅、太保、少保什么的,身边的人也都是“天下之端士”。这样,每天受这些人的教育和影响,从小就会养成好的品性和习惯。

太子正而天下定矣。——贾谊《治安策》

太子培养好了,皇权的传承与发展就没有问题,天下就尽在掌握中,就能稳定。

总之,太子的培养太重要了。

选左右早谕教最急。——贾谊《治安策》

给太子选择一帮好老师、好同学、好朋友,每天围在他左右,早一点开始对他的教育,这是要抓紧做的事。

贾谊讲的第三个问题是,要扭转秦朝单纯依靠法治对传统道德造成破坏的局面,建立起以礼治天下的政策框架。

为什么说这篇《治安策》是千古雄文,就是因为以后历朝历代的政治都从这篇文章中汲取了经验。

最后,贾谊还讲了一个问题:

上设廉耻、礼义以遇其臣,而臣不以节行报其上者,则非人类也。——贾谊《治安策》

皇帝要给大臣留面子,培养大臣的廉耻尊严感。大臣如果真有什么罪,应当让他出于维护自我的尊严而自杀。尽量不要粗暴地抓起来,刑讯逼供什么的。

写完这篇《治安策》之后没多长时间,贾谊就死了。天妒英才,他只活了三十二岁。

因为什么死的呢?因为,那个最受汉文帝疼爱的小儿子梁怀王有一次骑马摔死了。他这个当太傅的特别自责,天天伤心懊恼,想起来就哭。他本来身体就不好,总担心自己活不长,结果就抑郁而死。

贾谊的奏疏建议,汉文帝也不是都采纳,也有打回去的。比如,“文景之治”期间一个最富争议的问题,也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葩事件,就是汉文帝一意孤行的结果,到底怎么个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