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中华帝国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
一个女流之辈,却在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荣登九五,享受全天下男人的顶礼膜拜。武则天,这位震烁古今的唯一女性皇帝在中华帝国的历史上,创造了真正的奇迹。
她,空前绝后,在男尊女卑的社会中,端坐统治集团的最高位置,雄视八方,号令天下,无论是战功赫赫的武将,还是满腹经纶的文臣,都俯首于她的皇冠之下;她,政治生涯历时半个世纪,发展了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局面,奠定了唐玄宗开元盛世的基础。大唐帝国因为有了她才更加繁荣昌盛,大唐臣民因为有了她而更加自豪:国家富强统一,社会繁荣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产持续发展。
武则天自幼聪慧敏俐、胆识超人,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她还是个美人,孩提时代,相面先生就惊叹于她的龙睛凤颈、方额广颐,初长成人之后,透出一种娇媚典雅、沉稳机智的魅力。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14岁的武则天被唐太宗召入宫中,受封“才人”。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太宗死去,武则天被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唐高宗李治即位后,因早与武则天暗通款曲,重召其入官,晋封为“昭仪”,进号宸妃。武则天与王皇后、萧淑妃争宠,互相谗毁。为了专宠,她先在后宫施尽了手腕,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扼杀,又在外朝拉拢羽翼,最终挤垮王皇后和萧淑妃。永徽六年(公元655年),武则天的皇后加冕典礼隆重举行,场面赛过皇帝的登基。
武则天登上皇后宝座后,利用皇后的身份,皇上的宠爱,积极参与朝政,“百司奏事,时时令后决之”。由于皇后处理政务果断而有章法,甚为群臣敬服。高宗虽厌其独行独断,许多国家大事又不能不倚重她。这样,就使武后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竟与高宗一起接受群臣朝拜。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高宗号天皇,皇后号天后,天下人谓之“二圣”。
从上元元年,武则天以“天后”之尊开始执政,至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正式称帝的十六年中,她废立傀儡皇帝,镇压徐敬业叛乱、处死宰相裴炎,鼓励天下官民上京告密,重用酷吏,铲除李氏宗室,为自己改朝换代做好了准备。
到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一道圣旨颁下,自即日起唐室废却,新朝名曰周,武后改称圣神皇帝。改朝换代的大业终于完成。
她心如铁石,启用酷吏,发明了不少刑具与逼供手段,残杀功臣、对手与政敌。到武周政权正式建立以后,斗争趋向缓和,此风才有所收敛。她临大事而不慌,稳打稳扎,方寸不乱。残忍与聪明、疯狂与冷静,在她身上得到了惊人的统一。
她深谙用人之道,称帝后,更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为了广揽人才,她发展和完善了隋以来的科举制度,放手招贤,允许自举为官、试官,并设立员外官。此外,她还首创了殿试和武举制度,为更多更广地发现人才和搜罗人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晚年的武则天,在帝国继承人问题上费尽心思。最终她认清大势,还是选择了向李唐回归的政策,把太子的位置给了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张柬之等人发动政变,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十一月,武则天死于富贵豪华的寝宫,享年82岁。
据说,武则天死前遗命:在陵前只立碑,不刻字。女皇叱咤风云五十年,却在身后留下一块无字碑。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评价,还是由后人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