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风华:徐州新见汉代画像石拓片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神祇·仙人

汉代离古不远,汉代人还生活在神话构成的世界中。

汉画像中有大量描绘神话世界的图像。这个神话世界因为汉代轰轰烈烈的造仙运动又增添了仙化的色彩,我们可以将之统称为神仙世界的图像。

在这个神仙世界中,伏羲、女娲、西王母、东王公扮演着主神的角色,围绕在他们周围的还有玉兔、三足乌(三青鸟)、蟾蜍、九尾狐、羽人、龙、虎、凤、玄武、朱雀以及其他人兽同体的怪异形象,另外还有玉璧、华盖、仙草、车马、天门、天柱等其他形象,这些形象共同组成汉代的仙境系统。

伏羲、女娲是汉画像中最为常见的一对配偶神。

在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最初是两个独立的神话人物。伏羲,在古书中亦作“伏牺”“伏戏”“包牺”“庖牺”等等,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三皇之一。《帝王世纪辑存》云:“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蛇身人首,有圣德。”[1]在神话传说中,伏羲的功绩主要在发明创造,除了造网罟、教渔猎这些日常生产生活的技能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发明即八卦。《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2]

女娲是中国人心中的始祖神、创世神,传说中她化生万物,《说文解字》说:“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3]她抟黄土造人,《风俗通义》云:“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4]《绎史》又云:“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5]因此她也掌管着婚配。在《淮南子·览冥训》中还记载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6]后来又传伏羲、女娲为兄妹,并结为夫妻。

伏羲、女娲的神话在汉代特别是汉画像中又有了新的特点:在阴阳观念的影响下,伏羲、女娲成为阴阳对偶神;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下,伏羲、女娲这一对创世神增添了仙的色彩,与西王母一起成为仙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汉代生活强烈的世俗性特征,伏羲、女娲的庇佑功能与繁衍子孙的象征功能被突出出来。

就最核心的图像来说,汉画像中的伏羲、女娲主要表现为人首蛇身(龙身),伏羲戴冠,儒生装扮,女娲梳髻,贵妇装扮。东汉王延寿撰《鲁灵光殿赋》曰:“伏羲鳞身,女娲蛇躯。”[7]伏羲女娲的形象一般出现于同一画面中,并肩或相对交尾,或两相对应、分列于同一墓门的两边。这是我们判断伏羲、女娲的重要参考因素。除此之外,伏羲、女娲手中所持之物因地域各有差别,他们或持规矩,或擎日月,或捧仙草。

山东、四川、河南是伏羲、女娲图像出土较多的几个地区。综合来看,山东地区出现的多是相对而立、手持规矩(或同时怀抱圆轮),或者手托日月,或者双手抱胸;四川地区的则多为一手托日(月)、一手举他物的伏羲、女娲形象;河南地区手持仙草的伏羲女娲形象较多。还有一类画像,比如山东嘉祥花林村出土的祠堂西侧壁画像石中伏羲、女娲被一神人环抱,对这一形象,学者们争议颇大,有盘古说、太一说、高禖说等。

伏羲、女娲图像的文化内涵最直接地表现在其交尾的部分中。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交尾即表达了阴阳相生、化育万物的内涵,是原始的生殖崇拜观念在汉代的表现,他们保佑着墓主人及其子孙后代繁荣昌盛、生生不息。伏羲、女娲手捧仙草的形象则很自然地指向了“仙”,表达了汉代人追求“长生不死”的强烈愿望。伏羲、女娲手捧日月则更加明确了其为日月、阴阳的代表。有的伏羲女娲手持规矩,规矩就是天地的象征,古语云“规天矩地”,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这表明了伏羲、女娲创世神的地位。

西王母、东王公是汉画像中另一对重要的对偶神。

西王母在早期神话中就已出现。关于西王母信仰的由来,不管是其更多来源于华夏文明,还是直接从中亚或西亚文化嫁接而来,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西王母神话是战国以来在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中逐步形成的。“西王母”和“昆仑山”本是两个不同的神话系统,但在战国之后的文献中已经能发现二者的不断融合。《山海经·西山经》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8]《山海经·大荒西经》载:“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9]《山海经·海内北经》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杖,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10]这三则文献实际上呈现了一个西王母形象不断丰富的过程,第一则文献中西王母只是居住在玉山上的神,豹尾虎齿,掌管着灾厉和刑罚。第二则文献中明确将其与昆仑确立联系。第三则文献中她身边又多了“三青鸟”“梯几”。到了西汉司马相如《大人赋》的描绘中,我们能解读出西王母已经完全成为“长生不死”的代表:“吾乃今日睹西王母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11]《淮南子·览冥训》中的材料则指明了不死之药与西王母的关系:“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12]《汉书·哀帝纪》记载:“(建平)四年春,大旱。关东民传行西王母筹,经历郡国,西入关至京师。民又会聚祠西王母,或夜持火上屋,击鼓号呼相惊恐。”[13]这说明了此时西王母信仰已经在民间普及。综合以上材料,可以认为,在西汉末期,以西王母为代表的昆仑山仙界系统已经成型。

东王公则是汉代人根据阴阳五行给西王母配的一个配偶神,仅仅是西王母的一个镜像。贾谊《新书》引《神异经·东荒经》将其描述为:“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人形鸟面而虎尾。”[1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山海经》中的西王母的模仿。在山东和河南地区的汉画像石中,东王公经常作为对偶神与西王母处于同一画面中,从中我们可以对比出西王母和东王公最明显的差异:西王母一般戴胜,为妇女装扮,而东王公则头戴山形冠,为明显的男性装扮。另外,在一些画面中头戴山形冠的东王公替代西王母处于画面中心地位,周围同样伴有三青鸟、蟾蜍、九尾狐以及其他异兽。在南方地区的汉画像艺术中,东王公并未普及,西王母则处于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东汉中后期的汉画像中,伏羲、女娲都降格为西王母身边的随从。因此,可以说汉画像中的仙境系统主要是以西王母为中心建立的。

我们可以从核心图像、必要图像、辅助图像与区域图像四个层次来展开描述汉画像中的西王母仙境。其中核心图像为西王母(戴胜)与玉兔。我们称其为西王母图像系统,因为西王母在图像中有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是整个仙境的象征。从图像的辨识度来说,西王母要戴胜,有捣药兔在身旁,这样的图像才能确定为西王母仙境。必要图像有蟾蜍、三足乌与九尾狐。蟾蜍代表了月亮,与捣药兔一样,也因与不死药的联系而象征了长生不死。三足乌的形象大致有两种形式,一是出现在日轮之中,二是作为西王母的使者,亦称三青鸟,因而某种程度上,它的象征性是依附于西王母的。有一类比较普遍的图像是日中金乌与月中玉兔,它们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时间的流转、生命的无限循环等。九尾狐也是这个仙境图像中比较常见的图像,相对于其他瑞兽,比如鹿、虎或者麒麟等,九尾狐更加稳定地存在于西王母仙境中。它一般与兔、蟾蜍一起出现。汉代认为狐是一种有德之兽。《白虎通》载:“狐九尾何?狐死首邱,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必九尾者何?九妃得其所,子孙繁息也。”[15]尾有鸟兽交配、繁衍之意,“九”在中国文化中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最常见的词汇比如“九重天”“九族”,从中可见某种恒定的天数、秩序以及无穷与广大之意,因而九尾狐是太平昌盛、子孙繁息的象征。除了核心、必要图像,西王母图像系统中还有一些不十分普遍和稳定的图像,它们一般具有阶段性、区域性,或集中在某类特殊介质上。如河南的凤凰、绕线架(板),山东的建鼓舞、交尾侍者、双首神、风伯吹屋,陕北和四川的华盖、各种形式的天柱、兽首人身侍者,四川的龙虎座、天门、祭祀图、灵芝,铜镜上的辎軿车、伯牙弹琴以及六博图等。

在仙境图像中,除了三足乌、玉兔、蟾蜍、九尾狐以及伏羲、女娲以外,羽人也是仙境中最为常见的形象。羽人即仙人,汉代人认为仙人都生有羽翼,故曰羽人。庄子在《逍遥游》中将羽人描述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16]羽化而登仙,是汉代人的神仙信仰。汉画像中有许多羽人图像,他们一般或做飞翔状,或与异兽嬉戏,或做引导状,或站立在西王母与东王公旁。羽人与不死观念的结合,早在战国后期已出现。《山海经》记载有“羽民国”。《楚辞·远游》云:“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王逸注:“《山海经》言有羽人之国,不死之民。或曰:人得道,身生毛羽也。”洪兴祖补注:“羽人,飞仙也。”[17]《论衡·无形》曰:“图仙人之形,体生毛,臂变为翼,行于云,则年增矣,千岁不死。”[18]

因此,羽人在汉画像中的出现,往往象征着长生不死。与其他仙境形象不同的是,汉画像中的羽人经常与凤凰、朱雀、龙、虎、鹿、马或者云车一起出现,或呈羽人侍凤之状,或做手持仙丹之举,或手持仙草,或戏龙驭虎,或驾鹿飞升,或独自飞翔、挥舞双臂,仿佛在引导他人进入天界。汉诗《长歌行》曰:“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19]羽人可以说是众生进入仙境的向导,而其舒展奔放的形态又表现出了仙境的自由自在、快乐祥和。

盛夏时节经常会出现电闪雷鸣这样一种令人惊骇的自然现象,古人由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雷神便被赋予了人的形象。在汉画像石中,多用雷神击鼓表现雷电。王充《论衡·雷虚》记载:“图画之工,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又图一人,若力士之容,谓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之,若击之状。”[20]汉画像中有时会出现一神驾龙行走,驾龙之神双臂张举,其周围环绕十二个圆鼓,以索相连接的图案。这种以索相连的鼓称作连鼓,为雷神所专用,所以此神人应为雷神。《山海经·大荒东经》也提及:“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21]这里面所说的“雷兽”应也是雷神,即后人所称的“雷公”。

汉画像在表现天象时,还常刻画风伯、雨师,他们总是和雷神等天神形象共同出现,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风伯总是张着大嘴,鼓腹向外吹出滚滚风云。古人认为不同的方向有不同的风,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风,所以风伯可能不止一个。雨师则以足踏云彩、手执壶或罐向地上倒水的形象出现。

图1.1 女娲·双鹿·双虎图
纵88厘米,横66厘米。东汉时期。
出土地不详,私人收藏。
画面中间有一人首蛇身怪,或为女娲,双臂半弯呈敞开状,左右为一雌一雄的鹿,面向左方。下方左右分立二虎,均面向左方,右边虎位置稍高。

图1.2 女娲图
纵103厘米,横34厘米。东汉时期。
安徽萧县出土,私人收藏。
与下图同为一墓作品。此石为浅浮雕。画面中为女娲,人首、蛇躯、鳞身,头有发髻,犹如日月,身着襦衣,身下有兽足。画面右方刻有水波纹。

图1.3 伏羲图
纵103厘米,横32厘米。东汉时期。
安徽萧县出土,私人收藏。
与上图为同一墓作品。此石为浅浮雕。画面中为伏羲,人首、蛇躯、鳞身,头戴有冠,身着襦衣,身下有兽足。画面左方刻有水波纹。

图1.4 伏羲·女娲·铺首图
纵102厘米,横20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枣庄出土,原石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画面中上部分是伏羲、女娲,伏羲头戴笠,女娲梳髻,状似羊角。伏羲、女娲并肩而立,长尾相交,有三环,周围伴有祥云。下方有一人面鸟身神,怀抱太阳,鸟做铺首衔环状。鸟下方有一尖锥物。

图1.5 龙·太一·伏羲·女娲图
纵57厘米,横62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苍山出土,原石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此画像石分为图像和文字两部分。文字部分模糊不清,待进一步释读。图上方是呈飞舞状的左向翼龙。下方是太一神左右拥抱伏羲与女娲,伏羲、女娲各手持一物,面对太一。太一头戴山形冠,两臂为翅状,胸部刻有两乳,下着短绔,应为主宰阴阳的大神。一说为“高禖”。

图1.6 女娲图
纵104厘米,横30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枣庄出土,私人收藏。
此石为浅浮雕。图中为女娲,上身做妇人装扮,下身为蛇躯。女娲身边绘有祥云。

图1.7 伏羲图
纵118厘米,横33厘米。东汉时期。
江苏徐州征集,私人收藏。
此石为阴线刻,图中为伏羲,人首蛇身,头戴武冠,手环抱胸间。

图1.8 伏羲·女娲·西王母人物图
正面纵133厘米,横72厘米;侧面纵165厘米,横23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枣庄出土,原石现藏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
此石为一石二画。正面的大面积图画有伏羲、女娲,胸部抱日月。整幅画面似太极图,大致呈中心对称。伏羲、女娲身旁各有一头戴尖顶帽的胡人。另一幅图像位于此石侧面,画面较漫漶。大致有二十五个人或神怪,最中央或为西王母,西王母左右两边为一些持笏拜谒的人,最两端为一些兽首人身的神怪。

图1.9 凤鸟·人物·女娲·玉兔图
纵89厘米,横61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苍山出土,原石现藏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
画面分为两层,用水波纹和垂幛纹隔开,周边为从帷幔简化变形而来的垂幛纹。上层画面表现的是羽人侍凤。凤鸟的长尾上翘。最右端有二鸟争啄一鱼。下层分两格,左格有三名仪卫,均面向左方,右边二人持戟。右格中有一人首蛇身的神怪,从发髻判断应为女娲,尾部有一鸟。神怪下方还刻有一只玉兔,呈直立揖拜状。

图1.10 伏羲·鸡头神图
纵110厘米,横23厘米。东汉晚期。
山东临沂出土,原石现藏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立柱正面画像为伏羲,人首蛇身,头戴武弁,身着襦衣,身下有兽足,面向左侧。立柱侧面画像描绘了一鸡头人身怪与一兔。鸡头神与牛头、马头神一道为西王母身边常见的仙人或神怪侍者,其身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1.11 西王母·异兽图
纵75厘米,横75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微山出土,私人收藏。
该石为祠堂画像。画面正上方端坐着戴胜的西王母,其左右分别为伏羲、女娲,二者长尾相交,手持便面。画面中遍布了各种兽首人身怪、异兽。图像较为漫漶,不易分辨。

图1.12 西王母·祥瑞·人物图
纵69厘米,横62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枣庄出土,私人收藏。
此图画面分三层。从上至下第一层中有西王母端坐于中央,戴胜,左边为一长尾凤鸟,凤鸟上方又有一鸟。右边有二侍者,手中持便面。第二层为祥瑞图,图中最左端有一对凤鸟,呈并颈状。其右是一人首蛇身的妇人,旁边有一常青树和一鹿。第三层中有并排侍立的六位儒生,左向,手中似持有简牍。画面下方有菱形纹装饰,四角有类似燕尾的纹饰。

图1.13 西王母·祥瑞·乐舞图
纵75厘米,横78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滕州出土,私人收藏。
此石为残石,一石二画。主画面右部残缺,表现的是祭祀、升仙的画面。画面分三层,由上至下第一层中有西王母戴胜,女娲、伏羲分立左右,手持便面,长尾相交。女娲身后有两人做拱手状,一半跪一直立。另有三条鱼,有一人在捕鱼。捕鱼人身下有一人持牍而立。画面左下角有二人相对而立。其余部分可以看到有鸟、熊、兔等动物,以及鸟头人身怪和马头人身怪。第二层画面中,最左端有一人,其右有天马,在空中飞翔遨游的仙人均左向行进。右端有一人骑马。第三层画面中,可辨识的至少有八人,画面中央似为二人击鼓。左侧有手持便面之人、吹竽之人等。其侧面画像从上至下依次为乐舞、蹶张、击鼓、持彗。

图1.14 西王母·开明兽·伏羲图
纵104厘米,横83厘米。东汉时期。
安徽萧县出土,私人收藏。
此石为一石二画。主画面分三层,由上至下第一层刻有西王母端坐在昆仑山上,戴胜,左右有羽人为其取食,山下有二兽奔走。第二层中央有一九首开明兽,前面七首,尾部二首,均面向左。画面左端有一只猫头鹰探出头来。第三层刻有十字穿环图案。该石侧面刻有一伏羲,头上有山形冠,双手拢于胸前,蛇躯,鳞身。

图1.15 西王母·瑞兽图
纵112厘米,横90厘米。东汉中期。
山东苍山出土,原石现藏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
此石为一石二画,表现的是西王母仙境中的场景。主画面分为三层,由上至下第一层画面中上部有祥云,最右端一妇人侧面端坐,戴胜,应为西王母,其左方有二人踞坐拜谒。第二层画面中有两怪兽,大致对称,怪兽肩部各有一鸟。四周伴有祥云。第三层画面中有羽人和凤鸟,周围伴有祥云。整幅图内框上左右绘有垂幛纹。侧面图画上方有二龙做奔走状,下方有一人执矛,最下方人物持盾做奔走状,似在猎杀走兽。画面四周伴有祥云,中间有两翼兽。

图1.16 东王公·拜谒图
纵88厘米,横61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枣庄出土,私人收藏。
画面分三层,由上至下第一层画面有残缺,图中有两位兽首人身神怪和二人站立。最左端为一牛首人身怪,手中持圭。最右端为一鸡首人身怪,手中持圭。第二层画面中共有四人,最左端有一人半跪躬身,面朝右,右有三人侧坐。第三层画面中央为东王公凭几而坐,头戴山形冠,肩部生有双翼,左右各立有一人,手中持圭。整幅图四周绘有垂幛纹。

图1.17 东王公·拜谒图
纵63厘米,横154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苍山出土,原石现藏于江苏师范大学汉文化研究院。
画面最左有一人端坐,头戴高冠,肩部生翼,或为东王公。其右有七人,前二人都戴高冠,应为男性,后五人头挽发髻,应为女性。左起第一人手中持圭跪拜,第二人手中持一长条状物,躬身而立,第三人侧面端坐,手中持一物,或为书刀。第四人手中持一便面站立。第五、六二人相对而立,第七人面左端立。画面内框与外框都有垂幛纹。

图1.18 鹿车·龙车·升仙图
纵140厘米,横94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苍山出土,私人收藏。
画面分为四层。由上至下第一层为菱形纹。第二层描绘了双鹿拉车的画面,车状似轺车,有双层顶盖,车中坐有二人。第三层中央刻有一龙,其左端为一羽人,双臂上引,面向右,似乎在引路。右侧是龙拉车,车中坐有二人。第四层图左端刻有两人,相对恭立,右侧人物拄曲杖,可能是描绘了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右边有一鸡首人身和一牛首人身的神怪相对而立。整幅图像四周绘有垂幛纹。

图1.19 西王母·交龙图
纵108厘米,横27厘米。
山东临沂出土,私人收藏。
该石为高浮雕。画面分两层,上层为一人端坐,肩部有双翼,或为西王母。下层有双龙缠绕盘旋向上。

图1.20 人物·龙·拜谒图
纵102厘米,横67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苍山出土,原石现藏江苏师范大学博物馆。
此石为浅浮雕。画面分为三层。由上至下第一层画面中有四人,人物上方有藤蔓状云气相接,左端有二人相对捣药,右端坐有一人与一鸡头人身怪,均做拱手状。画面第二层有四条龙,左上龙生有双头,有翼,右方为两条龙盘旋交错。第三层画面中共有六人,头戴进贤冠,均拱手而立,其中四人完整,另有二人穿插在四人的空隙中。整幅画面四周绘有垂幛纹。

图1.21 射熊图
纵106厘米,横48厘米。东汉时期。
安徽萧县出土,私人收藏。
此石为浅浮雕。画面主体部分为一人面熊身的神人,熊身左下有一只猫头鹰头,右有一人面鸟身怪,其下方又有一只鸟。画面最下方有一人持弓,半跪呈仰射状,瞄准上方神人。画面四周有水波纹装饰。

图1.22 雷公·电母·虹神图
纵38厘米,横174厘米。东汉时期。
山东苍山出土,私人收藏。
画面描绘了汉人心中的天象。左边为一雷公骑龙,龙首向左,驾龙之雷公双臂张举,手执鼓槌。其周围环绕十二颗大星,缀成连鼓。中间是闪电之神,双手上举,执一闪电。最右边端坐一虹神,双腿盘曲,双臂张开,头顶环绕一条霓虹。此虹左右各有一龙首,龙身弯曲成一条弧形,周围还伴有云气。根据其他同类图像推测,最右可能还有一风神,正鼓腹向左侧吹出滚滚风云,惜残。画面上下饰以垂幛纹。

图1.23 雷神·风伯
纵68厘米,横178厘米。东汉时期。
江苏邳州出土,私人收藏。
画面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左右两边是四瓣莲花纹,中间有莲蓬,四方各刻有一鱼。汉乐府有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画面正中刻有一虹,呈半圆形,两端各有一龙首,似璜。虹左上和右上是几位风伯,张着大嘴,正鼓腹向外吹出滚滚风云。虹下是一雷神,双臂张举,似在敲击雷鼓,其下有星斗、云气。

图1.24 羽人图
纵112厘米,横39厘米。东汉时期。
安徽灵璧出土,私人收藏。
画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两个相对的羽人,手持绶带。下层为一腰间挂剑的羽人,昂首屈膝,姿态优雅。其右手捧一只鸟,足下为一凤鸟。


[1] 徐宗元辑:《帝王世纪辑存》,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页。

[2]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卷八,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9页。

[3] [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卷十二,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0页。

[4] [汉]应劭撰:《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1页。

[5] [清]马骕撰:《绎史》卷三,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页。

[6] [汉]刘安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卷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79—480页。

[7]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90页。

[8]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9]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07页。

[10]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06页。

[11]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44页。

[12] [汉]刘安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卷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01—502页。

[13]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哀帝纪第十一,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2页。

[14] [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卷九,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66页。

[15] [汉]班固撰,[清]陈立疏证:《白虎通疏证》卷六,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86—287页。

[16] [清]王夫之撰:《庄子解》卷一,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0页。

[17] [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卷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7页。

[18]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页。

[19]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2页。

[20] [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03页。

[21] 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