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初祖:黄帝神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言

黄帝,“五帝”之首,恐怕是最能让华夏民族热血沸腾的神话历史人物了!

黄帝,其实就是皇帝。“皇”即大。“帝”在甲骨卜辞中原本指天神和上帝(上天之帝)。所以,皇帝(黄帝)的意思,就是皇天上帝。

神话中的黄帝,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色彩还很浓厚。《山海经·海外西经》中说轩辕之国,黄帝之民都是“人面蛇身,尾交首上”。《韩非子·十过》中描绘了昔日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时,虎狼、龙蛇、凤凰伴随左右的浩荡场面。

黄帝最初是雷神。《河图稽命征》记载他的母亲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而妊娠;《河图帝纪通》说“黄帝以雷精起”;《春秋合诚图》说“轩辕,主雷雨之神也”。可见,黄帝是以雷神崛起,迅速胜四帝而成为中央天帝的。

随着黄帝成为中央天帝,神灵皆出其下,世系开始重新编排。被称为“古之巫书”的《山海经》屡屡明确祖述黄帝,如“黄帝生禺”(《大荒东经》),“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大荒北经》),“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大荒西经》)。这说明,禺、犬戎、北狄等部落群体,已崇黄帝为祖神。

此外,战国铜器铭文(齐国陈侯因敦)明确记载:“高祖黄帝,迩嗣桓文。”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史记·周本纪》说帝喾是黄帝之孙,《三代世表》说“舜、禹、契、后稷,皆黄帝子孙也”。尽管这些说法历史错位离谱,政治改造明显,但至少也可以说明一点:尧、舜、禹,夏、商、周之先民,无一例外早已将黄帝作为祖神。黄帝在华夏文化中的初祖地位,稳若泰山。

毫无疑问,黄帝当之无愧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黄帝盛名之下,被历史化改造得不成样子。当孔子的弟子询问老师黄帝何以能“三百年”(三百岁)时,孔子却说:“民赖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黄帝三百年。”又如,据《太平御览》所引战国《尸子》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黄帝有“四面”(四张脸),后经孔子阐释,“四面”变成了“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的合理化解释。到了《史记·五帝本纪》中,黄帝就俨然是个德配天地、功蔽日月的人间帝王楷模了。

实际上,何必改造,神话也是历史,不过是用另一种语言在叙述历史而已。从历史考证上讲,黄帝本为东方游牧民族部落联盟之首领。黄帝所处的时代,应是母系氏族石器时代。闻一多、郑慧生、龚维英、赵国华等就考证说黄帝本为女性,其原型就是母系氏族时期的部落女首领。蚩尤、炎帝本为冀中南农业部落之首领。经长期征战,黄帝统一各部族,逐渐由往来迁徙无定处的处境转化为安土重迁的农业定居生活。

这是影响华夏历史的重大事件,值得被一再书写。故本书所撰黄帝系列神话,便多以黄蚩之战为大背景。如《青要山武罗》《孤独的旱魃》《风后巧指南》《玄女授兵符》,可合而观之。

据考,这场战争确实存在过。《山海经》《史记》均有记载。前者记载得比较原始,神话色彩浓厚;后者则已历史化,十分简单、古朴。大约距今四五千年,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的黄帝族与炎帝族经过融合,沿黄河岸向华北平原之西发展。约与此同时,起于今冀、鲁、豫交界的蚩尤九黎族,则由东向西发展。最后两大部落联盟为争夺资源,在涿鹿之野开战,战争持续时间之长,联合部族之多,战争之反复,世所罕见。本书故事中的各种动物、精魅、鬼怪、灵物,从历史学的角度视之,应与各氏族、部族的图腾徽记密切相关。

自然,远古部族之间的战争、分裂与融合,本无今日意义上之正义与非正义之分。然在改写中,又不得不尊重后世的文化抉择和读者期待,黄帝的正义性和蚩尤的非正义性就由此而生了。

本册《人文初祖——黄帝神话》,共精选了与黄帝相关的10个神话故事,分别是:《青要山武罗》《黄帝斩恶夔》《糊涂儿混沌》《象罔寻玄珠》《孤独的旱魃》《嫘祖始蚕桑》《风后巧指南》《玄女授兵符》《仓颉造文字》《陆吾与英招》。主要讲述了黄帝与其爱人、敌手、臣僚、子女之间的神话故事,反映了神话英雄们在华夏民族建立中的赫赫之功和美好品性。

《青要山武罗》讲述的是黄帝与武罗的凄美爱情故事。善良、英勇的武罗族生活在神秘的青要山上。途经这里的黄帝,爱上了美丽的女王武罗。当时黄帝正在与蚩尤作战,武罗便带领最精锐的武士和迅猛的野豹,与黄帝并肩作战,但是却被蚩尤军队中的魑魅魍魉所迷惑,惨遭灭族。为了复仇,也为了黄帝,武罗与神豹融为一体。分享了神豹神性的武罗所向披靡,完成了使命,却永远失去了美丽的容颜,不得不放弃了与黄帝的厮守。

《黄帝斩恶夔》讲述的是黄帝斩杀神兽恶夔的故事。远古神兽夔,食量巨大,贪婪无比。他常常吃饱以后,就用尾巴敲打肚皮,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他靠这种声音,来屠戮流波山上的动物们。不仅如此,他还跑到人间去抢劫,弄得民不聊生。黄帝决心为民除害。经过激烈的战斗,黄帝终于斩杀了夔,并令人把他的皮剥下来,做成了八十面鼓;又用夔的骨头做成了鼓槌。战争中擂鼓前进,威力无比。

《糊涂儿混沌》讲述的是黄帝的儿子混沌糊里糊涂被朋友害死的故事。黄帝的儿子混沌虽然长着五官,却不能有真正的辨别能力,颠倒黑白是非。他不喜欢善良、诚实的好人,反而喜欢邪恶、贪鄙的坏人。他所结交的朋友,也尽是糊里糊涂、没有判断能力的酒肉朋友。他宴请朋友倏和忽,倏和忽就拿来凿子和锤子,以帮混沌凿出七窍作为报答。结果,一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象罔寻玄珠》讲述的是黄帝丢失玄珠后,派众臣去寻找而发生的啼笑皆非的故事。黄帝的玄珠丢了,派了很多人去找。大家公认的最聪明的智没有找到,视力最好的离朱没有找到,天界最霸道的喫诟也没有找到,最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就派了大家公认“糊里糊涂”“笨手笨脚”的象罔去,居然找到了。

《孤独的旱魃》讲述的是黄帝的女儿旱魃的故事。黄帝的丑女儿旱魃,从小就像个火球,小伙伴们觉得她怪异可怕,不喜欢和她玩耍,她也很自卑、孤僻,幸好还有温柔的母亲鼓励她。随着她一天天长大,神力更加恐怖,热量与日俱增。当时,黄帝和蚩尤正在打仗,蚩尤请来风伯、雨师,弄得天昏地暗,洪水滔天。战神玄女建议让旱魃收水。旱魃鼓足勇气参战,不辱使命,黄帝转败为胜。但是,旱魃因为体能耗尽,只能坠落人间。她所到之处,大旱千里,受到人们的驱逐,旱魃只能终生孤独游荡。

《嫘祖始蚕桑》讲述的是黄帝元妻嫘祖养蚕抽丝的故事。那时,人们还只能穿粗糙的兽皮,裸露的皮肤经常溃烂、感染,很多人因此而死亡。嫘祖从小勤劳聪慧,善于观察生活细节。她从蜘蛛织网,联想到用野蚕丝织布;她收集蚕茧,尝试方法抽丝剥茧;她循序渐进,将野蚕驯养为家蚕。她做事总是一丝不苟,永不放弃。随后,嫘祖养的蚕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她煮茧抽丝,纺织布匹,做成衣服,并将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人们。黄帝十分钦佩嫘祖,便娶她为妻。后人为了纪念嫘祖,将她奉祀为“先蚕”。

《风后巧指南》讲述的是黄帝臣风后勤于钻研的故事。风后是个有智慧的老顽童。黄帝在梦境的提示下,找到了风后,并得到了他的辅佐。当时涿鹿之战正在进行。蚩尤唤出山妖鬼魅,释放出弥天黑雾,黄帝军队因此而遭受重创。风后在北斗七星的启示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发明了指南车,突破迷雾,帮助黄帝获得了战争的胜利。

《玄女授兵符》讲述的是黄帝师战神玄女的故事。蚩尤到处进犯他族,黄帝出兵讨伐。蚩尤兄弟铜头铁额,凶狠异常,又加上山妖鬼魅做帮凶,且趁夜偷袭,黄帝军队大败。玄女身穿战袍从天而降,传他兵符战法,黄帝军队获得了暂时性胜利。蚩尤军队继设“幽冥阵”,玄女冥思苦想,终用桃符和神剑克敌制胜。

《仓颉造文字》讲述的是黄帝臣仓颉造字的故事。黄帝统一华夏后,结绳记事渐渐不能满足生活需求。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凤凰、貔貅脚印以及猎人的启示下,仓颉认识到创造文字与抓住事物特性之间的重要关联,于是开始观察身边的一切。他走访各部落,并搜集、记录、整理、分析各种信息,终于发明了博采众长、以类万物的文字。

《陆吾和英招》讲述的是黄帝臣陆吾与英招的故事。陆吾掌管着黄帝花园的时节和神界的法律。在花园里各种怪兽(如土缕、钦原、树鸟、蛟龙、赤蛇等)的溜须拍马之下,陆吾变得骄傲、懈怠,玩忽职守。后来怪兽们危害到人间,这罪恶的一切被负责巡视的天神英招看到了,并禀报给黄帝。黄帝盛怒,命令英招捉拿、惩戒怪兽,并取消了陆吾的神职,责令他悔过。

最后,还有几点说明:

第一,本书与时著体例不同,尤其是每个故事后面的“衍说”,从专业角度拓展了该神话故事的相关文化知识和理论视野,指出了现实意义。但是,囿于作者的能力和识见,肯定有挂一漏万和阐释不当不足之处,恳请各位善知识不吝赐教。

第二,故事叙述用诗行排列,力求简练、疏朗,并凸显每个故事、人物的独特性和精神特质,尽量避免出现复杂的人物关系,故对有些形象进行了简化甚至省略,读者若想获取全貌,不妨将单篇连缀起来阅读,或据“衍说”按图索骥。

第三,本书的神话故事,因所采文献博杂、零碎,有些故事原典之间本身矛盾龃龉,改编时,作者为避免削足适履之感,在基本遵循原典精神的前提下,有时据故事需要酌情取舍。此套丛书的编写虽有严格的文献依据,也有一定的专业性解说,但毕竟非严谨的神话学学术著作,或可视为学术研究向大众读物的下移,故更注重故事的文学性、神话性和可读性,若要坐实历史或仅以学术标准核之恐失作者初衷。

是为序。

彦序 上颐斋
2018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