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100问:后现代的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3 启蒙理性沦为权力的工具

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看来,“启蒙理性”之所以被败坏,有一个终极原因,那就是“权力”。

《启蒙辩证法》里写道:“启蒙带有极权主义性质。”[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

也就是说,启蒙精神造就的理性神话,本质上体现出了极权主义的特性。“启蒙理性”最终的指向是对“权力”的向往,“启蒙理性”发展到最后将沦为“权力”的工具。这也正是“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带给人类灾难的原因所在。

“启蒙理性”与“权力”的纠缠

在人们的印象中,“启蒙”意味着摆脱愚昧,追求真理。那我们便继续追问,人为什么要追求真理呢?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真理有着纯粹的热爱吗?细想起来,可能并不是。

前文已经介绍,无论是已蕴含启蒙要素的神话即通过塑造神灵的方式祛除心中的不安。,还是本就具有启蒙精神的哲学即通过抽象思维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定性,从而消除不安。,它们首先要处理的是人和世界的紧张关系——试图将人从对世界的恐惧和不安状态中解救出来,帮助人们祛除畏惧、安顿灵魂。

如此看来,“启蒙”并非以“追求真理”即对真理的追求反而沦为“摆脱恐惧”的一个手段。这一点,我们后面会再解释。为原始动力,而恰恰是以“摆脱恐惧”“祛除畏惧”为初衷。

什么样的情况才是真正的“摆脱恐惧”?当你控制住了让你害怕的对象,当你对自然和外在世界有了绝对的掌控权和支配权时,你就不再恐惧了。比如,家里突然钻进一只老鼠,你受到了惊吓,这时你该怎么办?捉住这只老鼠,将其控制起来。这样你才能消除恐慌,获得安心。

换言之,只有当人们建立对世界的控制权时,人的内心便不再慌乱,人们也因此摆脱了对自然的畏惧之感。

在以上的描述中,“控制” “掌控” “支配”这些词,体现的正是人对自然的权力。

在霍克海默与阿多诺看来,“启蒙”自发端之初就已存在内在的缺陷——“启蒙”的初衷并非“追求真理”,而是基于人对世界的畏惧以及对这份畏惧的祛除,最终实现的是人对世界的绝对控制和统治。可以说,“启蒙理性”自发端之初就是以“权力”为导向,“启蒙理性”的整套逻辑在最初就已扭曲。

那么,为什么经由“启蒙理性”的洗礼后,人们会如此信赖这套本已扭曲的理性的逻辑呢?“理性的魔力”到底在哪里?人们是如何通过理性实现对世界的控制的?“启蒙理性”的权威又是如何被建构起来的?

启蒙理性权威的建构过程

祛魅—知识—技术—工具

我们将“启蒙理性”的发展过程总结为几个关键词:祛魅、知识、技术、工具。经由这几个步骤后,理性的权威便被建构起来,人们没有理由不陷入理性制造的漩涡里。

启蒙与权力

我们不妨来详细解释一下“祛魅—知识—技术—工具”。

“祛魅”的意思是祛除魅惑,祛除诸如妖魔鬼怪这些错误的观点。“知识”指的是人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从“祛魅”到“知识”的过程,就是人们清理错误认知、探索并掌握正确知识的过程。这一“反”一“正”,便体现出了“追求真理”的精神过程。

知识意味着什么?我们在培根那里听到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知识是什么力量?是改变世界的力量。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来,培根早已归纳出“启蒙”的主旨: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知识,才能拥有人对自然的统治权力。“权力与知识是同义词。”[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到这里我们已经从“祛魅”到“知识”的解析,直接指向了“权力”。但要梳理出从“知识”到“权力”的逻辑,其实还有两个中间环节必不可少,即“技术”和“工具”。

正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所说:“无线电就是一种精致的印刷术,轰炸机是一种更有威力的火炮,遥控系统则是更为可靠的指南针。”同上。

当相关领域的“知识”落实为某一项具体的“技术”,并进一步将这项“技术”化为一种“工具”手段,即这项技术成为实现某个效果的工具时,人便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实现了对世界的统治和支配。最后,人便成为了世界的真正主人。

其整体的逻辑便是:“启蒙理性”经由“祛魅”(祛除错误的认识)到“知识”(探寻正确的知识)到“技术”(把知识落实到技术)再到“工具”(将技术变为一种实现某个目的工具)的过程后,人类便祛除畏惧,拥有了对世界的统治权力。

最终,理性的权威便被建构起来。

启蒙理性的扭曲逻辑

也正是在这本已扭曲的逻辑中,人类越陷越深。只有当理性沦为人控制世界的中介手段时,人才能借助理性摆脱恐惧,获得控制权。而这样的逻辑又强化了人们对于(以权力为导向的)理性的信念。于是,“启蒙理性”经过一轮华丽的“包装”,使得“启蒙”通向“权力”的道路充满无与伦比的理性色彩。

人们“看”到的都是表面上经过包装后的“启蒙理性”,并深深认同这样的启蒙理性精神。因为唯有如此这般的“启蒙理性”,才能引导人类走向光明。这也正是这套被扭曲的逻辑为大众所接受的原因所在。

如此一来,凡是不能帮助人们建立对世界的统治和支配权力的因素,就会被逐渐摒弃、排除在外。最后,具有丰富维度的理性丧失掉本该具有的“自我批判”的要素,理性沦为彻底的“工具理性”,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之路。

启蒙理性走向自我毁灭之境

之后的问题便是:“启蒙理性”中那些本来就有的“价值理性、人文理性、实践理性”,即“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要素,是如何“顺理成章”地被“抛弃”的?而经由这样的“丢失”后,“工具理性”的泛滥又给现代人带来了怎样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