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湿润地区基于规则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5 干旱指数及其分布

3.5.1 干旱指数的计算

干旱指数是反映各地区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在气候分析上,干旱指数通常采用年蒸发能力与年降雨量的比值表示。蒸发能力超过降雨量越多,干旱指数越大,干旱程度越严重。

本次分析采用E601蒸发皿的蒸发值作为蒸发能力来计算。干旱指数的精度取决于降雨量和蒸发量资料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因此,要求降雨量和蒸发量资料质量较好且尽可能是同一观测场的观测值。本次评价所用到的降雨量和蒸发量资料均为同一观测场的观测值。蒸发代表站干旱指数的计算见表3-3。

表3-3 研究区各代表站1980—2005年系列干旱指数

续表

3.5.2 干旱指数地区分布

根据《中国水资源评价》一书,对干旱指数的分级是:<0.5为十分湿润,0.5~1.0为湿润,1~3为半湿润,3~7为半干旱,>7为干旱[5]

通过表3-3和调查分析可知,研究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日照强,热量丰富,常年风力较大,蒸发较大,因此干旱指数多年平均值不高。整个研究区多年平均干旱指数变化范围在0.75~1.09之间;荆州市气象站最小,为0.75,团林试验站次之,为0.88,而荆门市气象站、南漳县气象站的干旱指数均达到1.0以上,主要原因是两个气象站位于城区,森林覆盖率低、温度高而造成的。因此研究区的气候干湿差别不大,对水资源的分配和开发利用均没有明显的影响。

3.5.3 干旱指数的年内分布

以烟墩水文站和团林试验站1980—2005年同步期的降雨量和蒸发量为例,分别计算各月份的平均干旱指数,具体见图3-10。

图3-10 烟墩水文站、团林试验站干旱指数年内变化趋势图

从图3-10可以看出,两个站各月干旱程度差别不大,从年内分配来看,烟墩水文站、团林试验站非汛期(11月—次年4月)蒸发大,降水少,干旱指数高,除3月外干旱指数均大于1,为半湿润时期;而汛期(5—10月)干旱指数较小,蒸发量没有降雨量大,除9月外,干旱指数均小于1,为湿润时段。可见研究区内各月的干旱程度变化较大,一般枯水季节较干旱,而汛期较湿润,这基本反映了南方湿润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