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地形地貌
研究区地形分为五种,分别为侵蚀山丘、构造剥蚀与构造侵蚀地形、剥蚀地形、剥蚀堆积地形、堆积地形,对应的五种地貌分别是山地、中低山区、丘陵、山前倾斜平原和阶地。各种地形地貌的分布情况如下[4]:
(1)侵蚀山丘:分布在研究区的漳河水库流域,地形绝对标高在500~1600m之间,其中以600~900m为多,相对高程在100~700m。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河谷深切,为山间峡谷地形。
(2)构造剥蚀与构造侵蚀地形:中低山区主要分布在灌区的荆门黄家集、观音寺以北及冷水铺朱堡埠一带,由三叠纪灰岩、侏罗纪砂页岩等地层组成。地形绝对标高200~700m,其中以300~500m为多,相对高程100~500m。由北向南倾斜,河谷深切,山岭陡峻,形成山间峡谷地形。
(3)剥蚀地形:丘陵地形主要分布在观音寺—鸡公尖以南、香炉山—仙女庙、荆门东宝山—五岭包、龟山—赵庙等地,主要由侏罗纪及第三系砂页岩组成,表面有零星覆盖物,地形绝对标高90~200m,相对高程在42~80m,山势平缓,高差不大。
(4)剥蚀堆积地形:由山前倾斜平原或阶地,经后期沟谷切割而成。一是岗状地形,地面绝对标高70~130m,依据地形形态可分成丘岗与平岗,前者地形起伏较大(15~35m),岗体方向性不强,主要分布在中低山与丘陵的前缘;后者地形起伏不大(10~25m),岗面平坦,主要分布在灌区东南部。岗状地形由更新统上部黏土与下部砂乐石层组成,小型河谷、大型坳谷与冲沟发育,岗面呈近南北向伸延较远,为布置渠系进行自流灌溉及自然排水的良好地形条件。二是波状地形,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与冲积湖平原接壤地带,地形谷梁相间波浪起伏,高差不大,约5~15m,绝对标高40~60m,沟谷开阔平坦,一般宽0.5~1km,为种植稻田主要地区。
(5)堆积地形:一是冲积平原,为汉江、长江、沮漳河冲积而成的漫滩型平原,由全新统亚黏土、亚砂土、粉砂土组成,平原表面绝对高程一般30~40m,平原上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湖泊及沼泽。二是冲积湖积平原,分布在长湖等较大湖泊周围,由全新统亚黏土、亚砂土及淤泥质亚黏土组成,湖泊周围一般都分布着环状沼泽。
研究区各类地形面积见表1-2。
表1-2 研究区各类地形面积及所其占研究区总面积百分比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