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气候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 淮河流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近50年气候变化及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近50年,河南省增温显著,年平均气温的增加速率为0.141℃/10a;全省年降水量没有趋势性变化,但区域变化特点不同,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年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100.0h/10a。过去50多年的气候变化,改变了河南省的季节分配,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加剧了水资源分布不均,对林业和自然生态、能源和电力、交通运输、旅游业和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此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部分气象灾害及其影响加重。

(一)近50年气候变化

1.气温变化

1957—2010年河南省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3℃,上升速率为0.141℃/10a。20世纪50年代后期气温偏低,60年代气温升高,70年代、80年代气温最低,90年代以后气温明显升高,直至21世纪一直处于高温期。春季升温最明显,冬季和秋季次之,夏季气温稍有下降。近10年全省平均气温比1957—2000年平均温度高0.6℃(图24)。

img

图24 1957—2010年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年际变化

4个季节中,冬春秋三季为升温,夏季略有降温,其中春季升温最明显,升温速率为0.266℃/10a。最低气温低于0℃的低温日数有明显减少趋势,平均减少3.9d/10a(图25);年极端最低气温呈升高趋势,平均升高0.53℃/10a(图26)。冬夏温差明显缩小,日夜温差也趋于减小。

2.降水变化

img

图25 河南省年低温日数的年际变化

img

图26 河南省年极端最低气温年际变化

1957年以来年降水量变化率为1.2mm/10a(不能通过0.05的信度检验),没有明显趋势性变化(图27);近10年降水量较多年平均变化也不明显,但冬夏季降水略有增加,春秋季降水略减。从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看(图28),各地变化趋势不一致,淮河流域降水有弱增加趋势,豫西山区和豫北北部为弱减少趋势,其中周口、漯河、驻马店的大部地区增加速率在10.0~30.0mm/10a,为降水增加较明显的地区。其余各地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

img

图27 1957—2010年河南省年降水量年际变化

img

图28 河南省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倾向率(单位:mm/10a)

1957—2010年全省年降水日数具有减少趋势,平均减少1.84d/10a(图29)。同时,降雨强度略有增大,大雨以上强降雨日数具有微弱上升趋势。

img

图29 河南省年降水日数年际变化

3.日照变化

1961—2010年河南省年日照时数呈线性减少,减少速率为100.0h/10a。近10年全省日照时数比1971—2000年日照时数少290.0h(图30)。

img

图30 1961—2010年河南省年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二)气候变化主要影响

对季节分布的影响:过去50多年的气候变化,改变了河南省的季节分配,冬季持续日数明显减少(图31),春季持续日数明显增加(图32),夏秋季日数变化不大。

img

图31 河南省冬季持续日数的年际变化

img

图32 河南省春季持续日数的年际变化

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暖使得河南农业热量资源增加,农田复种指数有所提高,多熟制向北扩展,种植制度呈多样化;风速减小,干热风对冬小麦危害相应减少。冬春季气温升高,越冬作物尤其是冬小麦发育期提前,导致春季晚霜冻害风险增大,晚霜冻害发生概率由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40%,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70%以上。气温升高有利于农作物病虫害繁衍过冬,病虫害生长季节延长,危害加重,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气温日较差减小,影响玉米、棉花等作物品质;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家畜疫病发病率的提高和疫情的传播。雾霾天气增多,日照时间减少,对农业尤其是设施农业不利。

对水资源的影响:由于降水的变化,河南省境内的黄河流域、海河流域水资源量呈减少趋势,淮河流域水资源量呈增加趋势,加剧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气温升高增加了水资源的蒸发,减少了可用水资源量。对河南省境内5座大型水库流域水资源研究表明(表1),除宿鸭湖水库所在地的水资源量是在增加外,其他4个水库所在地的水资源量均在减少,其中故县水库和陆浑水库所在的洛阳地区,水资源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度达2.9717亿m3/10a(变化趋势通过了0.05信度检验)。同时,降水强度增大,尤其是强降雨增加,加大了河南省大中型水库运行管理和水资源调度的难度。

表1 5座水库所在地年水资源量变化速度及与年降水量相关系数

img

① 代表通过0.05信度检验。
② 代表通过0.01信度检验。

对林业和自然生态的影响:气候变暖使自然植被的生产力和产量呈现不同程度增加,河南省植被覆盖呈明显增加。在5种植被类型中,森林植被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然后依次为草地植被、其他植被、耕地、灌丛。冬季变暖,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生长期延长,水面、土壤冰冻期缩短,使鸟类获得食物的机会增加,致使部分夏候鸟不再南迁,成为留鸟;部分水禽或亚水禽改变了迁徙的时间、路线,缩短迁徙的距离,由旅鸟转变为冬候鸟,并逐渐成为优势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生态有不利影响,2008年2月雨雪冰冻灾害后,河南省3—5月森林覆盖率下降了0.09%;暖冬导致病虫生长季节延长,越冬死亡率降低,增加了有害生物对林业的危害。

对能源和电力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冬季取暖能耗呈减少趋势。以郑州市为例(表2),郑州市1951—2007年采暖期有缩短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采暖期明显缩短。高温热浪、“城市热岛”效应加重,使得城市夏季能耗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电网安全运行风险加大;风速减小,风能资源减少;日照时数减少,太阳能资源减少。

表2 郑州市采暖期长度变化

img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河南省影响交通的天气日数总体上有所减少,但大雾和冰雪对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的不利影响加重;强降雨增多,导致城市内涝增加,引发城市交通拥堵增多;山区强降雨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影响交通运输。

对旅游业的影响:气温升高,春季时间增加,有利于旅游季节的延长。暴雨、洪涝、雷电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对太行山、伏牛山等山区旅游安全带来压力,也给嵩山少林寺等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带来压力。气温升高影响牡丹、菊花等花卉植物花期,对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会展等旅游项目造成影响。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冬季变暖,河南省人体舒适日数呈增加趋势。但气候变暖增加了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概率;城市霾天气明显增多,省会城市郑州1971—2010年年霾天气日数增加速率为12.3d/10a,对人体健康不利。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部分气象灾害加重。局地强对流天气增多,强降雨频繁发生,干旱、高温事件增多,雪灾、霜冻、低温冷害等灾害发生频次减少,但危害加重。以2001—2010年这10年为例,2001年春季全省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上旬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第二严重的秋冬连旱,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10年中先后有22个站次的日降水量突破极值,13个站次的极端最高气温突破极值;2006年有16个站日降雪量为有记录以来最大值,2008年1月中下旬全省出现历史罕见低温冰雪灾害,该时段全省平均降雪量创历史极值,2009年11月全省有29个站积雪深度突破历史极值;2009年6月商丘出现罕见飑线强风天气,2个站最大风速突破历史极值。

(三)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依据国家气候中心制作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Version 3.0”的月平均资料[注:该预估数据集使用RegCM4区域气候模式在新的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即“典型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4.5和RCP8.5情景下模拟获得],以1971—2000年为气候基准期,对河南省2011—2050年的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进行了预估分析。

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2011—2050年河南省年平均温度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升温速率分别为0.387℃/10a和0.413℃/10a,年降水量呈波动性变化;四季的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而降水变化具有差异,在RCP8.5情景下,冬季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

2011—2020年与1971—2000年相比,河南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0.20~0.53℃(RCP4.5情景)和0.51~0.83℃(RCP8.5情景);在RCP4.5情景下,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在RCP8.5情景下,豫北北部和豫南南部降水量偏少,在其余地区偏多。2011—2050年与1971—2000年相比,年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0.98~1.12℃(RCP4.5情景)和1.13~1.41℃(RCP8.5情景),豫南升温较少;不同排放情景下,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不同,在RCP4.5情景下,许昌、平顶山及南阳北部地区偏少,在RCP8.5情景下,豫南、豫西南和商丘东部地区偏少,其余地区偏多(RCP4.5和RCP8.5情景),豫北地区偏多最多最明显。

1.气温

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图33和图34),2011—2050年河南省年平均温度均呈明显升高趋势,升温速率分别为0.387℃/10a和0.413℃/10a,RCP8.5情景下升温幅度较大;四季的平均气温升温速率,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分别是冬季(0.479℃/10a)和夏季(0.571℃/10a)升温速率最大。

img

图33 2011—2050年RCP4.5情景下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图33和图34),2011—2020年全省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4.8℃和15.0℃,相比于气候基准期14.4℃分别高0.4℃和0.6℃,四季中分别是春季(RCP4.5情景)和冬季(RCP8.5情景)上升最明显,相比于气候基准期15.5℃和1.5℃分别高1.0℃和0.9℃;2011—2050年期间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5.5℃和15.7℃,相比于气候基准期14.4℃分别增加1.1℃和1.3℃,两种情景下四季中均是秋季上升最明显,比气候基准期14.1℃分别高1.4℃和1.5℃。

img

图34 2011—2050年RCP8.5情景下河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

与1971—2000年相比(图35),2011—2020年,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河南省各地年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0.20~0.53℃和0.51~0.83℃,升温明显的区域RCP4.5情景下主要为豫西和豫南地区,RCP8.5情景下主要为豫北地区;2011—2050年,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年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0.98~1.12℃和1.13~1.41℃,升温略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豫南地区。

img

图35(一) 2011—2020年和2011—2050年河南省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img

图35(二) 2011—2020年和2011—2050年河南省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

2.降水

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图36和图37),2011—2050年河南省年平均降水量呈波动性减少趋势,年际变化较大,两种排放情景以RCP4.5情景下减少幅度较大;两种情景下夏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而冬季降水均呈增加趋势,特别是在RCP8.5情景下,冬季降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其速率为11.46mm/10a。

img

图36 2011—2050年RCP4.5情景下河南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img

图37 2011—2050年RCP8.5情景下河南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 

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图36和图37),2011—2020年全省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037.9mm和985.4mm,相比于气候基准期961.7mm分别增加7.9%和2.5%,四季中分别是冬季(RCP4.5情景)和春季(RCP8.5情景)偏多最明显,相比于气候基准期383.3mm和295.2mm分别增加15.6%和14.6%,秋季(RCP4.5情景)和秋冬季(RCP8.5情景)呈现偏少,分别偏少8.6%、10.6%和14.0%;2011—2050年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991.6mm和970.2mm,相比于气候基准期961.7mm分别增加3.1%和0.9%,四季中两种情景下,均呈现冬季偏多最为明显,相比于气候基准期70.7mm分别增加23.2%和8.8%,秋季呈现偏少,分别偏少8.8%和10.9%。

img

图38 2011—2020年和2011—2050年河南省年平均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图

与1971—2000年平均值相比(图38),2011—2020年,在RCP4.5情景下,河南省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增加1.02%~17.10%,豫西地区增加略少,在RCP8.5情景下,偏少地区主要集中在豫北北部和豫南南部,偏少最多为8.53%,在其余地区偏多,偏多最多达11.93%;2011—2050年,在RCP4.5情景下,年平均降水量在许昌、平顶山及南阳北部地区偏少,偏少最多达2.39%,在其余地区偏多,特别是豫北地区,偏多最多达10.98%,在RCP8.5情景下,在豫南和豫西南以及商丘东部地区偏少,偏少最多达6.02%,在其余地区偏多,特别是豫北地区,偏多最多达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