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发展:中国带电作业六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积累(1965—1974年)

一、带电作业技术研究

(一)个人防护推动等电位带电作业技术发展

图2-1 带电作业工具及屏蔽服

随着带电作业的进一步发展,等电位作业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催生带电作业屏蔽服(又称为等电位均压服)的创新与应用。屏蔽服采用均匀的导体材料和纤维材料制成,使处于高压电场中的人体外表面各部位形成一个等电位屏蔽面,防护人体免受高压电场及电磁波的危害。

1968年,东北电管局技术改进局与丹东、旅大、抚顺供电局,丹东丝绸二厂等单位研制成功针织运动装式屏蔽服。针织运动装屏蔽服采用0.05mm紫铜线与6股32支棉纱合成,用针织机织造而成,具有轻便、柔软、屏蔽效率高等优点,很快推广到全国。

1969年2月17日,关中供电局和西安丝绸一厂共同研究制成“工学一号”屏蔽服。该服装选用蚕丝和0.05mm锰铜丝混合织成的均压布制作,具有电阻低、载流量大、均压效果好等优点。其后,该局又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研制成功“工学二号”屏蔽服。该屏蔽服采用镀铜工艺制作,在棉布上采用化学方法,以硝酸银或硫酸铜为原料,在棉布纤维上镀一层导电薄膜。这种屏蔽服穿着舒适、电阻小、均压效果好。“工学二号”屏蔽服使用一段时间后,金属粉末易于脱落,若粘在绝缘工具上会降低绝缘水平,因而未能大量推广使用。

1969年,广州、上海、重庆等供电局分别研制了出不同性能的屏蔽服。广州供电局带电作业研究组在国内首创用棉纱和直径0.05mm铜丝混织布,制成带电作业人员穿着的屏蔽服。

1969年,鞍山电业局研制成功10kV带电作业绝缘服,用于10kV户内设备带电作业。

1971年1月,上海供电局试制成功绝缘服、绝缘帽、绝缘靴及绝缘手套。上海供电局采用聚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共聚的方法制出专用绝缘薄膜,厚度为0.24~0.26mm。绝缘服、绝缘裤和绝缘帽用4层薄膜经热压制成,绝缘手套用天然乳胶浸渍而成,绝缘靴用聚乙烯为基体的材料加工而成。

1971年3月8日,关中供电局宝鸡分局的工人陈家良穿着“工学二号”屏蔽服,第一次成功地进入了330kV设备进行等电位作业。自此,我国等电位作业电压等级从220kV跨入了330kV。

图2-2三八带电作业班第一任班长林玉明身穿均压服进行带电作业

1971年12月16日,东北电管局在丹东召开“屏蔽服鉴定会”。参加会议的除东北所属各供电局(厂)外,还有关内部分单位参如。鉴定会中,代表们对屏蔽服结构和性能进行鉴定,认为用直径0.05mm铜丝与柞蚕丝拼捻后纺织的导电绸,屏蔽性能满足要求,实用性较好。在通过鉴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同意批量生产并在国内推广使用。

(二)绝缘斗臂车助力首都节庆保电

在“五一”、“十一”两大节日,首都各界人民要进行大规模的庆祝联欢活动,天安门广场及东西长安街需要安装各种新型路灯。为了保证节日期间活动场所照明的可靠,节日前夕需要对有关高压线路进行全面的清扫、检查和试验。当时国内没有高架车,只能用搭脚手架的方法完成这些工作。为了不给外宾留下不良印象,中央领导指示水电部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水电部要求北京供电局进行试制工作。

1964年10月,北京供电局着手10~220kV带电作业多用高架车的研制工作。由宋桓嘉负责组织设计和试制,在一机部、建材部的协助下,北京供电局于1965年6月试制成功可升高19m、能乘载两名检修人员的绝缘斗臂车,并于当年8月投入使用。受到北京市领导和部领导以及首都人们的一致好评。

1965年10月,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北京供电局研发的“电力设备带电作业轻便化工具和方法”项目获得时任国家科委主任聂荣臻元帅亲笔签发的发明证书。1965年,上海供电局沪南供电所带电班研制成功华东第一辆带电作业绝缘斗臂车,臂长15m。这项成果使城市配电线路及变电站的带电作业更为方便、安全、省力。1970年,大连电业局研制成液压绝缘斗臂车,使配电系统带电作业开创了新的局面。1976年,沪西、浦东供电所又先后研制成功22.5m、24m高的绝缘斗臂车,这两项成果1977年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

图2-3 北京局研制我国第一辆绝缘斗臂车

图2-4“电力设备带电作业轻便化工具和方法”项目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发明证书

图2-5 首辆斗臂车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

(三)带电作业新技术的不断创新

1965年,抚顺电业局创造了带电爆破压接修补导线工艺。随后多年,各地方熟练掌握并完善了此项技术。

1966年,武汉供电局为适应运行电气设备雨天抢修需要,在原有6~10kV雨天带电作业工具基础上,研制成功35kV雨天带电作业工具及操作方法。

1969年5月26日至6月2日,水电部把设计35kV和10kV线路成套带电作业工具的任务交给四平线路器材厂和东北电管局技术改进局负责。经过两年设计试制,于1969年5月26日在沈阳召开“35kV、10kV带电作业工具鉴定会”。全国23个省市38个供电局、发电厂及部分厂矿的146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沈阳电业局和四平电业局的带电班使用新设计的35kV和10kV带电工具进行现场试用表演。并对35kV的50件工具和10kV的48件工具作了鉴定。在肯定优点的同时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最后一致同意由四平线路器材厂批量生产,供全国使用。

1974年,根据1972年水电部党组在全国带电作业现场会期间要求上海供电局组建带电作业研究组的指示,上海供电局在高压工区内组建了专业革新小组。先后研制出带电作业用的液压紧线器、液压压接钳、液压断线剪、轻便机动卷扬机、牵引机及卷线机等一批先进工具。应用这些工具可以改进带电更换直线及耐张绝缘子和带电收紧导线弛度等项目的工艺技术。

图2-6 1970年220kV雨天带电自由作业试验

1973年6月,武汉供电局成功研制导线、地线带电涂油装置,该装置使用在220kV珞锅线长江大跨越线段上。武汉长江大跨越共有12档,全长2700m,跨越塔高146m,耐张塔塔高20m,导线为双回架设的C-418钢线,地线为C-267钢线。导线、地线经过长期运行已严重锈蚀。这种涂油机由电动牵引车及涂油车组成。使用涂油装置带电处理一根导线需用3.5小时,相比停电人工涂油,其工效提高了两倍。

1973年,关中供电局在35kV线路上使用绝缘卡具更换耐张绝缘子,并在全国带电作业表演会上首次亮相。该卡具是关中供电局于1971年研制成功的,比采用原等电位绝缘平梯法提高了工效,操作人员从7个减少至4个,更换一串绝缘子的作业时间只需10分钟。

二、带电作业技术的应用

1965—1974年,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的带电作业,为广大用电户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1965年10月,武汉供电局在35kV马口线上进行带电更换导线取得成功。

图2-7 线路遥控自动涂油

1965年,北京供电局现场采用绝缘斗臂车在带电的10kV架空线路实施带电接引流线作业项目获得成功。

1966年5月,上海供电局高压工区带电班为配合市政重点工程,采用带电接入220kV临时线路,带电切断原有导线,架设架空导线、地线及带电连接导线等技术,成功地进行了220kV线路带电改路径。

1966年,广西南宁供电公司进行10kV人体触电保护试验。此次试验证明了屏蔽服对人员在10kV线路上带电作业不慎接触到带电导线确有保护人体安全的作用,这对当年推广10kV带电作业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1967年7月,广州供电局根据广东省政府指示,为避让白云机场飞机升降,在全国率先成功完成了220kV广新线5.1km线路带电改道(220kV广新线当时承担广州市70%供电负荷)。于1975年6月成功完成220kV带电升高塔头,1977年7月成功完成跨越110kV带电线路架设导线、地线,1979年5月成功完成带电整体升高220kV铁塔。

1968年8月,江西省电力局组织35kV波三线大跨越耐张段带电更换导线工程取得成功。该跨越档横跨信江,耐张段总长度为1500m,跨越塔的高度为43.5m,导线型号为GJ—100。带电更换导线工程采用旧线引新线的方法施工。工程成立了指挥部,由南昌供电局带电班和乐平发电厂高压所共同施工,用3天的时间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1970年11月1日至23日,湖南省湘中供电局在全国率先将110kV拓常线带电升压220kV运行取得成功。该线路全长102km;共有杆塔368基,其中直线杆244基、耐张塔100基、换位塔24基;导线型号为LGJ—185,地线型号为CJ—50。整个工程用了22天时间全部完成,220kV试送电一次成功。任务完成后,该工程的经验除在1971年广州秋季交易会上交流外,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水电部还组织了一个小分队分赴全国巡回报告,在全国各地推广这一经验。

图2-8 采用绝缘斗臂车带电接10kV引流线

1970年11月20日至12月1日,北京电力局110kV京津线带电升压220kV运行取得成功。该线路全长110km,共有杆塔530基,导线型号为LGI—160。工程用11天时间全部完成。该工程升压期间,李先念、余秋里曾亲临南苑施工现场视察,还接见了该局有关人员。

1970年,湖北省黄石供电局在66kV淬富线采用分相检修的方法更换带电导线,并取得成功。分相接地时使用了有机玻璃制作的消弧管,其额定电压为11OkV,额定电流为50A,分、合闸速度分别为0.15秒和0.2秒。每天更换一个耐张段的一相导线,更换完一相导线需要持续接地约4小时。

图2-9 10kV人体触电保护试验

1971年,广州供电公司成功进行110kV线路带电更换“三支香”断连混凝土杆的作业项目。

1971年4月10日,甘肃省110kV龚郝线带电升压220kV运行取得成功。该线路全长76.7km,共有杆塔256基,导线为LGJ—240。该线路升压改造过程中,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完成横担加长、增长绝缘子串增长、中相导线改V型串、跳线线引上翻、拉线及叉梁下移等项目。这条送电线路带电升压改造工程,在13天内全部完成,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工程由兰州供电局带电作业队伍承担。

图2-10 110kV线路带电更换“三支香”断连混凝土杆

1971年5月5日至23日,河南省110kV郑平线带电升压220kV运行取得成功。该线路全长153.3km;共有杆塔634基,其中直线塔567基、耐张塔61基、换位塔6基;导线型号为LGJ—150,地线型号为GJ—35。全线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及通信线190处。该线路升压过程中,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完成横担加长、绝缘子串增长、中相导线改V型串、加装地线支铁、地线上移挂点等项目。该工程由河南省电力工业局组织省送变电建设公司和全省有关供电局会战,分三个阶段施工。全线杆塔带电改造工作18天全部完成。

1971年,西安供电局在西安岛压电器研究所进行110kV线路沿耐张绝缘子串进入强电场作业的安全性验证试验。1972年3月提出了试验报告。1972年11月和1975年9月又先后在220kV的模拟耐张单串及双串两种设备上,进行了自由带电作业的安全性试验。1972年3月至7月,湖南35kV鲤黄线带电升压改造为110kV鲤桂线取得成功。该线路全长66km,共有杆塔350基。全部为木横担双水泥杆。导线型号为LGJ—120。鲤桂线升压段全长60km,有杆塔318基。其中立线杆226基,耐张杆89基,换位杆3基。这两条线路通过升压后合并为一条。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完成木横担全部更换为铁横担、增长绝缘子串、增设地线支架、加挂架空地线54km、调整导线弛度6个耐张段,还带电移杆1基,跨越4条35kV带电线路架线一挡。线路带电升压工程,由湘南电业局所属的衡阳供电所和鲤鱼江电厂的供电车间带电作业人员会战施工,工期为4个月。

1972年10月,上海供电局供电工区先后在数条220kV单回线上采用带电立塔、带电翻转导线、带电拆旧铁塔等方法,成功地将单回220kV线路改造成为同塔架设的双回线路。

1972年11月,上海供电局供电工区采用绝缘滑车收紧导线张力的朝天滑车法,更换220kV耐张整串绝缘子取得成功。

1972年,西安供电局在已进行过的330kV线路带电作业安全性试验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330kV直线串绝缘子带电作业方式的安全性试验。两次试验的参加单位有兰州水电局及供电局、天水供电所、西安供电局、宝鸡供电局、西安高压开关厂及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这些单位于1971年3月出版了试验报告,报告中提出了人体对带电体必须保持的空气距离的数据,后来被相关的安全规程所采用。

1972年,江苏110kV太黄线带电升压220kV运行取得成功。该线路全长41km;共有杆塔165基,其中直线单杆125基、双杆36基、跨越高杆4基;导线型号为LGJ—120。这条线路升压过程中,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完成了塔顶升高、横担加长并升高、增长绝缘子串、加设拉线等项目。这条线路的带电改造工程由扬州供电局牵头,组织南京、无锡、镇江、南通等5个供电局,共出动7个带电施工班,在70天时间内全部完成改造任务。

1973年1月,由南宁供电所负责的广西西津至南宁降压为11OkV运行的220kV西南线(全长110km,导线为ACO—330),经带电综合检修连同110kV白石线(全长3.2km,导线型号为LGJ—240)带电升压至220kV运行取得成功。该线路升压改造过程中,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完成了直线及耐张绝缘子串增长、中相导线改为V型串、横担加长、水泥杆加高、更换锈蚀架空地线及改造进线构架及进线方向等项目。

图2-11 西津—南宁线路升压改造

1973年10月12日至27日,东北电力局决定对220kV青锦线路进行造改,加挂复导线,因此全线铁塔塔头需要适当加高。为了将停电施工的时间压缩到最低,决定塔头加高任务全部带电进行。锦州电业局带电班首先在模拟设备上试验出了一套带电加高塔头的施工方法,在局内组织了三个施工班投入改造工程。为了加快进度,东北电力局调集鞍山、大连、抚顺、丹东、阜新5个电业局的带电班参战。从1973年10月12日开始,9个作业班在70km长的战线上开展大会战。至10月28日完成了147基AA型塔头加高任务。锦州带电班又奋战一周完成AB型及AH型9基塔的塔头加高任务。这次带电作业会战在东北地区是首次,作业班组吃住在现场,条件艰苦,但干劲异常高涨。鞍山电业局带电班一马当先,曾创日改造塔头3基的最高纪录,保证了会战工程高速优质完成。会战的成功,再次显示带电作业不仅可以不停电,其工效和安全水平都可以与停电作业相媲美。这项带电加高220kV塔头的施工方法,后来在东北地区220kV松滨线、阜鞍线、阜营线的后期改造工程及220kV西锦线复导线工程中多次采用,累计完成改造塔头近千基。在1973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国家级奖励。锦州电业局在1985年最后一次作业中,摄制了“220kV带电加高塔头”的录像片,记录了这项施工方法的全过程。

1973年,浙西电网110kV新(新安江)龙(龙游)衢(衢州)输电线路带电升压成220kV线路,改造工程历时两年完成。工程时间要求紧、安全要求高、作业任务重、现场实施异常复杂,将运行线路16种不同规格的306基水泥双杆根距从4.25m拉伸至5.85m以上,并带电调换杆塔塔头、铁件和所有导、地线附件。1974年,浙江110kV新龙干线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完成了导、地线横担加长、增长绝缘子串、中导线改V型串、叉架下移等项目,将其升压为220kV运行取得成功。

1973年,广州供电公司检修队攻下了110kV线路带电调整导线弧垂和35~110kV线路间接带电更换耐张瓷瓶的难关。

图2-12 110kV新龙衢线路升压改造为220kV

1974年4月,吉林省电力局组织长春、四平、吉林3个电业局在220kV松滨线1~64号直线塔带电更换横担取得成功。总共完成28基塔的上、中横担的更换任务,减少停电10小时,多供电100余万kWh。

图2-13 110kV线路带电调整导线弧垂和35~110kV线路间接带电更换耐张瓷瓶

图2-14 间接法带电更换110kV母线耐张瓷瓶

图2-15 带电更换和加装220kV线路架空地线

1974年,广州供电局输电工区成功进行带电更换和加装220kV线路架空地线;变电工区实现了间接法带电更换110kV母线耐张瓷瓶。

三、带电作业技术交流

1965年8月,鞍山电业局带电作业巡回小组到西安供电局进行表演推广活动。之后,西安供电局结合鞍山电业局的经验进行了110kV等电位更换单片绝缘子项目,从此开创了西北地区110kV等电位工作的新篇章。

1966年5月4日至13日,水利电力部生产司在鞍山召开“全国带电作业现场观摩表演大会”,这是全国第一次有广泛地区参与表演检阅的现场会。会议由水电部副部长程明升主持。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18个供电单位、科研所、中试所等795人参加了会议。39个代表性的供电单位为大会表演了74个送、变、配带电作业项目。为缩短会议表演时间,大会分三个表演现场同时进行,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1967年7月,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带电测试联络站成立。至1968年1月,全国有150多个供电、发电及试验单位参加联络站工作。联络站设有专门小组分赴各地与现场单位合作,共同研究带电测试方法,组织经验交流和现场表演会,加强与全国各省市中试所的联系,及时整理分发有关带电测试资料。联络站的成立,推动了带电测试工作在全国开花结果。

1967年8月28日,水利电力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发出“关于开展不停电试验工作的通知”。1965年鞍山全国不停电检修观摩表演会后,东北地区旅大、沈阳等电业局成功研制出一些不停电测试方法,在运行设备试用后效果良好。1966年12月,东北电管局在旅大召开了不停电预防性试验座谈会。全国不少供电单位闻讯后纷纷到旅大电业局学习,并推选代表到水利电力部反映情况,要求部支持和推动这一工作。

1967年10月24日至28日,华东电管局在杭州召开“带电作业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江苏、浙江、安徽3省电力局,徐州、上海等供电局(电业局)共26个单位91名代表。会议期间,代表们交流了带电作业经验,做出了为保证作业安全必须加强技术培训的决定;还对带电作业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及工具保管等重大问题做出了具体要求。水利电力部生产司认为,这次会议涉及的问题对全国安全工作有指导意义,将该次会议纪要转发至全国参照执行。

图2-16 水电部生产司在鞍山召开“全国带电作业现场观摩表演大会”

图2-17 全国带电作业现场观摩表演会议照片简辑(见附图二)

1967年12月5日至9日,北京电力公司在天津召开“带电试验现场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有北京电力系统内各局(厂)、内蒙古电业管理局、哈尔滨电业局、太原供电局和山西中试所等30多个单位,80多名代表。会议期间,代表们交流了带电测试经验,进行了现场表演,北京、天津中试所,天津供电管理所等单位交流了带电测试资料共9篇。会议对带电测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取得共识,决定推广35~11OkV支柱绝缘子绝缘电阻及分布电压测试等3项成熟经验,确定了新的带电测试方法的研讨计划,还就加强安全思想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1967年12月,全国带电测试联络站在绍兴召开带电测试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浙江、湖南、福建、江西、湖北5省及上海、旅大供电局(发电厂)高压试验班的代表,共160多人。会议期间,交流了各地区带电测试经验,讨论今后带电测试工作发展方向及具体任务。各地区高压班还作了现场操作表演。

1967年,为了推动带电测试工作在全国铺开,部电力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将旅大、沈阳、丹东等电业局在东北座谈会上介绍的情况摘要汇编成专辑,在《电力改革简讯》1967年12月第4期刊出,供全国各地学习、参考。

1970年6月18日0点3分至凌晨2点30分,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小礼堂接见出席全国电力工业增产节约会议的代表,鞍山电业局为会议表演带电作业的14名同志也参加了接见。

周恩来总理在深入了解全国各电网电力生产情况和规章制度时,谈到:“规程也不要通通搞掉,还要有几条规定,自由带电作业没有几条能行吗?”周恩来总理在了解云南电力建设后,在接见将要结束时谈到:“普及很重要,拿点带面,面上再出点,普及下提高,提高了再普及,螺旋式上升。”周恩来总理这一指示对带电作业的普及和提高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图2-18 1973年参加水电部全国带电作业现场会,用端部卡具更换220kV线路耐张绝缘子

1970年8月29日,水利电力部组织鞍山电业局带电作业小分队到陕西传授带电作业技术,其中包括220kV进入耐张串更换单片绝缘子和穿着绝缘服直接更换10kV母线支持绝缘子两个项目。这次技术推广活动使得陕西省又一次掀起了开展带电作业的高潮。

1971年11月,兰州军区在兰州组织带电作业演习。陕西、甘肃、宁夏、青海4个省会供电局参加了演习。此次演习上,4个供电局的带电班在110kV线路上表演了自由作业进入耐张串更换绝缘子项目(整串绝缘子只有7片)和带电爆炸压接引流线两个项目。

图2-19 射绳枪在导线上挂软梯

图2-20 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参加带电作业表演并在《安徽日报》报道

图2-21 等电位进入电场

1973年8月10日,水利电力部生产司召开全国带电作业现场表演会。大会组织了全国19个省市30个单位参加的49个项目的带电作业表演。经大会技术组的讨论,选择了19个常用项目和通用检修工具在全国推广。会议期间,还举办了带电作业工具、服装和各种图片展览,参展单位有26个,展出实物和图片130余件。现场表演中有许多新颖项目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兴趣,包括:苏州供电局架空地线机械化除锈涂漆,鞍山电业局220kV线路爆炸断切空载线路,湘中供电局雨天短接油开关,广州供电局小电流系统用屏蔽服作接地试验、用双向继接引枪断接空载线路以及四平电业局用射绳枪在导线上挂软梯等。全国一些单位组建的“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也在表演会上亮相。西安供电局为大会表演了带电测试套管介质损失角。会议还交流了13份技术资料,并向广州供电局及湖南湘中供电局下达联合研制“防火导流屏蔽服”任务。

1973年11月4日至7日,北京电力工业局在北京召开“带电作业现场表演会”,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天津及河北省(直辖市)各供电局及发电厂的代表。现场会上各单位表演的项目包括:输电15项,配电11项,变电7项,共124人参加表演。北京供电局“三八”带电作业班表演了220kV爆压补修导线和220kV更换耐张单片绝缘子项目。

1973年12月,西北电业管理局在眉县举办带电作业比武活动。汉中供电局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使用铝合金带电作业工具。他们的新工具引起了与会代表们的极大关注。这项作业工具的改进使整个西北地区的带电作业推向更加广泛和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两北地区电业系统为全国扶植了一个带电作业工具的生产厂家——国营群峰机械厂。

四、国际交流

1965年10月水利电力部向北京供电局下达援助阿尔巴尼亚开展10~110kV的带电作业援外任务。在阿期间,培养技术人员4名、工人12名,培训了35~110kV更换直线及耐张绝缘子,110kV更换直线及耐张横担,更换针式绝缘子,装折管型避雷器,35~110kV检修导线,开关、刀闸直联及折接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等12个项目,并帮助阿方带电处理设备缺陷200余件,受到阿方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的好评。此次参与援助人员于1969年6月回国。

1971年5月27日至12月9日,水利电力部派遣鞍山电业局丁其元和抚顺电业局马明超赴阿尔巴尼亚传授带电作业技术。该活动是根据我国水利电力部与阿尔巴尼亚电力工业部签订的变电带电作业科技培训合同安排的。丁其元、马明超在北京集训了半个月后于6月12日启程赴阿尔巴尼亚,同年12月9日由阿尔巴尼亚返回北京。这次在阿尔巴尼亚进行的带电作业培训有3项内容:①10kV变电站绝缘服作业,其中包括户内绝缘子清扫、带电更换及处理设备异常故障;②35kV变电站带电作业,其中包括母线开关带电直联、隔离开关直联和处理设备接点发热;③220kV线路带电作业,主要进行更换不良绝缘子工作。中方还协助阿方进行工具加工等工作。培训方式主要有带电作业理论知识讲课和现场操作示范表演。

1974年10月29日吉林电业局接待朝鲜两江道电力考察团。期间,该局为考察团表演了220kV松滨线带电更换耐张和直线绝缘子项目,154kV升压至220kV的松滨吉双回线更换直线塔的上、中部横担项目。

五、“三八”带电作业班

1970年6月,广州供电局在全国率先成立“三八”带电作业班。这是全国第一个女子带电作业班,开创了女子从事带电作业的先河,在全国电力系统引起较大反响。1971年10月至1978年10月,根据“广交会”的安排,广州供电局“三八”带电作业班每年一次向来自世界各国的来宾进行现场带电作业演示。

图2-22 广州供电局“三八”带电作业班成员涉水到工作现场

图2-23 人民日报“壮志凌云”赞扬广州女子带电作业班文章

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效仿。郑州、天津、湘中、南昌、南宁、河池、上海、武汉、北京、鞍山、抚顺、沈阳、海口、九江等供电局(电业局)也相继成立了“三八”带电作业班。

图2-24 新闻纪录片《三八带电作业班》

1972年,应联合国要求,“广交会”工作组将摄制广州“三八”带电作业班纪录片任务下达给广州供电局。局党委召开了专题会议,就影片主题的构思等进行了讨论。《飒爽英姿女电工》剧本编写完毕,经局党委审查并由韦行副局长呈送水利电力部审定,由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词、作曲,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送联合国的同期在全国上映,这部记录女电工从事带电作业的电影,以其惊险和罕见的画面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全国拉开了“三八”带电作业班的建设高潮。同年,广州“三八”带电作业班以《飒爽英姿伏“电虎”》编入广州初三语文教材。

1974年6月,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代表团参观广州供电局“三八”带电作业班现场,并举行座谈会。

1977年11月21日至27日,全国“三八”带电作业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由北京、上海、郑州、湘中、沈阳供电(电业)局,天津电力局,广州供电公司等7个单位筹备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25个兄弟供电单位,共369人。主办会议的7个单位有194人次参加表演,她们全部是“三八”作业班的成员,共表演了送、变、配带电作业项目35个。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慢慢走上正轨,社会也在重新审视这一行为。1979年,全国妇联对妇女专业队发表了否定性意见:“目前某些专业队,劳动过重,不利于保护妇女劳动力,不利于保持妇女的持久地劳动热情。对这种专业队,要在肯定成绩,保护妇女劳动积极性的同时,合理地加以调整。”此后,工矿企业各类女子专业队纷纷解散。最早建立“三八”带电作业班的广州供电局,也于1979年10月11日撤销了“三八”带电作业班。随后,各地的“三八”女子带电作业班也纷纷撤销,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见附图五)

图2-25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代表团

图2-26 全国“三八”带电作业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图2-27“三八”带电作业经验交流会上表演项目

图2-28 1975年广州供电公司“三八”带电作业班在220kV棠下变电站附近的线路现场进行带电作业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