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
规划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①了解规划河流(段)或地区的区域地质、地震概况;②了解各规划方案水库、坝(闸)址(段)区的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建库、坝(闸)的可能性;③了解引水、排水线路的工程地质条件;④了解规划方案中的其他水利工程地质概况;⑤了解各规划方案所需天然建筑材料概况。
2.2.1 区域地质勘察
区域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有:①了解河流(段)或地区的地形地貌特点,特别是阶地发育情况和分布范围,规划河流(段)与邻谷的关系、可溶岩地区喀斯特地貌特征;②了解地层岩性的分布、形成年代,特别是可溶岩层、软弱岩层、膨胀岩(土)、软土、湿陷性黄土、分散性土、冻土等不良工程地质岩(土)体的分布;了解地质构造特征、区域性褶皱,断层的分布、规模、产状、性质;③收集活断层、历史地震及地震动参数等资料;④了解规模较大的滑坡体、崩塌体、蠕变体、泥石流、移动沙丘等分布情况及区域岩体风化特征;⑤了解主要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情况,特别是喀斯特地下水的出露高程、流量及区域补给、径流、排泄概况。
勘察方法:①收集本区已有的地形、地质资料,结合航(卫)片解译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编绘河流 (段)或地区的综合地质图,比例尺可选用1∶200000~1∶100000;②对可能存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进行地质调查。
2.2.2 水库区地质勘察
水库区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有:①了解水库区的基本地质条件;②了解可能导致水库渗漏的可溶岩层及洞穴系统、古河道、贯穿库外的大断裂破碎带、低矮垭口、单薄分水岭、低邻谷等的分布情况和附近泉、井水位及流量;③了解库区规模较大的变形边坡、潜在不稳定岸坡、泥石流、浸没、塌陷和坍岸等的分布范围;④对利用堤防做库岸的平原型水库,了解堤基的稳定性及渗漏情况;⑤了解水库区内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勘察方法:①收集有关区域地质和航 (卫)片解译资料,结合进行路线地质调查,对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水库,库区地质图可与区域地质图结合,对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型水库,宜单独编绘库区地质图,并应对重点地段进行专门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可选用1∶100000~1∶50000;②对可能存在严重渗漏、大型滑坡体和崩塌体等工程地质问题的地段,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布置少量勘探工作;③对利用堤防做库岸的平原型水库,应收集有关堤防工程地质资料。
2.2.3 坝(闸)址区勘察
坝(闸)址区勘察的内容主要有:①了解坝(闸)址或平原型水库枢纽围堤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②了解土基区土体的成因类型、土层结构、土的基本性质、组成物质及特殊土层等的分布情况;③了解岩基区地层岩性、覆盖层的厚度、岩体风化卸荷情况、软弱岩(夹)层产状及其分布规律;④了解坝(闸)址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断裂破碎带的分布位置、产状和性质;⑤了解坝(闸)址区的物理地质现象,特别是较大滑坡体、崩塌体、蠕变体等不稳定岩土体的分布范围和规模;⑥了解强透水岩土体、强喀斯特化岩层及溶蚀带、古河道、古冲沟等可能与库外连通的强透水层(带)分布情况。
勘察方法:①地质条件简单的坝 (闸)址区可进行代表性的剖面地质测绘;②近期开发工程应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峡谷区比例尺可选用1∶5000~1∶2000,丘陵平原区比例尺可选用1∶10000~1∶5000,测绘范围应包括各比较坝 (闸)址及坝 (闸)址附近可能渗漏的岸坡地段,当各比较坝 (闸)址相距较远时,可分别进行测绘;③各梯级坝 (闸)址区应有一条代表性勘探剖面,并宜采用地面物探等轻型勘探方法;④近期开发工程应布置钻探,钻孔布置根据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定,河床、两岸及对规划方案成立影响较大的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有钻孔控制;⑤坝(闸)址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可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提供,必要时可进行岩土试验。
2.2.4 引水、排水线路勘察
引水、排水线路勘察的内容主要有:①了解线路区地形地貌,特别是较大滑坡体、崩塌体、蠕变体、山麓堆积体、泥石流、移动沙丘等的规模和分布情况;②了解线路区地层岩性、土层和岩层分区分段情况,特别是有无特殊土层及其分布情况;③了解线路区地质构造、主要断裂的分布特征;④了解线路区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可溶岩区的喀斯特发育情况和其他强透水岩土层分布情况;⑤了解影响隧洞成洞和进口、出口稳定的不良地质现象;⑥了解线路区内主要建筑物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勘察方法:①在收集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应进行沿线工程地质调查,重要建筑物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可进行剖面地质测绘;②对穿越河流、软基段、深挖方及高填方段、高架渡槽和其他重要建筑物区,可布置勘探;③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可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