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分蓄洪工程志(湖北省水利志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地质地貌

一、地层

全境地层以第四纪冲积、湖积物组成的土体为主,成因类型复杂,区域差异明显。有冲积、河积、湖积、沼泽型泻湖沉积等,其中,以冲湖积为主。根据地层对比、考古遗存和钻探表明,西北部时代较早,往东南转新,时代较晚,地层主要年代特征大致如下。

全新统 该层厚度变化大,一般10~30米,沿长江一线及江心滩,最大厚度大于50米,以黏性土、膨胀土、淤泥质土和砂性土为主。

上更新统 以黏土、亚砂土和砾砂为主,埋深10余米,厚度20~30米。

中下更新统 可分为上下两个土体段,下段为砾砂、粗砂和中砂,厚度大于20米;上段为淤泥质土、亚砂土和细砂,由东向西变厚、变深。

二、构造

区域地质构造属于杨子准地台区,为新华厦第二沉降带南延部分,地壳比较稳定。本地域在晚更新世以前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升降;晚更新世以后,特别是近5000年来则以下沉运动占主导地位。整个构造体系由断块凹陷和几条相互平行的断裂带所组成,由北而南,这些断裂带分别如下。

湘阴—沙湖断裂带 走向北东42°,从螺山进入,经新堤、香山、柯里等地,至东荆河南岸的唐嘴出境,长约60千米。当代活动明显,不仅控制中、新生代盆地,并有东北向新断裂发育。

公安—洪湖断裂带 走向北西80°,从公安进入,经洪湖西岸至螺山与湘阴——沙湖断裂带交汇,长约10千米。

嘉鱼—龙口断裂带 走向北东50°,从长江北岸肖家洲进入,经套口至龙口镇东,长约30千米。

三、地貌轮廓

洪湖分蓄洪区处于四湖地区的中下区,是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冲积而成的河积——湖积平原。由于平原周缘新构造运动的间歇性上升和平原内部的大幅度沉降,产生了缓慢的升降差异运动,造成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缓倾斜状,平原内部受网状水系的泥沙沉积和人工筑堤的影响,形成了相对高差数米至10米的沿江高地和河湖间洼地相间分布的地貌特点,总体是南北高、中间低,广阔而平坦。其海拔大都在22.00~28.50米之间。螺山和杨林山最高,螺山海拔60.48米,杨林山海拔78.80米,沙套湖最低,只有17.90米。境内河流密如蛛网,湖泊星若棋布,河湖港汊纵横交错,淡水养殖业十分发达。

四、地貌类型

区域的地貌类型为冲积平原、河间洼地湖。在江汉平原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长江、汉江干支流洪水泛滥,泥沙不等量的淤积,沿江地带地势较高,而在江河之间则形成相对低下的条带状河间洼地;洼地中间,地势最为低平,每当汛期,上游来水汇聚于此,而外江水位迅速上升,致使洼地上渍水无法及时外排,于是大水漫溢,渍水成湖。

地貌地形的形成,主要受地质内外引力作用的结果。近5000年来,由于受下沉运动的控制,反复出现由水变陆,又由陆变水,由小湖变大湖,又由大湖变小湖的演变形式。新石器时代,沿江一线,由于长江泛滥,泥沙堆积成带状平陆,经过人工垦种,成为春秋时期州国的故土。魏晋时期,夏、涌二水淤成的三角洲,成为著称于世的夏州。东晋时期,江水和汉水继续泛滥,一次又一次地输入大量泥沙,“泽区”抬高,积水向相对低洼处排泄,形成平原上一连串的湖泊,其中最著名的为马骨湖。唐代,汉水又将大量泥沙带入马骨湖,湖底抬高,湖面大大缩小,《元和志》载:“夏秋泛涨,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为平地,周回一十五里。”北宋时,马骨湖变成由50多个小湖泊组成的沼泽洼地。南宋时,北方人大举南迁,大部分洼地被垦为农田。元代,重开郝穴、尺八口等穴口,洪水下泄后,许多小湖泊扩展成中型湖泊。明代,几次较大洪水,“环周土会于州东南”,上洪湖、下洪湖就此形成。清代中期,几次较大洪水,长久不退,上下洪湖连成一片,“为沔州南一巨浸”。清同治年间,汉水泛滥,杨林关堤溃,境内西北部连淹4年,许多农田变成湖泊。东北部和东南部的一连串湖泊则被连成一体,扩展为大同湖、大沙湖。

五、主要湖泊

唐宋时期,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湖沼地貌,属古“云梦之薮”。随着地壳运动和荆江三角洲、汉江三角洲向东南的推动,云梦古泽渐次淤塞成陆,为沼泽群湖所代替。自宋以来,民垸崛起,多数湖泊水落见土,垦为农田。但由于历代堤防溃决,河道变迁,民垸兴废,境内湖泊处于频繁的演变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江河堤防连成一体,江河湖分家,各地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河渠成网,水落湖现,中小型湖泊或干涸或解体,大部分湖泊垦为农田或水产养殖基地,湖泊面积逐渐减少。

(一)洪湖

洪湖是全国第七、湖北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汉平原南端,长江与汉江支流东荆河之间的平原洼地中,襟连监利、洪湖两县(市),主体在洪湖市境,小部分在监利县境内。

洪湖地域在公元960年以前是“云梦古泽”的东南部边缘区,因江河汛期洪水携带的泥沙连年沉淀淤积而成陆。到宋代置玉沙县时,湖区已是成片大小民垸,分属白二、许一、后丰里。明成化至正德年间(1465—1521年),“南江(长江)襄(东荆河)大水,堤防冲崩,垸堘倒塌,湖河淤浅,水患无岁无之”。

“洪湖”一名,最早出现于明嘉靖九年版《沔阳州志》,其记载:“上洪湖,在州南一百二十里,又南为下洪湖,受郑道、白沙、坝潭诸水,与黄蓬湖相通。”此时,“洪湖”已成雏形。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长江干堤车湾溃口,加之北岸子贝渊堤溃,江汉两水汇集,上下洪湖连成一体,称为大洪湖。

1839年至清末,洪湖东西长70余千米,南北宽40余千米。其地势南高北低,湖面积随水位涨落变化。

洪湖位居四湖地区之下游,上承长湖、三湖、白鹭湖与区间8265平方千米来水,下与长江、东荆河相汇通,原为敞水湖泊。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实测绘制的《沔阳县图》附表统计,洪湖宽39千米、长47千米,面积为1064平方千米。

新中国成立后,对洪湖进行了综合治理,1955年,完成东荆河下游改道和洪湖隔堤修筑,1956年,在新滩口筑坝堵口,尔后修建新滩口闸,洪湖遂成为封闭型湖泊。1958年“三八湖”围垦,1959年新滩口排水闸建成,结束江水倒灌历史。同年围垦土地湖(与洪湖一体)与新螺垸(螺山至新堤闸)之后,金湾、太马湖、东西马滟湖、王岭湖、周河湾东港子(胜利垸)、白螺渔场、“万亩鱼池”、桥市600公顷水面等相继被围垦。1965年冬至1967年春,沿洪湖北岸开挖四湖总干渠福田寺至小港段,拟实行河湖分家,因南岸土源缺乏,部分围堤尚未形成。1971—1974年,沿洪湖开挖螺山渠道,同时沿洪湖南、东沿岸修筑洪湖围堤,洪湖基本定型,迄1979年洪湖面积减至355平方千米。据2012年湖北省“一湖一勘”成果,洪湖水面面积为308平方千米,当水位25.50米时,容积为16.89亿立方米。

(二)大沙湖

原名白沙湖,位于洪湖市境东部,为洪湖市境内第二大湖。大沙湖历史上属云梦泽东部长江泛滥区,居四湖地区的尾端,最大水深2.5米。明弘治至正德年间(1499—1512年),杜家洲至彭家洲江堤“决二十余处,冲玉沙界垸数十里”,形成白沙湖、杨樟湖、茶湖、草湖、张家湖、霍老湖等一连串湖泊。清乾隆至道光年间(1788—1849年),接连多次大洪水,使这些湖泊连成一片,形成白沙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更名为大沙湖,同年实测绘制的《沔阳县图》附表统计,大沙湖宽36千米,长17千米,面积为318平方千米。由于江湖连通,泥沙淤积,湖面逐渐缩小。

大沙湖原为汉阳、沔阳、嘉鱼3县的分割地,到1951年成立洪湖县后划归洪湖县第二区管辖。1956年以前,大沙湖由荻障口起沿内荆河右岸西溯,经江泗口、茶壶潭至珂理湾青木垸,再经杨林港、王家垸、鼎新垸、挖沟子达荻障口,周长84.5千米,面积191平方千米,湖底最低高程20.50米,汛期长江洪水倒灌入湖,水深达5~7米。1956年堵筑内荆河新滩口,阻止长江水倒灌。1958年建立国营大沙农场,沿内荆河右岸修筑围堤,大沙湖被全部垦殖为农田和鱼塘,昔日的浩渺大湖已无踪迹。

(三)大同湖

位于洪湖境内东北部,东临长江,北依东荆河,与三国时期乌林古战场接壤,是洪湖市境内第三大湖。其形成与汉江关系密切。清咸丰元年(1851年),监利境内的汉江水冲破杨林关堤,自府场直抵西城垸,加之长江水倒灌,东北部低洼之地沦为泽国,形成端阳湖、肖家湖、云帆湖、熊家湖、鲫鱼湖、牛刀湖、里湖等一连串湖泊。在这些湖群中,大同湖居首,因而,人们习惯把这些湖群统称大同湖。

清同治九至十一年(1870—1872年),东荆河改道北徙,河湖连成一片,形成百里大同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沔阳县图》附表统计,大同湖宽36.5千米,长24.5千米,周长100.7千米,面积326平方千米。1958年建立国营大同湖农场,兴筑大同湖东部和南部围堤。1961年利用疏浚下内荆河弃土筑港北堤,西北部从此无客水进入,经修渠排除湖水,由湖变陆,现存湖面仅有里湖1.12平方千米,其余均垦殖为农田,大同湖已名存实亡。

(四)东港湖

位于监利县南尺八镇境内。初系长江泓道,明末,东港湖发生自然裁弯,长江主泓南移,此处成为长江故道。后修筑长江干堤,东港湖遂成为内垸湖泊。该湖南北长、东西狭,呈椭圆形,湖之西南抵老江河木潭古闸,东北过朱家河连接洪湖,湖平底浅,湖底高程23.50米,最大水深5米,常年水深1.5米,面积7.3平方千米,最大蓄水量1080万立方米,有效容量640万立方米,1954年辟为国营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