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古水系
历史上,荆江两岸以及城陵矶以下河段水系众多,见之于史志记载的,南有油水、沦水;北有夏水、扬水、郝水、鲁洑江、茅江、练浦等。这些水系通过沿江穴口,分江流以杀水势。后因穴口湮塞,逐步与江隔绝,有的成为内河,有的淤积为平陆。
夏水 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存在的长江分流河道。其后由于分流口不断淤高而发育成为季节性的分流。两汉时期,夏水和其南部的涌水,是以沙市为顶点的荆江陆上三角洲上的两条最重要的长江分流。其后,涌水上游淤断,下游为夏水所夺。南朝时期,夏水分流自沙市,东经潜江龙湾镇之南,又东南经监利周老嘴之南,而后东北至仙桃注入沔水(汉水)。自此以下,沔水兼有夏水之目,所以沔口(汉口)被称为夏口。宋元之际,夏水分流水口湮塞,自此不再分泄长江洪水。其后夏水故道或淤变,或为其他河道所利用。
涌水 先秦时期已存在的长江分流河道。分流口在中夏口之南10千米,相当于今江陵观音寺附近。涌水自此东流经华容至监利县北合夏水。魏晋之后涌水源流淤断、下游则被南迁的夏水所夺,涌水因之消亡。
扬水 亦作杨水、阳水。漳水分流至江陵注入的阳水,即汉魏时代自江陵长江河段分出,沿江陵东侧的路白湖、中湖和昏官湖东北流,至今潜江市西北部注入汉江的扬水。是先秦汉晋时期沟通江汉之间的重要河道。东晋江陵城南金堤创建,扬水分江水口受阻,同时漳水从分流口至江陵入扬水的河道也基本湮没。
郝水 荆州城东南约50千米,“大江经此分流,东北入红马湖,注潜水合于汉水”,今江陵县郝穴镇即为其通江穴口,称郝穴(亦作鹤穴)。东汉以后形成鹤穴分流,历史上即为荆江左岸一个主要分流水系,后淤塞,元大德七年(1303年)重开。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再次湮塞,自此不开。
鲁江 又名太马长川,系荆江左岸重要分流水道之一。因与夏水相通,又名长夏河。其分流口称“庞公渡口”,位于监利西门渊处。相传三国赤壁之战时,鲁肃曾屯兵于此,因而得名。明初,江水入鲁洑江后,经监利城北火把堤、刘家铺至沔阳州直埔入沔。明万历八年(1580年)堵筑庞公渡口,天启二年(1622年)重开,清顺治七年(1650年)再次堵塞,康熙十九年(1680年)加筑庞公渡堤连为一体,自此与荆江隔绝。
茅江 位于洪湖市境内,系内荆河从小港分出一支流南下,经由连子溪、杨家嘴至新堤冲口入江,因新堤左边的长江沿岸茅草繁茂,称为茅江。内荆河一支流由小港经此出江,称为茅江口。茅江口东地势日高,遂成内河与外江水运通道。明正德初年,“南北江襄大水,堤防冲崩,湖河淤浅,水道闭塞,垸倒塌,水患无岁无之”。由于洪水加剧,屡筑屡决,至明嘉靖中期,堵塞茅江口,后复决复堵筑新堤,便是今洪湖新堤城区名称的由来。
练浦 原属长江的分汊河道,牛埠头附近,江流向左形成分汊,名练浦,流经竹林湾、吕家口至龙口与大江汇,今龙口为练浦分口,时称练口。唐宋时,练浦为长江主流所经,此后向南摆动,将其分割成若干小洲;清中期,练浦淤废。
燕子窝段支流 长洋港淤废后,洪湖王家边至燕子窝河段出现新的支流,一是穆家河分支,流经水府庙、傅家边至彭家边与小河连接,大江与支流之间的茂盛洲为江中洲,清末民初,始挽成丰乐垸,现蔡家套洼地即为该河遗址。二是上河口分支,流经彭家边、蒿洲、姚湖,从北河口汇大江。支流与大江之间有九簰洲、调元洲、八姓洲等江中洲。燕子窝段支流上河口、北河口,清末民初堵塞,支河形迹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