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秦的义务教育。
很快,大秦要进行三年制的义务教育,这件事就被传了出去。每个大秦的子民,都有机会免费读三年书,上三年学。
听到这个消息,不管是有钱的商贾富户也好,还是没钱的百姓也好,大家一个个都是喜出望外。
每个人都有望子成龙的想法,这个年代知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普通老百姓也好,商贾富户也好,他们根本接触不到知识。
而三年制的义务教育一旦进行,那么等于是给这些最底层的老百姓一个接触知识的机会。
“苍天有眼啊,我儿子如此聪慧,日后必然不用像我这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田埂之上,一个老农仰天长啸道。
一处米行当中,一个穿着华服,面色红润的大胖子笑呵呵的对同一个小胖子说道:“儿啊,在过些时日,你就能读书了。爹这辈子钱是赚够了,就求你能当个官,这日后咱家的生意,也无须受人打压了。”
“爹,我能读书了?”
“咱们是商贾,何人愿意收我为徒?”小胖子不解的问道。
在小胖子的认知当中,这人若是想要读书,那必然得先拜入诸子百家当中的某一门当中。
但是,这个年头,这诸子百家的名师挑选徒弟,那也得精挑细选。他家乃是商贾,在那些有学问的人眼中,是浑身上下散发着铜臭的那种,想要拜师实属不易。
士农工商,在社会的结构分层的金字塔中,商人是最底层的。这些有学问的人想要收徒,那么宁愿收贫农为徒,也不愿意收他们这支商贾之家的孩子。
当然,贫农家的孩子想要拜师也实属不易,因为他们大多数拿不出要交给老师的束脩。
束脩是什么东西,束脩乃是徒弟要交给老师的学费,这是从孔子那个时候流传出来的。
子曰:“自行束脩(xiū)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明白这个束脩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束脩就是腊肉,而且这个束脩可不是一条腊肉,而是整整十条腊肉。十条腊肉捆在一起,这才叫做束脩。
孔子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但凡是拿着十条腊肉来拜我为师的,我就没有不教的。
这叫话反过来听一下,那就是你要是拿不出十条腊肉,那你在怎么求我,我也不教你。
在古代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可能有些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没有尝过肉味。而这拜师之礼,需要整整十条腊肉,那么这就将大多数的穷苦人家给派出了。
而且,名师收徒最注重出身,商贾出身的人,你即便是有钱,人家也不收。如此一来,知识就被士族给垄断了。
“哼,咱们不拜什么老师。咱们上公学,这可是咱们大秦办的公学。”
“只能上三年,这件事不美。据说在往上的稷下学宫千人难入其一,也不知道你小子能不能考的上。”
“听说只要能招标建成一座公学,日后负责这所公学的用度,便能够获得一个保送稷下学宫的名额。”
“咱家这几十家粮行,别说一所公学,便是十所八所公学,你爹我也能供养的起。如今,还得看能不能给你整个保送名额出来。”大胖子自言自语道。
大胖子心想,上了公学之后,只不过是拥有了学习知识的机会。但是三年时间,这能学到个啥东西。
听说,那些拜了名师的人都是十年寒窗。
三年的公学加上那个六年的稷下学宫,这也倒勉强的算是十年。但是这个稷下学宫可不好进,得是佼佼者才能入选。据说得千万人才能选一个,大胖子财主对自家儿子没信心,因此琢磨着得建一所学校,为自家儿子弄一个保送名额。
如今,大秦琢磨这件事的可不止他一个,但凡是家中有点钱的,都在琢磨着这件事。
很快,各地的招标行动已经开始了。可以说李沐完全低估了这些商人的热情,参与招标的商人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李沐的预期。
不得不说,李沐的整个计划可以说是规划的完美无缺。商人不缺钱财,由他们负责出钱建造学校,管理学校,然后给他们一个保送稷下学宫的名额。
这些保送生和正经从公学考入稷下学宫的学生可不一样,自己考入稷下学宫的学生,他们是属于免费入学的,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花费一分钱。
而这些保送生,虽然获得和考入稷下学宫的学生一样的学习条件,但是他们每年需要交纳一份不斐的学费。
商人维持和建造公学,然后为自己的子嗣获得进入稷下学宫更进一步的机会。
这些保送生每年交纳的学费,完全可以供应整个稷下学宫运转。如此一来,这个稷下学宫便成为了一个永动机一般运转。
只要保送生和正常的学生维持在一定的比例上,那么稷下学宫就可以源源不断的为大秦提供人才,而且任何东西都不需要大秦来付出。
各地的招标会已经结束了,整个招标会都十分火热,每一所学校的建造权都成为了商人们炙手可热的东西。
这些商人的热情出乎了李沐的预料,甚至,李沐临时加了一个需要负责学生在校时期的食宿这件事给加入了招标条件上,这些商人依旧争夺的十分热切。
对这些商人来说,只要自己后人有接触到知识的机会,有出人投地的机会,那么在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稷下学宫的名额的分量实在是太重了,这可是大秦唯一一所学校,这个学校的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称之为天子门生。
可以预料,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前路必然广阔无比。
正是因为如此,在商人们的轮番竞价之下,整个招标过程这些商人们险些打了起来。不过,最终还得是钱袋子说话。
不过,商人乃是最精明的,那些财力不是很富裕的商人们,开始抱团竞争。两三家,乃是四五家交好的商人共同出资竞标一所学校,每年一个的名额,由几家轮流获得。